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和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

2020-12-05 科學網

 

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1952年7月,華羅庚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在數學所成立後,他擔任所長。1955年,國務院通過並發布《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暫行條例》,經各學部的學部委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決定了得獎的論著與等次,並經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委員會和院常務會議的審核最後確認,華羅庚以其專著《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獲得195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其實,此書的初稿完成於1954年,正是這份初稿成為華羅庚獲獎的依據。195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多複變函數論中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一書。

 

此書一出版就引起了國際上的高度重視。首先是蘇聯科學院Stekkov數學研究所於同年來函要求將此書翻譯成俄文出版。英文版是1963年從俄文版再翻譯成英文,由美國數學會出版的。英文版出版後,受到國際數學界的普遍關注和高度評價,成為研究該領域時必然要引用的書籍。

 

華羅庚對多元複變函數的研究始於上世紀40年代抗戰時期。當時的西南聯合大學,條件非常艱苦,華羅庚住在人畜共舍的牛棚樓上。白天日寇飛機經常來轟炸,空襲時華羅庚仍在防空洞裡看資料。他想把單復變數的自守函數理論推廣到多元複變函數。

 

華羅庚早就認識到單變數的自守函數的推廣是典型域上的自守函數。同樣,他認為單位圓上的調和分析的推廣是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他用群表示理論具體構造了典型域上的絕對值平方可積全純函數的一組完備正交歸一函數系。群表示論與正交系的關係並非華羅庚首先發現,但能夠具體地找出非顯然的例子的所有不可約表示,並計算其正交化所需的各種常數,應始於華羅庚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的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的最初10年是華羅庚精力最充沛的10年,主要從事的研究仍然是多複變函數。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多復變數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同時,華羅庚的研究使得調和分析在上世紀60年代熱起來。多復變數自守函數理論現已發展成為現代數學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本報記者 王莉萍/整理)

 

