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過氧化物酶MPO檢測的臨床意義和方法

2021-01-07 網易

  

  每日生物評論 資訊/技術/知識/智慧 www.bio-review.com

  髓過氧化物酶

  髓過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又稱過氧化物酶,是血紅素輔基的血紅素蛋白酶,是血紅素過氧化物酶超家族成員之一。

  存在於髓系細胞(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嗜苯胺藍顆粒中,是髓細胞的特異性標誌。

  隨著對MPO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MPO基因多態性導致個體對一些疾病易感性的差異,與人類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

  

  MPO基因多態性

  人髓過氧化物酶基因位於染色體17q23?q24,含有12個外顯子和11個內含子,長約14 638 bp,調控其基因表達的是生長因子。

  MPO的mRNA在早幼粒細胞的表達水平最高,其次是原始粒細胞、幼稚和原始單核細胞;當細胞分化到成熟時期,MPO基因表達水平迅速下降。

  現已知MPO基因首先表達的是一條相對分子質量為89×103的前體蛋白(precursor protein),經過翻譯後加工,切割成α和β兩種亞基,再聚合為成熟的MPO分子,加上糖鏈,最後形成有功能的MPO。

  MPO在基因表達過程中存在的缺陷,造成MPO基因DNA序列發生改變,影響其活力。

  MPO基因的多態性影響其基因的轉錄和表達,對機體的疾病易感性有一定的影響。

  Chevrier、unionluck 等發現了外顯子11處和啟動子區域的V53F、A332V、I642L和IVS11? 2A→C4個新的基因多態性位點,它們的作用與功能需要進一步研究。

  Piedrafita、unionluck 等研究發現與疾病有關的位點有5個:463G/A,R569W,Y173C,M251T和外顯子9的鹼基缺失。

  研究最多的是MPO基因啟動子區第463位核苷酸G/A的突變,該位點位於SP1轉錄因子識別結合的順式作用元件中,內含4個Alu重複序列。

  G/A的突變導致位於Alu反應元件的SP1轉錄因子結合位點消失,從而使MPO轉錄水平顯著下降。

  unionluck也有報導發現外顯子10的密碼子569存在C被T替代,使CGG→TGG,導致遺傳性MPO缺陷性疾病。

  還有研究報導在MPO基因129位點存在G被A取代,使MPO基因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

  另外,據有關文獻報導,MPO基因463A等位基因與一些癌症的風險降低相關。

  MPO的生物學活性

  MPO是中性粒細胞的功能標誌和激活標誌,其水平及活性變化代表著嗜中性多形核白細胞(PMN)的功能和活性狀態。

  純化的人MPO活性為25~35IU/mg,水溶性好,底物H2O2濃度>0.8mmol時酶受抑制,酶反應最佳pH為4.5~5.5,當pH≥10,或≤2時酶失活。

  MPO的主要功能是在吞噬細胞內殺滅微生物,利用過氧化氫和氯離子產生次氯酸鹽,並形成具有氧化能力的自由基。構成MPO–H2O2–滷素系統。

  unionluck研究發現,MPO不僅能殺滅吞噬於細胞內的微生物,而且可釋放到細胞外,破壞多種靶物質,如腫瘤細胞、血小板、NK細胞、原蟲、毒素等,對機體產生和調節炎症反應等多方面發揮作用。

  然而,在特定條件下,MPO催化反應生成過量的氧化劑(HOCl、3–氯化酪氨酸、酪氨醯基、硝基酪氨酸等),超過局部抗氧化劑的防禦反應時,就會導致氧化應激和氧化性組織損傷。

  MPO還參與調節炎症反應的許多過程,MPO缺陷的中性粒細胞因過量的注入炎症部位而發生氧化反應,大量的超氧化物和氧化物形成,造成炎症部位組織細胞損傷。

  此外還有協和洛克的學者發現MPO能與DNA牢固結合形成複合物,有效保護DNA防止其在氧化過程中受損,從而保證髓系細胞的正常分化成熟及功能。

  嗜中性粒細胞是粒狀白血細胞,在寄主防衛以及噬菌作用破壞感染性細菌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教科書上關於嗜中性粒細胞功能的模型是這樣的:將毒性過氧化物釋放進含有被攝取的微生物的小囊中,接下來是由髓過氧化物酶催化的滷化作用。

