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墮落的人類?

2020-12-06 騰訊網

1562年,版畫家彼得·范·德·海登的一幅蝕刻作品在荷蘭藝術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幅名為《被猴子搶劫的貨郎》的畫,描繪的是一個著名的荷蘭民間故事,老彼得·勃魯蓋爾也曾有過同名畫作。在海登作品的中間位置,一個貨郎躺在樹下睡著了,而一群猴子趁機忙得不亦說乎。它們個頭雖小,但明顯很像人,對各種惡作劇信手拈來,熟稔得很。有幾隻猴子掀開了的貨筐,欣喜地發現了「新大陸」。一隻猴子試著穿上一雙兒童長筒靴,另一隻猴子則被眼鏡給迷住了,還有一隻猴子偷了兩把刀爬上了旁邊的大樹。在不遠處,一隻猴子坐在樹枝上吹笛子,它的夥伴們在跳舞。另外有兩隻猴子玩起了木馬。還有一夥猴子在折磨貨郎本人:一隻往貨郎的帽子裡撒尿,一隻扒拉著貨郎的頭髮找蝨子,一隻猴子從掛在貨郎脖子上的包裡偷東西,還有一隻猴子拉開了這個可憐人的褲子去聞他的屁股……

《兩隻猴子》 (1562年),這 可能是老彼得·勃魯蓋爾尺寸最小、 看起來最直白的作品之一,但可能也是藝術史上最令人費解的畫作之一。

一、道德隱喻消失了

這不是猴子第一次出現在歐洲藝術作品中。在很久之前,猴子就出現在各種各樣的藝術創作中,通常它們是作為道德寓言的一部分,為單調乏味的場景添加裝飾性的調劑,當然也不排除有些猴子形象的出現純粹就是為了有趣。你可以看到,它們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埃及墳墓的壁畫中,古希臘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的牆壁上,以及古羅馬的雕塑和門楣上。你也可以在中世紀手抄本的邊緣瞥見它們的身影,甚至可以在哥德式大教堂的外牆上看到它們的樣子。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猴子藝術甚至重新復興了一段時期。1523年,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為他在日內瓦的新教朋友製作了一幅版畫,展示了一群跳舞的猴子。在1540-1545年間,義大利雕刻家尼科洛·博爾德裡尼製作了木刻畫《拉奧孔》,這幅版畫可能是根據文藝復興繪畫大師提香的畫作翻刻的,只不過原畫的所有人物都變成了猴子。

勃魯蓋爾本人在畫出被猴子戲耍的貨郎之前,可能對猴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描繪猴子的作品不少,其中就包括《兩隻猴子》(1562年),這可能是勃魯蓋爾尺寸最小、看起來最直白的作品之一,但可能也是藝術史上最令人費解的畫作之一。一對頸部有白毛的猴子被一條鏈子鎖住,蹲坐在昏暗的拱型窗臺上,背景是安特衛普的港口,一層薄霧從海面升起,模糊了有教堂尖塔的天際線。學者們認為,勃魯蓋爾的《兩隻猴子》是提醒人類:在我們與我們居住的絢麗多彩的世界之間,橫亙的障礙,正是我們加在自己及他人身上的束縛和桎梏。

海登的版畫預示著新潮流的開端,它的出現標誌著猴子繪畫的時尚潮流開始了。富裕的荷蘭收藏家們對這類作品趨之若鶩,短短幾年內,猴子繪畫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流派——「猴戲圖」。在海登之後藝術家描繪猴子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在此之前,繪畫中的猴子都有寓意,比如說猴子代表欲望和淫蕩、貪婪和吝嗇。而此後猴子都是用來模仿人類,它們穿著人類的衣服,做著人類的動作,從事著人類的工作,經常被用來殘忍地嘲笑人類的某種生活或某個特定人群。

海登引發的猴子畫潮流,首先得到了同時代藝術家彼得·范·德·波希特的回應。波希特也畫了「猴子和貨郎」的主題,此外他還畫了一系列日常生活的場景,只不過其中的人被猴子的樣子代替,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託兒所》(1585年)。該畫諷刺了人們對育兒場面的玫瑰色幻想,也警醒人類,把兒童本性理想化這種觀念多富有喜劇性。

