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別上海銅川路後,這群賣海鮮的年輕人的夢想是先賺一個億

2020-11-28 中國水產養殖網

2016年10月下旬,下午的銅川路水產市場有些冷清,由瀝青鋪成的地面,積滿了汙水和海鮮碎屑,散發出一陣陣異味。沿街的海鮮檔口前,有許多身著夾克和牛仔褲、腳踩雨鞋的年輕人,他們都是各個檔口的員工。這些青年坐在相對乾淨的地方聊天打牌,為晚上的營業高峰期養精蓄銳,22歲的阿魁也是其中之一。

「想法的話,就是想做老闆嘍」,阿魁一邊休息,一邊講著自己當初涉足水產行業時的理想。「做水產的,每個人的心願都是打出自己的一片事業」,當他說到打算掙一個億的時候,周圍的年輕人都笑了。和這裡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已在此打了兩年工的他,既沒有掙夠1個億,也沒有看到當上老闆的希望。

水產市場的商戶大多24小時營業,檔口員工需要分時段上班。阿魁的工作時間是從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主要負責打包和運送海鮮,之後往往還要加一兩個小時的班。他的班次包含了檔口生意最繁忙的時段,但好處是不用晝夜顛倒。「小工」們在這裡食宿全包,每個月最低也能領到三四千的工資。阿魁目前還沒談女朋友,生活壓力不大,別人抱怨的工資太低,他卻不擔心:「開心就好,外面工資都差不多的,三四千已經夠花了。」

阿魁有時也感嘆,和五六年前比,水產行業越來越不好幹了。有人形容以前做水產海鮮時「錢可以自己飄過來」,拿貨送貨的車子最長堵到真北路;而如今入這行的人更多、競爭更大,酒店的需求卻越來越小。

晚間的銅川路水產市場,阿魁和同事騎著三輪車把貨物運到停車場。在這裡,顧客會把海鮮裝車運往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10月31日之後,銅川路水產市場將全面關閉,阿魁所在的檔口也會搬到江楊北路。這場搬遷足以影響上海水產行業的格局,但對阿魁這樣的年輕人來說,似乎並沒有多少影響:「我只是個打工的,跟著老闆走。」在新的市場,老闆會重新給他們找地方租房。

夜晚,是銅川路水產市場最熱鬧的時候。

2009年,86年的李濤來到銅川路,在做了2年小工之後,他覺得工作不合適而回了老家。在老家待了一陣後,他又回到這裡重操舊業:「這裡需要人,我又需要錢,就回來了。」中間由於老婆在老家生孩子,他又回去了一次,斷斷續續幹到現在。他始終相信,只要夠勤快,到哪裡都能掙到錢。李濤對水產市場並未抱有太多的想法,他準備等孩子上了學,自己也存了一些錢就回家,自己開個小店做面點生意。

李濤(上)和同事小林在一輛大貨車上搬運貨物,運送水產的工作,他們每天要做近二十次。他所在的檔口以做外地生意為主,交易量很大。

除了收入,

髒、味道大、晨昏顛倒,水產市場對於年輕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而這個對於體能、身體素質要求很高的行業,年紀大的人也很難勝任。李濤的老闆、年近40的李友永也發現招工沒有過去那麼好招了。「現在年輕人受得起苦的人很少」,李友永坦言,「還有的喜歡賭錢,年輕氣盛的也不願意賭小的,到頭來一天到晚混日子。」對於他這樣在水產市場做了十幾年生意,已積累不少人脈的老闆來說,銅川路水產市場搬遷則更讓他頭疼:「集中搬遷到一個水產市場還好,如果搬到兩三個水產市場,客戶會流失很多。」
凌晨兩點,一名工人在貨車上卸魚,這些魚將被拿到附近的菜市場售賣。

目前江楊和江陽水產市場已經承接了銅川路水產市場近九成的商販,在搬遷之後,當過去的貨源不在同一個市場時,一些老主顧會更傾向重新選擇幾家在同一水產市場的供貨商以節約成本。許多老店可能因此喪失大量老主顧,這種打擊也許要在搬遷後的兩到三年才能緩過來。

從搬遷中看到機遇的「二把手」們:「老一輩有可能會退,新一輩更有機會做出來」

胡孝文在一家檔口幫自己的老闆拿貨,大部分「二把手」除了簡單的裝貨運貨之外,還要幫助老闆打理生意。

「銅川路水產市場已經存在太久了,資金、人脈都沒老闆們雄厚,想從這裡起步很難」,89年出生、打了4年工的胡孝文卻在這場劇變中看到了機會。胡孝文坦言:「搬到新的地方,所有的客戶都被打亂了,重新開始,是一次新的機會。」他是一家商戶的「二把手」,平時老闆和老闆娘不在的時候,所有事情由他說了算。由於食宿都由老闆負責,他可以把自己每個月掙到的一半以上的錢存起來,剩下的錢他有時會用來去上海周邊遊玩,江浙滬有名的景點他基本都去過了。

