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焦慮和迷茫,《錯誤之書》:改變你人生的9個秘密

2020-12-06 建國讀書會

成功值得慶賀,可以讓人歡呼雀躍,沉浸其中。你可以在一個成功者身上看到很多特質,但奮鬥的背後故事可能更有意義。

怎樣從成功者身上更快學到東西?答案是失敗。10件成功案例也不如1件失敗經歷讓人刻骨銘心。所以,反其道而之,從經驗教訓裡更容易得到啟發。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錯誤之書》就有這麼點兒意思,當然書中表達的意思可能不止這些。

作者斯基普·普裡查德,一位卓有成就的執行長,成長型企業的商業領袖和發言人,被美國Inc.雜誌評為全球前100強領袖發言人,《哈佛商業評論》稱他為執行長中的「無私奉獻者」和「傑出榜樣」。這本書還是得到了業內名人的讚賞,不同於一般的雞湯類讀物。用一種寫小說的風格,描寫主人翁通過一系列的機遇,認識到了人生最容易犯的九個錯誤,然後走上了人生的「巔峰」。這九個錯誤,如果細讀還是具有感染力的,觀點擊中要害,能夠喚起讀者的共鳴。這九大錯誤倒是可以記下來,置於案側,警醒自己,慢慢細品。如下:

錯誤之一:活在別人為你設定的劇本裡

不要去扮演別人安排好的角色,你才是你人生的規劃者。按照他人的意願而活,你便不會有最出色的表演。你的夢想是獨一無二的。只有規劃好自己的人生,才能實現夢想。只有目標明確,才能齊聚天時地利人和。不要盲目接受他人的安排。做自己故事的主角,而不是別人的配角。多花時間去想你要成為怎樣的人,而不是你想要做什麼。錯誤之二:任由他人決定你的價值

遵照自己內心而過的生活,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生活。沒有什麼可以阻攔你實現自己的目標。不要輕易接受他人給你定的條條框框。任何違背自己內心意願的行為都終將帶來悔恨。清楚自己的內在價值。只要聽從自己的內心,你一定會擁有巨大的力量。錯誤之三:凡事總愛找藉口

遠離喜歡找藉口的人。一旦我們停止找藉口,神奇的成長之路就會開啟。每一個藉口背後都隱藏著通往成功的大門。碌碌無為的人最喜歡藉口。不要理睬心中的質問之聲、懷疑之聲,而要傾聽內心的鼓勵之聲、自信之聲。把編造藉口的精力與創造力放在實現目標上。監管自己內心的聲音,猶如保護自己最珍貴的寶藏。藉口對抗不了積極的自我對話。如果你想重新贏回人生,就一定要奪回思考的主動權。

錯誤之四:結交錯誤的朋友

朋友決定了我們的命運。你結交的朋友決定了你的未來。請多花點時間挑選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衣服。不加選擇的朋友帶來的危險和傷害遠超你的想像。遠離說「不」的人、懷疑論者和負能量的人,多結交鼓勵者、激勵者和成功人士。勇於剔除生活中不斷讓你的精力和能量消耗殆盡的人。多結交能夠鼓勵你、幫助你實現夢想和目標的人。錯誤之五:不願走出舒適圈

勝利者其實一直在「自找苦吃」。領袖們會不斷地走出舒適圈,尋求突破。平庸本就是享盡舒適的最終結局。成功的路上要勇於冒險、不畏失敗。成長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成功就是持之以恆且目標堅定地戰勝困難與窘境的成果。不同的思維方式可以賦予頭腦更靈活的主動權,也可以束縛我們的手腳。錯誤之六:讓暫時的挫折變成永久的失敗

失敗後迅速調整自己,而非任由失敗漸自凝固,攻不可破。你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你的命運。不要渾渾噩噩地混日子,而是吸取教訓,不斷進步。不要讓一時的現狀決定了你未來的命運。一旦你給自己貼上負面標籤,挫折就會變得異樣複雜。藉口是扼殺進步的野草,挫折才能讓機遇的種子生根發芽。不要將一時的經歷視作永恆的宣言。將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視作某種智慧的導師。成功人士會將一時的失敗視作通往成功之路的階梯。錯誤之七:放任自己,隨波逐流