海登之後的一代藝術家才算充分挖掘出猴戲畫的潛力。在17世紀初期,小弗蘭斯·弗蘭肯畫了《猴子在廚房裡》(1620年)和《猴子玩雙陸棋》,這兩幅畫都是為了諷刺當時的社會習俗。老揚·勃魯蓋爾開拓性地用精細的寫生技法描述猴子,相比之下海登畫筆下的猴子粗陋似熊。小揚·勃魯蓋爾創作了一幅諷刺鬱金香狂潮的畫《鬱金香狂熱之諷》,內容是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鬱金香交易。

猴戲畫領域最有才華的藝術家大衛·特尼爾的作品《猴子警衛室》。

猴戲畫最有才華的藝術家是大衛·特尼爾。他是老揚·勃魯蓋爾的女婿,以猴戲畫見長,在諸如《猴子的警衛室 》(約1633年)等繪畫中,成功地將猴戲畫提升到了新高度,完美闡釋了「猴戲畫」是對沐猴而冠的愚人進行的一種溫和譏刺。

二、珍奇百寶屋和藝術家族

猴戲畫為何成為一時時尚呢?研究猴戲畫的專家貝特·謝珀斯認為,有兩點原因特別重要。首先是因為「kunstkamer」的出現,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藝術室」,最貼切的翻譯是「珍奇百寶屋」。儘管其起源尚有爭論,但大多認為是在16世紀後期才應運而生的,在安特衛普的富人中特別流行。

德國藝術家加布裡埃爾·卡爾特馬爾克在1587年觀察到,每個珍奇百寶屋都得有三樣東西:來自異國他鄉的奇特物品;奇怪的動物標本(爪、角、一角鯨的牙、鱷魚皮等);還有至關重要的藝術品。歸根結底,能激發想像力,增加趣味的東西,就可以放進珍奇百寶屋裡,因此,各種類型的繪畫、風景畫、靜物畫和室內畫都很受歡迎。不過,猴戲畫既需要敏銳的自然觀察也需要刻薄的智慧,非常適合珍奇百寶屋的特殊需求。

第二個原因是某些藝術家家族引導了安特衛普的藝術時尚潮流。從16世紀末期到17世紀末期,以安特衛普為中心,一小群以血緣為紐帶的藝術家對藝術潮流產生了深遠地影響。其中最重要的藝術家家族有波希特家族、勃魯蓋爾家族、法蘭克家族和特尼爾家族。並非這些家族的所有作品都取得了成功,但這些家族的藝術家都太有名了,他們所喜歡的東西大多能夠流行一時。 正是他們對猴戲圖的推崇,讓這種類型大放異彩。

三、墮落的人類

謝珀斯所說的兩個原因也許能夠解釋《猴子搶劫貨郎》問世後猴戲畫的流行,但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此時畫中的猴子被用於戲仿,而不是闡釋寓言或起到裝飾作用。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荷蘭人開始以新的眼光、新的方式來看待猴子了。

海登製作猴戲版畫時,荷蘭共和國開始進入了經濟快速增長期,荷蘭經濟增長背後的動力源於貿易,尤其是與東印度群島的貿易。幾次成功到達印度的貿易探險之後,1595年荷蘭人又遠徵印度尼西亞。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特衛普成立。不久之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就讓其股東富得流油,此外該公司還極大地擴展了荷蘭人對猿猴的認識。

之前,荷蘭人只知道來自北非和西非的幾種猿猴,對美洲的猴子知之甚少,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則為安特衛普人帶來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品種。獼猴和葉猴等體型較小、較溫順的猴子引起了荷蘭人的好奇心,尤其是它們的聰明才智和模仿能力讓荷蘭人印象深刻。東南亞的猴子被自然主義者、水手和走私者帶回歐洲,漸漸為人所熟知。那些來自東方的猴子有些成了寵物,有些進入了動物園。有些不幸被街頭藝人買走,被迫在街頭進行表演。

1562年,版畫家彼得·范·德·海登的一幅蝕刻作品在荷蘭藝術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幅名為《被猴子搶劫的貨郎》的畫,描繪的是一個著名的荷蘭民間故事。

