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缺失眼睛的生物:通過光敏神經捕獵食物

2020-12-01 TechWeb

騰訊科技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大衛普拉希茨基(David Plachetzki)探索研究一種天生缺失眼睛的淡水大頭水螅,更神奇的是它卻能對光亮做出反應。在生活習性上,這種水螅每天都會出來活動和尋找食物,處於不停運動之中,並根據光亮做出反應以此不斷地進行生理與行為循環。關於本項最新的研究已經刊登在英國倫敦生物醫學中心(BioMed Central)BMC出版的開放獲取期刊《生物學》上。

淡水水螅的圖片

研究發現特殊水螅的觸鬚刺囊細胞具有保護以及捕獲獵物的功能,並通過一個簡單的神經系統與光敏細胞相連接,形成了光反應與獵取食物的反射弧,共同控制著水螅的獵食行為。圖2中將藍色表示為具有觸鬚狀的視覺蛋白,紅色則為神經元細胞。而水螅是徑向對稱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個成員,屬於刺胞動物門,顧名思義該生物通過專門的刺囊細胞來捕獲食物。屬於這個大家庭的生物還包括一些耳熟能詳的生活在水中的動物,比如水母、珊瑚等等,珊瑚亦屬於動物界腔腸動物門。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便是通過簡單的結構形成一個由刺囊細胞包裹起來的嘴。

水螅視覺蛋白與神經元細胞

水螅的觸鬚向前延伸的同時還潛藏著刺,刺中獵物的同時還能分泌毒素,這樣可以使獵物眩暈。水螅的獵物包括水蚤等,然而水螅在進食它的獵物時,還會使用自己的觸鬚保護自己,免受其他動物的攻擊。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大衛普拉希茨基(David Plachetzki)博士發現一種被稱為光敏蛋白的視蛋白存在於水螅感覺細胞中,可控制調節魚叉狀的刺囊細胞在捕食的時候向四周伸縮等動作。

這些對光亮敏感的神經元還被發現集中在水螅所有的「捕獵工具」中,其中包括刺囊細胞、卷刺絲囊細胞。水螅通過這些細胞演化形成了「捕食工具」,在抓住獵物的同時還可以粘住獵物。刺囊細胞與卷刺絲囊細胞不僅是水螅的捕獵工具,同時也控制著水螅的運動,在全天的捕食時間內可使水螅通過不斷翻筋鬥前進。

研究人員發現連接到刺囊細胞的視蛋白解釋了水螅在缺失眼睛的情況下還能對光亮做出反應。大衛普拉希茨基博士還描述了在水螅感覺細胞中還可能存在著其他蛋白質控制著光亮傳導信號,他認為:「我們不僅發現了水螅感覺光亮的視蛋白連接,也發現了在刺囊細胞中控制光信號傳導的其他細胞」。其中包括環核苷酸控制的離子通道,該通道負責傳遞反應信號和控制水螅的抑制蛋白體,這種抑制蛋白的作用體現在刺囊細胞發生第一次光信號傳導之後,可「清除」神經迴路上的興奮信號,為第二次光信號的傳遞提供乾淨的通道。

此外,大衛普拉希茨基博士還證明了刺囊細胞還可能被光亮所影響,而產生反作用。水螅遇到這種情況時便會關閉光傳導的路徑。眾所周知,腔腸動物門中的多個物種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超過6億年左右,但是水螅卻還是通過最簡單的光敏方法來生存和找機會利用光傳導信號捕捉獵物,而人類也有著類似的視覺傳導神經興奮路徑,這也暗示了我們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相關焦點

