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又名蒿子、香蒿、香青蒿、細葉蒿、細青蒿、草青蒿、草蒿子、黃花蒿、蒿、荍、方漬三庚草、野蘭蒿、黑蒿、方潰《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2021-01-17 本草綱目大全


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溼熱黃疸,溫病,暑熱,瘧疾,痢疾,黃疸,疥瘡,瘙癢,暑溼,溼溫。

1、治溫病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熱自陰來者。

青蒿二錢,鱉甲五錢,細生地四錢,知母二錢,丹皮三錢。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青蒿鱉甲湯)


2、治少陽三焦溼遏熱鬱,氣機不暢,胸痞作嘔,寒熱如瘧者。

青蒿腦錢半至二錢,淡竹茹三錢,仙半夏錢半,赤茯苓三錢,青子芩錢半至三錢,生枳殼錢半,陳廣皮錢半,碧玉散(包)三錢。水煎服。(蒿芩清膽湯)


3、治骨蒸勞,體瘦、發渴、寒熱。

青蒿一斤(取葉曝幹,搗羅為末),桃仁一斤(酒浸,去皮尖,麩炒令黃.研爛),甘草半(五)兩(生搗羅為末)。另以童子小便三鬥,於瓷甕中盛,於糠火上煎令如稀餳,卻傾於銅器中,下諸藥,又於糠火上煎,以柳木篦攪之,看稀稠得所,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以粗疏布袋盛。每日空心溫童子小便下三十丸,日晚再服。(青蒿圓)


4、治勞瘦。

青蒿(細銼)嫩者一升,以水三升,童子小便五升,同煎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下,不以時。(青蒿煎)


5、治虛勞,盜汗、煩熱、口乾。

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參末、麥冬末各一兩,熬至可丸,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後米飲下二十丸。(青蒿丸)


6、治瘧疾寒熱。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7、治虛勞久瘧。

青蒿搗汁,煎過,如常釀酒飲。(青蒿酒)


8、治溫瘧痰甚,但熱不寒。

青蒿二兩(童子小便浸焙),黃丹半兩。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9、治少陽瘧疾,暮熱早涼,汗解渴飲,脈左弦,偏於熱重者。

青蒿三錢,知母二錢,桑葉二錢,鱉甲五錢,丹皮二錢,花粉二錢。水五杯,煮取二杯。瘧來前,分二次溫服。(青蒿鱉甲湯)


10、治赤白痢下。

青蒿、艾葉等分。同豆豉搗作餅,日幹。每用一餅,以水一盞半煎服。(蒿豉丹)