荷蘭東印度公司帶來的猴子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讓老彼得·勃魯蓋爾和海登開創了新的繪畫類型,另外,也讓人們對靈長類動物的哲學態度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在16世紀之前,歐洲人對動物的看法主要受《聖經》的影響,基督教的觀點認為,上帝以自己的形像創造了人,而動物則是一種比人類更低等的生命形式。猴子則被視為特例。儘管不是人類,但它們與人類有共同的特徵,儘管是低等生物但具有某些人性。16世紀荷蘭解剖學家安德烈亞斯·維薩留斯就曾經指出,猴子和人具有很強的生理相似性。猴子也有與人類類似的社交習慣,接受訓練後,能夠模仿人類的活動。

然而到了17世紀初,在對來自東方的猴子進行了仔細觀察之後,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震驚於猴子和人類的差異之大。他強調,從根本上說猴子是非理性的生物,儘管他們可以輕鬆地模仿人類的行為,但卻一點都不理解。因此,猴子應該受到輕蔑和鄙視。法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尼克拉斯·馬勒伯朗士則走得更遠。他認為猴子像其他動物一樣,既不能感受到痛苦,也沒有情感體驗。因此,不值得人類按照道德準則來考量,猴子可以受到虐待,甚至可以進行活體解剖。

對猴子的新哲學觀念在藝術作品上結出了惡果。在人們把猴子看作低等的人類的時候,藝術作品中的猴子就被用來隱喻人類更「動物化」的一面,猴子就成了人性多樣化的象徵。因此沒有必要把猴子描繪成除了它們自己之外的別的什麼。但是當猴子與人類的聯繫斷裂後,再將它們置於人類的處境中,就可以用來嘲笑人類的非理性和愚蠢。畫作中的猴子看起來越像人,也就越諷刺,越荒謬。

四、猴戲畫的陰影

猴戲畫有著漫長的歷史。從17世紀到18世紀,甚至到了19世紀,人們對猴戲圖的迷戀還在,雖然起源於荷蘭,但是到了18世紀猴戲畫擴散到了法國和英國。儘管猴戲畫原本源於荷蘭與東印度群島的接觸,但逐漸融入到「中國風」的新時尚之中。在洛可可時代的法國可謂風靡一時。

1562年,版畫家彼得·范·德·海登的一幅蝕刻作品在荷蘭藝術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幅名為《被猴子搶劫的貨郎》的畫,描繪的是一個著名的荷蘭民間故事。

法國巴黎東北部的香媞堡裡,有兩間著名的怪屋——大猴戲屋和小猴戲屋,由18世紀著名動物裝飾畫家胡艾在1735年創作。差不多同一時期的猴戲畫家還有克里斯多福·休特,他用猴子來嘲笑法國的地主。埃德溫·蘭瑟則用猴子來嘲笑英國博物學家,奧諾雷·杜米埃嘲笑的目標是路易·菲利普國王。以夏爾丹和華託為代表的洛可可畫家不再滿足於描繪一群穿衣戴帽的猴子集體照,而是開始將自身投射進去,讓猴子們在繪畫中扮演各種藝術家,於是產生了一系列著名的「猴子藝術家」。

儘管到了後期,猴戲畫的類型發生了諸多變化,但是其背後的哲學態度仍然是相同的。有時候調皮搗蛋的猴子確實會激發人類的情感,但是人與猴之間仍然存在著那道不可彌合的鴻溝。猴子非理性的那一面還是佔據了繪畫的中心。

直到查爾斯·達爾文的革命性著作《物種起源》在1859年出版後,真正的猴子(和猿類)才開始從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家們所投下的陰影中逐漸浮現出來。一旦在猿猴和人類遠祖之間建立起清晰的聯繫,就可以看到,人類與猿猴的相似性遠遠超過差異性,那些嘲諷猴子的作品開始逐漸減少。但是,修正還遠遠沒有完成。正如達爾文的觀點遭到神創世主義者的抵制一樣,在某些方面,我們的猿猴近親今天依然還被人類不屑,還在遭到殘忍的對待,藝術家們描述它們的方式,對人類和猴子來說都沒有任何榮譽可言。如果我們不想看起來像海登畫筆下的貨郎一樣愚蠢的話,那就是時候以應有的尊重來對待猴子了。