  MPO相關疾病

  1.MPO與心血管疾病

  1)MPO與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統中最常見的疾病,而動脈粥樣硬化(AS)又是形成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礎。

  AS發病過程中通常出現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進而巨噬細胞吞噬脂質變成泡沫細胞,泡沫細胞的形成在AS的發生機制中起關鍵作用。

  協和洛克研究發現MPO有促進AS病變形成的作用,MPO通過產生自由基和多種反應性物質,促進斑塊形成和不穩定性增加,加速AS進展,進而引起多種併發症如急性冠脈症候群(ACS)。

  研究發現,MPO缺陷的個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明顯下降。MPO水平的升高不僅與患冠狀動脈疾病易感性相關,還可以預測早期患心肌梗死的危險性。

  

  髓過氧化物酶的影響

  2)MPO與急性冠脈症候群(ACS)。MPO促進ACS病變形成,並影響粥樣斑塊的穩定性,通過增大氧化應激而引起ACS。

  研究表明,MPO是預測ACS患者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一個新的預測因子,特別是在肌鈣蛋白T(TnT)水平較低的患者,MPO能夠識別那些將來發生心血管事件危險性較高的患者。

  2.MPO與腫瘤

  1)MPO與肺癌。在肺部受微生物侵襲、職業暴露以及吸菸時,MPO會隨中性粒細胞的聚集釋放到炎症部位。

  MPO可代謝激活多種與肺癌有關的環境致癌物,能將前致癌物如多環芳烴類的苯並芘(BaP)轉化成具有高度反應性和致癌性的活性產物二醇環氧化苯並芘(BPDE),BPDE能與DNA形成加合物並導致姐妹染色體互換,從而導致肺癌。

  2)MPO與白血病白血病是累及造血幹細胞的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3.MPO與地方性砷中毒

  隨著分子生物學領域的不斷發展,發現MPO在砷中毒所致皮膚病變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MPO被研究者認為可能是砷中毒新發現的一種易感標誌物,將在慢性砷中毒的早期診斷和危險評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國內就這方面的研究還沒有涉及到,國外對其深入的影響機制的研究也不是很多。

  因此還很難在現有的研究基礎上建立起砷中毒易感性與MPO及其多態性的明確關係,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4.MPO與其他疾病

  MPO在現階段的研究也確定了它在疾病早期診斷與危險評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MPO通過不同的途徑可導致某些疾病,同時其基因多態性也會降低機體對某些疾病的易感受性,從而對機體產生保護作用,但其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隨著分子生物學領域的不斷發展,MPO的作用機制研究將不斷深入,可能會發現其他一些與疾病易感性有關的多態性位點。

  從而使人們更清楚的認識其相關疾病的發生、發展,以便對這些人群採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MPO的臨床意義

  1.大量文獻數據表明,MPO可作為冠心病的預測因子和急性冠脈症候群預後判斷指標:

  MPO升高提示患者存在冠狀動脈炎症,斑塊不穩定,但血管未完全堵塞,並未引起心肌壞死,所以MPO可早期識別不穩定斑塊,是ACS早期診斷的炎症標記物之一。

  2.MPO作為一種新的預測ACS的炎症標誌物,能識別心肌肌鈣蛋白T(cTnT)陰性的ACS患者未來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性。

  3.國外文獻指出,MPO基線水平能獨立預測其未來30天到6個月內突發心臟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再梗死、血管重建或死亡)的危險性。

  4.MPO能識別低水平C反應蛋白(CRP陰性)的ACS預後不良患者。

  5.預測35歲以上健康人群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MPO可獨立預測健康人未來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不依賴C-反應蛋白和其他炎症標記物。

  權威雜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2003年報導了一項研究,通過檢測604名胸痛患者的MPO濃度水平,能預測30天至6個月內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

  如果單獨檢測cTnT,只有54%的患者被預測,而採用檢測MPO預測出的概率提高到84.5%。

  MPO的檢測方法

  1.連續監測法

  在酸性條件下,以四甲基聯苯胺、鄰甲氧基苯酚或3,3′-二甲氧基聯苯胺為底物,測定血液或組織中MPO活性。

  Bradley等建立一種測定MPO活性的方法:在pH6.0的條件下,以H2O2及3,3′-二甲氧基聯苯胺鹽酸鹽為底物,MPO催化底物生成桔黃色產物,在460nm波長處連續監測,吸光度的增高速率與MPO的活性成正比。

