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學術研討會研討了五個議題
這個學術研討會研討了五個議題 2020-11-21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科學家:為何「潮溼」氣候比乾旱更致命?
根據外媒《The Gardian》的報導,近期的科學研究顯示,能威脅人類生存的極端高溫已經發生了;此外,「潮溼」的氣候乾旱更致命。根據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的資料,從1979到2017年,致命高溫與溼度的發生次數成長了兩倍,強度也增強。例如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區域,這些致命天氣就發生了數十次;而波斯灣沿岸是極端天氣最嚴重的區域,有14次超過人類的生存極限。
-
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舉行
陳旭指出,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面對日益頻發的極端氣候事件和自然災難,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全面衝擊,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面對全球性的挑戰,我們唯有攜起手來、抓緊行動,才能匯聚起建設生態文明和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陳旭表示,清華大學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議題。
-
第二屆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論壇開幕式上,陳旭代表清華大學向蒞臨本次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陳旭指出,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面對日益頻發的極端氣候事件和自然災難,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全面衝擊,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
用好的用戶體驗解決:「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
本文作者為大家總結三個「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的案例,並通過案例分析,逐一說明用戶體驗在平臺化產品的設計中enjoy~「線上」的商業本質就是用數據更快、更好的服務用戶,從而獲得價值。譬如,滴滴打車是每個用戶發出一個出行請求,用戶可以在任意一個出發地並且達到任意一個目的地,每個提供出行服務的車都是一個中心。與之類似的例子外賣軟體,此類軟體是任意地點任意事件都可進行點餐用餐。
-
社企民間高峰會2019主題「設計快樂」
主題演講嘉賓為美國 B Lab 共同創辦人Bart HOULAHAN,介紹B Corp共益企業的概念並討論商界的未來發展路向;而專題研討嘉賓則為「創不同」協作創辦人及主席、「好單位」召集人及董事黃英琦太平紳士,將探討如何以「共享價值」手法經營,將社會需要轉化成增長動力和競爭優勢。
-
美媒:拜登想再次拿到世界氣候變化議題話語權 沒有中國幫忙恐怕沒戲
Biden Jr.)想要成為美國首位氣候總統,就必須在世界舞臺上與他的頭號對手打交道:中國。位於江蘇省鹽城市附近的太陽能組件和風力渦輪機紐約時報報導,然而,拜登與中國陷入了非常難處的關係,讓他們在氣候問題上的合作有點像離婚法庭上的夫婦試圖為他們的孩子策劃婚禮。而且不幸的是,對於這位美國候任總統來說,他在一開始處於劣勢。
-
2021年氣候變化議題將迎轉機?BBC列出五大原因
新的一年,氣候變化、地球變暖的話題,將成為熱門議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告訴BBC首席環境事務記者賈斯廷·羅拉特,他認為氣候變化持久戰勝負的轉折點,就在今年。對此,BBC刊文列出2021年氣候變化議題可能出現轉機的五大原因。
-
...上論壇:以「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應對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危機
會議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之間的協同增效、不同公約之間的整合、中國生態保護紅線和國土空間規劃等議題,展開研討。 通過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維持和改善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恢復力,依靠自然的力量構建應對氣候變化的綠色屏障,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降低氣候災害風險的影響,推動形成生態系統保護恢復與應對氣候變化之間的協同增效,高水平的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又一視頻社交產品落地,「騰訊新聞極速版」變身為「有味」App
近日,據媒體消息,騰訊將「騰訊新聞極速版」App升級改造為一款名叫「有味」的產品,後者的定位是「美好生活分享平臺」。值得一提的是,從產品內容來看,「有味」以視頻內容為主,但視頻的篇幅則不再局限於1分鐘以內的短視頻,更多的則是3分鐘以上乃至超過10分鐘的視頻。
-
疫情對全球氣候變化產生意外影響?專家估算:一季度全球二氧化碳...
9月6日,由太和智庫發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戰略合作的第四屆太和文明論壇在線上拉開帷幕。自2017年首屆論壇召開後,每一屆太和文明論壇都是四海賓朋齊聚之地,多方思想碰撞之場。9月12晚,在本屆論壇的青年對話分論壇上,圍繞後疫情時代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中外專家學者紛紛表達了自己獨到的觀點。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高級研究員約維德表示,疫情不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危機,也導致生產的停滯、旅遊等相關服務行業的蕭條。而伴隨著交通出行等受到限制,二氧化碳等汙染物排放量也出現一定的減少。
-
地球平均溫度越來越高,帶動氣候變化議題「由冷到熱」——《氣候...
