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根離子配位體

2021-02-13 專吃武松

有的小朋友做題比較細心,看了2020山東等級考16題圖以後,提出了一些關於硝酸根離子的問題。中學教學對學生結構式的書寫要求比較嚴,但是大學時,要求就相對寬鬆,大家都心知肚明,寫法就多樣化了。由於出題人有時不考慮中學生的感受,所以小朋友們多了解點東西,還是有好處的。

先看題(題目太長,只看圖就好)

硝酸分子有分子內氫鍵,氮氧鍵並不完全相同。電離成硝酸根離子後,變為平面正三角形結構,氮氧鍵的鍵長和鍵角都發生了變化。

 自由硝酸根離子具有比較高的對稱性(D3h群),N為sp2雜化,三個氮氧鍵完全相同。也可以用共振式表示。

從硝酸根離子的結構不難知道,它作為配體時,應該是以氧原子為配位原子,通常有以下四種結構。

在已知的大量硝酸根配合物中,對稱的雙齒結構(2)式是似乎是佔優勢的,其次是單齒結構(1)式。

類似的,醋酸根離子也可以是單齒或雙齒。如Zn(CH3COO)2·2H2O就是對稱的雙齒配位結構。

含有氧給予體原子的重要配位體中,許多是含氧酸陰離子,如NO2-,NO3-,SO42-,ClO4-等。因為這類配位體一般能以兩種以上方式結合,所以其配合物結構常常是多變的。

山東2020等級考16題圖中,右邊還有個-NO2。它的自由離子為亞硝酸根離子,對稱性(C2v群)比硝酸根離子低,其共振式如下。

N同樣為sp2雜化,不過與硝酸根離子相比,多了一對孤對電子,因此,N和O都可以作為配位原子。下圖是亞硝酸根離子常見的幾種配位結構。

在配位化合物中,亞硝酸根離子中的O作配位原子時叫亞硝酸根,N作配位原子時叫硝基,一般來說,過渡元素金屬離子形成配位化合物,配位原子電負性大時,常形成外軌型配位化合物(高自旋),而配位原子電負性小時,常形成內軌型配位化合物(低自旋),所以硝基配合物常常比亞硝酸根配合物穩定。

說實在的,中學的配位化合物內容過於簡單,所以命題人時不時加點料也屬正常。不然的話,就這麼一點兒簡單得令人髮指的東西,讓人家怎麼出題?不是難為人嘛?!

