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論物理雜談
關於理論物理的話題,在頭條上,是很難引起許多人的共鳴的,這也是中國目前科學認知水平的真實現狀。對此我也是見怪不怪了。 中國的科學與技術始終扮演著一個追趕著的角色,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會如此?
-
關於國家基礎研究的一些思考
實際上,在基礎研究方面,中科院也不是沒有做出自己的努力。比如中山中微子探測儀建設。發射悟空衛星探測暗物質。王怡芳準備建設大型的新的粒子加速器等等。但為什麼從結果上來看都是差強人意呢?我認為有兩個方面問題沒有解決好。一個是理論問題。一個是研究方向問題。當然,這兩者是互相關聯的。 中科院之所以花這些錢來建設這些探測儀器。一個重要原因是受丁肇中的影響。據說王貽芳是丁肇中的學生。
-
我國非洲史研究的現狀及思考
從學術刊物來看,除了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主辦的《西亞非洲》之外,一些機構採取以書代刊的形式,如北大非洲研究中心的《非洲研究評論》、浙師大非洲研究院的《非洲研究》、上海師大非洲研究中心的《非洲經濟評論》等,集中發表非洲史的文章。2019年4月9日,中國社科院成立了中國非洲研究院,進一步推動中國的非洲史研究向縱深發展。 第二,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論著。
-
中國近代中學物理教科書中的量子理論
然而,儘管在我們的生活中,從半導體元件到雷射再到核能的利用,量子理論的應用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時至今日大多數人對它的一些基本原理仍然難以理解。 翻開近代中國的教育史,早在20世紀初,在西學東漸的影響下,各種科學理論一起湧入了中國,而量子理論作為最新的物理理論也已經慢慢出現在了中學物理教科書中。
-
關於中國諾貝爾獎的思考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量子光學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技大學、蘇州大學、山西大學兼職教授。國際理論物理中心高級合作成員。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榮譽會員。長期從事電磁場與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我國原子頻標開拓者之一。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量子光學開放實驗室,率先開展雷射冷卻氣體原子的研究。首次提出將光頻移效應用於雷射冷卻氣體原子。利用雷射偏轉原子束驗證了亞泊松光子統計規律。
-
講座回顧|林德宏:現代理論物理學的哲學思考
林老師的講座題目是「現代理論物理學的哲學思考」,講座由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潘天群老師主持。現代物理理論是相對經典物理理論來說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經典物理理論已經發展成一個壯觀的理論大廈。當時很多的研究者認為,物理大廈已經落成,留待解決的只是細節問題;當然,天空中還有「兩朵烏雲」——「以太漂移」的「零結果」和黑體輻射的「紫外災難」。
-
中國復調音樂理論的形成、發展與思考
而在改革開放後的近三十多年(文章將其再劃分為二個階段)特別是進入新世紀的十餘年間,經過不懈努力和艱難求索,中國復調音樂理論終於開始初步形成。其標誌就是這一領域大量的具有獨立意義的學術成果,包括數十部專著與教材,和幾百篇論域廣闊、內容豐富、分析研究深入的專題論文。當然儘管如此,中國復調音樂理論的初步形成和今後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令人思考。
-
高性能計算之源起——科學計算的應用現狀及發展思考
但因篇幅所限,以下僅選取幾個中國科學院典型傳統科學計算應用領域,從科學家視角,談談科學計算應用現狀與發展和一些思考,以期窺一斑見全貌,更希望能引發讀者更深入的思考與關注。大氣科學之全球氣候海洋模式現狀全球氣候海洋模式是氣候系統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氣候研究、氣候預測和預估不可或缺的工具。
-
從理論物理到工程物理
中國核武器發展的輝煌歷程是成千上萬科技工作者無私奉獻的集體成就,然而誰也無法否認傑出科學家在武器物理關鍵技術突破中所發揮的重要引領作用。于敏先生就是我國從事核武器事業的璀璨科學家群體中最為突出的代表之一,是我國核武器研究與國防高科技發展中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和技術核心,他為我國核武器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當之無愧是中國最傑出的物理大師之一。
-
