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鹽鹼地改良後稻香蟹肥 種植大戶:還是得相信科學!

2020-11-24 人民網

「你看這秧苗長得多齊整、穗子多均勻、籽粒多飽滿!」

「你聞見沒有?空氣裡還飄著稻米的香味呢!」

……

前不久,以吉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趙蘭坡為組長的驗收專家組來到松原市前郭縣縣套浩太鄉沙家圍子村,對種植大戶朱洪德的600畝鹽鹼地改良種植水稻示範基地進行現場測產,水稻的長勢讓大家非常開心。

鹽鹼地改良第三年後的水稻。趙永新攝

「今年水稻的長勢均勻度有了很大提高,會顯著提高水稻的產量!」土壤肥料專家、吉林省農科院土壤學科帶頭人任軍研究員邊看邊說。

實際測產結果說明了這一點:畝產619.7 公斤,達到當地高產田的水平。

要知道,這片稻田可不是普通的稻田,改良之前還是不長莊稼的重度鹽鹼地。

「你看,示範基地周圍就是沒改良的鹽鹼地,已撂荒好多年了。」趙蘭坡是東三省有名的鹽鹼地治理專家,跟鹽鹼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記者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稻田的周邊就是大片的鹽鹼地,裡面除了稀稀拉拉的鹼蓬、鹼蒿,就是裸露出來的白花花的幹土。

改良前的鹽鹼地。趙永新攝

 

據趙蘭坡介紹,這裡地處松嫩平原中西部,是世界三大蘇打鹽漬土集中分布區之一,總面積超過3000萬畝。「這一地區鹽鹼土壤發育充分,地下水礦化度高,土壤pH值都在10.0以上。加上這裡風沙多、生態環境惡劣,鹽鹼地治理難度非常大。」

「如果不是胡老師用他的先進技術對鹽鹼地進行改良,怎麼也長不出這麼好的水稻!」身材敦實、臉色黑紅的朱洪德深有體會地說,「還是得相信科學!」

他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政府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土地整理,一些老闆不知道鹽鹼地的厲害,都想承包鹽鹼地發財,結果是「開著奔馳寶馬來、穿著褲衩走」,血本無歸。

「要想改良鹽鹼地,沒有先進的技術可不行。這不,2016年我三上中國農大,找胡老師取經。」說到這裡,朱洪德笑了。

他說的「胡老師」,是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胡樹文。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博士畢業後,胡樹文先後到加拿大、美國留學、工作7年,成為高分子材料專家。2006年,他受聘回到中國農大後,先是研究功能性肥料,後來把研究重點轉向鹽鹼地生態修復、中低產田改良上。

「土壤是農業之母,對糧食生產的作用更重要、更有意義。」胡樹文說,「中國的鹽鹼地有5億畝,可以改良、種莊稼的約2億畝,是寶貴的戰略後備資源,改良前景巨大。」

經過幾年的潛心摸索,他終於找到了土壤治理的「門道」。此後,他帶領研究團隊常年紮根東北松嫩平原,一心撲在鹽鹼地改良上。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他們不僅開發出高效的鹽鹼地脫鹽劑,還總結出一整套鹽鹼地高效脫鹽技術和水稻種植技術體系。截至目前,這套技術體系已在白城、松原、大慶等地示範推廣 50 萬餘畝,水稻平均畝產達到 500 公斤,與常規稻田的產量不相上下。

改良處理後的水稻和常規種植的水稻對比。左為胡樹文,右為他的博士研究生。趙永新攝

「之所以談了三次才決定和朱洪德合作,並不是我故意難為他,而是要看看他的對鹽鹼地改良這件事情的誠心。」胡樹文說,「鹽鹼地改良不容易,既需要一定投入,還必須嚴格按科學辦事。有些種植大戶剛開始還聽我們的,到後來就覺得挺簡單、半聽半不聽的,改良的效果很難穩定,有的甚至逐年變差。」

「我可是嚴格按照胡老師說的辦,從土地整理到排水時間,從施什麼肥到選哪個品種,一點都不打馬虎眼,結果是當年改良當年見效,第三年就開始賺錢了。」朱洪德笑著說,2016年改良當年畝500公斤、第二年接近550公斤。「今年我又聽胡老師的,改種高品質的品種,從育苗到插秧,再到田間管理,每個環節精細控制,產量和品質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種植大戶朱洪德和他在改良後的鹽鹼地上種植的水稻。趙永新攝

