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暑邪發熱,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溼熱黃疸,溫病,暑熱,瘧疾,痢疾,黃疸,疥瘡,瘙癢,暑溼,溼溫。
1、治溫病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熱自陰來者。
青蒿二錢,鱉甲五錢,細生地四錢,知母二錢,丹皮三錢。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青蒿鱉甲湯)
2、治少陽三焦溼遏熱鬱,氣機不暢,胸痞作嘔,寒熱如瘧者。
青蒿腦錢半至二錢,淡竹茹三錢,仙半夏錢半,赤茯苓三錢,青子芩錢半至三錢,生枳殼錢半,陳廣皮錢半,碧玉散(包)三錢。水煎服。(蒿芩清膽湯)
3、治骨蒸勞,體瘦、發渴、寒熱。
青蒿一斤(取葉曝幹,搗羅為末),桃仁一斤(酒浸,去皮尖,麩炒令黃.研爛),甘草半(五)兩(生搗羅為末)。另以童子小便三鬥,於瓷甕中盛,於糠火上煎令如稀餳,卻傾於銅器中,下諸藥,又於糠火上煎,以柳木篦攪之,看稀稠得所,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以粗疏布袋盛。每日空心溫童子小便下三十丸,日晚再服。(青蒿圓)
4、治勞瘦。
青蒿(細銼)嫩者一升,以水三升,童子小便五升,同煎成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酒下,不以時。(青蒿煎)
5、治虛勞,盜汗、煩熱、口乾。
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參末、麥冬末各一兩,熬至可丸,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後米飲下二十丸。(青蒿丸)
6、治瘧疾寒熱。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7、治虛勞久瘧。
青蒿搗汁,煎過,如常釀酒飲。(青蒿酒)
8、治溫瘧痰甚,但熱不寒。
青蒿二兩(童子小便浸焙),黃丹半兩。為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
9、治少陽瘧疾,暮熱早涼,汗解渴飲,脈左弦,偏於熱重者。
青蒿三錢,知母二錢,桑葉二錢,鱉甲五錢,丹皮二錢,花粉二錢。水五杯,煮取二杯。瘧來前,分二次溫服。(青蒿鱉甲湯)
10、治赤白痢下。
青蒿、艾葉等分。同豆豉搗作餅,日幹。每用一餅,以水一盞半煎服。(蒿豉丹)
11、治暑毒熱痢。
青蒿葉一兩,甘草一錢。水煎服。
12、治闌尾炎、胃痛。
青蒿、畢撥等量。先將青蒿焙黃,共搗成細末。早、午、晚飯前白開水衝服,每次二克。
13、治酒痔便血。
青蒿(用葉不用莖,用莖不用葉)為末,糞前(便血用)冷水、糞後(便血用)水酒調服。
14、治鼻中衄血。
青蒿搗汁服之,並塞鼻中。
15、治聤耳膿血出不止。
青蒿搗末,綿裹納耳中。
16、治牙齒腫痛。
青蒿一握,煎水漱之。
17、治蜂螯人。
青蒿搗敷之。
18、治金瘡撲損(刀傷)。
㈠青蒿搗封之。
㈡青蒿、麻葉、石灰等分。搗和曬乾,臨時為末搽之。
19、鼻中息肉。
青蒿灰、石砂等分,淋汁熬膏點息肉上。
內服:煎湯,6-15g,治瘧疾可用20-40g,不宜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浸絞汁飲;或入丸、散。《本草經疏》:"產後血虛,內寒作瀉,及飲食停滯洩瀉者,勿用。凡產後脾胃薄弱,忌與當歸、地黃同用。"本品莖呈圓柱形,上部多分枝,長30~80cm,直徑0.2~0.6cm;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具縱稜線;質略硬,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葉互生,暗綠色或棕綠色,捲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後為三回羽狀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圓形或長橢圓形,兩面被短毛。