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

2021-01-09 淨蓮書齋

【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

語出宋真宗《勸學諭》:「學也好,不學也好,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國之精糧,世之大寶。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嫌,鋤者煩惱。他日面牆,悔之已老。」

世人都應當儘早立志向學。俗語云:「男人無志,鈍鐵無鋼;女人無志,亂草無秧。」曾有人講過一個笑話,論青蛙和蟾蜍的區別:青蛙是胸無大志、甘於自是,只知道坐井觀天。最後的下場便是上了人類的餐桌,稱為田雞被拿來當做一道菜來看待。而蟾蜍志向遠大,敢想敢幹,立志要吃天鵝肉,所以上了人們的辦公桌,被視為招財的金蟾。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似乎也能說明問題。

假如人不肯去立志向學,那就像開篇詞中所比喻的那樣「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嫌,鋤者煩惱」。宋代大文人蘇洵在《安樂銘》中曾經講過:「萬古此身難再,百年展眼光陰。縱不同流天地,也休汙了乾坤」,志於學者不可不察也。

相關焦點

  • 草藥黃花蒿的用處及與其他蒿的區別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唐代蘇敬主編的《唐本草》記載:「草蒿處處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雜香菜食之……此蒿生挪敷金瘡,大止血,生肉,齒疼痛良」。北宋蘇頌主編的《圖經本草》則是首部以「青蒿」為正名的本草書,其記載是:「春生苗,葉極細,嫩時人亦取,雜諸菜食之,至夏高四五尺,秋後開細淡黃花……根、莖、子葉併入藥用。」
  • 與印巴不同,如中印發生炮擊什麼性質?印學者:不是摩擦,是戰爭
    現在的印度可以說是「騎虎難下」,在邊境與我軍對峙幾個月後,有消息稱印軍不情不願地想撤軍了。當前的情況,印軍如果再不撤軍,很可能會一槍不發地凍死或者餓死在高原地區。但是顯然,印度國內的輿論對莫迪非常不利,對峙幾個月,印軍不僅沒佔據上風,反而損失慘重,一點好處沒撈著,印度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
  • "最美蟑螂"有如藍寶石 臺學者:"小強"並非如你所想
    "最美蟑螂"有如藍寶石 臺學者:"小強"並非如你所想 2014年08月14日 09:50:44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司馬相如 原來是司馬「香」如
    拿蜀地著名歷史名人司馬相如為例,不少人在讀音上念為「司馬向如」,「相」發四聲。殊不知其正確讀法應該是「司馬香如」,「相」字發一聲。  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周裕鍇提到,司馬相如正確讀音實為「司馬香如」,而大多數中小學課堂教學時就錯讀為「司馬向如」,導致現在流行讀法都變成了「司馬向如」。
  • 《漢字的圖畫》第九篇:蒿中意,蒿裡行
    其實蒿類有很多,僅在我國就有186種,而全球則有300多種,平常我們所熟知的就有艾蒿、蘆蒿、茼蒿、香蒿、牡蒿、白蒿、臭蒿等多種,其用途功能也大不一樣,有可以吃的,也有用來治病的,而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更是把從蒿類中提取的青蒿素推到了一個世界醫學應用的高端。 但是,蒿除了吃和藥用之外,其在漢語的使用意境中卻被賦予了更多的涵義。
  • 學術如戲,全靠演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不知從哪年起,學術圈出現了「階層分化」和分工,「剛下飛機」者們大都是攀上權力或權力衍生品(如研究會會長、秘書長、理事長、院長、所長、中心主任等)的「學術貴族」,他們是大學、研究院等學術王國中的「肉食者」。
  • 夏秋季的蒿屬花粉過敏
    蒿屬植物的適生性強,城市裸地上、道路旁以及公園裡也常有該類植物的分布,部分種類,如黃花蒿等,有明顯的伴生性,在人類活動的區域分布廣泛。 蒿屬植物(Artemisia)屬於菊科,在北京、內蒙、山西等華北地區分布量大,是夏秋季最重要的過敏原,常見種屬為青蒿(Artimisia annua)、大籽蒿(Artimisia sieversiana) 和艾蒿 (Artimisialavandulaefolia) 蒿屬的花粉為直徑大多數在19~25 μm之間的粒球形或近球形,能結合人體特定免疫細胞並激發其產生組胺分子
  • 請注意:司馬相(xiāng)如,是「香」不是「向」!
    相如乎!文章並駕兩司馬,經略交輝雙相如……琴臺不朽,蜀水長流哉。」賦文中,魏明倫提到了司馬相如的小名「犬子」。關於司馬相如名字的由來,據太史公《史記》的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他父母的本意是給孩子取個賤命好養活。但漸漸的,司馬相如長大了,覺得這個名字難登大雅之堂,於是改名「相如」。
  • 木棉花絮織布如雪白
    要知道,我們現在熟悉的棉花,學術界稱作草棉,直到宋元年間才在嶺南逐漸普及,而原產印度的一年生亞洲棉(又稱樹棉),也是在南北朝時期才「東渡」嶺南的。孫幸為討皇帝歡心而進獻的廣幅布,其來源只能是土生土長的木棉樹,故而當時又稱「斑枝花」布。古人細心地記下了木棉花絮明淨如雪的風姿:「花謝結成蓓蕾,至四月間(農曆)大如拳,烈日曝開,其子帶絨飛出,宛如柳絮,漫天飛舞。
