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全設計」?

2021-01-14 時尚芭莎藝術


比利時林堡水中自行車道(Cycling Through Water)馬路上的減速帶由何而來?公共建築物進出口的殘障通道由誰提出?公共設施的門把手為何採用長條形橫槓而非旋鈕式設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許多司空見慣的事物其實都蘊含著設計師的巧思。今天,時尚芭莎藝術為你介紹什麼是「全設計」。


「全設計」(Universal Design)這一概念由誕生至今不過短短40年,但其應用已遍布各個領域,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全設計」以用戶為中心,通過對物體進行物理修改以適應人的需求。而這一設計方法可以追溯到早期社會,當時人們使用諸如動物骨頭之類的材料來製作工具,從而實現自身目的。

紐約「翻轉之橋」(Upside Down Bridge),以下潛形式連接社區從而增強城市連通性。

上世紀下半葉是「全設計」發展的開端。二戰後,大量傷殘者回到家園,老年人和殘疾人的權利問題在歐美國家引起廣泛關注。同時,諸如婦女、美國黑人、印第安人等團體的民權運動也推動了「全設計」的發展與完善,各國政府紛紛立法以解決不平等問題。1961年,美國第一部無障礙設計標準出版,由此「全設計」從某種程度上上升了到國家法規的高度來制定和執行。隨著20世紀醫療水平、社會福利的顯著提高,殘疾人等有生理或心理障礙的群體壽命不斷增長,他們的社會、市場需求擴大,因而「全設計」被愈發重視。設計行業在承受壓力的同時也做出了有針對性的回應,提出了諸如「無障礙設計」(Barrier-Free Design)、「易接近設計」(Accessible Design)等概念,旨在消除產品、建築環境等對殘障人士造成的障礙。巴塞隆納Badalona公園空間中無障礙的交流通線

巴塞隆納Badalona公園預製的混凝土模塊彌合了高差

「全設計」這一術語最早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美國建築師羅納德·L·麥斯(Ronald L. Mace)提出。麥斯將其描述為這樣一種概念:所有設計出的產品或環境均美觀且無需特別調整便能適用於不同年齡、性別和能力的人。

比利時林堡雙環型車道,人們能夠近距離欣賞森林的四季美景。


之後,設計界普遍認識到設計的目的應是為儘可能多的普通民眾服務。但當時普通民眾所指人群較為狹隘,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並沒有適合使用的產品或設施。美國教授馬克·哈裡森(Marc Harrison)意識到這一問題後將「全設計」的概念進一步完善。


哈裡森在11歲時因事故造成腦部重傷,走路、說話等基本功能都受到影響。這段艱難的經歷給予他極大啟發並由此提出「全設計」的新概念——為所有能力水平的人而設計(Design for People of All Abilities),即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也包含在內。哈裡森將這一概念與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的教學相結合併推廣至設計實踐當中,因此他也被稱為「全設計」的奠基人。


馬克·哈裡森設計的Cuisinart廚用食品加工器
晚年,哈裡森在羅德島設計學院推出「全廚房」(The Universal Kitchen)設計項目。他和參與學生通過對各類群體使用廚房的情況進行詳細分析與改善,從而設計出一個全新的「使用者親和型」(User-Friendly Model)廚房。哈裡森去世後,義大利設計師羅貝託·盧西(Roberto Lucci)和保羅·奧蘭蒂尼(Paolo Orlandini)設計出「天際線」全設計廚房(Skyline Universal Kitchen),將哈裡森的理想付諸現實。
羅貝託·盧西和保羅·奧蘭蒂尼設計的「天際線」全設計廚房


1997年,羅納德·L·麥斯領導一支由建築師、產品設計師、工程師和環境設計研究人員組成的工作組制定了「全設計」的七條原則並將其稱為「指南」(Guide)。這些原則主要針對環境、產品和傳達設計,基本要求如下。

原則1:平等使用(Equitable Use)

即設計對於不同能力水平的人來說都是可用且適用的。

原則2:靈活使用(Flexibility in Use)

指設計應同時適應不同用戶的意願和習慣,例如同時考慮左撇子和右撇子的使用便利性。


原則3:簡單直觀(Simple and Intuitive)

