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地震斷層破裂長度約35至40公裡

2020-11-30 科學網
最新消息

 

蘆山地震斷層破裂長度約35至40公裡

 

記者從中國地震局了解到,初步分析數據顯示,四川省蘆山縣7.0級地震造成的斷層破裂長度約為35至40公裡,餘震主要展布在雙石-大川斷裂帶上,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15至25公裡之間。震源破裂持續時間為30秒左右,斷層面上的最大滑動量達到1.6米。【詳細

相關焦點

  • 揪出地下的地震元兇——我們一起來了解《四川省活動斷層普查》項目
    近年來四川省內發生的汶川8.0級地震、蘆山7.0級地震、九寨溝7.0級地震等大地震造成了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我國遭受地震災害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地震頻發與我省地質構造複雜,境內活動斷層密集分布密切相關,全省境內分布99條規模較大的斷層,約三分之一屬於活動斷層,未來具備發生破壞性地震的構造條件。斷層快速錯動的破壞力巨大無比,造成斷層上的震害特別嚴重。
  • 陳運泰:汶川地震的成因斷層、破裂過程及成災機理
    巖石層就是從地面一直到地下80到100多公裡,甚至有的地方到了150-200公裡深度的巖石。這個層裡面地震波的速度是比較低的,地震波在裡面傳播的時候衰減比較慢,在地質年代10萬至1億年左右的載荷下不發生塑性形變。但是軟流層處在高溫高壓下,巖石層漂浮在軟流層上,軟流層比較軟,溫度接近於熔點。這個層裡面地震波的速度比較低,衰減也比較快。
  • 農民自建房抗震能力都很低——蘆山地震人員傷亡原因分析
    事實上,以往有的建築商存在僥倖心理,認為「一輩子也遇不上一次破壞性地震」,對抗震規範的執行並不夠嚴密,常常缺乏自律。況且,建築招標時,建築的外觀、使用功能和造價都是比抗震結構更重要的籌碼。這次蘆山地震中,破裂(前山斷裂)經過的地方及其附近地區,地震烈度高達8-10度。加之,建於不同時代、使用不同標準、還有不同施工質量。
  • 中國發布城市地震斷層準確位置 約有495個地震斷裂帶
    中國發布城市地震斷層準確位置 約有495個地震斷裂帶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地震斷層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規模和連續分布的地表破裂帶。又稱地震斷裂。研究人員通過多年的研究顯示,在地震斷層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都相對嚴重。
  • 如兩斷層同時破裂 南加地震強度將「變本加厲」
    據報導,一位美國地質學家發現,大約200年前,聖安德烈亞斯斷層和聖哈辛託斷層(San Jacinto faults)可能同時斷裂,觸發了一個從洛杉磯以北至聖地牙哥都能感受到的地震。這些陳年故跡是地質學家從這些地方的傳教士記錄中發現的。聖安德烈亞斯斷層綿延800多英裡,深約10英裡。它早該出現斷裂。據地震學家預計,該地震會在加州海岸地帶引發強力地震。
  • 1500公裡斷層帶偏移!科學家:可能發生8級以上地震
    在地球上,地震的發生確實很多,幾乎都是斷層之間的問題造成的,在斷層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跡象之前,這些地區仍然不會有太強的變動,但是只要斷層的俯衝帶一旦形成,地震的就很可能在短時間形成規模,並且爆發強烈的地震。
  • 地震專家表示:地震預警系統建設應有序推進
    蘆山地震餘震在正常範圍地震預警系統建設應有序推進    新華社北京4月26日電(記者 餘曉潔)26日,蘆山7級強烈地震已過去六天,餘震超過5000次,這是否正常?五年內先後發生汶川8級地震和蘆山7級地震的龍門山斷裂帶有何構造背景?
  • 蘆山7.0級地震7周年,我們得到哪些啟示
    4月20日,在蘆山地震7周年之際,四川省地震局對相關防震減災措施加以總結,主要包括深入實施地震科考和大力推廣減隔震技術等。據介紹,有史料記載以來,龍門山地區只記錄到少數幾次6級左右的地震,其中包括1657年汶川61/2級地震,天全1327年≥6級地震,大邑1970年6.2級地震。如此相對較低的歷史地震活動水平,使人們低估了龍門山地區的地震風險水平。
  • 為啥44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地震斷層長期活動
    震中無人員傷亡個別老舊房屋有開裂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 6 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 12 公裡。" 一個地方發生大地震後,破裂面有一個較長時期的逐漸癒合的過程,可能其間會發生一些微弱的小地震,但是每次都需要引起警惕和重視。" 範曉表示,地震斷層並不是一次大地震後就徹底停止活動了,是長期在活動的,當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有大地震,地震的強度越大,餘震衰減時間越長。
  • 龍門山斷裂帶最高地震預判7.5級(圖)
    A.蘆山地震因板塊擠壓產生  中國地震學會會員、湖南省地質學會理事肖和平認為,此次蘆山地震發生的動力來源是印度板塊向北推擠,造成了青藏高原在向東北方向運動的過程中在四川盆地一帶遭到華南活動地塊的強烈阻擋,使得應力在龍門山斷裂帶高度積累,突然發生錯動而產生了7.0級的強烈地震。
