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3:生物學思維

2020-12-06 騰訊網

今天來說一說近來頗受關注的生物學思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讓我們先來看作為學科的生物學思維是怎樣的。

教育部制定的國家課程標準中關於生物學科核心素養具體內容的闡述,是從四個方面來展開的: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

其中生命觀念的定義是指:「對觀察到的生命現象及相互關係或特性進行解釋後的抽象,是人們經過實證後的觀點,是能夠理解或解釋生物學相關事件和現象的意識、觀念和思想方法。」

生命觀念具體包括哪些內容呢?新課標列出了幾個重要的生命觀念:「如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等。」

面對眾多生命觀念,眾多研究者對比做出自己的總結。「高中生物課程需要予以落實的生命觀念可以概括為系統觀、進化觀、生態觀三大觀念。系統觀——生命是系統,是「活」系統,統領結構、功能等概念;進化觀——時間軸上看生命,追溯生命的源頭與歷史,解答生命為什麼是這樣;生態觀——空間軸上看生命,生命在哪裡,它與環境的相互關係。」譚永平在其一篇名為《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外延與整體性》的論文中這樣寫道。

對於生物學思維,浙江大學王立銘教授作過一段生動的論述:假如有一片草地,陽光充足,水源豐沛,你是一個放羊少年,你有幾隻公羊和幾隻母羊。你每天的職責就是放羊,目標是讓它們發展為一個羊群。你每天都很盡職盡責,你能確定會得到一個羊群。但是顯然,你不能決定羊群每年生多少小羊,誰是其中的領頭羊,何時羊群會自然分開,等等。也就是說,在諸多物質存在的情況下,在多重相互關係的複雜作用下,一個群體必然會出現自組織,規律也會自然產生。到那時,羊群的複雜程度會湧現出來,這就是生物學思維。

在其著作《生物學思維》中,他把生物學思維提煉成一個簡單的公式:

生物學思維公式

而說到生物學思維的運用,就不得不提瞬息萬變同時又給我們帶來顯著切身影響的商業領域。

馬化騰曾在一封公開信中提出創造生物型組織的「灰度法則」,要像允許進化中的變異一樣,允許「不完美」。

其實,不只馬化騰,張一鳴、傅盛、王小川等一眾網際網路一線創業者都是生物學思維的痴迷者和堅定實踐者,王小川甚至表示,正是生物學思維讓搜狗活到今天。

北京大學教授陳春花在最近的文章中分析管理時寫到,互聯技術的出現,以及更加巨大的變革與衝突,導致不確定性增加,人們越來越覺得無法獲得「穩態」。無疑需要一個更加廣泛的視野,更加互動的關聯以及更加開放的格局,這更類似於一個「生態系統」的邏輯,複雜、多元、自組織以及演進與共生。

傅盛談到生物學的影響,將生物學的思維模型給他帶來的思考啟示總結為四點:混沌,理性,過程,反脆弱。

那麼,為什麼一眾商業大佬如此推崇生物學呢?

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胡霽對此表示,生物學歸根到底,研究的是生命在一個沉寂的物理世界中,如何從0到1誕生出來;在變化無常的自然環境中,在越來越複雜的生態系統中,生命又是如何生存乃至進化的。

而在市場中,最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同樣是企業如何從無到有地誕生,如何去生存、競爭和演化。從這個角度看,生物學和商學,其底層邏輯是一致的。