  • 眼睛的發展史:寒武紀時期的生物才有眼睛,人眼有個小缺陷
    眼睛是我們能觀察世界的原因,它就像橋梁,連接了我們和世界,世界的變化都能用眼睛看見。但你不知道的是,人的眼睛有個小缺陷。科學家研究了出土的化石,發現在寒武紀之前的生命都是沒有眼睛的,寒武紀中期的生物才有。寒武紀已經是5億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的眼睛也沒有現在這樣發達,只能說是「眼點」,是由感光細胞的匯聚而成的。感光細胞是視覺能力的基礎,它會先對外界的圖像進行處理,最後由視覺系統來進行整合,這樣就可以看見事物了。不過寒武紀的動物,只能簡單分辨光線,來判斷外界是黑夜還是白天。
  • 地球上是如何進化出像人的眼睛和大腦這樣複雜的器官的?
    達爾文提出了人類眼睛是逐步進化而來的,通過不同生物眼睛差異比較,可以發現簡單眼睛到最複雜眼睛是循序漸進的。事實上,在進化過程中,確實存在大量的過度生物將一種類型的眼睛與另一種類型的眼睛連接起來,最簡單的眼睛只不過是聚集在一起的一小部分感光細胞的斑點,最終進化到人類眼睛的複雜程度。
  • 通過「過濾」把食物留在嘴裡的動物們
    有很多生物吃東西的方式非常怪異,它們不是主動去捕捉獵物,而是通過「過濾」的方式來進食。這類動物被稱為濾食性動物,在這些動物採用「主動濾食」的方式,吞下一口水,然後過濾出水中的動物,還有一些動物則守株待兔,不去主動吞下食物,而是通過等待的方式進行攝食。
  • 切掉的眼睛還能再生?真渦蟲是一種神奇的生物!
    它們含有成熟幹細胞,這些細胞經常分裂,變成身體缺失的所有類型的細胞【7】。此外,美國塔夫斯大學研究人員也發現,真渦蟲不僅在頭被切掉後可以再生一個頭,而且這個再生的頭還含有和被砍掉的頭一樣的記憶【8】。至此,我們不難得出,真渦蟲是一種神奇的生物!
  • 【科普知識】哪些食物天生帶「毒」?
    【科普知識】哪些食物天生帶「毒」?鮮為人知的是,有些食物即使清洗乾淨了、沒有腐敗變質,也可能天生帶毒素。更可怕的是,有些毒素不怕高溫,需要格外注意。
  • 食物鏈頂端就這麼慘?人類10大天生的身體缺陷
    雖然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但是我們現有的身體並不盡善盡美,還有很多設計的缺陷。從牙齒到神經,從眼球到膝蓋,全身上下都能找到改進空間。下面是人類身體10大天生的設計缺陷,來看看你有沒有?10七拼八湊的大腦人類的進化是階段性的。
  • 天生「藍眼睛」被拋棄的中國女孩,美國夫婦跨國領養,如今怎樣?
    眾所周知,藍眼睛是歐美人的標誌,很多女孩子覺得藍眼睛很漂亮,簡直像寶石一樣。於是,她們打算在以後找個藍眼睛的外國老公結婚,再生個藍眼睛的寶寶,那豈不是美滋滋?然而,在某些人眼裡,藍眼睛固然稀有好看,但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卻沒人喜歡天生藍眼睛的寶寶,因為那不是混血的標誌,而是天生青光眼的徵兆。克裡斯和艾琳是是一對來自美國喬治亞州的普通夫婦,儘管他們的生活條件不是很優越,但對於養育兩個孩子的他們來說,小日子照樣過得其樂融融。
  • 植物感光的「眼睛」 :或可人工操縱
    原標題:植物感光的「眼睛」 :或可人工操縱   維斯特拉認為,植物光敏色素控制技術將給農業帶來巨大改變,其最大的推動作用是讓農民能以更高的密度進行栽植,在既定範圍內生產出更多的作物,從而節省空間和其他資源。   想在院子一小塊地裡種出高產的玉米?想在臘月裡開出美麗的月季花?
  • 魚類的眼睛
    魚類的眼睛結構跟陸地上大多數動物的眼睛差距很大,它們的睛睛內部構造必須要能夠適應它們生活的水環境。魚類似乎從來都不需要睡覺,它們總是眼著圓圓的眼睛,就算它們死了也從來不閉眼,連咱們厭惡或者嘲笑某人都會說「你個死魚眼」。其實這是因為魚的眼睛沒有眼瞼,在它們休息的時候無法閉上。
  • 護眼的食物 常吃這些食物輕鬆保護眼睛
    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發達,很多人用眼很厲害,這對於眼睛是有傷害的,所以平時需要經常吃一些護眼的食物,那麼吃什麼食物對於眼睛好呢?眼睛疲勞如何食療比較好呢?下面大家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常吃這些食物輕鬆保護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習慣的影響會出現眼睛方面的問題,而食療是可以改善眼睛健康的,那麼具體吃什麼呢?