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在隨波逐流,而成功卻唯有獨樹一幟。成功人士都在不斷拼搏,不斷進取,推陳出新。偉大的人物皆有與眾不同之處。如若無法別具一格,又如何能在職場上升職加薪、在市場上獨佔鰲頭、在機遇來臨之際成功把握住呢?獨樹一幟,也就意味著不斷超越自我。唯有偉大的領袖會自覺抵制世俗的約束,只有打破重重束縛,才能獲得非凡成就。獨樹一幟即是真實的自我。忠實於自我,必會與眾不同。真實,是對獨一無二的你最好的詮釋。錯誤之八:認為獲得成功的途徑是有限的

我們的思想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規劃。反覆深思熟慮的思想會成為現實。世上的機會是無限的,人的潛能也是無止境的。我們唯一要擔心的就是思維的限度。錯誤之九:揮霍光陰,不加珍惜

每日的憂慮背後都隱藏著時間的饋贈。拋開憂慮,珍惜當下。能否實現未來的目標取決於你如何利用當下的時間。將人生的每一天都當作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懂得人生的有限才會專注人生徵途上最重要的部分。成功人士都不乏緊迫感。一些抉擇需要時間的醞釀,歲月的沉澱可以帶來靈感的火花。美好生活猶如琴鍵上彈奏的旋律,人生目標越清晰旋律就越動聽。有限的生命中的愛帶給他人的影響遠超於生命本身。人生目標猶如指南針,指引我們善用時間。

所以,人生一世,不可渾渾噩噩,或光明普照,或愛意濃濃,抑或充滿希望。人生的選擇,或添翼助力促成功,或作繭自縛淪平庸。

改變你一生的9個秘密

1.堅持自己的夢想。2.認清自身的內在價值。3.拒絕找藉口。4.結交正能量的朋友。5.探索舒適區以外的世界。6.堅定目標、堅持不懈地迎接下一個挑戰。7.敢於站出來,發出自己的聲音。8.請相信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大膽去做吧!9.說做就做,在追求夢想的路上不要猶豫。(來源:建國讀書會)

