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個有些尷尬的事情——咳痰的時候,如果自己在室內並且沒帶紙、紙袋等可以裝痰的物品,這時候如果身邊還有人的話,就只能先把痰咽下去了。
但你們一定很好奇,咽下去的痰到哪裡去了?對身體有害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咽下去的痰都哪兒了?對身體有害嗎?
痰是什麼呢?痰其實就是呼吸管道黏膜分泌出來的粘液。
不過,雖然這個概念聽起來挺簡單,但其實也是分情況的。如果在正常狀態下,痰就是黏液,其乾淨程度和唾液(口水)差不多;但如果存在呼吸道感染時,呼吸道黏膜就可能受到細菌、真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寄生蟲等感染,它分泌出來的粘液自然也會沾染這些異物。所以這時候痰一定不要憋著咽了,而是一定要吐出來,這樣才能清除掉細菌、真菌、病毒等有害物質。
沒能及時吐掉的痰被咽回去後,痰液中的病原體重新進入消化道,雖然這一過程中大部分會被胃酸、消化酶破壞,一般不會加重病情。但是最終,痰會流到腸道中,造成腸道菌群紊亂;痰攜帶的細菌、病毒等越厲害,給身體造成的傷害就可能更加嚴重。
因此,痰還是不能隨意咽下去的。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咳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直接很隨意地吐到地上,應該時刻準備紙巾,把咳出來的痰用紙巾包好後放在垃圾桶裡。
其實同樣,平時我們吸進去的鼻涕也是一個道理,平時正常狀態時,吸進去並沒什麼影響,但是感冒的時候,再這麼做就可能把細菌、病毒二次吸入體內。雖然說危害微乎其微,但還是把這些東西排出來比較好。
而鼻涕其實比咳痰還更有意思一點。實際上,我們每天除了有意地將鼻涕「吸回去」,在平時也會不自覺地「吃掉」很多鼻涕。這是因為,鼻腔黏膜上那數不清的纖毛,都是有規律地從前向後擺動。在這一過程中,鼻涕就已經不自覺地被輸送到食道裡了。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每個人每天都在「吃鼻涕」。
一個溫馨提醒:
如果大家咳嗽或流鼻涕的時間超過了一周,還是要早點去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