1月10日,《氣候變化大會之旅》紀錄片觀影會在京舉行,下午8點,身在南極點的中國青年探險家溫旭打通了北京的衛星電話,電話的這頭是他的妻子和百餘位剛剛看完紀錄片《氣候變化大會之旅》的觀眾。現場是紀錄片出品方中華環保聯合會和聯合出品方萬科公益基金會、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在北京舉辦的紀錄片觀影會。
-
「2018Hi氣候峰會」 墨跡天氣明天帶你揭曉氣候奧秘
前幾天一直有小夥伴問小墨「2018Hi氣候峰會」會到底是什麼?
-
生態系統崩潰、極端氣候惡化,專家:地球將會變得很危險
無論是越來越頻繁出現的乾旱、或是超強氣旋引發前所未有的洪災,不可否認的是,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劇烈且極端。首先,研究團隊指出,未來的天氣變化將會劇烈的難以置信,即使是專精天氣研究的科學家也「很難預測其樣貌」;再者是現在各國的政府機構或舊有政策完全不足以面對未來的氣候危機。專家們更在報告中提出,各國政府對生態破壞及其社會經濟影響的反應「慢半拍」,意味著人們迄今仍未體會到問題的嚴重及迫切性。
-
醫美議題的時代新解是什麼?
文 | 周天財經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容貌上「做文章」是相當古老的話題。考古學家在原始人類的遺址上發現過用貝殼和獸牙製作的裝飾串珠,戰國時有盛極一時的「粉敷面」、「黛畫眉」,隋唐、明清,美容美妝的技術和商品也是在迭代演進。時至今日,現代醫學和科技的發展,將人類變美的能力推上了新的臺階。是的,醫學美容。
-
米蘭科維奇循環從「假說」到「理論」的百年浮沉
這項工作首次以數學形式完整地闡明了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軌道的微小變化如何對地球所接收的太陽輻射施加影響,其為理解地球氣候變化歷史及冰期的成因提供了理論基礎。儘管目前「米蘭科維奇理論」貫穿在全球變化科學研究的方方面面,但是該理論誕生背後充滿戰爭和監禁的艱辛故事,時至今日尚未廣為人知。隨著全球的科學家應對COVID-19帶來的一系列挑戰,米蘭科維奇的成就提醒我們,偉大的地球科學理論往往在逆境中誕生。
-
《聯合國氣候變化公框架公約》(COP)簡介
包括如何遵循議定書基本要素、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與工具。決議對於京都議定書的三種彈 性機制(FM)進行研討,並與清潔發展機制(CDM)作為優先考慮。 1999年10月在德國波恩召開COP5。會議決定履行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計劃,促進《京都議定書》早日生效。大會要求各國及附屬機構加強準備,對於所有議題能有效率的協商。 2000年11月,COP6在荷蘭海牙舉行。
-
「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線上專題研討會召開
2020年4月29日,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ICCSD)組織召開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專題研討會,拉開了ICCSD近期組建的「基於自然解決方案(NBS)」合作平臺的序幕。研討會上,ICCSD學術委員會主任何建坤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NBS在氣候變化當中的地位與作用。何教授指出,中國通過推動NBS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夠更加突出我國生態文明的指導思想,也能夠擴大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和引領作用。中國有很多成功的實踐以及優秀的案例,可以為全球推進NBS提供中國智慧與方案。
-
應對氣候變化,德國直面挑戰
德國聯邦政府上個月出臺了「氣候保護計劃2030」,以期達成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的目標。這是德國氣候內閣經過近半年的反覆磋商後最終推出的計劃。德國默克爾被稱為「氣候總理」,她希望以此回應德國激烈的黨派競爭和高漲的民眾呼聲,並在應對氣候變化歷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
QV管道潛望鏡=行業新聞=武漢天儀ty333,產品諮詢個舊
手機可視單雷射管道潛望鏡QVQV管道潛望鏡=行業新聞=武漢天儀ty333,產品諮詢個舊ty-GS-16A手機可視無線潛望鏡(詳細資料請點擊右邊我們網址進入查看詳情)ty-GS-16B手機可視雷射潛望鏡ty-GS-16C手機可視雙雷射雷射潛望鏡(詳細資料請點擊右邊我們網址進入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