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ta創新型的LUVIR技術加速PCB防焊量產製程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專業LDI設備製造商Limata日前正式發布其獨有的、經過市場驗證的適用於所有X系列產品的LUVIR技術®。此獨特的LDI技術在降低設備維護成本的同時,能顯著提高防焊油墨的成像速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8/416788.htm

創新的技術降低了成像需求UV光的能量,同時帶來成像速度的提升

在PCB製造製程中,防焊油墨的成像品質一直受到不斷提升的對位精度和成像精度要求的挑戰。相對於幹膜成像,防焊油墨的成像需要更高的UV能量。因此市場上多波長DI的解決方案(多波長對應於UV光波段)對高產出的需求而言太慢,生產廠家的成本也更高(更多的成像單元或更多機臺需求)。

為應對這一挑戰,Limata開發出一套全新的結合紅外(IR) 和紫外光 (UV) 防焊油墨成像方案。此方案可縮短成像時間、提高產量,同時對所有的傳統油墨成像均可提供最高規格的成像質量方案。「相對LED/DMD方案上需要400到1,000mJ/cm2的UV能量, 藉助LUVIR技術,僅需100到250mJ/cm2的UV雷射能量即可達到相同的成像效果,且不會影響防焊表面質量、解析度和準確性。」Limata首席技術官Matthias Nagel介紹道,「使用IR光使我們減少了UV雷射的使用,從而降低了設備的成本。相對市面上其他DI防焊成像系統的產品而言,Limata提供了極高的性價比。」

Limata創新型的LUVIR®技術加速PCB防焊量產製程

對所有的傳統油墨具有傑出的成像質量

高效率和高產出的LUVIR®技術適用於所有傳統的油墨,包含油墨的種類和顏色(例如綠色、藍色、黑色和白色)。從而避免了PCB廠家改用更加昂貴的DI專用油墨,此油墨材料的改變增加了油墨本身的成本以及新油墨生產製程的認證和時間成本。此外,LUVIR可以支持4 mil (100 µm)到6 mil (150 µm)厚度的防焊數位化直接成像,無明顯的undercut。在同樣的速度和良率下,這是多波長的DMD/LED成像方案不可能達到的。

更低的生產成本、更低的設備維護成本

從現場收集的生產數據來看,和其他的DI系統相比, 對於傳統油墨數字成像製程來講,採用LUVIR®技術每次可以降低高達40%的數字成像製程成本。 採用完全自主開發的自動遠程雷射校驗功能的UV/IR模塊降低了維護需求,減低了售後維護的成本。避免了生產廠家在設備生產周期中購買昂貴的長期售後服務協議。

裝備了四個UV/IR成像單元的LIMATA X2000系列可以用於高產出需求的應用。同時LIMATA也提供了緊湊型的X1000系列,可在較低成本下從掩膜/菲林的製程快速地轉移到雷射直接成像。

LIMATA的UVIR®技術在印製電路板和電子製造服務板塊  (PCB & EMS Cluster) 獲得了2019 Productronica創新獎。該技術裝備到所有LIMATA的X系列產品上,可滿足不同市場和地區PCB客戶的需求。所有X系列的產品也同時支持幹膜的數字直接成像,可達到1mil(25µm)的線寬和線距。