  • 煙醯胺磷酸核糖基轉移酶缺失是神經肌肉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
    哺乳動物細胞中NAD +的產生主要通過補救途徑發生,該途徑利用NAD +降解產物煙醯胺重新合成NAD +。來自美國密蘇裡大學的Shinghua Ding團隊認為,煙醯胺磷酸核糖基轉移酶是哺乳動物細胞中NAD +生物合成的關鍵酶,對生存至關重要。它在細胞代謝穩態中也起重要作用。
  • 淺談:抹香鯨喜歡捕獵大王烏賊的原因
    比如藍鯨是現存最大的鬚鯨類,它的捕獵方式是通過大口吞咽海水再過濾海水留下食物,這就意味著鬚鯨類的獵物不能太大,所以鬚鯨的食物大都以小型的魚蝦、浮遊生物等為主,而齒鯨則不同,它們有著尖利的牙齒,在海洋中兇猛的獵食者,它們是通過牙齒撕咬對手捕獵的,因此它們的獵物大都以比自己小的其他大型的海洋生物為食,比如虎鯨、抹香鯨。
  • 為什麼眼睛鼻子嘴巴都長在腦袋上,而不是分開長在不同部位?
    涉及到頭部、大腦、神經組織時,人類遠非獨一無二,動物也有類似的「頭」。雖然地球上有數百萬種不同的物種,它們卻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但是關於「頭」的進化卻是一致的,被稱為:頭化。簡單地說,頭化就是有頭,包括神經組織和感覺器官,絕大多數現存動物都有頭,只有海星和水母等少數例外。
  • 人造感覺神經:以類似於生物神經的方式發揮作用,實現「機器觸覺...
    打開APP 人造感覺神經:以類似於生物神經的方式發揮作用,實現「機器觸覺」的一大進步 工程師青青 發表於 2018-06-29 07:17:00
  • 自然界中的「捕獵高手」,獅子依靠「團隊合作」,虎鯨依靠聲音
    地球上除了人類,還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其中不乏各種捕食性超強的動物。它們通過漫長的進化過程演變而來,每一種動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存「本領」。
  • 光敏二極體的工作原理_光敏二極體的應用
    打開APP 光敏二極體的工作原理_光敏二極體的應用 發表於 2019-07-03 15:13:19   光敏二極體工作原理   光敏二極體是將光信號變成電信號的半導體器件。
  • 光敏傳感器型號有哪些_光敏傳感器分類
    光敏傳感器型號有哪些   光敏傳感器型號有:可見光傳感器貼片式LXD⁄GB5-A1DPZ(封裝SMD1206),可見光傳感器貼片LXD⁄GB5-A1DPZ(封裝SMD1206),可見光傳感器-GVGR-T10GD,可見光傳感器GVBL-S12SD。
  • 《最藍的眼睛》|「鏡像世界」和「欲望缺失」製造的佩科拉悲劇
    覺著只有白皙的皮膚,金色的頭髮,藍色的眼睛,才是幸福的基礎,這種審美觀浸染著他們的生活。當佩克拉照鏡子的時候母親對她說:「你很醜」母親是佩科拉成長中的第一面鏡子,她對自己長相的感受,需要通過母親這面鏡子的照見來獲得,健康的自我也需要通過母親這面鏡子來構建。但母親忽略了自己黑皮膚的事實,不僅用白人的審美尺度來看待自己,也用白人的審美標準來衡量佩科拉。
  • 嘴歪眼睛閉不上?或是面神經炎惹的禍
    「我睡一覺起來,打哈欠時發現嘴怎麼歪了,一邊眼睛也閉不上了,好端端的就這樣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專家經常接診到這樣的病例。專家提醒,這症狀提示可能是面癱了,也就是面神經炎發作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主任醫師常燕群介紹,面神經炎又稱貝爾麻痺,是由於莖乳突孔的面神經的非化膿性炎症所致的周圍性面癱。通常表現為一側的臉皺眉頭時額頭沒有皺紋,閉眼睛閉不緊或閉不上,容易流眼淚,皺鼻子時患側鼻子沒有皺紋,齜牙咧嘴時病側鼻唇溝變淺或消失,打哈欠的時候嘴巴歪向好的那一側,鼓腮吹氣時病側會漏氣嘴巴閉不緊,容易流口水,吃東西的時候,會吞不乾淨,有食物殘渣留在病側嘴中臉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