即無論使用者的操作經驗、受教育水平如何,都能較為輕鬆地理解該設計的使用方式。


原則4:信息感知清晰(Perceptible Information)

無論使用環境和用戶的感知水平如何,都能通過視覺反饋、觸覺反饋、語音反饋等方式讓用戶清晰接收信息。


原則5:容錯(Tolerance for Error)

充分考慮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並通過設計正確引導,降低使用錯誤的可能性及其帶來的負面影響。


原則6:少費力(Low Physical Effort)

在滿足功能的同時儘可能減少用戶在操作過程中的體能消耗。


原則7:尺寸與空間適合使用(Size and Spase for Approach and Use)

指設計能將不同身體尺寸的對象都納入適用人群,創建合適的尺度及空間以便於使用者的操作。

設計領域發展速度極快,理論的變革更是日新月異。上述七條原則雖已過去20多年,但其概括精準的設計理念至今仍是「全設計」的重要標準,也是設計者們工作時至關重要的思考著力點。


赫爾辛基Nattours無障礙休閒步道,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木製步道充分融入自然。


毋庸置疑,「全設計」使我們的社會更普遍地被人們使用,它為包容性環境的開發提出了一種可行的方法。「全設計」不僅對個人的生存生活有積極作用,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社會意義和商業價值。

中道孝宏和渡邊恭設計的充電器保護套,獲得了2018年度IF設計獎。

首先,「全設計」所支持的以人為本設計方法既方便用戶使用又尊重用戶的權利和隱私。正如其概念所言——「為所有能力水平的人而設計」,無論是身體健全的普通人、行動不便者,還是個頭矮小的兒童,「全設計」均可使這些使用者受益。


Batia Bertho設計的Wheelo,用於戶外行走和休息。


其次,對社會而言人口老齡化是全球許多國家共同面臨的問題。在未來幾十年,有能力和精力照顧老年人的人數將大大減少,但生理、心理存在問題或智力存在障礙者的數量正在增加,醫療的進步使得這些人群的壽命也在增長。「全設計」創建包容性的設計解決方案,並提高產品或環境的可用性,使具有各種能力水平的人們能夠獨立生活。


Lanzavecchia+Wai為老人設計的「T」型拐杖、「O」型拐杖、「U」型拐杖。


除此之外,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全設計」也創造了巨大商業利益。簡潔清晰的操作能夠帶來良好的第一印象;儘可能多的使用人群象徵著市場佔有率;良好的使用感受則提升了客戶滿意度和保留率,同時也意味著更多潛在客戶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Sarah Koh和Sophie Lin設計的腕部舒適型剪刀


「全設計」起初是發達國家在公共設施、產品設計上制定出的一些標準,後來進一步在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等方面形成了規範。進入21世紀,一些東亞國家也開始發展自己的「全設計」規範,並孕育出頗為卓越的成果。「全設計」為更廣泛的消費者服務、為可持續發展而助力,它不僅是當下重要的設計理念,更具有永不褪色的前瞻性與長存性。




藝術家鏡頭下的變革,是混亂還是自由?

古人如何通過繪畫表現長生不老?

