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術」長波紅外成像用多級衍射透鏡

2020-11-19 藍海星智庫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受美國海軍研究署資助,猶他大學研發出寬帶輕質平板多級衍射透鏡,助力長波紅外成像系統小型化。

長波紅外成像對軍事、醫療和環境感知等領域至關重要。為保證透光率,通常採用矽、鍺或硫屬化合物等製成的曲面透鏡,加工成本高且尺寸較大,顯著增加成像系統的體積和重量。研究人員通過在平面透鏡上構造一系列直徑8 μm、高度不同的微結構,形成多級衍射透鏡。該透鏡使透射光發生衍射,產生光路偏折而聚焦。模擬結果證實該透鏡聚光效率較高,像差與傳統透鏡相當。實驗中製作了2個多級衍射透鏡試樣,並安裝在兩臺商用長波紅外相機上,以驗證其實際成像效果。結果表明,該成像系統的空間解析度優於170 μm,角度解析度約0.013°。採用高折射率矽平面透鏡和16個高度不同的微結構組成的多級衍射透鏡,在長波紅外波段的平均聚光效率達到71%。

這種多級衍射透鏡厚度低至10 μm,重量僅為傳統光學透鏡的1/100,製造工藝簡單、成本較低,有望用於新型夜視儀、航電設備或單兵裝備等。

(藍海星)