相關焦點

  • 人生迷茫、焦慮、不知所措怎麼辦?牢記這3點,讓你豁然開朗
    今天終於有機會,從我的人生經歷,來聊一聊「迷茫」這個話題。很多人看了很多雞湯,列出了五彩斑斕的人生計劃,花了大量的時間去思考人生的意義,但迷茫並沒有得到緩解,反而比以前更焦慮了。一、究竟什麼是迷茫?在我的理解,迷茫就是沒有自我覺察,不了解自己的能力與天賦,找不到與其對應的願景、使命,面對現在以及將來的各種各樣的人生可能性,沒有能力去進行選擇和排除。事實上99%的人都會迷茫,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很難有一個清晰的識別。
  • 迷茫時的3個選擇,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但是,有人在迷茫中迷失了自己;有人從迷茫中走出來,闖出一片新天地。前一種叫普通人,後一種叫高人。普通人還在繼續迷茫,而高人已經攀上人生巔峰,或者正走在通往巔峰的路上。今天我們講一講從3個層次應對迷茫的方法。這3個層次的選擇,將決定你人生的高度。3個層次由易到難,可操作性很強,而且一定對你有用。不管你未來做什麼,為此花的時間,都不會浪費。
  • 《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4個法則和效應,人生路上有方向不迷茫
    平時我們常說墨菲定律,今天無意中翻起了《墨菲定律》這本書,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作者李原還寫到了很多定律和法則,清晰地解釋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是一本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枕邊書。簡單來說說其中最重要的5個法則和效應,這些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01 蘑菇定律最近和閨蜜在聊天,她剛參加工作,每天卻迷茫困惑。
  • 當你感到迷茫時,想想這些人和事,立馬就被治癒了
    單調、瑣碎,還容不得半點錯誤,常常精神緊繃,壓力巨大,時常加班,工資卻不見漲。看看朋友圈,那些曾經跟自己差不多起點的人,升職加薪甚至創業融資,自己卻一直在原地踏步。除了工作上的迷茫,也會對生活感到迷茫。婚姻步入七年之癢,當年戀愛時的刺激和情調已不再,卻要日日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伴侶一如既往地懶,回到家就看手機,等著我做飯洗碗打掃衛生。
  • 當你迷茫時,該怎辦呢?這樣做幫你化解迷茫
    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低谷,當你 陷入困境。你會變得消極,你很想擺脫困境,但是你會發現根本力不從心。每天疲於奔命,但卻像在迷霧中前行,看不到方向。這個時候,你會焦慮,你會失眠,漸漸地你的健康也會出問題。身體不舒服,久而之,就很容易情緒悲觀。
  • 終於發現讀書沒能改變命運的秘密
    日本有個喜歡讀書的人叫大巖俊之,每年讀300本書,卻發現明明實實在在的讀了這麼多本書,可還是沒能徹底掌握書中的內容。本想通過閱讀來讓自己當上講師,幾百本書是讀了,但也還是沒能成為講師。大巖俊之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於是大巖俊之參加了很多讀書會,花錢去讀書訓練班,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和實踐,他終於發現讀書沒能改變命運的秘密。這個大巖俊之就是《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他在書中說道:「沒給自己帶來改變的讀書,對自己、對生命都是一種奢侈的浪費,也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犯罪」。
  • 人到中年,突然失去了方向,迷茫和焦慮,不知活著是為了什麼?
    這樣的人生體驗,一般來說是中年向老年過度的這個階段比較普遍。有一種人平平穩穩工作幾十年,每天就是為己為家,為妻兒老小,天天奔得起勁,感覺踏實。他退休後,生活無憂,只是精神上落空難受。沒了原來的圈子,多了許多陌生。再也沒人事事都買你的帳。
  • 人迷茫時該怎麼辦?
    長期保持這種狀態,會把很多機遇和緣分都錯過,於是快速恢復狀態,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那麼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才是迷茫,其實迷茫的產生,不過是因為對一些內心本欲求東西,和未來未知領域的不確定性而造成產生的焦慮不安情緒。
  • 回答:人到中年突然失去了方向,每天焦慮迷茫,該怎麼辦?
    我是江山,也是人到中年,這麼多年來也和你一樣,一直處在焦慮迷茫甚至是抑鬱狀態,也許和你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我也相信我們這一代人會有很多人都會在不同時期或多或少有這種問題的存在。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一度有所好轉的焦慮迷茫,越發嚴重,甚至對未來感覺恐懼不安,不知道未來的路在何方。因禍得福,幸運的是,正是在家隔離的這一時期,我強迫自己沉下心,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中華文化、特別是王陽明心學中,汲取聖賢智慧,把內在心燈再次點亮,一掃心中陰霾,活出自我,找到了自我的價值和人生的方向。
  • 人生迷茫,找不到方向怎麼辦?你需要考慮清楚這些問題