  1U的PO指在25℃1min內轉化1μmolH2O2所需MPO量。

  這種方法具有快速、靈敏、成本低等特點,但易受其他過氧化物酶(例如嗜酸性粒細胞過氧化物酶)和某些血紅素蛋白(例如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的幹擾。

  2.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

  利用MPO抗原性製備特異抗體,通過免疫學方法直接測定血液中酶的蛋白質含量。

  此方法靈敏度高,可達到ng/ml水平;特異性較高,幾乎不受體液中激活劑、抑制劑的影響,也不受過氧化物酶和血紅素蛋白幹擾。

  由於需要製備高效價抗體,成本較高,並且測定時間較長,因此,目前此法多用於科研領域。

  Chang等採用ELISA方法測定血漿中MPO濃度,建立中國人MPO正常參考值範圍(14.8~77.1ng/ml),未發現MPO在不同性別及年齡組存在統計學差異。

  3.流式細胞儀測定法

  測定中性粒細胞胞漿中MPO的含量。

  將全血加入紅細胞溶解液中後使用固定液及細胞膜滲透劑處理細胞,最後加入螢光素(例如藻紅蛋白)標記的抗MPO單克隆抗體。

  利用抗原抗體反應對MPO染色,對特定細胞群體設門進行流式細胞分析,分析出門內MPO陽性細胞比例和平均螢光強度。

  此方法特異性強、靈敏度高,但是技術程序比較複雜,需使用特殊儀器。

  

