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之前我們推薦的《馬化騰張一鳴王小川為何都愛它——生物學思維》一文,介紹了網際網路大佬為什麼都偏愛生物學思維,以及生物學思維對騰訊、今日頭條、獵豹和搜狗等企業產生的影響。
今天這篇文章向我們講述了最有可能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生物學原理。本文作者,復旦大學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主任,生物學家盧寶榮教授認為,企業最根本的三大問題——生存、發展和穩定,分別可以從生物學「物種生存」、「物種進化」和「生態建構」三個維度的原理中,尋找到解決之道。
--------------
老子在《道德經》裡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即大自然的規律,一切事物存在其實都有規律,那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之道是什麼?
我沒法詳細告訴你,但我可以告訴你植物的道是什麼,動物的道是什麼,微生物的道是什麼。
我們今天不講生物學的很多細節,但是我們可以把一些核心的理念和思想學下來。
生物學的思維方式其實是一種「活」的世界觀。我們可以從生命求存、發展、演替的過程中,去體悟期間的一些奧妙,從而找到企業發展的最佳方式。
那麼,如何理解生物學的思維呢?可以從三個維度去看:個體,物種,生態圈。
在個體層面,生物學思維的關鍵詞是:生存,涉及的是個體的砥礪求存,要麼生,要麼死。
1、求存
簡單說,生命是這樣一個總體結構:它有一個基本的結構秩序,有新陳代謝的能力,還有應激反應能力,以及複製和繁殖的能力。正是這樣的基本能力,讓生命能夠與天地共生存。
生命繁殖下去是在幹嘛?它是在求生存,而且它是以形態,以及生理的變化,來讓自己的個體獲得最大生存機會。
舉個例子,一種植物要在乾旱的環境裡生活得更好,它必須要有適合乾旱環境的基本形態。絕大部分的仙人掌都有刺,其實那是葉子,因為它要把蒸騰作用降到最小,來保證水分不散發掉。
所以,生存是第一位的。做企業,我們第一個要考慮的是怎麼生存下來,怎麼繁殖下去。你不要考慮它穩不穩定,也不要去考慮會不會進化,這不是在這個層次你要考慮的東西。
2、中心法則
生存為了誰?基因的傳遞。
所以,生命的中心法則也稱基因法則,即基因怎麼複製,並形成它的形狀的法則。
基因的物質基礎是DNA,DNA通過RNA指導了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決定了個體的結構和秩序,控制了個體的新陳代謝與應激反應。
這一過程要遵循兩個規律:
(1)信息的單向表達:從DNA傳遞給RNA,再從RNA傳遞給蛋白質(不可逆轉);
(2)信息的自我複製:從DNA傳遞給DNA,複製並分離成兩份(永遠不變)。
這告訴我們什麼呢?
(1)一切都是以基因為核心,信息的單向表達永遠是從DNA到蛋白質,而從來不是蛋白質來影響它。也就是說,企業創新實際上是創新基因,你沒有辦法去創造你的產品,因為產品是基因的產物。
(2)蛋白質是DNA所決定的,DNA代代相傳,永遠不變。不變是說它基本的法則不變,它的形式可以產生變化。
物種在繁殖過程中,有一種基因叫Housekeeping (守護基因),是一個物種的核心基因,它在個體的每一個細胞中都充分表達,而且在每一代中都極少被修改。
如果我們把一個行業或企業看做一個生命體,那它有沒有永久不變的精神內核呢?基業長青真的存在嗎?我們可以好好思考下。
3、死亡
死亡並不是一個bug,它就是一個使命。
死亡就是一個生命周期完成以後,它的任務就完成了。所以,個體的死亡並不代表一個基因的終結,因為它有繁殖。而且,死亡實際上增加了延續的概率。
舉個例子,像很多動物只要懷了小孩,它的保護能力就會特別強。平時非常溫順的動物,如果你要動她的baby,它就會跟你拼命。
還有一個比較極致的狀況,有一種母蜘蛛,它一生的職責就是生baby。baby產生以後,甚至會吃掉「媽媽」,然後繁衍下去。
這些都是生存的策略,繁殖其實是一個終極的生存手段。
4、不完美法則
生存是為了基因的延續,而且個體在複製的過程中,它都是不完美的,子代、母代、親代是不一樣的。
貌似這種變化是一個殘缺或者不完美,但是恰恰是這樣一些殘缺和不完美,為下一步的發展和進化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沒有這種在個體水平上的變化,就沒有群體上的進化。
在物種層面,生物學思維的關鍵詞是:進化。
只有進化,生命才能夠發展,否則它就不會從簡單變成更複雜,從非常單一變化到繽紛五彩的世界。
1、團體
任何生命體都是不能獨自存活的,只有形成一個真正的團體,才能維持種群的延續。
比如,在大海裡面存在一種體積很小的魚,當它們遇到很大的魚的時候怎麼辦呢?這些小魚群會組成一個方陣,然後發生瞬時的變化,來讓對方感覺到它是一個強大的東西,從而不敢吃它。
總之,個體是沒法進化的,只能變異,求存,被淘汰或被選擇,然後在群體層面產生進化。
2、最優繁殖對策
資源是有限的,但繁殖又希望是無限的,這就造成了這樣一個後果:如果它生得太多,那可能它會消亡;如果它生得不夠,它就可能會被其他的物種佔領,所以這中間存在一個最優的繁衍對策。
生物界有兩種:
(1)R對策,低發育高繁殖類型,廣種薄收。
先繁衍很多後代,但不能保護好每一個後代,物競天擇後,總有一些生存下來的後代,這是一種比較損耗能量的繁殖方式,比如魚類。
(2)K策略,高發育、低繁殖類型,精耕細作。
此類型不會生殖很多後代,但它保護後代的能力特別強,大部分會存活下來。這種類型會節約一定的能量,比如哺乳動物。
一般來說,一些低端的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當它處於一個比較低級別狀態時,它通常會採用R的對策。而到了高階的過程,他有很好保護後代的能力時,他會採取K的策略方式。
當然,無論哪一種方式,實際都是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以便傳遞他們的基因。
3、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進化是沒有方向性的,而且也沒有更高級和更低級的說法,只有更適應和更不適合的說法。
舉個例子,從水生到陸生,好像陸地上生存比水裡更高級,但其實並不是這樣。鯨魚為什麼會選擇回到水裡生存呢?