11、治暑毒熱痢。

青蒿葉一兩,甘草一錢。水煎服。


12、治闌尾炎、胃痛。

青蒿、畢撥等量。先將青蒿焙黃,共搗成細末。早、午、晚飯前白開水衝服,每次二克。


13、治酒痔便血。

青蒿(用葉不用莖,用莖不用葉)為末,糞前(便血用)冷水、糞後(便血用)水酒調服。


14、治鼻中衄血。

青蒿搗汁服之,並塞鼻中。


15、治聤耳膿血出不止。

青蒿搗末,綿裹納耳中。


16、治牙齒腫痛。

青蒿一握,煎水漱之。


17、治蜂螯人。

青蒿搗敷之。


18、治金瘡撲損(刀傷)。

㈠青蒿搗封之。

㈡青蒿、麻葉、石灰等分。搗和曬乾,臨時為末搽之。


19、鼻中息肉。

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點息肉上。

內服:煎湯,6-15g,治瘧疾可用20-40g,不宜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浸絞汁飲;或入丸、散。《本草經疏》:"產後血虛,內寒作瀉,及飲食停滯洩瀉者,勿用。凡產後脾胃薄弱,忌與當歸、地黃同用。"本品莖呈圓柱形,上部多分枝,長30~8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稜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捲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後為三回羽狀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以質嫩、色綠、氣清香者為佳。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50釐米,全體平滑無毛。莖圓柱形,幼時青綠色,表面有細縱槽,下部稍木質化,上部葉腋間有分枝。葉互生;2回羽狀全裂,第1回裂片橢圓形,第2回裂片線形,全緣,或每邊1~3羽狀淺裂,先端尖,質柔,兩面平滑無毛,青綠色。頭狀花序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每一頭狀花序側生,稍下垂,直徑約6毫米;總苞半球形,苞片3~4層,外層的苞片狹長,內層的卵圓形,邊緣膜質;花託外圍著生管狀雌花,內僅雌蕊1枚,柱頭2裂;內部多為兩性花,綠黃色,花冠管狀,雄蕊5枚,花絲細短,雌蕊1枚,花柱絲狀,柱頭2裂,呈叉狀。瘦果矩圓形至橢圓形,微小,褐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夏季開花前,選莖葉色青者,割取地上部分,陰乾。置陰涼乾燥處。鱉血青蒿:取青蒿段,置大盆內,淋入用溫水少許稀釋的鱉血,拌勻,稍悶,待鱉血吸收後,入鍋內文火微炒,取出,晾乾。(每青蒿段100斤,用活鱉200個取血)1、抗瘧作用:青蒿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對鼠瘧、猴瘧和人瘧均呈顯著抗瘧作用。體內試驗表明,青蒿素對瘧原蟲紅細胞內期有殺滅作用,而對紅細胞外期和紅細胞前期無效。青蒿素具有快速抑制原蟲成熟的作用。蒿甲醚乳劑的抗瘧效果優於還原青蒿素琥珀酸鈉水劑,是治療兇險型瘧疾的理想劑型。青蒿琥酯2.5、5、10、15mg/kg,2次/天,連續3天,皮膚外搽,治療猴瘧均有不同程度療效。5、10mg/kg,2次/天,連續10天,皮膚外搽即可使猴瘧轉陰。加入適量促透氮酮,可提高抗瘧作用。脫羰青蒿素和碳雜脫羰青蒿素對小鼠體內的伯氏瘧原蟲K173株的ED50和ED90分別為12.6mg/kg和25.8mg/kg。體外試驗表明,青蒿素可明顯抑制惡性瘧原蟲無性體的生長,有直接殺傷作用。青蒿素、蒿甲醚和氯喹對惡性瘧原蟲的IC50分別為75.2,29.4.和43.2nmol/L。青蒿素酯鈉對惡性瘧原蟲6個分離株(包括抗氯喹株)有抑制作用。2、抗菌作用:青蒿水煎液對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結核稈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蒿揮髮油在0.25%濃度時,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抑菌作用,在1%濃度時,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殺菌作用。青蒿素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青蒿酯鈉對金葡萄、福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卡他球菌,甲型和乙型副傷寒稈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青蒿中的谷甾醇和豆甾醇亦有抗病毒作用。