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論文」作者:簡單檢索就懷疑抄襲?

2020-11-26 騰訊網

[摘要]一位醫科院校畢業學生向騰訊文化表示,學術論文造假現象與國內學術大環境有一定關係,很多研究課題會觸碰到國外的專利壁壘,導致研究無法順利進行,而國內也缺乏相應的科研條件。

採寫:榮洲標 蔡純琳

近日,美國科普雜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發表了一篇題為《代售:在權威科學雜誌上掛上你的名字》的調查文章,揭露國際科學期刊上學術論文造假的現象,文章指出,有100篇以上的中國作者發表的醫學相關論文可疑性較大,可能是由「論文工廠」批量「生產」出來的。

《科學美國人》文章對此的描述是:這是100篇玩「填詞遊戲」的論文,論文中有部分段落與其他論文完全雷同,只存在個別字詞的改變,但並不意味著它們一定出自「論文工廠」之手,也不意味著一定存在抄襲,但我們認為出版商有必要對其仔細審查。

當事作者回應:僅憑簡單檢索就懷疑抄襲太不負責

騰訊文化根據報導提供的論文名單,聯繫了幾位被曝光論文的作者和知情人士,有作者質疑《科學美國人》報導的可靠性。

在「百人名單」之中,不乏有多次「上榜」的作者。其中,以「Qiliu Peng」為第一署名作者的論文共7篇,分別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診斷病理學》(Diagnostic Pathology)等國際期刊之上。

經騰訊文化核實,「Qiliu Peng」中文名為彭契六,為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博士研究生。騰訊文化致電彭契六所在醫學院教務部,一位不願具名的工作人員稱,名單上的「Qiliu Peng」確係該校2012級臨床檢驗診斷學博士研究生,至於論文涉嫌抄襲一事,對方不願多談,只是簡單回應「這只是參考英語表達而已,並不是抄襲」。

就職於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潘兆軍也出現在這份名單上,他發表於《亞太癌症預防雜誌》(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的論文被指涉嫌抄襲段落。騰訊文化聯繫其所在科室,被告知對方正在進行手術,無法接受詢問。

同樣上榜的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內科醫生滕贊(Zan Teng)回應騰訊文化時稱,自己不存在抄襲行為,並質疑《科學美國人》的報導,認為該報導通過簡單的檢索程序就認定論文存在抄襲,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並表示「我們也在調查整件事情的進展,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一位醫科院校畢業學生向騰訊文化表示,學術論文造假現象與國內學術大環境有一定關係,很多研究課題會觸碰到國外的專利壁壘,導致研究無法順利進行,而國內也缺乏相應的科研條件。在尋求獲得職稱等目的的驅使下,容易憑空捏造「虛擬實驗」和數據,「整個科研環境需要得到改善」。

智慧財產權學者:中國的學術規範亟待加強

針對當事作者質疑《科學美國人》的報導,騰訊文化諮詢了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曹新明教授。

曹新明教授認為,認定論文抄襲必須有足夠證據。具體到某一學科領域,則必須認識到該學科內部存在一些共性、規範性的東西,存在相似的說法是可能的。「合理使用只要註明出處,也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一篇文章,你把核心觀點抄下了,其他表達方式進行調換,不能說你全篇抄襲,但至少也構成不合理的使用。」目前,對於抄襲、剽竊的認定,各國並沒有統一標準,有些國家認為主題、基本思想、觀點和表達方式等雷同數量達到10%以上就構成抄襲,有些國家則認為達到20%以上才構成抄襲。

「美國對智慧財產權尤其是版權特別看重,美國人寫的學術論文和專著的註解要比正文還多。」曹新明解釋說,一句話或許只有短短幾個字,但只要不是本人原創,不是作者的原始觀點,都會加以詳細註解。相比之下,中國很多期刊發表的文章,註解很少,這說明中國「需要不斷加強學術規範,一句話只要不是你本人獨立寫出來的,哪怕翻譯也要註明原始來源。」

同時,曹新明也對當事作者的質疑提出建議,英文不好不能作為借用表達的藉口,必須要註明出處。而如果認為被指抄襲剽竊造成名譽受損,走訴訟渠道不太合適,可以要求對方舉證。