相關焦點

  • 液態感光防焊與幹膜防焊製程術語手冊
    打開APP 液態感光防焊與幹膜防焊製程術語手冊 佚名 發表於 2010-02-21 10:15:08 液態感光防焊與幹膜防焊製程術語手冊
  • 電路板生產線製程簡介(PCB Production Process)
    Engineering Question)或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工程溝通文章」送給客戶做確認,因為有些地方可能是客戶的特殊需求設計,如果隨便更改可能會造成PCB達不到設計者預期的要求;另外,這些工程文章中也會包含許多的工程最佳化建議,比如說IC腳間的防焊是否可以取消,有些導通孔是否使用防焊覆蓋或填銅塞孔等,溝通完成才能進入下一個生產的步驟,將PCB
  • PCB防焊油墨顏色多樣,對於印刷出來的線路板有什麼影響
    不同顏色的電路板表示所用防焊油墨的顏色不同。防焊油墨的主要作用是放在阻焊層,覆蓋導線起到絕緣、防止短路。綠色是經常看見的,因為習慣大家都用綠色的防焊油墨來做線路板,而防焊油墨的生產廠家,綠油也生產做得普遍比較多,成本也會相比其它顏色的油墨較低,幾乎都有現貨。當然,有些客戶也會要求其它的有顏色,像黑色、紅色、黃色等,這就要換上其它顏色的防焊油墨來印刷。
  • 塗布在線—淺析pcb板上的紅膠作用及製作流程
    本文將帶領大家來了解pcb板上的紅膠是什麼、pcb上紅膠有什麼作用、pcb貼片加工中紅膠的作用以及SMT紅膠標準流程。pcb板上的紅膠是什麼?SMT「紅膠」製程,其正確名稱應該是SMT「點膠」製程,因為大部分的膠都是紅色的,所以才俗稱「紅膠」,實際上也是有黃色的膠,這就跟我們經常稱電路板表面的「solder mask」為「綠漆」是一樣的道理。一般可以發現電阻及電容這些小零件的下面正中間都有一團紅色的膠狀物體,這個就是紅膠。
  • PCB油墨脫墨是什麼原因,該如何解決防焊油墨掉落問題
    遇到PCB防焊油墨脫墨現象該如何避免線路板阻焊油墨脫落原因有好多種,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下面就為大家來分析下是哪三個原因,以及如何解決避免防焊油墨脫落問題。1、PCB線路板在印刷防焊油墨時,前處理沒有做到位。比如:PCB板表面有汙漬、灰塵,或一些區域被氧化了。
  • 先進位程瀕臨極限,如何走出摩爾定律框架?
    同在今年,為維持世界領先,臺積電持續投資創新先進技術及卓越製造,資本支出創史上新高,上看約170億美元(約新臺幣5,100億元),其中約有8成用於3納米製程及更先進位程的研發。也因為長期專注創新,其5納米製程已搶先全球於今年第二季量產,成為蘋果A14仿生晶片、M1處理器的重要產能。
  • 隆達與美國企業技術合作,加速MicroLED量產
    據經濟日報報導,隆達電子與美國MicroLED的領導公司-艾克斯光電公司(X Display Company,以下稱XDC)今(6)日共同宣布,雙方將進行深度技術合作,雙方籤署協同研發及技術授權合約加速推進Mirco LED技術。
  • 力成全球首座面板級封裝製程量產基地預計2020年上半年完工 總投資...
    打開APP 力成全球首座面板級封裝製程量產基地預計2020年上半年完工 總投資達新臺幣500億元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9-26 15:44:00
  • PCB電路板內層塞孔製程技術全面解析
    塞孔一詞對印刷電路板業界而言並非是新名詞,早期在外層線路的蝕刻製程時為避免Dry-Film Tenting 在PTH 孔Ring 邊過小,無法完全蓋孔造成孔壁電鍍層遭蝕刻而成Open 的不良出現,當時曾採塞孔法填入暫時性油墨以保護孔壁,後因Tin Tenting 製程在市場上成為主流此工法才逐漸被淘汰;即便如此現行多層板亦被要求防焊綠漆塞孔;但上述製程皆為應用於外層之塞孔作業
  • PCB銀面發黑異常解決過程詳解
    目前筆者就遇到這樣的問題,STH板在量產時經過OSP處理後,銀面發暗,模擬客戶端組裝條件,使用IR-Reflow無鉛曲線烘烤兩次後銀面出現發黑現象,此異常已造成客戶端客訴,造成PCB工廠生活困難。正常和發黑銀面如圖2和3所示:
  • 電晶體材料 | 韓東國大學開發出常溫製程的高性能透明P型半導體
    編譯:Nina來源:dhnews東國大學融合新能源材料工學盧龍永(音譯)教授團隊開發出Cul材料的常溫高性能透明P型半導體
  • UHD面板帶動銅電極製程面板量產
    另外,在大尺寸TV面板製造過程更顯優勢,將不再為了改善導電率,增加其他附加的材料或製程。因此,許多廠商投入大量研發於銅電極製程的量產。  LGDisplay自2006年開始,為全球第一家廠商將銅電極導入其量產產線之中。並且,LGD在2008~2009年大幅提高了銅電極的應用比重,直至目前大部分的產品均已採用銅電極製程。
  • 加速時代 指數型技術的加速發展
    技術的融合改變整個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簡單來說,指數型技術的加速會讓我們會用新電腦來設計更快的新電腦,這就創造了一個正反饋循環,進一步提高了加速度,也就是庫茲韋爾所稱的「加速回報定律」。現在,正在這樣加速發展的技術包括一些迄今為止最強有力的創新:量子計算機、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技術、納米技術、生物技術、材料科學、網絡技術、傳感器、3D列印、增強現實、虛擬實境、區塊鏈等。但是,所有這些技術進步,無論看起來多麼強大,實際上都是舊聞。而新聞是,以前獨立的指數型加速技術浪潮,已經開始與其他獨立的指數型加速技術浪潮融合起來了!
  • pcb等離子表面清洗機印製電路板處理技術
    等離子體處理技術是一項新興的半導體製造技術。該技術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應用較早,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半導體製造工藝。因此,在IC加工中是一項長期而成熟的技術。因為等離子體是一種高能、高活性的物質,對任何有機材料等都有很好的蝕刻效果,等離子體的製作是幹法處理的,不會造成汙染,所以近年來已經被大量應用於pcb印製電路板的製作。
  • 臺積電:2nm製程將在2024年量產
    04 來源: 娛樂早上的 舉報   引言   在晶片受制於國外後,晶片製造技術一度成為了舉國之力都要攻克的任務
  • Cadence與聯電攜手完成28納米HPC+製程先進射頻毫米波設計流程認證
    聯華電子近日宣布Cadence®毫米波(mmWave)參考流程已獲得聯華電子28納米HPC+製程的認證。透過此認證,Cadence和聯電的共同客戶可利用整合的射頻設計流程,加速產品上市時程。
  • 溼式製程與PCB表面處理
    1、Abrasives磨料,刷材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6000.htm  對板面進行清潔前處理而磨刷銅面所用到的各種物料,如聚合物不織布,或不織布摻加金剛砂,或其砂料之各型免材,以及浮石粉(Pumice Slurry)等均稱之為Abrasives.不過這種摻和包夾砂質的刷材
  • Intel:EUV技術的發展可能趕不上我們部署10nm製程技術的腳步
    資料:ASML去年在SPIE2010上公布的EUV光刻機發展路線圖 在晶片廠商準備對某等級製程的晶片產品進行大量商業化生產之前,通常需要進行試產確保製程技術不出現問題,而在試產之前則必須確定所用的設計準則
  • 導入FinFET製程技術 聯電14奈米後年亮相
    具備低功耗特性的FinFET製程技術,儘管仍無法省去雙重曝光微影技術的成本,但卻能大幅提升單位面積內電晶體的整體效能,降低IC設計商因雙重曝光微影技術所帶來的成本衝擊,因此遂成為各家晶圓代工業者爭相競逐的技術。
  • 探討防眩光玻璃(AG Glass)簡介, 應用與製程工藝探討
    圖7、抗眩光玻璃在傳統產業上的運用觸控產品抗眩光玻璃製造方式,早期3C產品若要有抗眩光功能,會以貼上PET材質的抗眩光薄膜為主,但考慮環保意識抬頭以及歐盟逐漸嚴格卡空綠色產品(Green Products)包裝材法規,現在的蓋板玻璃和觸控產品AG的附加價值衍然而生,將抗眩光玻璃製程整合在OGS和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