3、抗寄生蟲作用:青蒿乙醚提取物、稀醇浸膏及青蒿素對鼠瘧、猴瘧、人瘧均呈顯著抗瘧作用。體外培養提示,青蒿素對瘧原蟲有直接殺滅作用。電鏡觀察證明,青蒿素主要作用於瘧原蟲紅細胞內期無性體的膜相結構,首先作用於食物色膜、表膜和線粒體膜,其次是核膜和內質網。此外對核內染色體亦有影響。由於食物泡膜發生變化,阻斷了瘧原蟲攝取營養的早期階段,使瘧原蟲迅速發生胺基酸飢餓,形成自噬泡,並不斷排出體外,使泡漿大量損失,內部結構瓦解而死亡。青蒿素對間日瘧、惡性瘧及抗氯喹地區惡性瘧均有療效高、退熱及原蟲轉陰時間快的特點,尤其適於搶救兇險性瘧疾,但復燃率高。此外,青蒿尚有抗血吸蟲及鉤端螺旋體作用。4、解熱作用:用蒸餾法製備的青蒿注射液,對百、白、破三聯疫苗致熱的家兔有明顯的解熱作用。青蒿與金銀花組方,利用蒸餾法製備的青銀注射液,對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致熱的家免,有比單味青蒿注射液更為顯著的退熱效果,其降溫特點迅速而持久,優於柴胡和安痛定注射液對照組。金銀花與青蒿有協同解熱作用。5、免疫作用:用小鼠足墊試驗、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兔疫特異玫瑰花試驗和溶血空斑試驗等4項免疫指標觀察青蒿素的免疫作用,發現青蒿素對體液免疫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細胞免疫有促進作用,可能具有免疫調節作。青蒿素、蒿甲醚有促進脾TS細胞增殖功能。肌肉注射蒿甲醚對Begle大外周血T、B、Tu及Tr淋巴細胞亦有明顯抑制作用。亦明顯降低正常小鼠血清IgG含量、增加脾臟重量。降低雞紅細胞致敏小鼠血清IgG含量。靜脈注射青蒿素50-100mg/kg能顯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率(50.2-53.1%)和吞噬指數(1.58-1.91)。青蒿素還可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促進細胞免疫作用。青蒿琥酯可促進Ts細胞增殖,抑制TE細胞產生,阻止白細胞介素及各種炎症介質的釋放,從而起到免疫調節作用。6、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兔心灌注表明,青蒿素可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降低冠脈流量。靜脈注射有降血壓作用,但不影響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壓反應,認為主要系對心臟的直接抑制所改。靜脈注射20mg/kg青蒿素可抗烏頭鹼所致兔心律失常。7、其它作用:青蒿琥酯能顯著縮短小鼠戊巴比妥睡眼時間。青蒿素對實驗性矽肺有明顯療效。蒿甲醚對小鼠有輻射防護作用。《本草圖經》:青蒿,治骨蒸勞熱為最,古方多單用之。《本草新編》:青蒿,專解骨蒸勞熱,尤能洩暑熱之火,洩火熱而不耗氣血,用之以佐氣血之藥,大建奇功,可君可臣,而又可佐可使,無不宜也。但必須多用,因其體既輕,而性兼補陰,少用轉不得力。又青蒿之退陰火,退骨中之火也,然不獨退骨中之火,即肌膚之火,未嘗不共瀉之也,故陰虛而又感邪者,最宜用耳。又青蒿最宜沙參、地骨皮共享,則瀉陰火更捷,青蒿能引骨中之火,行於肌表,而沙參、地骨皮只能涼骨中之火,而不能外洩也。《本經逢原》:青蒿亦有兩種,一種發於早春,葉青如綿茵陳,專瀉丙丁之火,能利水道,與綿茵陳之性不甚相遠;一種盛於夏秋,微黃似地膚子,為少陽、厥陰血分之藥,莖紫者為良。《重慶堂隨筆》:青蒿,專解溼熱,而氣芳香,故為溼溫疫癘要藥。又清肝、膽血分之伏熱,故為女子淋帶、小兒痙癇疳NI神劑,《本草》未言,特為發之。《神農本草經》: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蝨,留熱在骨節間,明目。《食療本草》:益氣,長發,補中,明目,煞風毒。治骨蒸。燒灰淋汁,和石灰煎,治惡瘡瘢靨。《本草拾遺》:主婦人血氣,腹內滿,及冷熱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並搗絞汁服。亦暴幹為末,小便衝服。如覺冷,用酒煮。《日華子本草》:長毛髮,發黑不老,兼去蒜髮,心痛熱黃,生搗汁服並敷之。瀉痢,飯飲調末五錢匕。《滇南本草》:去溼熱,消痰。治痰火嘈雜眩暈。利小便,涼血,止大腸風熱下血,退五種勞熱,發燒怕冷。常與藿香、佩蘭、滑石等用於外感暑熱;和黃芩、半夏、竹茹等用於溫熱病寒熱往來及瘧疾等症。用於陰虛發熱或原因不明的低熱,常和秦艽、鱉甲、地骨皮等同用。茵陳蒿及濱蒿的老枝,前者使用於河北、山東、江蘇、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地;後者使用於東北地區。參見"茵陳蒿"條.牡蒿的全草,在江蘇、上海、四川等地使用。參見"牡蒿"。