本文載於《世界博覽》雜誌2020年第7期

責編:慄月靜

相關焦點

  • 人類四次的墮落
    人類四次的墮落在創世記中記載人類的背叛,其中說到共四次的墮落。第一次墮落,人不用自己的靈,從神的同在墮落到人的良心。這就是說,人從神治墮落到自治。按照創世記二章,神創造人以後,把人放在祂自己面前。人是在神面前,在神與人之間沒有任何東西:沒有分隔、攔阻或障礙。
  • 《人類墮落前後》音頻證道合集
    》第一講《人類墮落前後》第二講《人類墮落前後》第三講《人類墮落前後》第四講《人類墮落前後》第五講《人類墮落前後》第六講《人類墮落前後》第七講《人類墮落前後》第八講《人類墮落前後》第九講《人類墮落前後》第十講
  • 《人類墮落前後》第一講
    要學習救恩教義神學,是無法越過人類墮落這項真理的。
  • 5本上古神話大作:人類的墮落,天使的由來,惡魔的起源
    5本上古神話大作:人類的墮落,天使的由來,惡魔的起源1.《萬劍王座》作者:夜小郎書評:一人一把劍闖蕩江湖,替天行道,諸神殺魔,譜寫這一路的遭遇。黃皮子怒目圓睜,沒有想到人類的世界竟然如此不要臉,這裡更加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地方,以武為尊!你拖住他,我去殺姜離!方天傳音道,一隻手已經握緊了青瑕劍。今日不殺死姜武,日後再殺他可就難了!王詩嫣看著方天握緊手中的劍刃,便知道他要做什麼了。當下一言也不語,靜靜的看著一切。「既然如此,那麼沒什麼好說的了!戰吧!」
  • 人類墮落的六個步驟
    通過對蛇的語言的辨析,我們可以基本理清人類所面臨的誘惑的主要徵象,看清楚人性墮落的基本步驟,看清楚人性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如何一敗塗地,走向致命的自負。人性墮落的第一步,是違背上帝的命令,懷疑上帝對死亡的終極權柄。
  • 從人類墮落到大洪水時期
    人剛一墮落,基督就開始了他的中保之工。基督在那時初次肩負起中保的工作和職分。他在創世以先就已被命定要承擔這項工作。他在永恆中作為人類的中保與天父約定,當時機到來時就肩負起那個職分。現在時候到了。當人墮落時,時候就到了;於是基督毫不遲延,立刻投入了他的工作之中,肩負起他在永恆之中就已經約定要肩負的職分。人類剛一墮落,上帝的永恆之子基督就肩負起中保的職分,以這樣的身份出現在天父面前。
  • 第一百隻猴子效應的啟示
    在上個世紀50年代,京都大學靈長類研究所的一群科學家一起研究日本九州島宮崎縣幸島上的猴子。他們給這些猴子準備了從來沒吃過的洋芋。不過,洋芋非常髒,全都是泥巴。起初,這群猴子拿起了帶著泥巴的洋芋直接開吃。可想而知的是,帶著泥巴的洋芋味道一定不怎麼樣。
  • 「墮落」之後
    核心提示:  ·當人與人的關係不再淳樸,惡人越來越多,光靠一兩個聖人調停既忙不過來也不奏效時,就有了法律  ·嚴肅有效的工作只能是:在「後墮落」(仿「後現代」)時代如何「墮落」得慢一些  很多所謂文明發展的成果,其實是人類墮落的產物。比如,「智慧財產權」。
  • 人類犯罪墮落的起源
    報導出來的只是滄海一粟,還有更多罪惡事件在各地上演……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犯罪墮落的呢?為何從我們一出生開始,就滿了這樣罪惡的事情?這要從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說起。這個世界原本是神所創造,神起初創造世界萬物,還有人類的第一對夫妻,頒布給第一對夫妻美好的使命,這一切都甚好,然而…………女人……就摘下果子來吃了。
  •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墮落」的開始
    科技帶給我們便利,也會帶給我們「危害」、「墮落」。科技最終使人懶惰。手機的出現,加重了環境的汙染。網際網路的出現,出現了更嚴重的網絡詐騙。智慧型手機的出現使青少年身體健康程度下降。線上支付的出現,導致電商的發展和傳統商業的衰退。
  • 猴子吃香蕉與人類社會
    某大學人類社會行為學系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
  • 十二隻猴子與人類救贖