「另外,今年胡老師認為今年稻田裡的鹽分更低、水質更好,可以試著在稻田裡養河蟹、養魚,結果都成功了。」他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今年6月插完秧後,他拿出兩塊稻田,分別放養河蟹、魚。「河蟹和魚都長得挺好,現在一隻河蟹有2兩重,鯽魚、白魚放苗的時候一寸左右,現在都長到兩寸多了。明年我準備在全部稻田裡養魚養蟹,又會多出一筆收入。」

稻田裡養的河蟹。胡樹文攝

「改良鹽鹼地的成本不低吧?」記者問。

「天上不會掉餡餅,鹽鹼地改良不投錢咋行?但錢不會白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早就賺回來了。」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改良一畝鹽鹼地一次性投入2000元左右,種兩年稻子就全部回本了。「我聽胡老師的主意,按綠色食品的要求種高品質水稻品種,並採用訂單農業的新路子。由於大米營養好、品質高,今年就有55畝水稻訂給外地客戶了,一畝地的訂金是3000-5000塊,大米收穫後我快遞給訂戶,效益比傳統的『賣大米』高多了!」

朱洪德告訴記者,除了前郭縣的600畝,他2017年還在農安縣哈拉海鎮承包了1400畝鹽鹼地,採用胡樹文的技術進行改良、種水稻,效果也不錯。「從目前的長勢看,這1400畝水稻每畝打600公斤不成問題。」朱洪德說,「只要相信科學、按科學辦事,就不會吃虧。明年我準備再承包1800畝,還按胡老師的辦法幹。」

鹽鹼地改良後會不會重新鹽鹼化?

「不會。」趙蘭坡告訴記者,「我跟蹤胡老師的項目四五年了,他們設計的改良方案就是『一次改良、長久見效、科學培肥、合理種植』,結果真是如此。你想想,改良後每年都要澆水、排水,所以土壤裡的鹽分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望著周圍大片的鹽鹼地,趙蘭坡說:「這四五年的實踐證明,胡老師的改良措施速度快、效果好、效益高,真應該大範圍推廣。」

(責編:趙竹青、呂騫)