相關焦點

  • 摘要翻譯、論文寫作、信息檢索、抄襲檢測……人工智慧延伸科學...
    據介紹,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小柯以英文論文摘要為基礎,能夠快速寫出中文科學新聞底稿,然後由專業人士和報社的編輯進行把關和信息完善,幫助科學家以中文方式快速獲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論文中的最新科研進展。  目前小柯的作品已經上線。人工智慧的觸角,也在伸向各個領域。
  • 論文代發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特點對比
    現在就給大家對比下論文代發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的特點一、論文代發可靠網站的特點1、操作流程這是看一個論文代發網站是否靠譜最重要的一點。4、論文代發網站工作人員所推薦的刊物是否符合您的論文方向,如果推薦的期刊不屬於您論文發表的範疇,雜誌社根本不會收稿,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客服不專業。不具備專業知識。所推薦的期刊是否能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查到註冊信息,推薦的刊物所發表的論文是否被中國知網,萬方等權威資料庫收錄。如果論文發表後,知網萬方等資料庫檢索不到,評職稱也是不認可的。
  • 江蘇大學一教授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強烈反對但仍被撤稿
    >該論文還有一位作者來自浙江萬裡學院,該學院位於浙江寧波,由浙江省萬裡教育集團為主舉辦。Scientific Reports雜誌編輯部認為被撤稿論文大量抄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技術經濟大學的Roland Molontay於2013年完成的本科畢業論文。
  • 何為留學論文抄襲?如何預防留學論文抄襲?
    很多留學生對英語論文寫作規範並不了解,所以更容易出現論文抄襲的情況。今天我們為大家詳細介紹何為論文抄襲,並且提供預防論文抄襲的對策。2002年,澳洲蒙納士大學副校長因指控抄襲而引咎辭職。事實上,該校長的抄襲行為發生在三十年前。這個事件充分說明了西方大學對論文抄襲的重視程度。但是,很多留學生對英語論文寫作規範並不了解,所以更容易出現論文抄襲的情況。
  • 臺灣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大陸博士論文
    然而被爆出的案例似乎也只是學術論文抄襲亂象的冰山一角。日前,某高校近代史專業一碩士生在搜索相關學術論文時發現,臺灣玄奘大學一碩士論文涉嫌抄襲西北大學一博士論文。李利安《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演變及其向中國的傳播》在「中國知網」上的檢索結果邱光輝《古代印度觀音信仰之探討》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中的檢索結果通過「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和「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
  • 迷惑:江蘇大學 Nature 子刊文章涉嫌抄襲本科畢業論文,涉事作者...
    圖片來源:Scientific Reports被撤論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均為 Meifeng Dai 教授,來自江蘇大學理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在論文的作者貢獻部分,Dai 教授與另一位來自南京大學數學系的 Weiyi Su 共同設計了該研究。
  • 原文作者:論文被整段抄襲
    讀博期間,翟天臨公開發表的一篇題為 《談電視劇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遭論文作者黃立華譴責,「我十幾年前(發表的論文),被其整段整段抄襲,事實勝於雄辯」。翟天臨的《談電視劇《白鹿原》中「白孝文」的表演創作》,發表於2018年08期,《廣電時評》。
  • 萬方資料庫論文檢索方法
    有的作者發表到了假的刊物上,而那個刊物根本沒有任何資料庫收錄,只有龍源期刊網收錄了,這樣的論文自然在萬方是檢索不到的。2.確保你發表論文的期刊,是被萬方資料庫收錄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開始檢索已經發表的論文。
  • 碩士論文大面積抄襲,靠什麼矇混過關
    作者 馮翊近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被曝出碩士論文大面積抄襲事件。簡單來說,國內的論文查重系統主要是知網、萬方、維普三大論文資料庫開發的檢測系統或軟體。這些系統將提交檢測的論文與其收錄的海量文章比對,識別出二者相同的字句、段落,算出重複率。各學校規定不同的重複率,是文章抄襲的判定依據。
  • 畢業論文準備:開題報告、文獻檢索帳號、文獻綜述、外文翻譯、抄襲檢測軟體、論文目錄,都在這了,有備無患,拿去吧!
