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缺乏理科思維?研究表明,兒童時期休閒娛樂方式或成主要原因

2020-10-10 可兒媽親子共讀

美國最新、最大型的研究表明,在數學平均成績上,成績最優和成績最差的人中男性居多,而處於中間位置的則多為女性。這一研究結果也解釋了1894年由亨利·哈維洛克·艾利斯提出的"男性更大變異假設"。

男性和女性是否存在先天上的資質差異?目前沒有證據支持這一觀點。令科學家們確信的是,男性和女性在從小的撫養過程中,他們所接受的休閒娛樂方式的不同造成了男女理科思維上的差異。

男性似乎存在一種認知上的可靠優勢,即心理旋轉的空間技能。——《我們的腦子夠用嗎?》

男孩比女孩更喜歡運動和視頻遊戲,他們孩時的一些玩具也不同,例如男孩更愛玩可以運動的汽車玩具、需要調動空間思維的魔方玩具、樂高玩具等等,這些玩具幫助男孩訓練了他們的理科思維。


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斯克和馬雲關於人工智慧的對話引爆了網絡輿論。一個杭州師專畢業的文科生與一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工科生對於100年後的AI(人工智慧)的不同看法,背後是文科思維和理科思維的不同。

馬雲改變了我們的消費方式,而馬斯克可能會改變人類今後的生活方式。縱觀人類發展的幾千年的歷史,哪一次社會的進步,不是依靠科技的進步呢?

擁有理科思維的孩子,能夠更輕鬆地學習數理化。

理科思維是可以通過日常的刻意訓練得到提升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那麼,做家長的,該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的理科思維呢?專家認為越早越好。孩子小的時候對一切都是好奇的,他渴望知道為什麼彩虹只在少數情況下能出現,他想知道為什麼自己走的時候月亮也跟著自己走……

我的女兒可可今年4歲,正值喜歡問"為什麼"的年紀,我最近入手的一套《每天3分鐘學會數理化:366個故事培養孩子的理科思維》(以下簡稱《每天3分鐘學會數理化》),感覺非常適合4-12歲的兒童。

這套書是由日本的小森榮治主編的,他是歷任日本文部科學省、縣立教育中心、民間教育研究團體等的委員、講師,在日本全國推廣快樂理科教育。

這套書的設計很用心,作者特意將366個科學故事按照每個月,每一天分好,這種方式會讓孩子讀完一個故事就有一個知識積累的感受,當完成全部故事之後,會非常有成就感。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套書究竟好不好吧。

內容務實接地氣

366個故事,內容涉及地理、物理、化學、科學,緊扣《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主要知識點。內容涵蓋物質的作用(能量)、物體的性質(粒子)、生命、地球4大主題,以及水、空氣、動物、人體、光、聲音、地球、太陽系等30個細分領域,圖文結合,涵蓋面廣,讓孩子在很短的時間內領略數理化乃至理科知識的博大精深,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

比如昨天我女兒問我的"轟隆隆的雷聲,究竟是怎麼形成的"這個問題就在這套書中7月19日的故事裡找到了答案。

作者不僅懂數理化,而且懂孩子心。從這套書的目錄可以看出,作者有多會"撩"。"西瓜和蜜瓜不算是水果?"、"如果人被吸入黑洞,會發生什麼?"、"人體內存在可再生的臟器!"、"哭的時候為什麼會流鼻涕?"……這些標題一看就能吸引孩子的好奇心。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裡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但如果不向這種需求提供養料,即不積極接觸事實和現象,缺乏認識的樂趣,這種需求就會逐漸消失,求知興趣也與之一道熄滅。"

可以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數理化知識的世界裡,可是我們卻習以為常。但孩子是具有好奇心的,而且一旦好奇心被激發,他們就會求知若渴。用更有趣的方式解釋科學知識,是最能讓孩子接受,且明顯增加孩子知識面和培養孩子理科思維的方式。