相關焦點

  • 鹽鹼地改良需國家政策支持
    目前,我國鹽鹼地綜合高效改良種植技術模式已經取得了切實有效的成果,重度鹽鹼土壤經一次性改良後,水稻、高粱、玉米、綠豆、向日葵、甜菜、燕麥、黑麥草、稷子等作物長勢良好,產量顯著好於傳統方法改良並種植的作物。  但是,在多年生產實踐中,我們發現,鹽鹼地生態改良推廣工作依舊存在很大的難度。
  • 鹽鹼地改良不再是世界難題
    改良後的鹽鹼地種植出的玉米顆粒飽滿。巴彥淖爾市五原縣榮義村第三生產隊長高殿文望著這片豐收的田野,不禁感嘆起過去鹽鹼地時的情景。「家裡的耕地改良之前只有30%能用,而且只能種植葵花,一年下來維持生計都很難,幾乎沒有收入。我們村2018年開始改良鹽鹼地,之前不能用的荒地如今也能種植出農作物了,增產70%,家裡的生活就慢慢好起來了。」
  • 蒙草鹽鹼地土壤立體改良技術 讓荒灘披綠裝
    根據PH值的不同,鹽鹼地又可以分為:輕度鹽鹼地、中度鹽鹼地及重度鹽鹼地。蒙草巴彥淖爾市五原鹽鹼地植物改良——鹼韭這些植物不僅能適宜在鹽鹼地中生長,更重要的是蒙草對這些鄉土植物的內部特性進行研究,劃分出具有聚鹽、吸鹽和泌鹽功能的鄉土植物,經過合理的配比種植後達到鹽鹼地改良的目的。
  • 鹽鹼地鹽生植物改良研究與分析
    乾旱內陸地區鹽鹼土壤根據鹽鹼化程度不同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鹽鹼地,相應的其生物改良種植模式也大致可分為以下3種:  1、對於重度鹽鹼地,一般採用單作種植耐鹽鹼植物的方式,連續種植若干年,待土壤鹽鹼化降低到一般作物耐鹽水平時再種植其他作物  2、對於中度鹽鹼地,一般採用間作套種的種植方式,每年交換鹽生植物和一般作物的種植區域。
  • 餘姚3萬畝鹽鹼地上稻飄香 「改良秘訣」在這!
    黃燦燦的稻穀好似金色的海洋,一陣微風拂過,陣陣稻香撲鼻而來,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隆隆的作業聲,奏響美妙的豐收協奏曲。開鐮收割。而就在兩年前,這萬畝高產田還是一片無人問津、雜草叢生的鹽鹼地。這片鹽鹼地經過科學改良和一群人勤勞耕耘,這片荒涼之地不僅飄來了稻花香,還帶動了當地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2008年起,餘姚開始實施杭州灣墾造耕地工程,通過布置河網、路網,鋪設灌溉管道,修建排水溝,對鹽鹼灘涂地進行淡水洗鹽、增施有機肥、表土覆蓋等一系列措施,將荒蕪的海塗變成了阡陌縱橫的良田。
  • 產學研|鹽鹼地改良利用團隊為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及改良利用...
    針對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2010年以來,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和內蒙古土壤肥料和節水農業工作站三家共建了鹽鹼地改良利用團隊,圍繞鹽鹼地類型複雜、鹽鹼化程度高以及次生鹽鹼障礙嚴重等問題,開展了測土推薦適宜不同類型鹽鹼地的改良技術與集成應用研究,在完善鹽鹼地分類、分級量化指標基礎上,取得基於測土的鹽鹼地改良集成技術新突破,為河套灌區土壤鹽漬化問題及改良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 土左旗:深入推進鹽鹼地改良示範項目
    ,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修建灌溉渠道、排水溝、田間道路、井房等相關設施,通過有序推進鹽鹼地改良工作,提高農田利用效率,昔日的鹽鹼地也將變身高產田。 據了解,土左旗腹地鄉鎮鹽鹼地面積較大,種植作物長勢弱,影響了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鹽鹼地改良工作勢在必行。今年以來,土左旗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切實推進鹽鹼地改良試驗示範,加強全旗鹽鹼地的改良利用,在土左旗塔布賽鄉塔布賽村、帳房村、旗下營村、鐵旦板村實施了2萬畝的高標準鹽鹼地改良示範項目。
  • 造良田 提方案:區域鹽鹼地治理破題在望
    胡樹文邊走邊向記者介紹示範田的情況,這裡共有4家鹽鹼地改良技術PK。最終,採用中國農業大學綜合改良技術的水稻長勢遠好於採用其他技術的。記者獲悉,來到這裡之前,測產專家組已經對大安市聯合鄉2000畝重度鹽鹼土水稻高效種植示範區進行了實地測產。
  • 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董事長萬連步:加快鹽鹼地改良,保障糧食安全...
    (二)對鹽鹼地改良重視程度不一。我國農業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主要依賴於「淡水」和「淡土」環境,鹽鹼環境是我國傳統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當前,我國在鹽鹼地改良、鹽鹼地資源、鹹水、微鹹水的改良利用上仍然存在盲目性,對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條件進行改良認識嚴重不足。對鹽鹼地的改良利用沒有形成高度重視,在許多地方,鹽鹼地的改良還沒有作為一項重點任務,也沒有科學統一的規劃。
  • 造良田 提方案:區域鹽鹼地治理破題在望—新聞—科學網
    秦志偉攝  其他技術改良後種植的水稻。 秦志偉攝   秋收季節,走進吉林省大安市聯合鄉後小窩堡村萬畝鹽鹼地,一眼望去,不同地塊的水稻長勢差異非常明顯。 記者獲悉,來到這裡之前,測產專家組已經對大安市聯合鄉2000畝重度鹽鹼土水稻高效種植示範區進行了實地測產。該示範區的pH值為10.1~10.8,全鹽含量0.5%~0.8%,是胡樹文團隊在2016年改良後的,今年在不使用任何改良措施的條件下,農戶正常種植了高品稻米稻花香。測產結果表明,稻花香折合標準水後產量為495.1公斤/畝,而採用常規改良方式的對照田塊僅為191.3公斤/畝。
