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一學校被控用手銬懲罰患有多動症兒童

2020-12-01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赫芬頓郵報》8月3日報導,根據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最新公布的視頻資料顯示,肯塔基州的一個駐校治安執法人員曾在去年用手銬銬住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三年級兒童,當時這名兒童哭泣不止。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公布這份視頻的同時,也就此次事件提起聯邦訴訟。訴訟中稱,該駐校執法人員曾在2014年秋天非法用手銬銬住一個八歲男童和一個九歲女童,而這兩個孩子身體都有一定缺陷。兩名兒童在整個過程中經歷了恐懼、疼痛和精神創傷,他們本身的身體情況也因此而惡化。該駐校執法人員的行為被控違反了美國憲法和美國殘疾人法案。

在視頻中,由於自身缺陷所導致的行為,這名患有多動症和有創傷史的男童被駐校執法人員用手銬銬住上臂並強行將雙臂背在身後,長達15分鐘。這名駐校執法人員警告男童不許打他。當他用手銬銬住這名男童時,孩子開始哭泣並說這名警官弄疼了他。

《赫芬頓郵報》指出,在美國,關於是否可以對青少年在法庭、學校和治療室使用手銬一直存有很大的爭議。美國「反對任意針對青少年使用手銬運動」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每年在美國都有至少十萬名兒童被使用手銬。