投資女性藝術家最賺錢?數據告訴你答案!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全加器功能及應用的仿真設計分析
    測試證明,全加器功能的擴展和應用,利用Multisim軟體的仿真設計能較好地實現。關鍵詞:全加器74LS283D;邏輯轉換儀XLC;邏輯分析儀XLA;字信號發生器XWG;Multisim軟體 數字系統的基本任務之一就是進行算術運算。而常見的加、減、乘、除等運算均可以利用加法運算來實現。
  • 什麼是設計?設計的本質是什麼?
    「設計是什麼?」這是個問題十分寬泛,就像是「不同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般,把這個問題拿去問不同的人,甚至是不同的設計師都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百科上對設計的解答為:設計是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曾有人問過著名的平面設計師Natasha Jen(任黛珊):什麼是設計?
  • 全流程水廠工藝設計與典型案例!
    因此也可以說,全流程工藝是飲用水多級屏障理念在水廠設計中的具體應用,促進了全流程水廠的建設與實踐。[7],為全流程水廠設計提供依據。全流程水廠設計應對原水水質進行客觀、準確分析,對風險進行精準識別,必要時可進行專門試驗研究,在此基礎上進行工藝選擇,以提高工藝針對性,不能為追求全流程而進行全流程設計。
  • 基於多數決定邏輯門的全加器電路設計
    全加器是組成二進位加法器的基本組成單元,所以提高全加器的性能是提高運算器性能的最重要途徑之一。 對於全加器結構的研究,國內外有許多相關報導,大多數研究致力於提高全加器的速度和降低其功耗。設計全加器的方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方法是用組合門實現所需的邏輯函數,另外一種常用的方法是採用傳輸門實現。
  • 平面設計最全板式推介
    版式設計是平面設計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字體的排印、創意視覺的排布和版面和合理分配,多者結合才能夠完美表達平面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設計訴求。版式設計中色彩、圖片、文字是設計元素中不可或缺的設計語言,其中色彩帶給人一種明快、活潑的視覺感;圖片設計所在的位置及各種形式的擺放使版式設計形成一定的規律,從而破除版式設計中呆板、沉悶的視覺感文字作為不可或缺的信息素,能夠給作品最直觀的外在表達。下面帶來一共13種版式設計的樣式分享,希望能夠學習平面設計的你帶來幫助。1、骨骼型 骨骼型是一種標準的設計板式。
  • 一種全橋同步整流器的設計及其應用
    摘要 一般在AC/DC開關電源的輸入級會加入一個全橋整流器,將電網的交流電壓變為脈動的直流,以便之後DC—DC變換器的處理。由於傳統橋式整流器的整流二極體存在約1 V的電壓降,當系統功率較大時,此整流橋將消耗一部分能量,這部分能量損失使得在設計系統時需進行額外的散熱處理。同時這部分損失的能量也降低了AC/DC電源的系統效率。
  • 關於最新的全波橋式整流器設計方案
    打開APP 關於最新的全波橋式整流器設計方案 佚名 發表於 2018-07-24 09:45:20 對於電壓穩壓器、開關模式電源和其它下遊電子組件來說,一個全橋或半橋二極體整流器器件對正弦AC電壓波形進行整流,並將其轉換為一個DC電壓。 使用橋式整流器配置中的四個二極體是對AC電壓進行整流的最簡單、也是最常規的方法。在一個橋式整流器中運行一個二極體可以為全橋整流器和汽車用交流發電機提供一個簡單、划算且零靜態電流的解決方案。
  • 一種全新的全波橋式整流器設計方法
    對於電壓穩壓器、開關模式電源和其它下遊電子組件來說,一個全橋或半橋二極體整流器器件對正弦AC電壓波形進行整流,並將其轉換為一個DC電壓。使用橋式整流器配置中的四個二極體是對AC電壓進行整流的最簡單、也是最常規的方法。在一個橋式整流器中運行一個二極體可以為全橋整流器和汽車用交流發電機提供一個簡單、划算且零靜態電流的解決方案。
  • 全MLCC電容設計超頻性能更好 華碩品質玩家放心
    RTX3080\3090頻傳崩潰的原因是什麼? 經過華碩工程師們的潛心研發和測試,此次華碩30系顯卡電容使用了全MLCC 電容,華碩獨立的Power研發小組發現全MLCC電容的設計,可以更好的通過實際應用測試,大幅增加穩定性,不會導致顯卡崩潰或花屏的現象,因而才做出了如此的電容設計方案。
  • 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雙閉環控制系統設計