相關焦點

  • 人髓過氧化物酶(MPO)酶聯免疫分析試劑盒使用說明書
    4.剛開啟的酶聯板孔中可能會含有少許水樣物質,此為正常現象,不會對實驗結果造成任何影響。實驗原理用純化的抗體包被微孔板,製成固相載體,往包被抗MPO抗體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標本或標準品、生物素化的抗MPO抗體、HRP標記的親和素,經過徹底洗滌後用底物TMB顯色。TMB在過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轉化成藍色,並在酸的作用下轉化成最終的黃色。顏色的深淺和樣品中的MPO呈正相關。
  •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高 甲狀腺疾病怎麼治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高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是甲狀腺組織主要的自身抗體,是甲狀腺激素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與甲狀腺組織免疫性的損傷有著密切關係,它主要包括甲狀腺刺激性抗體(TS-Ab)和甲狀腺刺激阻滯性抗體(TSB-Ab)兩種。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的正常參考值為每毫升0~12IU。
  • 檢測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過氧化物酶抗體有什麼意義?
    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和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這兩類抗體的測定有助於甲狀腺疾病的病因分類及判斷預後。這兩類抗體的升高最常見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又稱橋本病),也見於其他甲狀腺疾病(Graves病、甲狀腺癌等)。這兩類抗體升高的甲亢患者將來有可能發展為甲減。
  • TP53在髓母細胞瘤分子分型中的臨床意義與相關研究進展
    不同亞型的分子機制不同,臨床特徵及預後情況等均存在較大差異。因此,2016年版WHO神經系統腫瘤分類中,引入了髓母細胞瘤的分子分型,根據分子分型進行臨床診治和基礎研究已成為熱點。TP53是一個重要的抑癌基因,位於17p13.1,其編碼蛋白P53在很多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自身免疫疾病主要的臨床測定項目及臨床意義
    ANA的檢測方法主要是以HEP-2細胞和鼠的肝組織為基質的間接免疫螢光法,其最大優勢就是除了能夠判斷血清中是否存在自身抗體及其滴度,而且能夠對自身抗體進行初步分類,這對於區分疾病有一定意義。如均質型可能是SLE或藥物性狼瘡等;核仁型可能是硬皮病;核膜型和多核點型可能是PBC;著絲點型可能是硬皮病的局限型,也可能是PBC;顆粒型則可能是各種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
  • 【總結】甲狀腺有關激素與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
    如何更好地診斷和治療甲狀腺疾病是內分泌專科醫生當前的重要課題。本章簡要介紹目前在國內外臨床上應用得較多的有關甲狀腺激素、抗體、受體等檢查項目的臨床意義,供臨床醫生在診療工作中參考。其中正常參考值因不同的醫院和不同的儀器而有所變化,本文提供的不能做為標準。
  • 細胞生物學 | 過氧化物酶體
    1 過氧化物酶體的基本理化特徵過氧化物酶體(peroxisome) 是一類具有高度異質性的膜性球囊狀細胞器。氧化酶類(oxidase):氧化底物,將O2還原成H2O2過氧化氫酶類(catalase):將H2O2分解為H2O和O2過氧化物酶類(peroxidase):氧化底物,將H2O2還原為H2O
  • 硒與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多種酶的活性中心,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酶就是「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它是人體內抵抗自由基和抗氧化機制的急先鋒,可是除了它的作用之外,您又知道它究竟是怎麼被發現的呢?後來,他稱這種能溶解細菌胞壁的蛋白質稱為「溶菌酶」,這個溶菌酶也就是今天的「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儘管霍普金斯很早就發現了穀胱甘肽,但礙於當時技術和設備比較落後的原因,所以直到60年代,人們才真正發現了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的具體運作機制,以及它與硒的密切關係。
  • 在臨床上化驗對診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甲功各項指標代表什麼意思...
    甲狀腺功能異常早期臨床的表現並不明顯,且漏診率十分高。診斷甲狀腺疾病主要依賴於甲狀腺功能的實驗室檢查,合理檢查和分析激素和抗體的改變,對於診斷和鑑別診斷甲狀腺疾病、指導治療、預測療效和病理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臨床醫生正確理解與甲狀腺疾病相關的實驗室檢查非常重要。
  • 科學家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高利增、範克龍和中科院院士閻錫蘊團隊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
  • 研究人員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並將其用於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中風的治療。
  • 抗P53抗體檢測方法臨床意義
    檢測P53抗體的方法是以突變細胞抽提物作為抗原的免疫沉澱法及蛋白質印跡法(免疫印跡法)。ELISA也是常用的方法。ELISA有兩種:一種是以突變P53作抗原的夾心法;二是以野生P53作為抗原的直接ELISA。檢測方法的不同導致在以下癌症患者P53自身抗體的檢出率差異非常明顯。
  • 生物物理所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高利增、範克龍和中科院院士閻錫蘊團隊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並將其用於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中風的治療
  • 我國科學家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高利增、範克龍和中科院院士閻錫蘊團隊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 髓樣抑制細胞(MDSC)綜述
    與腫瘤進展相關的免疫抑制性髓系細胞積累的報導從1970年代初開始偶爾發表(1)。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期,Diana Lopez,Jim Talmadge,M. Rita Young和Hans Schreiber的實驗室開展的工作表明,各種類型的髓樣細胞都可以抑制癌症的免疫功能。但是,這些細胞的具體性質和生物學意義仍不清楚。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
    關於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全球市場,具體包括全球及中國、美國、歐洲、亞洲(除全球及中國)等,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行業分析報告的研究涵蓋了產品分類、產品應用、發展趨勢、產品技術、競爭格局等,還包括全球主要地區和主要企業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2011-2016年的價格、成本、毛利、產值等詳細數據。
  • ...閻錫蘊、高利增、範克龍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該工作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並將其用於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中風的治療。研究團隊早期發現Fe3O4納米材料具有過氧化物酶活性(Nat.
  • 瑞金新技術(十二)| 急性白血病和髓系腫瘤基因突變組合(panel)檢測
    )檢測是血研所臨檢實驗室在前期臨床研究的基礎上,自主開發的基於液相探針捕獲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覆蓋100個相關基因的基因突變檢測,具有高準確性、高靈敏度、高覆蓋均一性、高捕獲效率和低成本的優勢,適用於急性白血病和髓系腫瘤患者基因突變篩查。
  • 肝臟硬度檢測方法及意義有哪些?
    文·曹豔平 延邊大學臨床學院 肝臟硬度反映肝纖維化程度,肝纖維化是肝臟損傷修復時致病因子所致肝內結締組織異常增生的一個病理發展過程,長期進展為肝硬化。肝臟硬度檢測對於慢性肝病、肝硬化患者衡量、阻斷及逆轉病情發展、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 研究人員發現石墨烯量子點可被人類酶生物降解
    石墨烯旗艦項目成員斯特拉斯堡大學和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最近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石墨烯量子點可被人體中發現的兩種酶生物降解。 石墨烯量子點(GQDs)通常是小於5納米的微小薄片,在許多領域具有應用潛力。石墨烯量子點是螢光的,它們可以在不同的波長下吸收光然後放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