- 本文結束 -


本文僅普及本草常識,不做處方

如需使用,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對於任何形式野生動、植物的使用

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點亮說說您的觀點 👇

相關焦點

  • 草藥黃花蒿的用處及與其他蒿的區別
    成書於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的《神農本草經》是後世一切本草書的源頭和基礎,其中已經記載了「青蒿」之名,作為「草蒿」的別名。書中對草蒿的介紹是:「味苦寒,主疥搔、痂癢、惡創、殺蝨、留熱在骨節間,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潰,生川澤。」此後,東晉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記載「青蒿一握,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可治寒熱諸瘧。
  • 青島植物專家發現1.6米高扁莖青蒿 到底啥是青蒿?艾蒿?艾草?
    根據分種檢索表,嶗山所有的蒿屬植物包括海州蒿、茵陳蒿、南牡蒿、牡蒿、狹葉牡蒿、黃花蒿、青蒿、白蓮蒿、魁蒿、陰地蒿、艾、蒙古蒿、紅足蒿、五月艾、野艾蒿、矮蒿、菴閭、寬葉山蒿。該書記載,黃花蒿產蔚竹庵、潮音瀑、華樓、流清河等景區;生於山坡、路旁、荒地、村落周圍。青蒿則產流清河、仰口;生於路旁、林緣及河岸,喜肥沃溼潤的土壤。
  • 染料植物——內蒙黃花蒿
    黃花蒿(學名:Artemisia annua Linn. ),是菊科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釋名」臭蒿「集解」大明曰∶臭蒿一名草蒿。時珍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與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綠帶淡黃,氣辛臭不可 人家採以罨醬黃酒麴者是也。 黃花蒿入藥,作清熱、解暑、截瘧、涼血用,還作外用藥,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飼料。黃花蒿含揮髮油,並含青蒿素 、黃酮類化合物等。青蒿素,為抗瘧的主要有效成分。
  • 染料植物——內蒙黃花蒿
    黃花蒿(學名:Artemisia annua Linn. ),是菊科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釋名」臭蒿「集解」大明曰∶臭蒿一名草蒿。時珍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與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綠帶淡黃,氣辛臭不可人家採以罨醬黃酒麴者是也。 黃花蒿入藥,作清熱、解暑、截瘧、涼血用,還作外用藥,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飼料。黃花蒿含揮髮油,並含青蒿素、黃酮類化合物等。青蒿素,為抗瘧的主要有效成分。
  • 黃花蒿,屠呦呦教授的「幸運草」
    在古代文獻中以及全國各地,黃花蒿有一大堆別名,其中有「臭蒿、臭黃蒿」等惡名,也有「黃香蒿、香絲草」這樣的美譽。原來香臭這種事兒,也是說不準的。對於氣味如此涇渭分明的評價,在考證「青蒿」到底是哪一種植物的過程中,帶來了一定的困惑。
  • 別被騙了,讓屠呦呦獲獎的青蒿素並非提取自青蒿
    更甚至,即使用黃花蒿製成青團,他也不會「富含青蒿素」,因為黃花蒿在加熱的過程中,青蒿素早就被分解了。1972年底,多家研究所就發現,在溫度不超過60度的情況下,青蒿素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壞了,後屠呦呦也因此陷入過提煉的困境。《神農本草經》、《聖濟總錄》、《溫病條辨》,一直到東晉時期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裡,「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
  • 春日饋贈|蒿子粑粑:清明節傳統美食,做法簡單、軟糯可口全家愛
    蒿子粑粑是安徽宣城、舒城一帶的傳統美食,有著千年的文化流傳,也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中重點推薦的地方美食,農曆「三月三」和清明節都有吃蒿子粑粑的習俗,寄託對故去親人的思念,也有祝願人人健康的美好意願單從品鑑美食這塊來將,蒿子粑粑是春季的時令美食,春天萬物復甦,可食用的野菜非常多,比如說艾草、香椿、茼蒿、薺菜等都可以做成很多時令的小吃。其中蒿子粑粑用到的就是香蒿(或青蒿、白蒿、艾蒿等),做法與艾草青團有類似之處,都屬於清明節的時令美食。
  • 帶你認識黃花蒿
    「屠呦呦及其團隊將一種古老的中醫治療方法,轉化為今天最強有力的抗瘧疾藥。因為發現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這是拉斯克基金會將獎盃授予屠呦呦的理由。的確,這是一個造福人類的理由!屠呦呦、青蒿素、黃花蒿,3個不為普通人熟悉的名字,一夜之間成了微信朋友圈的刷屏文字。
  • 大別山裡蒿子粑粑兩種吃法都很美味