    摘要:提出移相全橋DC/DC變換器閉環系統設計方案,基於PWM控制器件UCC3895設計一個>雙閉環控制系統,該系統採用電壓外環和電流內環的控制方式,在電壓環中引入雙零點、雙極點的PI補償,電流環中引入斜坡補償,結合實應用對閉環系統進行實驗測試,結果表明所設計的閉環系統動態響應快,穩定性好。
  • 移相控制全橋ZVS―PWM變換器的分析與設計
    本文選擇了全橋移相控制ZVS-PWM諧振電路拓撲,在分析了電路原理和各工作模態的基礎上,設計了輸出功率為200W的DC/DC變換器。t4時刻D2已導通續流,下衝的電流經D2返回到電源EC,補償了電網在全橋電路上的功耗。滯後臂死區時間應該在該時間段內結束。原邊電流下衝到零點。 (6)(t5一t6):原邊電流下衝過零後開始負向增大。S2和S3都已導通,形成新的電流迴路,開始新的功率輸出過程。但副邊兩整流二極體正是同時導通和急劇變換的過程,副邊電壓被箝位在低電平,出現佔空比丟失過程。因此滯後臂死區時間設計是關鍵。
  • 新設計策略提高全固態電池的穩定性
    2021-01-13 03:04:32 來源: 李碩情感社 舉報   全固態電池是新一代電池
  • 【每日推薦】十七種電路設計原理圖解析,這裡全告訴你了
    打開APP 【每日推薦】十七種電路設計原理圖解析,這裡全告訴你了 發表於 2020-09-27 14:11:17 數字濾波器-
  • 高三物理教案:《全反射》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物理第一單元章節教案:全反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麼是光疏介質和光密介質,理解光的全反射現象,掌握髮生全反射的條件.  能力目標  能判斷是否發生全反射,並能解決有關的問題.  能運用全反射的知識分析和解釋一些簡單的現象了解光的全反射在光導纖維上的應用.  情感目標  1、通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對自然界中許多美好的現象進行充分的認識,學會用科學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
  • 從資本管理角度認識景觀設計的全生命周期
    無論是自持、銷售物業,還是政府公共項目,設計都需要考慮租金回報、公眾滿意等全生命周期利益流入。本文提供了以資產管理的思路理解景觀的獨特視角,並指出了在從設計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中,資產管理所扮演的角色。除藉助資產管理方的幫助外,設計師也應加強產品思維與用戶思維,通過輪崗、跨部門聯席會議、項目制組織等機制掌握通識與交叉業務知識,藉由早期全局介入和使用後評估及時評估運營結果,以復盤教訓、改良成果。
  • 一種無APFC的全壓開關電源設計方案
    作者:楚俊  本文提出一種解決全電壓的大功率電源方案,採用自動倍壓方式,對輸入電壓進行實時檢測,並根據電壓等級確定是否進行倍壓處理,以滿足全電壓自適應要求。同時結合過零檢測電路,可實現在無NTC-負溫度係數電阻狀態下的零壓零流啟動,有效扼制浪湧電流,提高系統可靠性和耐用性。
  • 佐藤卓「什麼是設計?」
    首都大學東京工業藝術系拜訪了佐藤卓設計事務所。靈感不是發明,而是發現佐藤先生設計了首都大學東京的校徽,它的理念是什麼?設計校徽就是設計一張「臉」。一眼看上去就能知道是哪所大學,所以設計大學的校徽,就是設計出那所大學獨有的面貌。沒有面貌是無法產生交流的。
  • LED隧道燈透鏡全偏光設計技術解析
    本文提出一種新型的全偏光透鏡,其配光曲線沿著和垂直於車輛行進方向都是非對稱分布。這種透鏡可以在得到足夠亮度均勻度的情況下,減小光幕效應對駕駛員的影響。LED 透鏡的設計  1. 1設計原理  道路配光設計的目的是為駕駛員提供舒適的照明環境,保證道路交通安全。
  • 《星際戰甲4》強力武器是什麼 全段位武器推薦
    導 讀 《星際戰甲》武器的數量是非常多的,那麼大家都在用的強力武器是什麼呢?星際戰甲4段用什麼武器好?
  • 中國獨立設計!第一個全超導「人造太陽」全球開放
    中國科學家獨立設計建造的世界首個全超導「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向世界全面開放、共享。在開發核聚變能——被人們形象地稱為「人造太陽」的路上,中國已從「追趕者」「並跑者」,成長為具備強大國際輸出能力的「領跑者」。科學家們數十年艱辛「逐日」,就是盼望核聚變能點亮的第一盞燈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