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地吐痰是沒素質的行為,多數人喉嚨裡有痰之後,會先把痰吐到衛生紙上,然後扔入垃圾桶裡面。但如果遇到沒帶衛生紙或者周圍沒垃圾桶的情況下,沒有讓我們把痰吐出來的條件,這時候不少人會選擇直接把痰咽回去。痰到底是什麼物質?把痰咽回去,會有什麼後果?關於痰的一些真相,今天就來具體聊一聊。
痰液是如何形成的?
痰是我們呼吸系統內部分泌出的黏液和一些壞死組織,以及病原體的混合物。
我們的氣管和支氣管內壁表面有一層黏膜,黏膜內有黏液腺和漿液腺。平時這兩種腺體會分泌少量的黏液,保持呼吸系統的潤滑,同時還能黏住一些病菌。如果有較多的有害物質進入呼吸系統,會刺激到腺體,分泌出更多的黏液,黏住這些有害物質。同時,身體會啟動保護機制,把這些被黏液黏住的有害物質排出去,這就是痰。把痰咳出來,可以減少病菌等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對人體造成侵害,對健康有益。
痰沒吐出來,而是咽了回去,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多數情況下,咽痰並不會對健康有影響。痰中的有害物質,多是空氣中的細菌、灰塵,此外還有一些凋亡的白細胞和呼吸道內的一些細菌。這些物質本身就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當你把痰咽下去之後,痰會進入消化系統,會先進入到胃中。胃內有強大的胃酸,可以消滅仍在活躍的有害物質,讓其失去活性,無法再對健康造成侵害。
最後這些被咽回去的痰,會以其它食物殘渣一起,以大便的形式被人體排出。
偶爾咽痰對身體沒多大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頻繁地咽痰。胃酸雖強大,但並不殺死所有的病菌,萬一感染了某種比較強大的病菌,且咽了下去,不光會影響呼吸系統的健康,還會對消化系統造成影響,引發腸胃疾病。所以,能不咽儘量還是別咽。
還有,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咽痰,肺部結核的人不宜咽痰。因為感染了結核桿菌,這種細菌耐受能力強,咽下去之後可引發再次感染,有痰應該及時的吐出來。另外有抽菸習慣的人最好也不要咽痰,對腸胃健康不利。
如果痰比較多,頻繁吐痰可能會影響到他人,但頻繁地咽痰又不好。對此,最好的解決方法從根源上減少痰的生成。幾招簡單的化痰方法,可幫你止咳化痰,讓喉嚨變得舒服一些。
想要化痰,該如何做?
多吃一些化痰的食食,可幫助化痰。有些食物有化痰的功效,比如柿子、羅漢果、白蘿蔔、梨子、枇杷、荸薺、百合和藕等,平時可以換著吃,除了化痰,還能潤肺降火,保護喉嚨,增強體質。
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感染病菌,容易出現痰。運動是最好的提高免疫力的方法之一,痰多的人,平時要堅持運動,可以進行跑步、遊泳、跳繩、打太極等諸多運動,加速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預防感染。
痰多的人,喉嚨處和鼻腔裡經常會有「堵得慌」的感覺,不妨每天晚上睡覺前用手去按摩鼻骨和喉骨這兩處,這樣能夠促進鼻腔和喉嚨的血液流通,能起到疏通呼吸道的作用,減少痰液的滋生。
鼻腔太髒,可增加痰液的生成。平時要注意少摳鼻子,出門的時候帶好口罩,減少有害物的呼入。也可以時不時地用淡生理鹽水清洗鼻腔,可改善鼻腔環境,不光有助於祛痰,也可以改善鼻炎的症狀。
另外,痰多的人還應該注意控制飲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和油膩的食物,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減少痰液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