  • 人物: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如
    然而,學者、教授這樣的稱呼在她面前卻又顯得過於平常。踏踏實實做研究黃如的人生和學術經歷非常簡單,並沒有什麼曲折傳奇的經歷。1969年,祖籍福建的黃如出生在江蘇南京,少年期間在無錫求學。面對出國深造的機會,黃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留校任教。對北大以及微電子工作的熱愛,是黃如做出如此選擇的重要因素。博士畢業後兩年,黃如便成為副教授,那時她還不到30歲。2002年破格晉升為教授和博士生導師。讀博期間,導師王陽元院士向她詢問是否樂意擔任973項目中的一個子課題的負責人。雖然有些手足無措,但黃如仍然答應下來。
  • 村民把「它」叫做「耗子草」,學者則稱作「白頭翁」,很美很珍貴
    因為生活層次的不同,所以也就導致了人們的境界產生極大的偏差,就比如說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種野草,當地的村民都把它叫做「耗子草」,而學者們則會文雅的稱作「白頭翁」,還是一種非常美麗珍貴的中草藥。現在就來看一下,這種所謂的耗子草、白頭翁究竟是什麼吧!村民把「它」叫做「耗子草」,學者則稱作「白頭翁」,很美很珍貴!
  • 青蒿又名蒿子、香蒿、香青蒿、細葉蒿、細青蒿、草青蒿、草蒿子、黃花蒿、蒿、荍、方漬三庚草、野蘭蒿、黑蒿、方潰《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青蒿鱉甲湯)2、治少陽三焦溼遏熱鬱,氣機不暢,胸痞作嘔,寒熱如瘧者。青蒿腦錢半至二錢,淡竹茹三錢,仙半夏錢半,赤茯苓三錢,青子芩錢半至三錢,生枳殼錢半,陳廣皮錢半,碧玉散(包)三錢。水煎服。(蒿芩清膽湯)3、治骨蒸勞,體瘦、發渴、寒熱。
  • 古今對比,美人如詩,亦如歌
    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 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 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為東漢著名學者蔡邕之女,生逢漢末大亂,連年烽火,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 孤芳續漢史,血淚寫春秋。後來文姬重回中原時,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記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這位才氣英英的奇女子,一生輾轉流離,令人唏噓。
  • 新發現「泰坦巨龍」首展出 高14米重如十頭象(圖)
    新發現「泰坦巨龍」首展出 高14米重如十頭象(圖) 2016-01-15 03:44:22  古生物學者說,這個巨大的食草類恐龍重約70噸,相當於十頭非洲大象。據介紹,由於真實骨架太重難以安裝,展廳現場呈現的「泰坦巨龍」骨架並非真的恐龍化石,而是由3D列印的玻璃纖維組成。展廳現場呈現的「泰坦巨龍」骨架並非真的恐龍化石,而是由3D列印的玻璃纖維組成。
  • 葉形如眼目:眼子菜
    【花·遇見】在大學讀到一半的時候,我尚不知道眼子菜為何物,亦不曾料想,我於此草竟會纏綿結緣。如今見著眼子菜,依然心生憐愛,只是我也曾親自種植,卻不得法。此草所需,乃是大缸大池,底泥肥厚,方得施展,怕是日後若有了水塘,再養也不遲吧。
  • 染料植物——內蒙黃花蒿
    「釋名」臭蒿「集解」大明曰∶臭蒿一名草蒿。時珍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與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綠帶淡黃,氣辛臭不可 人家採以罨醬黃酒麴者是也。 黃花蒿入藥,作清熱、解暑、截瘧、涼血用,還作外用藥,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飼料。黃花蒿含揮髮油,並含青蒿素 、黃酮類化合物等。青蒿素,為抗瘧的主要有效成分。
  • 汗血寶馬真的是「日行千裡」「汗如鮮血」嗎?
    為何「流汗如血」?是否真的「日行千裡」?  近日,一位日本專家宜稱,他在中國新疆天山發現了汗血馬的蹤跡,並拍下此馬「汗如鮮血」的照片,將在東京馬匹研究會上向世人公布這一發現。  純種阿哈馬都是有登記的,但在土庫曼斯坦和伊朗一帶存在不少無登記的「土種」和「原科」阿哈馬,在新疆馬術隊和內蒙古的牧場就飼養有百餘匹。
  • 染料植物——內蒙黃花蒿
    「釋名」臭蒿「集解」大明曰∶臭蒿一名草蒿。時珍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與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綠帶淡黃,氣辛臭不可人家採以罨醬黃酒麴者是也。 黃花蒿入藥,作清熱、解暑、截瘧、涼血用,還作外用藥,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飼料。黃花蒿含揮髮油,並含青蒿素、黃酮類化合物等。青蒿素,為抗瘧的主要有效成分。
  • 多國中招新型諾如病毒 被稱「病毒界的法拉利」
    英國防疫官員9日說,一種名為「雪梨2012」的新型諾如病毒正在英國、法國、紐西蘭和日本等多國蔓延,成為英國今冬主導毒株。  研究人員推測,這種病毒可能與英國今冬諾如病毒疫情暴發時間更早、感染人數更多相關聯。它的感染症狀與其他類型諾如病毒類似,可採用相似治療和預防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