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
語出宋真宗《勸學諭》:「學也好,不學也好,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國之精糧,世之大寶。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嫌,鋤者煩惱。他日面牆,悔之已老。」
世人都應當儘早立志向學。俗語云:「男人無志,鈍鐵無鋼;女人無志,亂草無秧。」曾有人講過一個笑話,論青蛙和蟾蜍的區別:青蛙是胸無大志、甘於自是,只知道坐井觀天。最後的下場便是上了人類的餐桌,稱為田雞被拿來當做一道菜來看待。而蟾蜍志向遠大,敢想敢幹,立志要吃天鵝肉,所以上了人們的辦公桌,被視為招財的金蟾。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似乎也能說明問題。
假如人不肯去立志向學,那就像開篇詞中所比喻的那樣「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嫌,鋤者煩惱」。宋代大文人蘇洵在《安樂銘》中曾經講過:「萬古此身難再,百年展眼光陰。縱不同流天地,也休汙了乾坤」,志於學者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