根據美國政府審計局2009年的報告,在之前的20年中,有幾百起虐待和死亡案件都與對學齡兒童使用手銬和軟禁有關。一家私人治療中心曾強迫一名7歲女童面朝下俯臥在地板上,長達數小時。這裡的員工直到把她身體翻過來才知道她已死亡。(實習編譯:張燕飛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德國學校為控多動症使用灌沙外套引爭議
    報導引述英國《衛報》的消息稱,德國約200所學校建議該校的多動症學生穿著填滿沙子的厚重外套。這些外套重達1.2至6公斤,售價為140歐元(約合人民幣1097.63元)至170歐元。一位9歲多動症孩子的母親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說,她的孩子已經使用這種外套3年,它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課堂注意力及活躍度,因為孩子不用花太多時間來控制自己的行為。首批推行該項措施的學校之一、德國漢堡一所教育機構負責人格希爾德•德•瓦爾(Gerhild de Wall)持相同意見。
  • 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多動症3歲以下兒童在疾病的時間,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十分擔心和心疼了。多動症是兒童時期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果不及時有效的治療,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三周歲的女孩多動症表現是哪一些?
  • 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症
    開學了,孩子們都已經回歸學校和課堂。有些孩子不太愛學習,比較調皮好動,家長可能會擔心,這是不是「多動症」啊?其實呢,好動情況和「多動症」並不是一回事,那具體什麼是多動症,有什麼典型症狀,該如何應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多動症兒童擁有異常大腦功能模式
    大腦功能的這種根本區別可能是漫不經心、衝動性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難以讓多動症兒童在教室集中精神的問題的根源。共有31,000名腦科學研究者參加了本次大會。他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在這個大腦區域的功能以及結構上是與眾不同的;這也許能解釋他們在課堂上所表現出來的認知問題。       在美國,共有約兩百萬名兒童被診斷為多動症,這種病症從2003年開始愈加常見。
  • 多動就是多動症嗎? 多動症的兒童常有4種表現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 多動症兒童遭「驅逐」 學校頂住壓力因材施教
    學校為浩浩重新制定了課表,單獨安排了三位老師,副校長李海強甚至為他設計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聊天式教學。可無論老師用何種方式引入話題,都影響不了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浩浩。老師站在一塊簡易的黑板前,每講一句都要呼喊幾次他的名字,他會低著頭自顧擺弄鋼筆,也會突然起身跑到牆角坐到沙發裡,或者到遊戲沙盤旁擺弄玩具。
  • 兒童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自閉症和多動症中的作用
    在所有被診斷患有多動症的兒童中,大約有30-50%到成年後仍維持這種診斷。在過去的幾年中,被診斷患有多動症的人數急劇增加。許多人認為,這可能並不是真的在增加,而是因為新發現了診斷的方法,而這些方法以前可能會漏診。另一些人則認為,這一增幅太高,不能僅僅歸因於新的診斷方法。也有一些人認為多動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特徵,而不是一種障礙,患有多動症的人只是不適合我們現代社會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
  • 研究表明:狗狗可以減輕兒童的多動症症狀
    在一項隨機試驗中,來自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治療犬可以減輕兒童的注意力不足/多動症(ADHD)症狀。在麻薩諸塞州薩布麗娜·EB·舒克(Sabrina EB Schuck)博士的領導下,該試驗發現接受犬類輔助幹預(CAI)的多動症兒童可減少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的提高以及行為問題的減少。
  • 電子遊戲當處方藥治療兒童多動症
    6月15日,FDA批准了Akili Interactive公司旗下一款叫做EndeavorRx的「數字治療設備」上市銷售,用於改善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兒童的注意力功能。Akili稱,EndeavorRx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FDA批准的通過視頻遊戲為多動症兒童提供注意力的處方藥。
  • "多動症"孩子現狀:在學校被貼上了"壞孩子"標籤
    雙雙爸爸實在忍無可忍,決定跟學校交涉,跟區教育局交涉。「我真的不想這樣,但是,一個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已經對我們造成了困擾,我這麼做,也是為了孩子。」  被放大的症狀  兒子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形象,丁強一直心知肚明:「他們當著我的面,就把丁磊描述成一個『惡貫滿盈』的壞蛋。」
  • 22歲準研究生被診斷為多動症
    武漢多位專家昨天表示,小時候有多動症沒有接受幹預,雖然隨著年齡增長自控力會增強,但和同齡人比起來,還是有不少痕跡存在,嚴重者會對工作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大學生愛「走神」是多動症作怪22歲的章帆是武昌一所知名大學的大四學生,已被學校確定保研。在父母眼中,從小到大他都是個乖寶寶,學習也很努力。
  • 兒童多動症(ADHD)病因原來是這個
    2020-08-04 16:10:23 來源: 思睿明精神心理健康 舉報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 兒童多動症咋治?
    兒童多動症咋治?●什麼是兒童多動症?多動症兒童注意力的特點是主動注意減弱,被動注意正常。病因: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是ADHD發病的兩大主要因素。從遺傳因素方面,ADHD具有家族聚集現象。三種常見的認知誤區:⼀、多動症不是病,孩子身體健康就行。⼆、調皮好動成績差的孩子有多動症。三、忽略「不多動」的多動症。多動症兒童臨床表現迥異,「不多動多動症」患童注意力難以集中,常表現為課堂上老實但心不在焉,常「走神」,做作業、考試也丟三落四,出錯率較⾼,這類表現極易被家⻓忽略。
  • 智商高但成績差,不愛動卻得了多動 ?| 那些年被我們誤讀的「多動症...
    看了這些兒童多動症判斷指標再說: 在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常常不能密切注意細節、發生由於粗心大意所致的錯誤; 在作業或遊戲活動中,常常難以保持注意力集中面對患有多動障礙的孩子,學校會怎麼做呢?如果社會對兒童多動症能有更多的關注和認識,學校能夠接納這些孩子並正確地引導,他們的命運也許就會截然不同。
  • 太原天使兒童治療多動症ADHD的費用是多少
    太原天使兒童治療多動症ADHD的費用是多少 時間:2020-12-01 16:18:1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太原治療多動症ADHD的費用是多少?多動症ADHD治療的費用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價格不同,因為治療費用需因人而異來確定,由於多動症ADHD患者的患病程度不同,身體狀況也不盡相同,所以每位多動症ADHD患者都會根據自身的病情情況而定具體的治療方案。
  • 31位家長要求多動症孩子離班 學校開「一個人的班級」
    9月1日開學後,全城大部分媒體都接到同一條線索,積玉橋學校三年級(3)班的家長代表挨個給媒體「爆料」——該班有一名多動症兒童浩浩,有動手打同學的習慣,極大地影響了班中的教學秩序。夫妻倆帶著孩子到武漢、西安、杭州等大城市尋醫問藥,孩子做了磁共振、心電圖、腦電圖、染色體等很多檢查,最後確診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症」。但給孩子吃了治療藥物後,發現藥物副作用特別大,孩子嗜睡、不願意走路和吃飯,他只得給孩子停了藥。  浩浩並不是就近入學,陳先生說當時找了不少學校都被拒,積玉橋學校校長祝正洲看著孩子可憐,才讓浩浩隨班就讀。
  • 一個人的教室:2000萬多動症兒童的實驗田
    「不討厭我們,不趕我們出去就很好了」,劉軍使勁用手指壓住眼睛,再用力抹去還未流出的淚水,露出泛紅的眼眶說。    到了關鍵的三年級,家長們決定不再讓步。經過數日的拉鋸談判,學校提出的折中方案最終被接受:浩浩的語、數、外三科在另外開設的教室裡單獨教學,其他課程仍跟隨大班上課。
  • 安靜型多動症最容易被家長忽視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多學科聯合門診的方妍彤醫生說,小娟其實是一名多動症患兒。不同於其他坐不住的多動症患者,小娟患的是安靜型多動症。  自今年9月4日,杭師大附院開設這個聯合門診以來,已經有近百個患有不同類型及程度的多動症孩子來到這裡,而其中2/3是三年級的孩子。患有多動症的孩子中,90%存在學習困難的情況。
  • FDA批准第一款電子遊戲處方,治療兒童多動症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銷售第一款基於遊戲的數字治療設備,以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兒童的注意力。接受試驗治療的孩子玩躲避障礙、收集目標遊戲,每天25分鐘,每周5天,持續四周後,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在至少一項客觀注意力方面不再有明顯的注意力缺陷。
  • 多動症年少不治,長大後易犯罪?專家闢謠
    一篇有關多動症的文章引發家長關注,專家表示60%多動症行為會帶入成年,但犯罪和疾病本身無關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最近果殼網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那些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俗稱多動症)的兒童,如果在少年時代得不到科學有效的治療,那他成年後,走上犯罪道路的比例要比普通人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