一本書幫助孩子養成正確學習方法

全套書共4冊,一本書為一個季度需要學習的知識。每一本又將知識點分為:地球、物體的性質、物質的作用和生命四大版塊。每一天的故事裡,有標題、閱讀日期、知識講解、要點標註、還有課後小測驗。

這個完全是教科書式的編排,能夠幫助小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前幾天剛讀完一本《高分讀書法: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這本書就專門講解如何通過閱讀,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有這樣一類孩子,既不笨,也不是專注力差,也足夠努力,可就是學習成績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孩子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他的努力都用錯了方向,所以結果當然不好。

所以這套《每天3分鐘學好數理化》才讓我覺得作者非常擅長教學。

(一) 每一頁標註閱讀日期,而且是三個,這就無形中告訴孩子,讀書不是只讀一遍就可以學會的,必須要溫故而知新。

(二) 每個知識點中的重點被彩色和字體大一號的方式標記,讓孩子知道這個是知識點的概括和總結。

(三) 要點被藍色框線標記,並用感嘆號提醒,幫助孩子梳理和記憶該故事的重點內容。

(四) 每頁底端的小測驗用來讓孩子記住容易考試的考點。

以上二、三、四點加起來就是一個思維導圖,孩子自己做起讀書筆記來也很容易了。

這就是這本書的精妙之處,不僅講知識,還告訴孩子怎麼學知識、記憶知識。那些很努力可還是提高不了學習成績的孩,就是因為不會讀書,才導致付出了辛苦,卻得到很少的回報。

所以這套書孩子讀完,也無形中學會了怎樣讀書,讓他把這套學習方法用在其他教科書和課外圖書上,他一定會有很大收穫。

思維培養會使學習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現在的孩子,學英語都已經從3歲就開始了。因為研究表明3-6歲孩子的第二語言學習能力非常快,而且發音更準。3-6歲做英語啟蒙,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英語語言思維能力和語感,這個對今後進入小學正式學習英語是非常有幫助的。

同樣,理科思維也要趁早培養。就拿我身邊的例子來說吧,我上初三的外甥女,現在感到學物理非常吃力,地理知識點也總是記不住。我回憶她從小的學習過程,發現她在小學階段和學齡前幾乎沒有涉獵任何理科方面的書籍。所以她的理科思維的欠缺在初中的時候就顯現出問題來了。

我一直和身邊的媽媽們強調,書要趁早讀,學習習慣要趁早養成。因為孩子一旦進入小學高年級,進入初中,學習壓力就大了。有的學生連完成基本的作業都耗費了大量精力,哪還有時間去看課外書籍?抓住3-12歲這個黃金期,讓孩子閱讀儘可能多的、知識面廣泛一些的書籍,對他的學習絕對是大有裨益的。

就拿這套《每天3分鐘學會數理化》來說,全書300多個知識點,涉及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領域。掌握了這些知識點,孩子學習起難懂的理科科目,就會更有自信,也會更有興趣。而且這些故事能幫孩子構建數理化知識體系,培養科學素養和理科思維。今後孩子再看到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就會用理科思維去進行分析和解釋,妥妥的學霸一枚。

把孩子的大腦比喻成一臺電腦的話,我們給孩子看的書,就是錄入進去的數據,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或者再次遇到相關的知識點時,大腦就會調取之前的錄入的數據,很快將知識點聯繫起來。理科思維就是這樣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好的教輔書籍,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需要幫助學生們建立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做到了傳道授業解惑了。