相關焦點

  • 【分析】水溶液中硝酸根離子的螢光檢測及細胞顯像
    貴州大學倪新龍教授課題組合成了一類新型的陽離子型螢光探針,實現了酸性水溶液中硝酸根離子的螢光可視化快速檢測,並首次實現了癌症細胞內硝酸根離子的螢光成像。該類探針在酸性水溶液中對硝酸根離子具有選擇性高,檢測限低,操作方便等優點,因此具有較強的應用前景。這一研究成果發表於《Analytical Chemistry》。
  •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第一節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二)配位體   在配離子中同中心離子配合的離子(或分子)叫配位體。配位體是含有孤對電子的分子或陰離子,直接同中心離子結合的原子稱為配位原子。配位原子主要屬於周期表中Ⅴ、Ⅵ、Ⅶ三個主族元素。一個配位體可能含有一個以上的配位原子。 配合物一般可分為內界和外界兩個組成部分。
  • 結構解析 // 配位鍵價鍵理論
    詳細地講:配位鍵是由成鍵雙方中的一方(「配位體」)提供具有一對孤對電子或非定域電子的軌道,另一方(「中心離子」或「中心原子」)提供可以接受電子的空軌道,雙方軌道重疊形成的化學鍵。含有配位鍵的化合物就稱為配位化合物(簡稱配合物)。目前配合物作為化合物中較大的一個子類別,蓬勃發展並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工業生產及生命科學中。研究配合物的化學即配位化學。
  • 化學選修3難點:配位化學知識點總結
    可以說: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離子)和可以提供孤對電子的配位體(它們可以是陰離子或分子)以配位鍵的形式相結合而形成的複雜離子,通常稱這種複雜離子為配位單元。凡是含有配位單元的化合物都稱為配合物。要想理解配位鍵,需要先對共價鍵的概念有足夠的認識,因為它本質上就是共價鍵的一種,原子間的電子對仍然是共同擁有的。
  • 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孫慶福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課題組研究方向目前主要集中在配位超分子化學領域,具體包括容器型配位超分子的結構設計與精準合成、基於主客體化學的傳感識別及催化轉化、多功能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等三個方面的研究。」
  • 【中國科學報】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孫慶福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課題組研究方向目前主要集中在配位超分子化學領域,具體包括容器型配位超分子的結構設計與精準合成、基於主客體化學的傳感識別及催化轉化、多功能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等三個方面的研究。」
  • 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新聞—科學網
    深耕配位超分子化學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孫慶福的課題組成立於2013年9月,是一個「年輕、能戰鬥」的團隊。 孫慶福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課題組研究方向目前主要集中在配位超分子化學領域,具體包括容器型配位超分子的結構設計與精準合成、基於主客體化學的傳感識別及催化轉化、多功能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等三個方面的研究。」
  • 阿德萊德大學喬世璋教授Angew:單原子配位環境調控反應選擇性
    因此,深入理解SACs的配位環境與反應選擇性之間的關係,開發新型高效的SACs合成方法和調控策略,對於進一步推動SACs的發展和多電子轉移的電催化反應的研究至關重要。有鑑於此,阿德萊德大學的喬世璋教授課題組以2電子ORR為研究體系,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單原子催化劑及其合成方法,並研究了配位環境的影響。
  • 判斷粒子中配位鍵的三方法
    配位鍵的知識在是,選修三物質的結構與性質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也是高考中的一個熱點。雖然分值不高,但想上名校的同學還是志在必得的分,不能輕言捨棄的。設及到配位鍵的題,常見有以下幾種(1)判斷粒子中是否有配位鍵(2)用箭頭標出粒子中的配位鍵(3)指出配合物中的配位原子如何判斷粒子中是否有配位鍵?以下是四種常見有三種方法(1) 依據主族元素形成分子(粒子)共價鍵的數目判斷。a、如果中心原子的共價鍵數,超過了未成對電子數,一般存在配位鍵。如NH4+中,中心原子氮的未成對電子數為3,但氮卻與氫形成了四個共價鍵。
  • 血紅素中配位鍵的書寫
    血紅素、葉綠素等分子的中心部分都是卟吩與金屬離子配位的結構,卟吩是由4 個吡咯環通過 4 個碳原子連接而成的多雜環化合物X 射線衍射實驗結果表明卟吩的平面分子具有 D 2h 的對稱性,理論計算也對卟吩分子的對稱性進行了恰當的解釋 。
  • 等效法確定晶體中配位原子(或粒子)數
    首先理解記憶常見晶體中配位原子數。原子晶體:二氧化矽晶體矽的配位原子數是四,氧的配位原子數是2。金剛石中碳的配位原子數是4。分子晶體。二氧化碳分子晶體中,配位原子數是12.離子晶體:氯化鈉晶體中,鈉離子、氯離子的配位數都是6,氯化銫晶體中氯、銫的配位數都是8。氟化鈣晶體中,鈣的配位數是8,氟的配位數是4。(諧音「佛寺」)。金屬晶體。簡單立方釙的配位數為12。體心立方,鈉鎵鐵的配位數是8,面心立方銅、銀、金的配位數為12。六方立方的鋅,鈦、鎂的配位數是12。
  • GB 5920-2019英文版/English前位燈後位燈示廓燈和制動燈配光性能
    ChinaAutoRegs|GB 5920-2019英文版/English/翻譯/汽車及掛車前位燈、後位燈、示廓燈和制動燈配光性能Phot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Front and Rear Position Lamps, End-Outline Marker Lamps and Stop Lamps for Motor Vehicles
  • 【材料】Angew: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所潘世烈團隊合成首例含矽氧氟混合配位基元的無機矽磷酸鹽晶體
    氧氟混合配位基元如BO3F,BO2F2,COF3,PO3F,SO3F等都已在對應的硼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硫酸鹽等晶體結構中被發現,但矽酸鹽是個例外。矽酸鹽結構多樣、種類繁多,具有島狀的橄欖石、層狀的石英、環狀的蒙脫石等結構類型,其結構豐富性僅次於碳酸鹽。這使得矽酸鹽具有多樣的物化性能,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科研及日常生活中,如離子導體、雷射材料、催化性能、離子交換、吸附劑等。
  • 利用表面配位層鈍化銅的氧化反應
    利用表面配位層鈍化銅的氧化反應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8 12:48:28 利用表面配位層鈍化銅的氧化反應,這一成果由廈門大學Nanfeng Zheng、Lan-Sun Zheng和北京大學Ying Jiang
  • Am(VI/V)配位化學的理論研究:高氧化態次錒系元素分離的啟示
    北京科技大學胡淑賢教授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帥茂兵研究員團隊利用高價態Am(V/VI)離子與其穩定價態(+III)離子的配位結構具有明顯差異這一特徵,通過系統研究高價態Am(V/VI)與典型菲咯啉(DAPhen)配體配位的結構與成鍵特徵,與仍然穩定在三價次錒系元素鋦進行對比
  • 汽車及掛車前位燈、後位燈、示廓燈和制動燈配光性能
    一、定義1.1前位燈從車輛前方觀察,表明車輛存在和寬度的燈。1.2後位燈從車輛後方觀察,表明車輛存在和寬度的燈。1.5裝置由光源(在某些情況下,為一種光學系統)、透光面和燈體組成的一種照明和信號裝置組合件。
  • 配位聚合物玻璃為氫燃料電池提供固體支撐
    《Chemical Science》雜誌報導了一種新的配位聚合物玻璃膜,其工作原理與液態膜一樣,具有更高的強度和柔韌性。氫燃料電池以氫氣和氧氣為燃料,以水作為唯一的副產品來發電。這些燃料電池含有 "質子交換膜",可以促進氫的正負粒子、質子和電子的分離,這一過程最終導致了電力的產生。質子需要輕鬆地穿過這些膜,才能使這一過程有效。
  • 科學家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2019年,團隊直接仿照天然過氧化物酶中金屬卟啉環的配位結構,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ZIF-8為前驅體,設計合成了一種含有Zn卟啉結構的高活性單原子碳納米酶。構效關係分析表明該碳納米酶中的單Zn原子及其類卟啉的配位結構是其發揮高效類酶活性的關鍵。以上研究證實了模擬天然酶活性中心及其周圍微環境的結構特點來設計和優化納米酶的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策略。本研究工作是上述研究的延伸和拓展。
  • 研究人員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2019年,團隊直接仿照天然過氧化物酶中金屬卟啉環的配位結構,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ZIF-8為前驅體,設計合成了一種含有Zn卟啉結構的高活性單原子碳納米酶。構效關係分析表明該碳納米酶中的單Zn原子及其類卟啉的配位結構是其發揮高效類酶活性的關鍵。以上研究證實了模擬天然酶活性中心及其周圍微環境的結構特點來設計和優化納米酶的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