氣香特異,味微苦。以質嫩、色綠、氣清香者為佳。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50釐米,全體平滑無毛。莖圓柱形,幼時青綠色,表面有細縱槽,下部稍木質化,上部葉腋間有分枝。葉互生;2回羽狀全裂,第1回裂片橢圓形,第2回裂片線形,全緣,或每邊1~3羽狀淺裂,先端尖,質柔,兩面平滑無毛,青綠色。頭狀花序排列成總狀圓錐花序,每一頭狀花序側生,稍下垂,直徑約6毫米;總苞半球形,苞片3~4層,外層的苞片狹長,內層的卵圓形,邊緣膜質;花託外圍著生管狀雌花,內僅雌蕊1枚,柱頭2裂;內部多為兩性花,綠黃色,花冠管狀,雄蕊5枚,花絲細短,雌蕊1枚,花柱絲狀,柱頭2裂,呈叉狀。瘦果矩圓形至橢圓形,微小,褐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分布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夏季開花前,選莖葉色青者,割取地上部分,陰乾。置陰涼乾燥處。鱉血青蒿:取青蒿段,置大盆內,淋入用溫水少許稀釋的鱉血,拌勻,稍悶,待鱉血吸收後,入鍋內文火微炒,取出,晾乾。(每青蒿段100斤,用活鱉200個取血)1、抗瘧作用:青蒿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對鼠瘧、猴瘧和人瘧均呈顯著抗瘧作用。體內試驗表明,青蒿素對瘧原蟲紅細胞內期有殺滅作用,而對紅細胞外期和紅細胞前期無效。青蒿素具有快速抑制原蟲成熟的作用。蒿甲醚乳劑的抗瘧效果優於還原青蒿素琥珀酸鈉水劑,是治療兇險型瘧疾的理想劑型。青蒿琥酯2.5、5、10、15mg/kg,2次/天,連續3天,皮膚外搽,治療猴瘧均有不同程度療效。5、10mg/kg,2次/天,連續10天,皮膚外搽即可使猴瘧轉陰。加入適量促透氮酮,可提高抗瘧作用。脫羰青蒿素和碳雜脫羰青蒿素對小鼠體內的伯氏瘧原蟲K173株的ED50和ED90分別為12.6mg/kg和25.8mg/kg。體外試驗表明,青蒿素可明顯抑制惡性瘧原蟲無性體的生長,有直接殺傷作用。青蒿素、蒿甲醚和氯喹對惡性瘧原蟲的IC50分別為75.2,29.4.和43.2nmol/L。青蒿素酯鈉對惡性瘧原蟲6個分離株(包括抗氯喹株)有抑制作用。2、抗菌作用:青蒿水煎液對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結核稈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青蒿揮髮油在0.25%濃度時,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抑菌作用,在1%濃度時,對所有皮膚癬菌有殺菌作用。青蒿素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青蒿酯鈉對金葡萄、福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卡他球菌,甲型和乙型副傷寒稈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青蒿中的谷甾醇和豆甾醇亦有抗病毒作用。3、抗寄生蟲作用:青蒿乙醚提取物、稀醇浸膏及青蒿素對鼠瘧、猴瘧、人瘧均呈顯著抗瘧作用。體外培養提示,青蒿素對瘧原蟲有直接殺滅作用。電鏡觀察證明,青蒿素主要作用於瘧原蟲紅細胞內期無性體的膜相結構,首先作用於食物色膜、表膜和線粒體膜,其次是核膜和內質網。此外對核內染色體亦有影響。由於食物泡膜發生變化,阻斷了瘧原蟲攝取營養的早期階段,使瘧原蟲迅速發生胺基酸飢餓,形成自噬泡,並不斷排出體外,使泡漿大量損失,內部結構瓦解而死亡。青蒿素對間日瘧、惡性瘧及抗氯喹地區惡性瘧均有療效高、退熱及原蟲轉陰時間快的特點,尤其適於搶救兇險性瘧疾,但復燃率高。此外,青蒿尚有抗血吸蟲及鉤端螺旋體作用。4、解熱作用:用蒸餾法製備的青蒿注射液,對百、白、破三聯疫苗致熱的家兔有明顯的解熱作用。青蒿與金銀花組方,利用蒸餾法製備的青銀注射液,對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致熱的家免,有比單味青蒿注射液更為顯著的退熱效果,其降溫特點迅速而持久,優於柴胡和安痛定注射液對照組。