胡孝文在檔口裡和老闆娘討論事情,他所在的檔口規模稍小,老闆和老闆娘有事通常也會和他商量。

胡孝文準備在這次震蕩中抓住自己的機會,以改變現在的生活:「我打算先和老闆搬到新市場,看看生意行情如何,如果感覺好可以租一個攤位,自己做海鮮。」做過幾年「二把手」之後,胡孝文與水產市場的其他年輕人相比,擁有更好的人脈和資金優勢。

1991年出生的阿明目前也是一家檔口的二把手。因為愛情,阿明在五年前追隨女友來到銅川路水產市場,從美發行業改行做檔口小工。

阿明所在的檔口主營鮑魚生意,他自己有40%的股份。

阿明說:「以前在公司上班,老闆娘沒有盯貨,我感覺貨不夠,就跟發貨人發信息聯繫,自己做主先補齊了貨。」漸漸地,做事麻利的阿明獲得了發貨人的信任。兩年之後,在別的小工還在推車送貨的時候,他已經得到了發貨人的資助,和其他幾個合伙人一起,經營一家以批發鮑魚為主的檔口。

為給一名員工慶祝生日,凌晨2點下班後,阿明和另外8個年輕人一起到KTV唱歌。這已經是他們一周內第三次來KTV了,前一天他們從凌晨3點唱到了中午12點。

對於許多海鮮市場的老闆來說,像阿明這樣的二把手不可或缺。「做我們這一行的,45歲以後就要退到二線去了,」一位海鮮老闆說,「自己能幹的時候是最掙錢的時候,哪天我幹不動了,錢也掙得差不多了,就叫二把手去幹。」許多做得好的二把手,老闆會分給他們股份,有時老闆賺營業利潤的60%,他們可以賺30%甚至更多。如果手下的二把手打算離開自己單幹,這位老闆表示也不會強留:「我加工資或股份給他,如果還想自己幹就自己幹,我再找別人,對手多得跟米一樣,還差他一個?」

阿明手下的一名小工在打包扇貝。雖然是上下級的關係,但是阿明和這些同齡人在一起時,還是會稱兄道弟。

阿明從原來的檔口出來自己做水產時,和前老闆產生了矛盾,受到了很多阻力。除此以外,缺乏足夠本錢的問題也困擾了他很久,好在他的發貨人很信任他,願意對他進行資助。但因為一些經營上的分歧,阿明決定和自己另一位合伙人從現在的檔口出來單幹。

一家賣龍蝦的檔口內,幾名年輕的小工在挑揀龍蝦。

「在任何一個新的海鮮市場,老一輩的有可能會繼續幹,但也有可能會選擇退出,新一輩更有機會做出來」,阿明說,「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樣的,但是最後能實現成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

上午10點,阿明和合伙人李忠文在大老闆為員工提供的宿舍裡休息,宿舍在離水產市場不遠的蘭溪公寓內。

阿明和李忠文等人在水產市場穿的鞋子,12點他們還要起床穿著鞋子繼續回去工作。

水產市場裡的年輕人或許沒有趕上這個行業的鼎盛時期,有人盤算著離開,有人還要和老闆從頭做起,還有人已經準備好縱身一躍,在這場劇變中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未來的水產市場生意如何還是未知數,對於這些夜以繼日工作的年輕人來說,一切還需等待。