相關焦點

  • 當代西方休閒倫理研究:歷史、焦點與問題
    西方休閒倫理的歷史演變休閒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體現人性自由選擇的生活方式,它與實現人的自我價值和人之為人的「價值的永恆性」密切相關。休閒內含著人的某種價值取向和倫理標準。休閒倫理,就是人們在從事與休閒相關的一系列活動時應遵守的價值秩序和行為準則。
  • 兒童邊緣型維生素A缺乏易被忽視,應重點關注
    這一時期會調用肝臟中存儲的維生素A繼續發揮生理功能,因此短時間內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更容易被忽視。如果不能及時給予補充,甚至可能出現肝臟存儲的耗竭,進一步會發展為亞臨床維生素A缺乏。
  • 缺乏鍛鍊成全球第四大死因
    缺乏鍛鍊成全球第四大死因     □本報記者 薛劍    7月初,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簡報指出,缺乏鍛鍊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
  • 成都諾亞方舟豪華美食+休閒娛樂
    各式休閒場所讓你樂不思蜀,塞似活神仙!自助餐包含:海鮮自助、中華熱菜、日韓料理、川菜、粵菜、西餐、特色廣式點心、小吃、水果飲料等數百種美食,每餐提供近300個菜品勁爆你的味蕾!休閒娛樂項目:豪華自助餐、健身房、室內恆溫遊泳池、3D電影院、桌球、兒童樂園、兒童遊泳池、書吧、水果吧、網吧大廳、休息大廳、撞球室、電玩廳等服務。
  • 這8部經典趣味紀錄片,堪稱激發孩子理科思維的「神作」
    人們習慣說「文科」「理科」,其實嚴格來說,並不存在什麼文科思維和理科思維有什麼辦法可以真正激發孩子的理科思維,引導其領略理科之美嗎? 今天小編就為小學高年級孩子和中學生推薦8部趣味紀錄片,激發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借學界大咖的解說帶孩子領略「理科之美」……強烈建議親子共賞並收藏。
  • 「山地運動+旅遊」有哪些融合方式,休閒運動產品如何開發設計?
    在政策引導及生活消費質量提升的前提下,體育運動將成為人民日常休閒活動和旅遊娛樂的主要方式。在此背景下,「運動+文旅」的產業市場如火如荼。城郊由於核心城市區外的區位優勢及土地面積優勢,在體育旅遊、山地旅遊發展中具有很好的開拓性。當下運動+旅遊有哪些融合方式?運動主題小鎮如何進行產品設計?
  • 碰碰狐PINKFONG寓教於樂的教育娛樂內容,兒童科普得到關注!
    在兒童學齡前階段,兒童處於探索階段,對身邊的自然現象或者發生的事情,都會產生強烈好奇心。成年人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在好奇寶寶心裡,好奇心就像打翻的蜜罐一樣,一發不可收拾。其實,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很成熟的幼兒科普書籍,但是在傳統的載體裡,普遍缺乏趣味性。以至於很多家長都容易忽視對兒童科普知識的普及與引導。首先,科普知識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合理引導和普及科普知識,可以使兒童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以及愛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讓孩子做個文明環保的小朋友。
  • 高德地圖發布全國休閒娛樂地圖:火鍋最受歡迎
    此次榜單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10主要個城市,涉及教育、休閒娛樂、美食、酒店住宿等類別。 全國休閒娛樂地圖顯「文藝」 8小時工作,8小時睡眠,還剩下8小時,全國人民都如何消遣?此次高德地圖發布的生活大數據同樣盤點了全國人民的休閒娛樂方式,一覽各種「城會玩」。 人氣指數跟大眾流行事物從來都是緊密相關。
  • 研究表明:狗狗可以減輕兒童的多動症症狀
    在一項隨機試驗中,來自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治療犬可以減輕兒童的注意力不足/多動症(ADHD)症狀。在麻薩諸塞州薩布麗娜·EB·舒克(Sabrina EB Schuck)博士的領導下,該試驗發現接受犬類輔助幹預(CAI)的多動症兒童可減少注意力不集中,社交能力的提高以及行為問題的減少。
  • 兒童出現語言障礙的八個主要原因
    孩子不愛說話或不會說話是什麼原因?孩子說話沒有邏輯是什麼原因?孩子吐字不清又是什麼原因?今天,老嶽就來給大家講: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或語言發育障礙的表現不盡相同,原因也不能一概而論。特別是語言障礙出現的原因,和許多器官系統都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如果呼吸系統不好,說話沒有力氣是一種語言障礙;口腔肌肉不發達,說話大舌頭也是一種障礙。只有明白什麼樣的原因引起什麼樣的障礙,我們才能針對性地進行訓練。今天我們就來理一理兒童語言障礙的問題都出在哪!1.呼吸系統:呼吸系統出現問題的孩子容易沒有能量,沒有穩定持續的氣息,所以「懶得」說話,或即使說話也顯得有氣無力。
  • 兒童時期的飲食模式及其對腸道菌群的影響——亞洲人群的過敏分析
