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 |
二維無序顆粒體系中玻色峰本質研究獲進展 |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自然科學研究院張潔課題組在二維無序顆粒體系中玻色峰本質的研究中獲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自然—通訊》。
玻色峰,是指在無序體系中低頻區域相對於德拜模型有過剩的態,具體可以表現為在態密度曲線的某個特徵頻率以及比熱容曲線的特定溫度上有個峰,或者在熱傳導曲線對應溫度有個平臺。雖然玻色峰被理論、模擬以及實驗進行過廣泛的研究,但它的本質目前還是備受爭議。
研究人員發現在這種二維宏觀顆粒體系所得到的玻色峰形狀與三維分子玻璃等材料驚奇的相似。「而對於玻色峰產生的微觀機制,我們認為是與剪切模量在空間中的不均勻性息息相關的。」張潔表示。據了解,該項研究首次用二維無序光彈性顆粒體系作為模型體系對非晶固體中聲學波的奇異堆積的波色峰現象進行了研究。同時,首次在世界上通過實驗的方法測量了非晶材料內部的仿射及非仿射模量的空間分布的統計規律,從不同角度證明了玻色峰的形成是與非仿射剪切模量在空間分布的不均勻性緊密相關。
《中國科學報》 (2017-07-24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