    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外文翻譯、論文反抄襲軟體、論文目錄,就差論文正文了,其他都全了!! 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論文名稱 論文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 第一,名稱要準確、規範。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引用文獻不過多。文獻綜述的作者引用間接文獻的現象時有所見。如果綜述作者從他人引用的參考文獻轉引過來,這些文獻在他人引用時是否恰當,有無謬誤,綜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間接轉引文獻。 ⒋ 參考文獻不能省略。
  • 中國數學領域首次被曝涉嫌論文批量造假:牽涉65篇,虛構作者
    在打假人聯繫論文出版社後,這篇署名黃錦錦、Beatriz Ychussie 的論文已於上周被期刊撤稿。一個神秘作者帶出了 4 篇撤稿論文,合著者全部來自中國,這讓人很難不產生懷疑。TigerBB8 告訴 DeepTech,看到這則消息後的第一反應就是:Beatriz Ychussie 是個虛構的作者。
  • 學術不端新變種:假作者 真論文?
    44所高校的77名作者,被學術打假人發現問題論文。多所高校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已啟動調查。 有人不但抄襲,還捏造國外合作作者,抄來抄去,抄得連自己都信了——「他們越來越自信,認為自己的工作不應該被埋沒,所以他們也開始引用自己的問題論文。」
  • SCI論文檢索證明怎麼開,開具檢索證明的步驟
    要求SCI論文檢索的單位,有的是只要在web of science查詢到即可,還有的要開具檢索證明。那麼,SCI論文檢索證明怎麼開?SCI論文檢索證明一般可在大點的大學圖書館開具,比如清華、北大等等。SCI論文是常見的評審方法,很多人想要拿到獎學金、加薪、晉升職稱等,是要憑藉SCI論文檢索證明的,凡是沒有檢索證明的,發表的SCI論文不被相關單位認可。
  • 多個名校高中生被指論文抄襲 網友:為獲高校自招資格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看到,被指抄襲的論文有多處和此前發表過的論文相似,而論文作者也涉及多所國內知名高中。發表過涉事論文的相關期刊則表示,論文發表前工作人員會進行查重,對此次涉嫌抄襲的論文會進行調查核實。
  • 馬上評|對論文抄襲除了查處「作者」,還有什麼辦法?
    澎湃又曝光一起涉嫌論文抄襲事件。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農業推廣類碩士研究生王文緒2016年5月提交的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耒陽市油茶產業的發展研究》,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商學院農村與區域發展類碩士研究生龍莉2015年11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永順縣油茶產業的發展研究》大面積雷同。
  • 論文抄襲後為什麼沒有被查重系統檢測出來?
    論文抄襲後為什麼沒有被查重系統檢測出來?有時作者會問我們,查重結果不準確,剽竊之處為何沒有標註,難到軟體有問題,真的,作者心裡最清楚的是什麼地方是剽竊,還是想通過查重報告找到心理安慰,比如一個作者給我們發來的稿子,說一定有30%以下的重複率,不管你怎麼用,如果有一個結果,但是他的稿子全是剽竊網站上的稿子,就不清楚哪裡有信心了。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這篇被指「抄襲」的論文題為《山東省FEEEP協調度研究》:「作者:袁×;指導教師:楊××教授;答辯日期:2007年11月;網絡出版投稿時間:2008年3月19日」。而被抄襲的對象是南京財經大學2006年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江蘇省FEEEP協調度研究》,作者:曾××;指導教師:胡××教授;答辯日期:2006年12月27日;網絡出版投稿時間: 2007年7月16日。」
  • 44所高校77名作者被發現問題論文 多所高校啟動調查
    共同來源兩位學術打假人比對發現,早期的幾篇問題論文,擁有共同的抄襲「素材」,即2012年至2013年幾篇正常論文。造假者編出至少6篇問題論文,這6篇論文又成為後續的抄襲材料,「他們越來越自信,認為自己的工作不應該被埋沒,所以他們也開始引用自己的問題論文。」
  • ...論文涉嫌批量造假,丘成桐:「有人說數學圈純淨,其實抄襲現象...
    近年來國內多個學術領域被曝出論文造假,但數學研究因容易被同行檢驗,一度被視為不太可能造假的學科。這次涉嫌批量造假的數學論文存在大量反覆抄襲、偽造同行評議、虛構論文作者等問題,目前已有21篇被撤稿。另一篇在今年4月被撤稿的文章,是孫建國與貴州職業技術學院科研處李偉(音譯)等人共同撰寫的關於「薛丁格方程」的研究,除「抄襲」「偽造同行評議」這兩個老問題,還偽造了第三作者。該論文鳴謝部分提到,文中涉及到的一個理論由第三作者在挪威科技大學做訪問學者時論證,但挪威科技大學表示「這位學者從未參與」。
  • 論文抄襲檢測+語法檢測+寫論文神器大集合
    ,就連平常的課堂報告、課程論文在引用他人內容時都要註明出處,否則放入龐大的論文庫中對比檢索,只要有一個短句抄襲都會被標示出來,論文寫作尤其是畢業論文是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依據,抄襲是絕對禁忌。如果你曾經有作弊或者抄襲的汙點被記錄下來,那麼在籤證、找工作等過程中都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