    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怎麼辦?你需要考慮清楚這些問題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自己,前路一片迷茫,不知道做什麼才能夠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這很正常。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讓自己感到迷茫的時刻,但怎麼主動去調整自己,啟動思考,讓自己走出困境,才是積極的做法。
  • 《秘密》:利用吸引力法則,提升運勢,迎接財富和好運!
    《秘密》:如何讓吸引力法則發揮作用最早將「吸引力法則」這個秘密公之於眾的人,是《秘密》一書的作者朗達拜恩。她成功地從家庭危機中突圍,她獲得了以前想要但得不到的資源和人脈,她的人生徹底逆風翻盤。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秘密,通過這個秘密改變人生,朗達拜恩出版了《秘密》一書。
  • 《秘密》:改變思想的高度,就能讓人生有另一種可能
    朗達·拜恩身為澳大利亞電視製片人和作家,她深知這個秘密能讓無數人重啟生活的希望。為了讓普通人也通過這個秘密,過上理想的生活,她在2008年出版了《秘密》一書,把這個只有少數人知道的秘密公諸於世。你的思想就是所有事物的起因,你在這個世界上所看到和經歷的一切就是結果,學會轉變思想,把美好的事物吸引到你的生命裡,就能改變你的命運。
  • 《繪畫心理學》:教你1分鐘測出內心隱藏的焦慮,快速擺脫困擾
    是不是像極了我們每個人,在面對生活、工作、學習中的諸多選擇而拿不定主意時,最終把自己弄得焦慮煩躁、情緒失控?明明擺在面前的機會一個比一個好,為何自己就是做不出選擇?明明已經用利弊分析法,把每一種選擇的優勢和劣勢都分析得一清二楚了,為何還是做不出決斷?自己的內心深處,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在阻礙你的思想和行為?
  • 賈伯斯告訴你,當你人生迷茫時,記住這一點,讓每份努力都不白費
    因為不知道自己將要去向何方,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何意義,因此感到深深的焦慮和迷茫。這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本文將從三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機會中的偶然和必然褚時健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 即將面臨高考的你,是否還在迷茫不知所措?一本書帶你走出困境
    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強。作為剛度過高三,步入大學的我來說,我很理解也很清楚高三學子的艱辛和內心的煎熬,許多時候,或許我們都會有想要放棄的念頭,那不是你懦弱,而是你真的太累,沒有堅持下去的理由。這或許都被曾經的我們視為迷茫,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秘密:你的人生命運,是你自己內心的磁場吸引而來的
    而他爸爸和哥哥的態度卻是,「哪有那麼容易染上」,對於疾病也泰然處之。 後來他想,正是這種恐懼,內心反覆害怕染病的念頭,才把疾病吸引來的。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吸引力法則的強大。 而這個少年,就是後來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他在後來的人生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這6本書,專治焦慮的你
    【精讀君曰】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大家免不了承受焦慮的困擾。但焦慮僅僅是一種負面的情緒嗎?事實上,焦慮,也是一種驅動我們改變的力量。波士頓大學焦慮及相關疾病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大衛巴洛在他2002年所著的書《焦慮與焦慮失調》中解釋道:「焦慮的功能是對潛在的危險情況發出警告,並激發內在的心理機制。
  • 白巖松教青年別「內卷」:你們的焦慮都那麼相同,能不一樣點兒嗎?
    自2019年6月以來,白巖松、李昌鈺、周國平、馬未都、劉震雲、陳魯豫、武志紅、樊登等20餘位嘉賓走進大學校園,通過30場演講,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激勵新一代年輕人走出迷茫、找準方向、實現自我價值。
  • 當焦慮、恐懼、羞恥感不請自來時:《生命中的不速之客》
    第20本生命中的不速之客恐懼、焦慮、羞恥感就像我們生命中的不速之客,它們給我們帶來心靈上的痛苦,我們不喜歡它們,卻難以避開它們。今天推薦的這本《生命中的不速之客》,是一本能夠幫助你超越恐懼、焦慮和羞恥感,活出自在人生的好書。本文將會以焦慮這一情緒為中心,分享一部分讀書收穫,希望能讓正在閱讀本文的你有所收穫,並對這本書產生閱讀的興趣。
  • 32歲辭職旅行尋找生命的意義:你的人生,也可以有不同的結局
    在外人看來,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生活和諧,但他卻非常迷茫。32歲那年,他突然和妻子背起背包,踏上環球之旅,花了9個月時間走過7萬裡路程。在這一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他就是約翰·史崔勒基,返回美國後,他把自己的經歷和感悟寫成《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本來是自費出版,沒想到一年之內就變成暢銷書,被翻譯成了 39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