  • 九寨溝地震震源破裂過程反演獲得初步結果:破裂持續約15秒
    北京時間2017年8月8日21點19分 (UTC 2017-08-08 13:19:46) 在我國四川省九寨溝發生了M7.0級地震。地震發生後,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從IRIS數據中心下載了地震數據資料用於研究地震震源機制和震源破裂過程。
  • 美研究報告:特大地震多發生在平直斷層部分
    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最新研究說,特大地震可能與斷層彎曲程度相關,8.5級及以上特大地震多發生在斷層上較平直的部分,而斷層上的彎曲部分不太可能發生這類強度的大地震。美國俄勒岡大學與法國尼斯-索菲婭·安蒂波利斯大學研究人員報告說,長期以來,地震學界一直認為特大地震總是發生在聚合速度快、形成時間較短的地殼構造板塊交界處,但2004年印度尼西亞和2011年日本的兩次特大地震表明這一理論並不成立。此後,特大地震被認為可能發生在任何大型斷層上。而最新研究發現,特大地震可能與斷層彎曲程度存在緊密關聯。
  • 4·20地震造成人員傷亡的原因分析
    他去過龍門山南段地區,了解那裡的地形地貌,蘆山地震與2008年汶川地震一樣,直接殺手是倒塌的房屋、山體滑坡塌方和暴雨中的泥石流。在雅安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嵇少丞根據對大量地震災害調查資料,分析了蘆山地震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這對災區如何找尋受困災民及災後重建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日本富士山附近斷層有可能引發8級地震
    新華網東京4月20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靜岡大學的研究小組日前宣布,位於富士山西側呈南北走向的「富士川河口斷層帶」比預想的要長10公裡以上,達到約40公裡,一旦出現活動,有可能引發8級地震。
  • 探訪郯廬地震帶:專家稱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
    蘆山地震波4分鐘傳到臨沂  專家稱,郯廬地震帶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而非400年  4月20日,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公眾對地震給予了密切關注。  一步之隔跨越億年 恐龍時代巖石 緊靠萬年前地層  在山東與江蘇交界的郯城麥坡地震遺址上,1668年7月25日發生在這裡的8.5級大地震,地層「倒轉」的遺蹟仍然清晰可見。在現場看,黑色巖石壓蓋於紅色和黃色土層之上;在衛星圖像和航空照片上,地震斷層兩側黑紅分明,如同被刀齊齊地切割過。
  • 探訪郯廬地震帶:專家稱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圖)
    蘆山地震波4分鐘傳到臨沂  專家稱,郯廬地震帶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而非400年  4月20日,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公眾對地震給予了密切關注。4月25日、26日,省委宣傳部、省地震局聯合組織了「防震減災走基層」活動,探訪了我省(山東)歷史上曾發生8.5級強震的郯廬地震帶,並對地震監測過程進行了探訪。
  • 專家:汶川大地震斷裂、破裂過程、成災機理(圖)
    巖石層就是從地面一直到地下80到100多公裡,甚至有的地方到了150-200公裡深度的巖石。這個層裡面地震波的速度是比較低的,地震波在裡面傳播的時候衰減比較慢,在地質年代10萬至1億年左右的載荷下不發生塑性形變。但是軟流層處在高溫高壓下,巖石層漂浮在軟流層上,軟流層比較軟,溫度接近於熔點。這個層裡面地震波的速度比較低,衰減也比較快。
  • 專家:定西地震是南北地震帶獨立地震
    最早的地震是公元前193年甘肅臨洮6.5級地震,距離104公裡;時間最近的地震是1973年8月11日四川松潘東北6.5級地震,距離178公裡;距離最近的地震是1573年1月20日甘肅岷縣6.8級地震,距離21公裡;震級最大的地震是1654年7月21日甘肅天水南8.0級地震,距離121公裡。
  • 科學家首次發現破裂速度超快的深源地震
    美國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員11日報告說,他們第一次在地球深部發現了破裂速度超快的地震,其破裂速度高達每秒8公裡,約是音速的23倍。這一發現將有助於了解深源地震的發生機制,並更好地評估某些斷層的危害。  這一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
  • 青衣江流域蘆山段地貌構造再探索與古地震關係
    有學者注意到龍門山地區水系和構造活動的關係主要集中在岷江水系,有關青衣江流域構造的研究主要為蘆山地區地震成因與階地變形,蘆山地震的發震構造與地貌響應,青衣江流域階地變形特徵[9-12],而在地形坡度與斷裂的關係、河流縱橫剖面特徵、河流水流侵蝕模型、河流階地對龍門山南段構造隆升的指示意義方面研究還不夠完善.本文通過青衣江流域內的地貌特徵來探討該區的地貌特徵及其對構造活動的指示意義,以期為龍門山南段構造活動特徵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