    這一增長與快速的城市化和相關的生活方式變化相吻合,如抗生素過度使用、超衛生的生活條件、氣候變化和空氣汙染。從傳統飲食向西化飲食的轉變會引起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功能變化,並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西方生活方式」疾病發病機制的基礎。一項涉及從東南亞移民到美國的亞裔少數民族的大型隊列研究表明,生活在西化環境中與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本土腸道菌群物種和植物纖維降解功能的喪失有關。
  • 輝瑞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新藥somatrogon進入審查
    輝瑞(Pfizer)與OPKO Health公司近日聯合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somatrogon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該藥是一種長效人生長激素(hGH),每周用藥一次,用於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症(GHD)兒科患者。FDA已指定《處方藥用戶收費法》(PDUFA)目標日期為2021年10月。
  • 除基因突變 「太乾淨」也會導致兒童癌症
    具體來說,第一步涉及在胎兒出生之前發生的、能夠誘發兒童患白血病的基因突變。不過,只有1%天生攜帶這種基因突變的兒童會繼續發展成白血病。第二步與感染相關:通過接觸一種或多種常見感染,ALL也可能在兒童時期的晚些時候被觸發。不過,這主要發生在生命的第一年經歷了「乾淨童年」(『clean』childhoods,與其他嬰兒或年齡較大的兒童沒有太多互動)的兒童中。
  • 警惕「網紅」休閒暗藏危險 家長需做好「SOS」
    專家提醒,除了最常見的溺水、交通事故、動物咬傷、墜落、燒燙傷、中毒等意外傷害外,一些新型的「網紅」休閒娛樂項目也應引起高度重視並做好安全防範。腳踏「風火輪」秒變「小哪吒」,當心平衡車帶來的傷和痛在兒童和城市上班族中,電動平衡車(又稱體感車)一時炙手可熱。
  • 河南魯山:中心公園裡抖空竹耍太極舞龍走貓步,休閒娛樂好去處
    升級改造後,公園裡綠樹成蔭,環境宜人,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升級改造後,公園裡綠樹成蔭,環境宜人,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升級改造後,公園裡綠樹成蔭,環境宜人,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升級改造後,公園裡綠樹成蔭,環境宜人,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 研究表明生活在低海拔地區兒童發育更好
    研究機構: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研究發表日期:2020年概要:平均而言,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兒童比處於低海拔地區的同齡人發育遲緩,並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持續存在,這表明需要針對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兒童量身定製營養幹預措施。
  • 兒童教育引爆娛樂機器人市場,但高潮之中隱憂仍存
    高潮之中隱憂仍存AI教育一直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這點也在娛樂機器人身上有所體現。在教育方面,娛樂機器人產品依然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首先,娛樂機器人主打的語音互動功能,在和兒童語音交互中,識別效果並不理想,使得這種產品的市場拓展,難以更進一步。目前的市場中,機器人產品的語音識別準確度雖然可以達到90%以上,但在實際應用中,娛樂機器人依然很難識別兒童的語言,對產品體驗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 兒童發育遲緩的原因
    造成兒童發展遲緩的原因非常廣泛,目前有些症狀甚至都還找不到原因。 生產過程: 懷孕與生產因素 懷孕時期藥物濫用、飲酒過量、胎兒營養攝取不足、低體重兒;或是生產時有難產、缺氧、缺血、早產併發症,都有可能導致兒童發展遲緩。
  • 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童年環境會對基因產生長期的影響
    一項對2000名5-18歲兒童長達18年的研究表明,在經濟貧困、身體殘缺和社會脫節的社區中長大的孩子在細胞水平上經歷了負面影響——具體來說,是表觀遺傳變化,也就是DNA編碼在體內表達方式的變化。該研究部分由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並於今年6月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