夜晚,小工們在銅川路穿梭,從水產市場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不遠處的真如寺。

相關焦點

  • 銅川賣魚商販稱重時就把手放兜裡 竟是在遙控電子秤
    銅川新區一家酸菜魚火鍋店老闆楊先生觀察多日,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生意這麼好,為啥還賠錢了?楊先生在銅川新區經營一家老壇酸菜魚火鍋店,他的店在附近有非常好的口碑,生意也一直很好。從去年10月份以來,一直都是新區長豐市場一家名叫「小謝海鮮」的水產店給他送鮮魚,中途也未更換過供貨人。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作者:七君 編輯:星裡浣 「嬰兒手掌大的塑料玩具,一年賣16億?!」 這是很多人聽說泡泡瑪特上市的第一反應。 六一兒童節這天,潮玩品牌泡泡瑪特正式提交招股書,準備香港上市。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泡泡瑪特淨利潤156萬元。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
  • 這群「80後」「90後」年輕人,肩負起了中華民族圓夢深空的夢想…
    在中國,月亮不只是一個普通的天體,更是一個文化符號,一種民族情結。從古時「嫦娥奔月」的神話到明代萬戶飛天的壯舉,從民間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到詩人筆下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望月、奔月、探月的夢想一直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自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以美國和前蘇聯為主的探月活動就已經逐步展開。
  • 小業態 大夢想|賣進口電飯煲的小夏
    在梅河口市,賣大米的商家很多。畢竟這裡是優質大米產區,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梅河大米」聲名在外,有產品,有品牌,有銷路,好好幹準能掙錢;在梅河口市,賣普通電飯煲的商戶也不少。畢竟當地人以大米為主食,做飯熬粥都得用鍋。
  • 這群淘寶上的年輕人「造物忙」
    從酷炫的電動滑板到竹子做的環保自行車,還有唐朝樂隊都愛不釋手的無頭電吉他——像陳正翔一樣的年輕人正「混跡」在淘寶,不斷與同輩靈感碰撞,不斷製造著許多改變生活的新「玩意」。淘寶網數據顯示,淘寶買家中80、90後的買家佔比七成,賣家中90後佔比已近超過三分之一,年輕人集中趨勢非常明顯。
  • 為了一夜暴富,這些年輕人迷失在義烏的網紅直播村
    而路對面,一個中年男子手裡抱著一堆粉色的小豬泡泡機,對著手機奮力嘶吼:「29塊9,29塊9,10個只要29塊9,還給你包郵!」他的對面,只有一個拉貨小哥,無精打採地靠在電動三輪上,低頭刷著手機,對一旁的嘶吼聰耳不聞。幾乎每走一段路,就能在某個店鋪門口,見到一群表演者。
  • 銅川人,銅川醫保政策都在這,請查收
    參加醫療保險 享受醫保待遇 銅川醫保政策都在這,請您關注快參保! 參保職工在一個參保年度內,第三次及以後住院不再設立起付標準。 7、銅川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報銷比例是多少?
  • 賣不出去就扔掉!海鮮市場13家商鋪關門:市場沒人我賣給誰?
    「貝類,尤其是海蠣子,時間長了賣不掉就得扔。」「真扔嗎?」「真扔!」8月8日周六上午,遼寧東港黃海大市場水產區,本該是一周當中人流最密集的時間段,海鮮商戶卻對著賣不掉的海蠣子一臉愁容。「魚蝦蟹等其它海鮮賣不掉可以凍起來,但海蠣子就沒法凍了。我在市場擺攤五六年,第一次幹扔掉海鮮這種事兒,心疼。」海鮮商戶說。
  • 這個河南人半年賺1千多億,先捐2億給武漢,再捐8億給西湖大學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河南人卻爆發了,半年就賺到1千多億。這個人就是中國豬王秦英林。秦英林是牧原股份的老闆,如今說到這家公司許多人已經不陌生了。可以說牧原股份在過去1年中成為了資本的明星,目前市值已經暴漲到3千多億。秦英林目前的身價已經超過了2千億,超越了許家印成為了河南首富。秦英林目前的身家僅次於雙馬,甚至超過了拼多多的老闆黃崢。
  • 中成信息:淘寶造物節來了,25歲年輕人都在做什麼?
    即將於8月10日在線上舉辦的淘寶造物節,就是這群年輕創業者的展示舞臺。繼「雙11」、「618大促」之後,淘寶造物節也被擅長造節的阿里「造」到第五年,在阿里體系內是一個大型活動。但董本洪說:「造物節不是為賣貨、促銷,就是想讓大家欣賞年輕人的奇思妙想,知道年輕人喜歡什麼。」
  • 三兄弟同進NBA,老大賺300萬,二哥賺1.2億,老三將近5億
