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做料水比?怎樣控制料水比?
在糖化過程中,投入物料(粉料)的體積與水的體積之比稱為料水比,又稱糖化用水量。
料水比可分為總料水比、麥芽醪料水比和輔料醪料水比三種。
在啤酒生產中,這三種料水比是各不相同的,可以分別控制,但總料水比決定於麥芽醪、輔料醪的料水比,並以總料水比衡量醪液稀、稠的程度。
計算總料水比(糖化用水量)常常以第一麥汁濃度為依據,其計算方法可近似的以下列方式進行:
例:投入麥芽量為1900kg,投入大米量為1250kg,麥芽的無水浸出率為78%,大米的無水浸出率為95%,麥芽的水分含量為6%,大米的水分含量為12%,第一麥汁濃度為16°P,近似為16kg/hl。
由於以下原因,以上計算料水比不一定能得到濃度為16°P的第一麥汁,而是在16°P上下範圍內。
1、由於糖化效果的好壞(由原料質量和糖化條件影響),浸出率會有高低,所以第一麥汁濃度不一定使16°P;
2、由於糊化煮醪時會有部分水分蒸發,加上實際投料時,加水量在計量上的誤差,所以,第一麥汁濃度會有一定幅度的變化;
3、由於並醪時控制混合溫度的需要,有時會摻入一些冷水調整溫度,(特別是夏天)。
為了防止醪液殘留在送醪管內,需用一定量的水頂送,這樣都會增加糖化水量,造成第一麥汁濃度的變化;
4、原料含有一定數量的水分,會影響第一麥汁濃度。
當總料水比高於4:1時,一般稱為稀醪糖化,反之則稱為濃醪糖化。在糖化設備容量許可的情況下,一般採用稀醪糖化,因為稀醪糖化小效果好,麥汁粘度低,過濾速度快,但稀醪糖化原麥汁過濾數量多,麥汁含可發酵糖數量少,過稀還會對浸出率的有影響。
濃醪糖化一般常用於製造高濃度麥汁,其第一麥汁濃度可在18~20°P,甚至再高些。
濃醪糖化可有利於酶的對熱穩定性,作用速度雖並不加快,但作用效果較好,所以麥汁的可發酵性能較好。
但儂醪糖化麥汁粘度高,常常影響過濾速度,而且洗糟不易洗乾淨,易影響收得率。
不過,在啤酒生產中,影響糖化效果和收得率的因素是很多是多種多樣的,料水比的適當變化不一定會在麥汁產量與麥汁組成上有較為明顯的反映,所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糖化用水量允許有1-2%的誤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