其實生物學思維在其他領域同樣能夠帶給我們諸多啟示,我們人類本身就是生命的存在、就處於生物學進程當中。

既然生物學思維如此重要,就讓我們搬好小板凳,一起認真學起來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新時代新思維,生物學思維拯救人類
    《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就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新思想。為什麼需要生物思維複雜的技術系統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總的來說,複雜系統與生物系統確實存在著深遠的「親緣」關係,意味著我們可以從生物學思維中學到很多東西。
  • 網際網路思維不夠用了 企業家要掌握生物學思維
    編者按:之前我們推薦的《馬化騰張一鳴王小川為何都愛它——生物學思維》一文,介紹了網際網路大佬為什麼都偏愛生物學思維,以及生物學思維對騰訊、今日頭條、獵豹和搜狗等企業產生的影響。今天這篇文章向我們講述了最有可能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生物學原理。
  • 生物學思維極簡清單:活著
    世間的奧秘是用生物學寫就的,沒有什麼能比萬物至簡之道更讓人震撼。所以,讀了這份生物學思維極簡清單,相信你一定會對創業乃至人生有著更加豁然開朗的通透認知。
  • 《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用理解生命的思維來解析複雜電腦系統
    《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就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新思想。為什麼需要生物思維複雜的技術系統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總的來說,複雜系統與生物系統確實存在著深遠的「親緣」關係,意味著我們可以從生物學思維中學到很多東西。
  • 樊登:管理必修「生物學思維」 打造公司生態系
    針對此一趨勢,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在第三屆北森用戶生態大會上指出,人才管理的關鍵在於是否擁有「生物學思維」。HR應該擁有生物學思維,打造公司生態體系。生物學思維:複雜科學中適者的力量談及人才管理,HR必須要了解複雜科學和生物學思維。
  • 生物學教學中構建認知模型對科學思維發展的作用
    傳統生物學課堂上師生關注的焦點通常是生物學的知識內容,對科學思維的訓練少之又少。實際上,生物學知識只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學生科學思維的發展才是生物學教學的核心。那麼,什麼是科學思維?如何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
  • 傅盛:生物學思維給我的四個啟示
    作者:傅盛 轉載自傅盛,原文地址《生物學思維給我的四個啟示》學習這些理論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到生物學的思維模型。有點豁然開朗的感覺。為什麼說豁然開朗呢?我記得混沌那堂課有一頁PPT,令我印象深刻。內容是哲學家丹內特的一句話,「如果要我選擇一個最偉大的思想家,不是牛頓,不是愛因斯坦,而是達爾文。」
  • 生物學思維3:高維突變
    生物學理論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凡人必有一死。生命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了瓦熵增進行不可逆的持續對抗。在無限的對抗中,生命最終必敗。雖然如此,但生命仍然能夠實現永生。生命是一套高維有序的結構秩序,可以遺傳。我們只要不斷地複製它,人類的生命就會實現永生。
  • 馬化騰張一鳴王小川為何都愛它——生物學思維
    如何理解生物學思維?2015年,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曾給出過一個有意思的理解框架,他說:生物學就是把時間要素帶到思維中,它不畫藍圖不溝通,回到時間的流程當中,像一個小蟲子一樣,站在每一個時間點上找到最佳的策略。事實上,真正的生物學思維內涵遠比這個理解要更豐富多姿。
  • 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複雜技術系統就像生命迭代進化成長
    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思維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生物學思維,這些複雜技術系統就像是生命一般,它們成長、迭代,走上無止盡的複雜化道路,生物學思維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面對複雜系統時,情況正是如此,抽象式的牛頓愛因斯坦思維已經不能讓我們理解整個複雜系統了,反而是達爾文式生物學思維能推動我們,朝著全面深層次的方向來理解複雜系統。複雜技術系統適用於生物學思維的原因生物學思維有三點原因,適於用來理解複雜系統。
  • 生物學思維:填報志願,選大學、還是選城市?都錯!專業,才是最重要的...
    沒錯,我也一樣,我大學學的是生物學專業,畢業後,我一天本專業工作都沒幹,就進入了影視行業,成了一個職業編劇。 不過,我想說的是,生物學這個專業,帶給我的真正價值,是一整套決定我日後行為方式和人生態度的思維模型。換句話說,你選擇什麼專業,就是選擇了什麼樣的思維模型系統。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 七年級生物學思維導圖和知識點。「複習要這樣學才可以」!
    "七年級生物學""思維導圖"和"知識點":"初中的知識""多且雜","很多家長給孩子""在外面報補習班",有一些"補習班裡面""會講到知識的""積累""可用思維導圖",這樣"簡單的一些""記憶方式""會記得更牢""更快""更多",這裡整理了一份"初中生物""思維導圖及知識點",完整版資料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進入主頁
  • 所有的生物學都是計算生物學
    ,就是計算生物學。生物學就是計算生物學Florian Markowetz英國劍橋大學,劍橋研究院摘要在這裡,我認為計算思維和技術成為了追求理解生活的核心,今天所有的生物學已經成為了計算生物學。計算生物學帶來了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它使生物學概念變得嚴格和可測試,它提供了一個參考範本,可以規範個人對生物學的見解。生物學中的下一個重大進化將由數學、統計和計算方法驅動,需要被吸收到主流生物培訓中,將生物學轉變為定量科學。
  • 計算生物學
    計算生物學(Computational Biology)是指通過開發和應用數據分析的理論和方法、數學建模、計算機仿真等技術來研究生物醫學相關問題的學科
  • Nature Neurosci:記憶重現的神經生物學基礎「思維導圖解析」
    儘管科學家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有了很多進展,但是一直對神經生物學基礎了解甚少。記憶重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涉及到印記的重喚醒。該綜述解釋印記與線索(環境的或者人工的)之間的交互來實現記憶的重現。同樣也提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 2021初中生物學習方法:思維方法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生物學習方法:思維方法,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思維方法是思維能力的關鍵,所以思維方法在學習方法中佔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比較和歸類的方法、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 民族主義的生物學基礎
    作者介紹:Robert Sapolsky(1957 - ),美國著名神經內分泌學家、暢銷書作家、史丹福大學生物學教授,他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精神壓力、神經元疾病與行為生物學。人類最好的和最壞的時刻可能只是因為前一秒的神經元活動,也可能起源於漫長的演化歷史,這是複雜的、包羅萬象的生物學與心理學系統
  • 思維複製人能否擁有國籍並享有人權?
    思維複製人想要的是國籍思維複製人將想要獲得國籍,最有可能會在它們的出生地,因為那裡有諸多與之相關的生存優勢。但是,直到思維複製人被承認是人類之前,它們想要獲得國籍是不可能的。今天,一個人的國籍通常以出生證明開始,以死亡證明終結。一個思維複製人有著與自己生物學原型一樣的出生地,因此它不需要特別的出生證明。
  • 思維複製人的自然選擇進化
    人類很難回絕那種強烈的欲望,即以自然生命的形象去創造非自然或非生物學意義的生命,並通過選擇讓它變得「更好」,從而進一步增強那些價值較高、更受關注的特性。這種努力看起來是「非自然選擇」,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其實與進化機制的關鍵「自然選擇」完全吻合。這一過程中,某些特徵、性狀會在給定數量的群體中逐漸變得普及,這是它們繁殖的價值。
  • 為什麼網際網路大佬都偏愛「生物學思維」?
    該篇文章是韓冰在文理學院1期第三模塊「生物思維」課後,結合課程學習和自己的業務經驗所撰寫。該模塊的課程分別由國際著名生物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傑出講席教授龍漫遠院士和著名生物人類學家、翻譯家王道還老師授課,課程題目分別為《生命的邏輯》和《人類演化生物學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