相關焦點

  • 夜視技術中的微光成像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對比分析
    可以說,微光成像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已經成為夜視技術的二大砥柱。第三代微光器件的工藝基礎是超高真空、NEA表面激活,雙近貼、雙銦封、表面物理、表面化學和長壽命、高增益MCP技術等,又為發展第四代微光管和長波紅外光陰極像增強器等高技術產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圖1所示是用三代微光夜視儀在同樣條件下分別獲取的圖像,從圖中可明顯看出第三代要優於第二代,而第二代又遠遠優於第一代。
  • 夜視技術中的微光成像和紅外熱成像技術比較
    近年來,微光夜視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基礎上,第四代技術應運而生。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紅外熱成像技術也走過了三代的歷程,它以接收景物自身各部分輻射的紅外線來進行探測,與微光成像技術相比,具有穿透煙塵能力強、可識別偽目標、可晝夜工作等特點。可以說,微光成像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已經成為夜視技術的二大砥柱。
  • 空中成像技術開發商「東超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近日,空中成像技術開發商「東超科技」完成585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安徽省量子基金、中企金嶺、贏初資本、弘博資本、合肥新經濟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本輪資金用途主要是核心技術、材料的更新迭代,產品的應用推廣以及市場拓展和產線升級。公司此前曾獲得合肥高新投資集團的天使輪投資,中科創星的Pre-A輪融資。「東超科技」成立於2018年,專注於空中成像技術和材料的研發。公司的核心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董事長韓東成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碩士,CEO範超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論物理學碩士。
  • InAs/GaSb Ⅱ類超晶格長波紅外焦平面探測器
    摘要:武漢高芯科技有限公司從2014年開始製備基於InAs/GaSbII 類超晶格的長波紅外探測器。在本文中,報導了像元規模為640 × 512,像元間距為15 μm的長波紅外焦平面探測器。本文通過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技術與成熟的III-V族晶片技術,成功地驗證了在大於10 μm的長波波段,用超晶格代替HgCdTe實現國產化並大規模量產的可行性。
  •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設備維護中的應用
    進行紅外熱像預測性維護的技術人員定期對關鍵設備的溫度進行檢查,從而可以隨時間跟蹤設備的運行狀況,並快速發現異常讀數以便進一步檢查。通過監視設備性能並在需要時安排維護,可降低因設備故障而發生的非計劃性停產的可能性,減少維護費用和設備維修的成本,延長設備資產的壽命,並最大限度地提高維護效果和生產能力。
  • 熱視覺和紅外成像技術提高近地作戰軍隊作戰能力
    打開APP 熱視覺和紅外成像技術提高近地作戰軍隊作戰能力 發表於 2019-01-02 09:13:37 為了實現作戰人員的「超能力」,如今的軍隊不僅要不斷擴充作戰人才,還必須要增強設備和技術的現代化。目前軍方正為實現「超能力」進行現代化的一項技術為夜視技術,具體來說,就是在低光照或無光照下作戰的能力。雖然傳統上作戰人員更依賴於圖像增強技術,並且目前看來這項技術仍然是作戰關鍵技術之一,但在使用多波長紅外傳感器的士兵系統中,需要繼續進行重大的技術改進。
  • 電裝評估短波紅外技術
    TriEye公司基於短波紅外(SWIR)傳感技術,提高傳統攝像頭在惡劣天氣和夜間條件下的能見度。SWIR通常被定義為波長在0.9-1.7μm,光譜比通常使用的近紅外光譜波長更長。TriEye的技術方案,則是基於CMOS工藝,體積小,成本比當前技術低1000倍。
  • 超材料和 AI 融合,洛桑聯邦理工「破譯」了聲音圖像
    聲音在空氣中作了一幅我們看不見的畫,人們需要用一些手段將其顯現出來。聽上去有點玄幻,能做到嗎?能!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波工程實驗室(Laboratory of Wave Engineering,EPFL)的一個小組利用超材料結合深度學習技術的創新思路實現了這個過程。
  • 什麼是短波紅外?
    因為短波紅外具有以下一些優點: 短波紅外成像技術特點基於InGaAs焦平面的短波紅外成像技術主要具有以下特點。●高靈敏度●高解析度●能在夜空輝光下觀測●晝夜成像●隱蔽照明●能看到隱蔽的雷射器和信標●無需低溫製冷●可採用常規的低成本可見光透鏡●尺寸小●功率低  1)高識別度:短波紅外SWIR成像主要基於目標反射光成像原理
  • Uber撞人致死,無人駕駛還缺遠紅外熱成像傳感器
    警方在一份聲明中稱:「當時該車輛正往北行駛,一名女性在人行道外穿過一條四車道道路時被它撞倒。」坦佩市警察局長西爾維婭·莫伊爾(Sylvia Moir)在接受採訪時稱:「基於受害人是從陰影中突然出現在馬路上的,很明顯,在任何一種模式(無人駕駛或人為駕駛)下,都很難避免這種碰撞。」
  • 2020紅外技術應用前沿論壇舉行
    9月9日,2020紅外技術應用前沿論壇在坪山創新廣場東部之芯舉行。9月9日下午,由坪山區人民政府指導的,深圳網聯光儀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紅外技術應用前沿論壇在坪山創新廣場東部之芯成功舉行。該論壇是圍繞著紅外技術及其應用進行研討的行業高峰論壇。
  • 成像雷射雷達技術概述
    在成像像素數要求很高而成像速率要求不很高的情況下,可採用這種技術。通過控制發射雷射,使發射光能同時覆蓋整個目標,然後用一個二維陣列探測器接收回波信號。這種方法一般需要對發射光進行調製,對接收信號進行解調,才能測量到距離信息。這種技術的優點是不需要掃描器,缺點是要求雷射器發射功率要足夠大,無法採用高靈敏度的APD探測器。
  • vivo又展示了另外一個領先行業的「武器」——TOF 3D超感應技術
    在不到六個月的時間裡,vivo 先後展示並量產了包括屏幕指紋、升降式攝像頭、屏幕發聲、SIP 封裝音頻模塊等多個堪稱「黑科技」的技術。 6 月 27 日,在上海舉辦的 MWCS 上,vivo 又展示了另外一個領先行業的「武器」——TOF 3D 超感應技術。 什麼是 TOF 3D 超感應技術?
  •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之:光片螢光顯微鏡 (1)
    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光學顯微成像技術發展迅速,不斷突破傳統極限。生命科學研究,要求成像系統在不影響生物活性的前提下,實現更大視野,更高解析度,更高速度的三維成像。這也意味著對成像探測器 - 科研相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螢光顯微成像技術簡介
    此外,由於螢光的高靈敏度和空間解析度使得螢光顯微鏡能夠在衍射受限的光學解析度下的長度範圍內對單個分子精確定位。另一種螢光顯微成像技術是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它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光學切片技術,其系統結構如下圖所示。
  • 「100倍變焦」的背後:「潛望式長焦鏡頭」如何煉成?
    ,堪稱「超級望遠鏡」,甚至有網友聲稱「不僅拍月亮,還拍到了空間站」100倍變焦的背後,是潛望式長焦鏡頭的運用,得以解決鏡頭模組和輕薄機身的衝突。長焦鏡頭的原理在了解「潛望式長焦鏡頭」之前,我們先要明白「長焦鏡頭」,回憶一下小孔成像模型:近距離物體,短焦距的鏡頭成像;遠距離物體,長焦距的鏡頭成像。
  • 熱成像儀使用中的五大常見誤區
    過往的熱成像技術與當今的技術模式之間的差異是相當驚人的,Max Fire Box曾拍攝了兩張對比圖,將20年前的熱成像儀與2年前的熱成像儀圖像清晰度進行比較,兩者間的差距堪比黑白電視和現代LED高畫質電視。傳統上,對火災環境的判斷主要依賴於視覺觀感,消防員通常通過觀察了解建築結構和煙氣情況,並根據肉眼看到的東西來判斷環境的危險程度。此外,還依靠感受到的熱量來衡量火場熱度。
  • 「紅外測溫槍」是怎麼測溫的,靠譜嗎?
    有時工作人員會嘟囔「怎麼這麼低,35 度不到」,碰到高溫的,工作人員就緊張了,「37 度?來重量一下!」。大家對這種測溫槍應該不陌生了,它的好處其實也很明了,非接觸式測溫不會傳染病毒,快速,便於大規模應用,但是這種簡易快速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靠譜嗎?還是要從它的原理開始講起。為什麼是「紅外」?我們剛說的測溫槍,基本上是採用紅外測溫法。為什麼會是「紅外」呢?
  • 紅外分光成像光譜儀:夜空鷹眼 無言獵犬
    濾光型成像光譜儀工作原理色散型紅外成像光譜儀利用特定的色散元件(也稱分光元件)將複色光分散,在探測器上得到每一個譜元的直接光譜強度。稜鏡分光利用稜鏡材料對不同波長的光產生的不同折射的原理;而光柵分光則利用光柵刻縫對光線的衍射和縫間的幹涉原理。光柵分光的特點是結構簡單、光譜解析度較高,但是其存在光通量較小、色散的非線性問題,且設備需要擺掃或推掃。
  • 短波紅外應用領域大揭秘—安防領域
    但是為什麼要使用短波紅外呢?短波紅外成像有一個其他技術無可比擬的主要優點,即它能夠透過玻璃進行成像。對於短波紅外相機來說,特製的價格昂貴的透鏡或者適應惡劣環境的外殼幾乎是不必要的。這就使得它們可以用於各種各樣的應用和產業。這種能力還允許短波紅外相機安裝在一個保護窗口內,當將相機系統固定在一種潛在平臺上時,這將可以提供很大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