  • 我國鹽鹼地的治理與農業高效利用
    1.2 我國鹽鹼地農業利用的潛力在我國近期具備良好農業改良利用潛力的1億畝鹽鹼地中,有3500萬畝鹽鹼障礙耕地在治理改良後可實現較大幅度增產,有6500萬畝尚未農業利用的鹽鹼地開發改造後可實現農業利用。
  • 果樹栽培技術|鹽鹼地果園土壤改良措施
    在鹽鹼地果樹根系生長不良,且易發生缺素症(Fe—Fe﹢植物吸收,而Fe﹢植物不吸收),樹體易早衰,產量也低。因此,在鹽鹼地栽植果樹必須進行土壤改良。土壤鹽鹼化只能通過以下改良措施進行改良。1、設置排灌系統改良鹽鹼地主要措施之一是引淡洗鹽。
  • 食葉草(蛋白草) 深根植物改良鹽鹼地意義重在實施
    鹽鹼地作為我國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改良和利用鹽鹼地對補償日益減少的耕地面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鹽鹼地是畜牧業原料必要基地,也是生態系統重要載體,更是未來糧食增量的主要來源。食葉草(蛋白草)在海南含鹽2.8%和寧夏4.7%的重度鹽鹼地種植,長勢喜人,產量可觀。
  • 鹽鹼地對農戶的危害一定要重視,來看看改良鹽鹼地的方法
    據農業部第二次全國普查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鹽鹼土資源總面積約為3467×104 hm2,居世界第三位,而目前已開墾種植的鹽鹼土面積僅為577×104 hm2,此外,我國耕地中鹽鹼化面積達到920.9×104 hm2,約佔耕地總面積的6.62%。作為我國重要的後備耕地資源,改良和利用鹽鹼地對補償日益減少的耕地面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 鹼地生態——鹽鹼地改良與耐鹽鹼植物列舉
    鹽鹼地的危害?土地鹽鹼化不但造成了資源的破壞,農業生產的巨大損失,而且還對生物圈和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另外,鹽鹼化過程通常與荒漠化過程相伴生,甚至相互促進相互轉化。怎麼改良鹽鹼地?鹽鹼土的改良有工程措施、化學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其中以生物措施更具有可行性。而在眾多的生物措施中,種植耐鹽鹼植物是改良鹽鹼地的最佳措施之一。其中種植海水稻是改良鹽鹼地重要的有效措施。
  • 投資好幾億在鹽鹼地裡「打水漂」,這個「土老闆」有錢「燒」得飄...
    肇源縣是典型的土地鹽鹼化地區,共有耕地260多萬畝,其中可改造鹽鹼地約有20萬畝。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摟草過度和放牧過度,這裡鹽鹼地面積增加。每當春秋兩季鹼質上升,地麵粉化後被風吹揚,讓人睜不開眼睛。「一出門颳得滿臉白鹼面子,地裡也種不出莊稼,鳥都不來,咱屯本來叫『五家子屯』,結果被人嘲笑硬是喊成了『窮五家子屯』!」村民何長海告訴記者。
  •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與工程示範...
    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與工程示範」項目通過科技部驗收,研究成果得到驗收組專家高度評價。    為了實現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的示範與應用,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支持下,寧夏科技廳組織寧夏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包頭市華清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寧夏農林科學院等單位,以典型鹽鹼地改良為目標,歷時4年,研究出適合我國河套鹽鹼土、濱海鹽鹼土等不同類型區域典型鹽鹼地改良技術,形成了鹽鹼地高效植被構建方面的技術體系和模式,研製出一批鹽鹼地土壤調理與培肥新產品
  • 鹽鹼改良、減源增效,2019年這些關於土壤的內容你必須要清楚...
    試驗田裡的小麥群體整齊、長勢良好、豐收在望還未改良的鹽鹼地改良後的鹽鹼地山東省農科院資環所科研團隊在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一次性施肥、鹽漬土快速改良與培肥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已研發出系列吸鹽產、阻鹽、控鹽類產品,改鹼增碳類產品,初步篩選出「控鹽、改鹼、
  • 關於印發《土默特左旗5000畝鹽鹼地改良生態治理
    土默特左旗5000畝鹽鹼地改良生態治理示範項目實施方案為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2017年,旗政府委託寧夏農業勘察設計院編制全旗鹽鹼地改良規劃,並選定蒙貝利牧場周邊5000畝土地作為鹽鹼地改良試點,擬通過鹽鹼地改良項目實施
  • 鹽鹼地可以種植什麼?
    問題:鹽鹼地可以種植什麼?答案:不在鹽鹼地區生活的人們,不知道鹽鹼地區的農民的痛苦。鹽鹼地區的人們吃的水都是苦澀的帶鹹味的水。土地上,通過改造的土壤,第一兩年種植的莊稼,產量還行,隨後越種,產量越低,最後,種子不發芽了,發芽後苗期就慢慢的枯萎死亡了,甚至顆粒無收。鹽鹼程度輕的地塊,可以種植一些耐鹽鹼的糧食作物,如高粱、葵花籽(即向日葵);中藥材有枸杞、沙棗、紅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