金銀花與青蒿有協同解熱作用。5、免疫作用:用小鼠足墊試驗、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兔疫特異玫瑰花試驗和溶血空斑試驗等4項免疫指標觀察青蒿素的免疫作用,發現青蒿素對體液免疫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細胞免疫有促進作用,可能具有免疫調節作。青蒿素、蒿甲醚有促進脾TS細胞增殖功能。肌肉注射蒿甲醚對Begle大外周血T、B、Tu及Tr淋巴細胞亦有明顯抑制作用。亦明顯降低正常小鼠血清IgG含量、增加脾臟重量。降低雞紅細胞致敏小鼠血清IgG含量。靜脈注射青蒿素50-100mg/kg能顯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率(50.2-53.1%)和吞噬指數(1.58-1.91)。青蒿素還可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促進細胞免疫作用。青蒿琥酯可促進Ts細胞增殖,抑制TE細胞產生,阻止白細胞介素及各種炎症介質的釋放,從而起到免疫調節作用。6、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兔心灌注表明,青蒿素可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降低冠脈流量。靜脈注射有降血壓作用,但不影響去甲腎上腺素的升壓反應,認為主要系對心臟的直接抑制所改。靜脈注射20mg/kg青蒿素可抗烏頭鹼所致兔心律失常。7、其它作用:青蒿琥酯能顯著縮短小鼠戊巴比妥睡眼時間。青蒿素對實驗性矽肺有明顯療效。蒿甲醚對小鼠有輻射防護作用。《本草圖經》:青蒿,治骨蒸勞熱為最,古方多單用之。《本草新編》:青蒿,專解骨蒸勞熱,尤能洩暑熱之火,洩火熱而不耗氣血,用之以佐氣血之藥,大建奇功,可君可臣,而又可佐可使,無不宜也。但必須多用,因其體既輕,而性兼補陰,少用轉不得力。又青蒿之退陰火,退骨中之火也,然不獨退骨中之火,即肌膚之火,未嘗不共瀉之也,故陰虛而又感邪者,最宜用耳。又青蒿最宜沙參、地骨皮共享,則瀉陰火更捷,青蒿能引骨中之火,行於肌表,而沙參、地骨皮只能涼骨中之火,而不能外洩也。《本經逢原》:青蒿亦有兩種,一種發於早春,葉青如綿茵陳,專瀉丙丁之火,能利水道,與綿茵陳之性不甚相遠;一種盛於夏秋,微黃似地膚子,為少陽、厥陰血分之藥,莖紫者為良。《重慶堂隨筆》:青蒿,專解溼熱,而氣芳香,故為溼溫疫癘要藥。又清肝、膽血分之伏熱,故為女子淋帶、小兒痙癇疳NI神劑,《本草》未言,特為發之。《神農本草經》:主疥瘙痂癢,惡瘡,殺蝨,留熱在骨節間,明目。《食療本草》:益氣,長發,補中,明目,煞風毒。治骨蒸。燒灰淋汁,和石灰煎,治惡瘡瘢靨。《本草拾遺》:主婦人血氣,腹內滿,及冷熱久痢。秋冬用子,春夏用苗,並搗絞汁服。亦暴幹為末,小便衝服。如覺冷,用酒煮。《日華子本草》:長毛髮,發黑不老,兼去蒜髮,心痛熱黃,生搗汁服並敷之。瀉痢,飯飲調末五錢匕。《滇南本草》:去溼熱,消痰。治痰火嘈雜眩暈。利小便,涼血,止大腸風熱下血,退五種勞熱,發燒怕冷。常與藿香、佩蘭、滑石等用於外感暑熱;和黃芩、半夏、竹茹等用於溫熱病寒熱往來及瘧疾等症。用於陰虛發熱或原因不明的低熱,常和秦艽、鱉甲、地骨皮等同用。茵陳蒿及濱蒿的老枝,前者使用於河北、山東、江蘇、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地;後者使用於東北地區。參見"茵陳蒿"條.牡蒿的全草,在江蘇、上海、四川等地使用。參見"牡蒿"。
- 本文結束 -
本文僅普及本草常識,不做處方
如需使用,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對於任何形式野生動、植物的使用
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點亮說說您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