《科學時報》 (2009-7-23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提出首個以新中國數學家命名的猜想,與華羅庚共啟多複變函數
    華羅庚二月十日在華羅庚的協調下,陸啟鏗終於迎來了他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個機遇,成為了解放之後華羅庚親自指導的第一個學生。到數學所後不久,陸啟鏗開始在華羅庚的指導下學習和研究多複變函數。首先他和華羅庚一樣都身患腿疾卻自學成才;其次,當年熊慶來不拘一格提攜了華羅庚,今日華羅庚又慧眼識珠拔擢了陸啟鏗。創建中國多復變 奏出最強音華羅庚帶著陸啟鏗一干人從零開始,創立了中國的多複變函數論學科。
  • 新中國檔案:華羅庚、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的成就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他除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這一世界數學難題外,又對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尖端技術和人類密切關係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羅庚同志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蜚聲中外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
  • 華羅庚、陳景潤在數學領域的成就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  1949年新中國成立,華羅庚感到無比興奮,決心回國。1950年,華羅庚和夫人、孩子回國,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接著,他受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邀請開始籌建數學研究所。1952年7月,數學所成立,他擔任所長。
  • 複變函數論的簡要總結
    比方說柯西收斂準則,柯西中值定理,還有一個著名的不等式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等等,並且柯西在複變函數論中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奠定了複變函數論的基礎:柯西黎曼方程(C-R方程)、柯西積分定理、柯西積分公式、柯西阿達馬公式(求解級數的收斂半徑)等等.
  • 華羅庚是我國現代傑出的數學家,新中國數學研究事業的創始人
    從此,華羅庚如魚得水,在數學的王國裡自由地起飛了。一年半之後,他攻下了數學系的全部課程,還自學了英、德、法文。到1936年,他已先後在歐美、日等國數學雜誌上發表了十幾篇有關數論方面的論文。華羅庚以自己的勤奮、才華和驚人成就,贏得了清華園師生的讚佩。
  • 湖州師範學院唐笑敏教授:讓人沉醉的多複變函數論研究
    #(通訊員 吳慧伶 記者 張吉)說起華羅庚,想必大家眾所周知,他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複變函數論等方向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 乾貨 | 拯救你的線上期末考!(複變函數論)
    這次我們請到了18級的鄧展望同學來作複變函數論的筆記整理與複習指引。    判斷一個複數項級數是否收斂,不僅可以用上述定義,還可以根據數學分析中的判別法對實部和虛部分別進行判斷,當二者均收斂時,才能說明複數項級數收斂。另外需要注意,絕對收斂說明原級數一定收斂。
  • 華羅庚的所長就職報告與中國科學院的數學事業
    就職報告不僅描繪了數學所發展的藍圖,在一定程度上也繪製了新中國數學事業的藍圖。數學所成立初期的工作乃至以後的發展,從科研布局到人才聘用,基本上遵循了這一藍圖。基礎數學數學所成立初期,首先是在國內較有基礎的理論學科,如數論、代數學、拓撲學、函數論等方面凝集力量,準備攻堅。華羅庚先後親自組建數論研究組和代數研究組。
  • 【中國科學報】陸啟鏗 在斷弦琴上奏出多復變最強音
    華羅庚  二月十日  在華羅庚的協調下,青年陸啟鏗終於迎來了他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個機遇。  到數學所後不久,陸啟鏗就開始在華羅庚的指導下學習和研究多複變函數,成為解放之後華羅庚親自指導的第一個學生。
  • 一生只有初中文憑卻是公認的世界數學大師——華羅庚
    熊主任慧眼識珠,華羅庚從此到達了自己學術生涯的第一站。華羅庚做了清華大學的圖書館管理員,可別小看那個時代的圖書館工作人員,這個崗位上真是臥虎藏龍,李大釗同志做過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毛主席年輕時候做過北大圖書館管理員。。。
  • 華羅庚:新中國第一位數學家
    他就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複變函數論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解放後第一個從國外回歸新中國的世界著名學者華羅庚(1910~1985)。少年時華羅庚即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通過自學,1930年發表的《蘇家駒之代數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論文,引起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高度重視。
  • 丁夏畦院士撰文:深切懷念華羅庚先生
    由孫本旺教授(武漢大學教授,曾是華羅庚的助手)推薦,畢業後即來數學研究所工作。剛來時,一方面聽華老師講解他的典型群理論,另一方面華老還讓我讀數論的文章,考慮群論和體論的問題。有一次,我在華老的書架上看到了許多蒂奇馬什(E. C. Titchmarsh)關於Riemann zeta-函數的論文單行本。
  • 複變函數論(鍾玉泉第四版)1-9章作業習題+答案,已更新至第6章
    總第149期December 13, 2020複變函數論前言
  • 今天是華羅庚紀念日 只有初中文憑的他是如何成為中國數學之神
    1925年,初中畢業後,華羅庚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因拿不出學費而中途退學,因此他的文憑便止步於此。但是他的數學之路才剛剛開始,回到家幫忙父親料理雜貨鋪的同時,開始自學數學。正是華羅庚的強大的數學天賦,僅僅三年,也就是1929年,他就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而且一篇不夠,又在第二年再次發表了一篇。這個時候的華羅庚才剛剛20歲。
  • 【數學·複變函數】留數和留數定理
    複變函數的最後一個內容是留數和留數定理。
  • 華羅庚:定律不滅,華章未已
    1930年春,華羅庚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轟動數學界。華羅庚這篇數學論文,既嚴正地指出了蘇文中一個十二階的行列式之計算錯誤,同時也毫不諱言地否定了自己此前的「代數的六次方程式之解法。」這種既敢向權威挑戰又虛懷若谷的精神和堅持真理又勇於修正錯誤的治學態度,正是華羅庚日後能成為大數學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 複變函數,怎麼學?聽郝志峰教授給你講(一)
    Argand, 1768-1822) 和德國數學家高斯 (C.F.Guass, 1777-1855)先後互相獨立地給出複數的幾何表示, 即在直角坐標系下, 橫軸上取點 x, 縱軸上取點 y, 且分別做垂直於該坐標軸的直線, 它們的交點表示複數 x + by. 像這樣表示複數全體的平面稱為「複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