中國粒子物理理論界的一面旗幟——追憶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戴元本院士
」一書,努力地補上從事高能物理理論研究所需的基礎,同時學習了一些俄文的高能物理新成果的重要論文集,他務求紮實和深入的學習態度終於造就了很紮實的功底。他的博士後、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純告訴《中國科學報》。
-
狄拉克談理論物理研究方法
「理論物理研究方法」節譯自科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From a life of physics》。為不失原文風格,下文仍採用狄拉克的第一人稱表述。我試圖給你們一個概念,即理論物理學家如何工作-如何努力著手去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自然規律。
-
夏斌:「中國奇蹟」——一個經濟學人對理論創新的思考
來源:金融界網站進入2018年,對中國14億人口大國,連續40年GDP年均增長9.5%這一被稱為「中國奇蹟」進行總結的文獻日益增多。但是迄今對形成「中國奇蹟」的理論秘訣是什麼?認識並不統一。為什麼?本文從一個經濟學人的角度,談談對我國當前理論創新觀察後的一些思考。
-
科學家使用機器學習模型加速理論物理研究
然而,在這個框架內研究粒子和核物理是困難的,並且依賴於大規模的數值研究。例如,強力的許多方面需要在質子大小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的尺度上數值模擬動力學,以回答有關質子、中子和原子核性質的基本問題。物理助理教授Phiala Shanahan說:「最終,我們在使用晶格場理論研究質子和核結構方面受到了計算限制。」
-
【專家視角】新時期中國土壤科學發展現狀與戰略思考
本文全面扼要分析了國內外土壤科學研究現狀和發展態勢,結合未來土壤科學發展的國家戰略需求與關鍵科學問題,梳理了未來5-10年我國土壤科學擬重點發展地球關鍵帶過程與土壤功能演變、農田土壤健康與質量提升理論與技術、區域土壤複合汙染過程與綠色修復、土壤生物過程與功能等優先領域和重要方向,以期進一步推動我國土壤科學跨越式發展。
-
天文學家關於缺乏金屬的球狀星團理論的再思考
這個新發現的貧金屬球狀星團在M31(仙女座星系,銀河系附近的大型漩渦星系)中非常顯眼,由於它的金屬含量太少,使科學家不得不重新審視那些已經被接受的星系形成理論,同時也引發了一些關於球狀星團在何時如何形成的疑問。
-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在量子場論研究中取得進展
如何得到一個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論是當今理論物理學的最大疑難之一,而近年來量子場論中關於「色因子和動量因子對偶」的相關研究有可能為科學家對量子引力的理解帶來深刻的變革
-
極化碼理論之父:思考那些可以改變世界的問題
2016年11月,國際無線標準化機構(3GPP)無線物理層(RAN1)第87次會議在美國召開,經過激烈競爭,華為等中國企業主推的極化碼方案擊敗美國主推的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碼)和法國主推的渦輪碼(TURBO碼),成為5G移動增強寬帶場景在短碼上的控制信道編碼最終方案,這是中國公司第一次從概念研發介入標準、產品全鏈條參與的通信標準,對中國通信企業而言具有劃時代意義
-
源森生物:關於植物肉在中國發展的一些思考
前言:經歷了「植物肉元年」的熙熙攘攘,2020年,我們需要些冷靜的思考,本文由植物肉行業內人士撰寫,文中所談,皆為筆者經過多次實踐與思考後對植物肉行業的真實觀點與感受。 一、為什麼我們有資格討論這個問題? 十月過半,源森生物做植物肉也整整一年了,這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我們是在開發產品中度過的。
-
文魁:對當前中國高等教育與學術生態的理論思考
原標題:對當前中國高等教育與學術生態的理論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9.2 【文獻標識碼】A 中國高等教育現代化,這一重要命題為中國教育事業指明了方向,也引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推進現代化的同時也必須研究它的針對性和現實價值。
-
「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研究」到底說了啥?
皮伯斯獲獎的理由是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研究,而另外兩位因發現第一個圍繞類日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而獲獎。 (圖片來源:www.nobelprize.org) 「系外行星我似乎知道,但是『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