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娛樂訊(文/三禾)2020年12月,由白巖松發起的面向「Z世代」青年人的大型系列公益演講「對白:讓我們和更好的你聊聊」完美收官。這是首檔為大學生提供發聲平臺的演講節目,同時也是白巖松「關注非名校大學生精神世界」政協提案的落地。自2019年6月以來,白巖松、李昌鈺、周國平、馬未都、劉震雲、陳魯豫、武志紅、樊登等20餘位嘉賓走進大學校園,通過30場演講,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激勵新一代年輕人走出迷茫、找準方向、實現自我價值。
近日 ,長江新世紀推出同名新書《對白:讓我們和更好的你聊聊》,提煉出求學、擇業、責任、情感、心理等主題,將諸位嘉賓的演講實錄予以精編,堪稱一部「青年人生指南」。
1月6日,配合新書上市及作為活動總結,四位主講嘉賓白巖松、馬未都、劉震雲、陳魯豫相聚「77劇場」,與青年人再次展開對話。
針對當下年輕人的迷茫和焦慮,嘉賓們直言,不要「內卷」,要舒展;不要被社會的單一價值觀所裹挾,要活出自己。白巖松更是犀利反問:「你們的焦慮都是那麼相同,能不一樣點兒嗎?」
合影
提問:在2020這極不平凡的一年裡,有沒有什麼難忘的回憶想和大家分享?
馬未都: 2020年一開年就遇到疫情了,我113天寫了110篇文章,沒有離開家,沒有出屋,就在家裡憋著,連樓都沒有下,這對我來說是很深的印象。我都不記得我有一百多天的時間就在一間屋子裡面、書房裡面坐著,連續的。
馬未都
魯豫:我最大的感受是,人在特別獨特的時候越能夠發現跟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2020年我突然覺得我以前的生活方式最不健康,朋友圈裡面不管是誰,每天一大早曬一萬多步,我怎麼走都走不到一萬多步,有一天發現整個世界都變得特別安靜,每個人每天也就是幾百步,瞬間你就不是那個另類了,那一刻我開始有點惶恐。當時看了《抗疫日記》,作者說在疫情期間很長時間不看表,把每天分成幾塊時間,閱讀,看新聞,看電影,根據那個陽光照進窗臺,慢慢照進房間來判斷時間。
陳魯豫
白巖松:2020年對我來說,我覺得八個字送別它:絕不難捨,永遠難忘。跟所有人的心情一樣,從來沒有像2020年12月31日一樣盼望新的一年到來,但是沒有想到2021年也有零下18度的時候(笑)。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新聞人在這一年是被需要的,我覺得這一年就像是所有人一起都在過隧道,恐怖的是前半年剛進隧道,伸手不見五指,深一腳淺一腳,現在雖然還沒有出隧道,但是依稀看得到隧道出口處的光亮。
提問:對90年代及之後出生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馬未都:我人生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從來不困惑。我沒有怎麼讀過書,小學四年級就離開學校,就釋放天性,壞處就是因為沒有系統地讀過書。知識的獲得對於今天的人來說,途徑太多、太容易了,現在知識碎片化的時候,你可能讀書就很難沉下去。問一些年輕人必背的古文,很多人都不會背,說上學的時候都學過,全還給老師了,我這種沒有學過的都能夠背下來,因此對於年輕人的閱讀,興趣是第一位的。現在年輕人覺得自己困惑,996、007太苦了,但我覺得現在年輕人太幸福了,不操心吃、穿。工作很累,競爭慘烈,年輕所受到的一切苦難,是這一代人、每一代人必備的課題,就正視它好了,抱怨沒有用,困惑更沒有用,多看看這本書《對白》(笑)。
劉震云:我確實有困惑。我是農村的孩子,最大的困惑就是出路。高中畢業後 15歲就當兵了,我寫過一篇小說叫做《新兵連》,正好發表在馬老當時的刊物叫做《青年文學》。我那些表哥、表姐都 比我聰明,但是因為當時不能考學,就出去打工,做水泥去了。迷茫不迷茫、困惑不困惑,有時候並不是一個人決定的,有時候是環境的變化,比如說可以高考了,我就從部隊回來上學了。
劉震雲
魯豫:我成長上學這一路沒有什麼吃過苦,但我並不因為沒有吃苦慚愧,這是時代決定的。每一個年代,年輕人的困惑都是相同的,並不會因為物質條件有很大的改變以後困惑會減少。我是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青春時代有特別好的文學、音樂、詩歌、繪畫、電影,可以讀很多書,從中獲得很多的力量。1985年我上高一,《紅高粱》上映,整個一星期我看什麼都是紅的。那一年很多人去看影展,其中有一張瑪莉蓮·夢露的照片,那個氛圍當中,會瞬間忘記人生很多不如意。
白巖松:我要提醒很多年輕人,當你要訴說你這一代青春非常艱難的時候,千萬不要跟前幾代人訴說,當你訴說青春的時候,要想到你的前幾代人,不要說走進青春,連童年都沒有走進。但是我又理解現在年輕人說的不容易,你們今天困惑的很多事情我們過去都沒有想過。
提問:現在年輕人最焦慮的事情就是「內卷」,擔心別人比你強。針對這個現象,您們有沒有什麼提議呢?
馬未都:我為什麼要比別人強?比別人弱怎麼就不好了?沒有必要比較,每一個人做好自己就夠了,生活愉快,家庭和睦,這是最重要的。前兩天整理文物,看到一個我過去買的臂擱上寫著一句話:不到最倒黴的日子,都不知道平常是好日子;不碰到最惡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個好人。在這個時候停止焦慮,幹嗎要內卷?舒展開來不就舒服了嗎?別讓社會淘汰就足以了。
劉震云:我覺得內卷不如舒展,生活沒有淘汰過任何人,都是自己把自己給淘汰了。一個人跟另外一個人是沒有可比性的,每一個人一定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條件、質地,包括所從事的行業。 95%到99.9%的家長總是希望自己孩子成為別人,這個別人是他的標準,還是公眾的標準?什麼叫做內卷,就是老是跟別人比,這是一個特別荒謬的誤區,要跟自己比,我明天做得比今天稍微好一點。
魯豫:建議在座各位年輕朋友應該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畢竟大家所處的階段是不同的,如果整個社會對於成功的評判價值很單一,讓年輕人怎麼去舒展?生命的價值在於每個個體的獨特感受,咬緊牙關,各位都是榜樣。
白巖松:我從來沒有想過比別人強,我踢球從七八歲開始踢,踢到現在也踢不過梅西;寫書也寫不過劉震雲;就算講得好也是跟別人不一樣;不能跟水均益比帥,他英語那麼好,我學俄語的,用不上。我唯一替大家焦慮的,就是你們的焦慮都是那麼相同,能不一樣點兒嗎?能讓你今天不焦慮嗎?人要順大勢,但是一定要逆小勢。
白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