    ——三井壽 在很多年輕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籃球夢。每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爭先恐後的跑到籃球場旁邊,然後開始盡情的表演。 在這來來往往之間,年輕人的朝氣蓬勃盡顯無餘,也充分展現出了每一個人的競技精神。
  • 北京一海鮮市場商戶下藥麻活魚 嗆人味散後直接賣
    活魚運輸車是由大貨車改裝而成的,車廂是一個巨大的水箱,水箱又被分割成若干小水櫃,據司機介紹,每輛活魚運輸車一次可運輸活魚1萬多斤。  不久,有兩人登上「遼P58877」貨車,只見他們打開車頂的水箱蓋查看一陣後,其中一名穿灰色T恤衫、背包的男子拿出一個褐色的小瓶,蹲下身子打開蓋倒進水箱中。
  • GREYBOX灰盒子:一間咖啡店的小夢想,一個億的大生意
    中國精品咖啡品牌GREYBOX灰盒子誕生於2016年,2017年就融資了一個億人民幣,估值也是一個億,不過是美金。成立第二年就能有如此作為,實在令創業團隊感到羨慕。當聽說GREYBOX灰盒子是「賣咖啡的」,這就更令人羨慕了。
  • 一百根牙籤賺一分錢,一個帽子賺一分錢,義烏商人怎麼富起來的
    義烏市場年交易額500億。義烏還成立了慈善機構,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籌得資金1.14億元,從大中型企到個體經營者,甚至單位職工都有錢捐款。義烏商人到底用什麼方法,積聚了如此多的財富?難道義烏是塊風水寶地不成?在義烏買東西便宜到爆。
  • 羅永浩直播的十個追問,羅賣賣商業計劃書刷屏近億流量的十個邏輯
    一、先說說老羅抖音直播首秀01、看幾個數據:01)3小時,1.1億銷售額,超4800萬觀看02)小龍蝦、電動牙刷、奈雪的茶銷量分列前三03)粉絲男士73%,女士27%,26-32歲47.5%04)前期貨品均為國民品牌或國際品牌02、看幾個評價:01)賣貨成績不錯,但是賣貨水平一般
  • 銅川商販遙控電子秤隔空增重曝光之後
    楊先生在銅川經營一家餐飲店,主營酸菜魚,每月生意不錯,但是最近幾個月,他每月營業額所剩無幾,有時還要賠錢。楊先生感覺很奇怪,仔細觀察了很久,發現一直送貨的「小謝海鮮」有問題,送來的魚份量不對。「每次送魚時,供貨員都一隻手插進褲兜裡,最近一次發現送來的魚少了 18 斤,於是將供貨員叫來,當場摁倒從他身上找到了一個遙控器。」 楊先生說,這個遙控器能控制加減電子秤的重量,一個月下來要損失幾千塊錢。隨後,楊先生向市場監管局投訴,當地市場監管局查封「小謝海鮮」所有帳目,對店內的稱重器材全部封存帶走調查。
  • 泰國的特色小吃,像蝦又像蟹,50元一份,切開後你看是賺還是虧?
    泰國的特色小吃,像蝦又像蟹,50元一份,切開後你看是賺還是虧?車上的時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對於美食的追求也是越來越高,而且隨著現在美食的種類越來越多,對於一個吃貨而言,發掘更多的美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而且隨著現代旅遊業的火熱,人們外出旅遊時都會先品嘗一下當地的特色美食,異國他鄉肯定會遇上更多更新奇有趣的特色小吃了,今天順便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來自我們近幾年的旅遊勝地,泰國的特色小吃,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這種食物呢
  • 15年牛蛙價格先跌後漲養殖戶信心反彈 近期價穩
    15年牛蛙價格先跌後漲養殖戶信心反彈 近期價穩2015-12-29 16:3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從銷量方面來看,近期上海銅川路水產市場上牛蛙銷量和夏秋兩季差不多,和去年同期相比也差不多,貨源方面發生了一些變化,目前只有廣東和海南有牛蛙和虎紋蛙供應上海市場,福建地區牛蛙已經結束,江浙地區結束的時間比福建還要早,短期內福建和江浙一帶不會有大量的牛蛙供應市場。
  • 專科畢業,90後小夥身家40億,喜茶憑什麼估值160億?
    最近,一個榜單,更是喚起了90後的「人比人焦慮」;不知不覺間,90後已經邁入了可以在知名大佬盤踞的榜單中爭一席之地的年紀:近日,在最新出爐的「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上,出現了一個身價高達40億的年輕小夥身影,他就是聶雲宸,年僅29歲!
  • 探訪天津春節海鮮市場 海鮮價格緣何居高不下(圖)
    聊天的十來分鐘裡,來了三四撥買主,盧大力一邊用一根1米來長的鐵鉤子鉤起一筐浸在水池中的螃蟹,一邊向客人介紹:「您看這海螃蟹廣東空運過來的,大個兒的一斤多一隻,115元錢。六七兩一個的是舟山的,滿黃,80元。」「要麼來點鰨目魚?鮮的140元,冰凍的80元,鮃魚才35元……」他一邊推銷一邊回頭對記者說,「這些天對蝦和海蟹都賣得挺好。我屋裡這一池子螃蟹五千多斤,一兩天就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