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有著「辭賦之宗」美譽的司馬相如,是漢大賦的奠基者和蜀學的開創者,也是通《爾雅》、著《凡將篇》的訓詁學家,還是一位古蜀歷史學家和博物學家。作為巴蜀文化的傑出代表,司馬相如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
可你知道,這位一生做「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的西漢辭賦家、西南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名字經常被誤讀嗎?很多人在讀音上習慣念為「司馬xiàng如」,讀「xiàng(『向』 )」四聲,殊不知其正確讀法應該是「司馬xiāng如」,讀「xiāng(『香』)」一聲。
著名辭賦家、巴蜀鬼才魏明倫曾作《司馬相如故裡賦》,用近1200字駢文、60多幅工整的對仗句,表達對司馬相如的崇敬之情。「 司馬相如:華麗之賦聖,浪漫之文豪也……童年犬子,起步錦屏鎮;晚年遊子,魂歸慕藺山。生前以藺丞相為師,歿後有太史公作傳。司馬乎!相如乎!文章並駕兩司馬,經略交輝雙相如……琴臺不朽,蜀水長流哉。」
賦文中,魏明倫提到了司馬相如的小名「犬子」。關於司馬相如名字的由來,據太史公《史記》的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他父母的本意是給孩子取個賤命好養活。但漸漸的,司馬相如長大了,覺得這個名字難登大雅之堂,於是改名「相如」。
「司馬相如很仰慕戰國時的名相藺相如。」魏明倫說,「所以,藺相如的『相』怎麼發音,司馬相如的『相』也就應該怎麼發音,他們兩人的『相』都應該讀一聲,xiāng(『香』 )。」
關於司馬相如名字的讀音,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周裕鍇,早在兩年前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就曾表示:「司馬相如正確讀音實為「司馬xiāng(『香』 )如」。
據周裕鍇說法,首先是在大型工具書中,例如《漢語大詞典》,讀「相如」為「xiāng如」。按其體例,凡某字有兩個讀音,第一種讀音組成的詞,該字後面不加阿拉伯數字;第二種讀音組成的詞,該字後面加小「2」註明。
比如「相」字,第一種讀「香」,所組成的詞「相思」「相知」等等都無阿拉伯數字「2」。第二種讀「向」,所組成的詞「相2公」「相2中」,「相」字後都有小「2」。在「相如」詞條,其釋為「相同、相類」,皆無出現小「2」,由此說明其默認讀音為「xiāng如」。
其次,是根據古代詩歌中,根據律詩平仄讀音規律,應讀作「xiāng如」。杜甫《酬高使君相贈》云:
「雙樹容聽法,三車肯載書。草玄吾豈敢,賦或似相如。」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果讀作「向如」,向字發仄聲,則不符合平仄規律。
再有,舊時民國學者曾撰有一副人名對聯:
上聯曰:「魏無忌,長孫無忌,你無忌,我也無忌。」
下聯曰:「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相如,就是相同、相類之義。
可見,舊時學者都讀曰「香如」,並無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