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非常稀薄的大氣層,並且缺少磁場,火星正不斷地受到太空輻射的轟炸。因此想要在火星表面活動,我們必須要抵禦這些輻射。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火星沒有磁場?
為什麼它有大氣,但卻很稀薄?
火星磁場是指主要來自於表面磁化的地殼,引起地殼磁化的&34;僅存在於火星形成早期。科學家認為火星在失去磁場之前,可能就像地球一樣,擁有海洋,大氣甚至有可能有生命。但無論怎麼說,大約在42億年前,其核心快速冷卻,&34;逐漸停止。結果是在接下來的5億年中,火星大氣緩慢地被太陽風颳走了。
在失去磁場和大氣之後,火星表面暴露在外,其輻射水平要比地球高得多。除了暴露於宇宙射線和太陽風之中,火星偶爾還受到太陽耀斑產生的強烈輻射。我們在地球不用擔心輻射,是由於磁場和大氣層,可以有效吸收有害輻射,同時為我們提供熱量。地球的大氣層和磁場有助於減免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對你造成的傷害,但是在火星上沒有那個防護罩,將接收來自太陽和太空的全部輻射。
太強的輻射,與周圍逐漸消失的大氣,使得火星無法提供大多數生命賴以生存的事物。火星的大氣超過95%的二氧化碳,雖然許多東西可以依靠二氧化碳生存,但太多的話,就像在地球上太多的氧氣會殺死我們一樣。
回到輻射,美國宇航局2001年的奧德賽火星探測器配備了一種稱為&34;或&34;,旨在測量火星表面的輻射。在大約18個月中,奧德賽火星探測器探測到的輻射水平,是太空人在國際空間上所承受輻射的2.5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上所承受輻射約每一天22毫拉,相當於每年8000毫拉)。太空飛行器還檢測到兩次太陽質子事件,其輻射水平最高可達每天2000毫拉,而人類平均每年僅暴露於0.62拉德的輻射中。長期暴露於火星輻射,可能會導致各種健康疾病,像癌症,基因損傷甚至死亡。
那我們該如何將輻射降低至安全水平?
要使我們免受輻射,首選當然是太空衣和其他防輻射運載裝置。如果真的能到達火星,直接在火星地下建立基地,能天然的隔離這些輻射。但現在要跳出這些條條框框的思考,盡力做到我們所能做到的極限。當然這些想法只是可能會起作用。
回想一下火星磁場消失的原因,是火星核心的&34;喪失所致。有些人認為我們可以使&34;重新開始,從而使磁場恢復活力,也就是恢復火星的磁場,這意味著要融化火星的部分外殼。關於如何完成這項工作,可以使用熱核彈頭,在火星表面下爆炸使火星外殼融化。而日本人則建議建造可以放置在火星周圍的人造磁場,以保護我們免受輻射。一旦成功,便可以製造我們可以控制的火星磁場。這不僅可以使我們免於輻射,從長遠來看還可能幫助到地球。
當然,通過對火星核心的進一步測試,磁場最終會以自然的方式返回火星,但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待它返回。即使磁場回來了,也無法保證他像我們所需要的那樣堅固。無論你怎麼看這個問題,問題都會存在。如果我們希望在火星上生存,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保護我們免受猛烈的輻射,從太陽和太空降落到星球上。解決這個問題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真正的問題是我們要實施哪一個?
以現在人類文明的能力,毫無疑問,在地下挖洞足以完成屏蔽輻射的任務,但隨著文明的壯大,毫無疑問我們的技術會更加高級。那麼你是否可以想像當我們到達火星,會建造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