    在大別山區,每年正月後,家家戶戶都會剩下很多臘肉,而開春後漫山遍野會長出青嫩的蒿草,不知從哪個年代開始,人們學會把這種野草製作成美味的蒿子粑粑。蒿子名叫蒿草,屬草本植物,俗名粑蒿,葉面呈綠色,葉底微白帶絨毛。
  •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
    《詩經小雅鹿鳴》雲:「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此蒿,青蒿也。青蒿作為中藥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目前,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世界上治療瘧疾最有效的藥物, 青蒿素聯合療法已被用於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瘧區, 每年治療病例一億以上, 降低了全球瘧疾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 這個青蒿到底是什麼仙草?
    6月17日,屠呦呦及其團隊宣布關於青蒿素的最新研究成果, 針對近年來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區出現的「抗藥性」難題,屠呦呦及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藥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於近期提出應對「青蒿素抗藥性」難題的切實可行治療方案,並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
  • 好吃又健康的蒿子粑粑,你沒吃過的美味
    蒿子粑粑又稱蒿子粑。是傳統江南青團衍生出來的另一種做法。這種做法流行於安徽江淮、江南地區,是清明節及農曆三月三的漢族民俗小吃之一(主要以艾蒿、糯米為主要原料按一定的比例,經過蒸煮等工序精製而成。其口感柔潤香糯,味鮮色美)。
  • 安徽清明特色美食——蒿子粑粑
    用開水將蒿葉焯一下可去苦味,過冷水衝涼,擰乾,以此法除去大量的墨綠色汁水和細毛,這樣做出來的蒿子粑粑就不會太黑。也可將蒿葉以洗淨後鍾子或鵝卵石衝碎,直至流出蒿草汁,再將錘好的蒿草放入裝用清水的臉盆中,淘淨撈出。
  • 植物-黃花蒿,清熱、解暑
    基本信息中文學名:黃花蒿 拼音:huáng huā hāo拉丁學名:Artemisia annua別 稱:草蒿、青蒿、臭蒿、犱蒿、黃蒿、臭黃蒿、茼蒿、黃香蒿、野茼蒿、秋蒿、香苦草、野苦草、雞蝨草、 黃色土因呈、假香菜、香絲草、酒餅草、苦蒿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目:桔梗目 亞 目:科:菊科 亞科:
  • 在湖南益陽,蒿子粑粑,是益陽人愛吃的清明特色美食!
    在湖南益陽,蒿子粑粑,是益陽人愛吃的清明特色美食。從你的筷子接觸到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將永遠在你回憶裡佔據舌尖心頭的一席之地。陽春三月,清明節將至,正值蒿子飄香季節,菜市場新鮮蒿子隨處可見,街頭的蒿子粑粑吆喝聲此起彼伏。蒿子粑粑是益陽民間非常流行的一種特色美食。
  • 春暖花開野蒿香,蒿子粑粑你吃了嗎?
    春天來了,在春風的吹拂下,嫩嫩的、綠油油的蒿子,散發著陣陣清香。清明節前後,是吃蒿子粑粑最好的時節。蒿子粑粑是存在於江淮人家唇齒間、味蕾裡,回憶綿長的家鄉風味。蒿子是屬於春天的,我總覺得它散發著一種很醒目很提神的清香。
  • 六安時奶奶做的頂級蒿子粑粑,你嘗過嗎?
    六安時奶奶做的頂級蒿子粑粑,你嘗過嗎?媒體 六安大別山區及附近丘陵地區低崗野地盛產草本植物青蒿
  • 5對「孿生」野菜,長得極為相似,一個是菜一個是草,別挖錯了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5對「孿生」野菜,長得極為相似,一個是菜一個是草,別挖錯了春天到了,很多人都會去外面挖野菜,對於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來說,野菜還是很好辨認的,但對於城裡人來說,很少接觸到野菜,有一些野菜和野草長得很相似,一不留神就認錯了。
  • 夏秋季的蒿屬花粉過敏
    蒿屬植物的適生性強,城市裸地上、道路旁以及公園裡也常有該類植物的分布,部分種類,如黃花蒿等,有明顯的伴生性,在人類活動的區域分布廣泛。 蒿屬植物(Artemisia)屬於菊科,在北京、內蒙、山西等華北地區分布量大,是夏秋季最重要的過敏原,常見種屬為青蒿(Artimisia annua)、大籽蒿(Artimisia sieversiana) 和艾蒿 (Artimisialavandulaefolia) 蒿屬的花粉為直徑大多數在19~25 μm之間的粒球形或近球形,能結合人體特定免疫細胞並激發其產生組胺分子
  • 青島植物專家發現1.63米高扁莖"青蒿"
    半島記者了解到,這種青蒿就是屠呦呦團隊提取青蒿素的植物,不過,其植物學名卻是叫做「黃花蒿」,雖然常被人們稱為青蒿,但與植物學上的「青蒿」卻不是同一種,植物學上的「青蒿」不含青蒿素。那麼,到底啥是青蒿?啥是黃花蒿?平時人們常說的艾蒿、艾草,又是怎樣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