因為鯨魚到陸地上後,由於體型太大,要在空氣中奔跑,根本做不到,而只有海洋強大的浮力,才能支撐它的體重,所以鯨魚就又回到了水裡,而它的很多同伴,卻沒有回到水裡,同樣大體型的,就滅絕了。
其實,真正大體型的陸地動物是不太多的,但在海洋裡,卻生活著很多大型的生物。
同樣,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不應該看是否更高級,而是這個企業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它是不是更適合生存、繁衍、發展,這才是我們要考慮的。
生物進化就是在不斷地試錯、不斷地失敗,並最終找到一條最適合的路。
在生態圈層面,生物學思維的關鍵詞是:穩定。
獨木不成林,風必摧之。生態系統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尺度下,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集合。
物種間的博弈與合作實現了動態平衡,各取所需,相互依存,從而構建了穩固的系統。
生態平衡是永遠追求的主題,但這種平衡只是相對暫時的平衡,它會隨著環境的變化,以及物種關係的變化,產生演替。
穩定是相對的,在變化和穩定中達到最佳的發展方式,這才是生命的奧義。
1、食物網與營養級聯
一個生態系統如何才能保持穩定?食物網是核心要素。食物網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從而形成能量的循環。
在這個循環過程中,食物鏈並不是一個單一的你吃我、我吃你的簡單關係,而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反饋關係,我們叫營養的級聯——自上而下,形成一種鏈式的關係。
舉個例子,在一個三級食物鏈上,老鷹處在頂端,它要吃蛇,蛇要吃小老鼠,老鼠要吃植物。
如果老鷹沒有了,那麼蛇就會大量繁殖,蛇大量繁殖以後,它就把老鼠吃光了,植物如果沒有老鼠來限制它,它就會瘋狂地長起來,所以它們之間是一個相互制約、相互控制的關係。
也就是說,你傷害了某一個東西,可能不光是傷害到它而已,而是傷害到了系統中間很多的因素,所以做事情,我們要有一個全局觀。
2、關鍵種
能夠引起整個群落和生態系統發生根本性變化的物種,我們稱為關鍵種。
舉個例子,參天大樹就是一個生態系統的關鍵種。如果一些參天大樹沒了,小樹可能也得不到遮蔭,數目就會減少,期間生存的動物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要維持一個系統的穩定,要抓住「關鍵種」。
3、生態位
生態位是指每一種生物、群體,最適合自身發展的時空位置。在這個位置上,它和其他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達到了最佳的關係。
舉個例子,植物就非常聰明,在一棵樹上,我們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的生物,低處的地方,有苔蘚,因為它喜歡陰溼的環境;在中層,有一些纏繞的植物,因為它自身長不到太高,所以就藉助大樹纏上去了,從而得到很好的發展;樹尖上,還有很多寄生的植物,目標是獲取最好的陽光和水分。
所以,生態位非常重要,佔據好的生態位,你就可以得到最大的發展。做企業,要學會尋找能讓自己獲得持續發展的最佳生態位。
4、共生
同樣生態位的生物,維持怎樣的關係是最有利的?
惡性競爭肯定不行,合作是有利的,但還有一種更極致的狀態: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比如地衣,看起來是一種生物,但實際它是真菌和藍藻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生物共生在一起,由於長期進化,大家相互依賴。真菌為地衣提供了一個附著在某一個東西上的功能,比如它可以附著在樹上,也可以附著在巖石上等,就是附著的功能,而且它還為藍藻提供一些水分。於是,藍藻就會產生光合作用,為整個機體提供能量。
總之,共生這種極致的夥伴關係,對於穩定整個系統以及個體的發展非常有利,值得我們學習。
做企業,我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第一,活著;
第二,發展,找食,賺更多的錢;
第三,飛得更高,不光要本地發展,還要到國際舞臺上去發展。
這是商業的基本追求,與生物學的規律何其相似。
其實所有事物,都必須要滿足一些基本的天地運行規律,希望你能從中學習到真正的生命奧秘,與團隊一起生存共贏。(完)
生物學書單
1、《盲眼鐘錶匠》,理察·道金斯著,中信出版社;
2、《生物與非生物之間》,(日)福岡伸一著,南海出版公司;
3、《我們人類的進化》,(英)亞歷山大·H·哈考特著,中信出版社;
4、《神似祖先》,鄭也夫著,中國青年出版社;
5、《我們為什麼會生病》,(美)倫道夫·M·尼斯,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6、《生命3.0》,(美)邁克斯·泰格馬克,浙江教育出版社;
7、《生命的法則》,(美)肖恩·B·卡羅爾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相關閱讀:
《馬化騰張一鳴王小川為何都愛它——生物學思維》
來源:混沌大學
原標題:生物學思維極簡清單:活著
最新更新時間:08/23 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