    2015年4月8日,長沙66號放映室將在汪涵先生的培榮書屋進行新一期迷影沙龍,影迷「鷙」將分享「怪誕導演」特瑞·吉列姆的經典之作:《十二猴子》。    該電影是一部科幻片,影片主要內容是:公元2035年,人類被12隻猴子軍研製的一種病毒侵襲,大部分人類都在這場病毒災難中死亡,只有少數人僥倖逃生,但也只能在陰暗的地下,苟且偷生。科學家們決定派人穿越時光回到1996年追查12隻猴子軍的來歷。囚徒詹姆斯·科爾被挑選為志願者。
  • 人類墮落的起源
    人類墮落的起源魏司道
  • 【小燕姐姐講故事】人類的墮落
    他也知道人類若一直忠心事奉上帝,他們將有何等遠大的前途。但是他一想到要喪失這在他看為比一切更貴重的一個恩賜,就把一切的福分都忘記了。對創造主的愛心,感恩,和忠誠,被愛夏娃的心壓倒了。夏娃原是亞當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他不忍與她分離。亞當沒有想到,那具有無限權能的上帝,既能用塵土造了一個活潑俊美的他,又曾因愛他而為他造了一個配偶;同樣,也很可以補上這一個空缺。
  • 女性墮落,還是俞敏洪墮落,如何分辨
    大家都知道了,北大出身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俞敏洪給中國女性開了一「槍」。在某個論壇上,他說:現在是因為中國女性的墮落導致整個國家的墮落。張雨綺迅速反擊,說北大的教育和新東方的成功都沒能幫俞敏洪理解到什麼是平等,一時間輿論炸鍋,俞敏洪被罵上熱搜。
  • 馬來西亞猴子偷走手機後瘋狂自拍,聰明的猴子為什麼沒有成為人類的...
    如果說人類的胚胎重演了從單細胞、水生動物、到脊索動作的進化重演;而兒童期的人類在重演哺乳動物、靈長目、到智人的進化。猴子更像7、9、9歲的男孩,北方有句諺語「七八九,嫌死狗」,指七八九歲的男孩,連狗都討厭。這時候的男孩,欺負同學、霸凌、偷東西、結夥霸凌、虐待小動物、砸東西、說謊………………正是需要教育的年齡。
  • 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為啥現在還有猴子!
    大家好,我是瞄哥今天來和大家說說一直困擾很多小夥伴的人類進化問題:‍假如達爾文的進化論是正確的,即人類是由猴子進化而來,為何現在還有猴子存在?首先,人類根本就不是從猴子進化而來的。(不必驚訝)真正的事實是,猴子和人類有著共同的祖先,這兩種靈長類動物都是從2500萬年前的同一種生物進化而來。這一進化關係同時得到了DNA分析和化石記錄的支持。相比起猴子,黑猩猩和人類的DNA相似度達到了98%至99%,人類其實更接近於黑猩猩以及其他猿類。
  • 盤點30大已滅絕動物 墮落人類當珍惜上帝創造
    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裡,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 起初神辛苦創造的美麗伊甸園如今幾乎已經不復存在,各種汙染和破壞,墮落的人類已經把神的創造弄得
  • 疫情下的墮落和救贖,人類自我修正之路
    人類同樣如此,記憶同樣短暫的。我們反覆在戰爭、瘟疫鬥爭中完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種族延續。有人說人性本善、有人說人性本惡,也有人說人間不值得,許多人也在懷疑過度的物質文明會讓人們走向墮落。真的墮落了嗎?人類就是在秩序和混亂中完成了各種進化走到了現在,而伴隨產生了思考能力和人格的出現。人類的後退就是向前進前提是後退到清醒和有選擇能力的狀態而不是退回到睡夢中-T. S. Eliot疫情的出現,人類開始反思自己的問題。如何與野生動物共存的問題?
  • 人類從哪裡來?是猴子變嗎?
    >很多人都會想到他關於生物進化的著作物種起源其實他小時候是醉心於花草之中的孩子如果問物種起源最重要的結論是什麼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說人是猴子變的這句話其實是很多人對《物種起源》中「人類與猿類具有共同祖先」這一表述的誤讀達爾文在書中有一個重點理論同一類生物有著共同的祖先例如哺乳類是由同一個祖先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