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FORMA機器魚機械結構解析(上)

2021-02-25 小小工程師

樂高近期發布了一款眾籌作品FORMA,其外形是遊動的魚。遺憾的是,這個作品目前只在美國和英國發售,國內暫時還買無法購買。

這個作品的機械部分還是很有意思的,採用手搖的方式讓魚的身體波浪式地擺動起來。下面的動圖是樂高大師jason做的積木版,動態效果還是非常逼真的。

工作室的設計師對這個作品的機械結構部分做了一番研究,本期開始做一個結構解析。

FORMA的的機械部分整體結構如下圖所示。分為底座、連杆機構、身體骨架等幾個部分。

1.底座部分

FORMA的核心部分是底座,這裡設計了一套精妙的機械結構。底座部分如下圖所示。

底座的動態效果是搖動手柄的時候,黑色的4號軸同步轉動。

在狹小的空間內,使用了5枚齒輪設計了減速傳動機構。

這套齒輪減速機構的轉速比為:

12*20*12 / 20*16*20 = 0.45

底座部分共使用零件39個,主要搭建步驟如下圖:

(未完待續)

感謝支持原創!

相關焦點

  • 樂高FORMA機械鯊魚——結構完全解析
    今天我們就來解析一下它的完整結構。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小小工程師」,有刪改。這個作品的機械部分還是很有意思的,採用手搖的方式讓魚的身體波浪式地擺動起來。下面的動圖是樂高大師Jason做的積木版,動態效果還是非常逼真的。
  • 結構設計 | 樂高六軸機械臂結構解析
    >兩款機械臂都由底座、一級手臂、二級手臂和機械手等結構部分構成。共有六個自由度,使用了六個EV3馬達,其中中馬達四個,大馬達兩個。需要兩個EV3主機進行控制。仔細對比兩代作品,會發現他們的主要結構基本沒有變化,主要的變化在外形上。第二代做的更加美觀,一代的底座基本採用科技磚進行搭建,二代改用磚塊為主,在四周的開孔周圍還設計了倒角。
  • 簡單機械原理模型解析
    寫在前面:最近在做老師培訓,fll選拔整理題目,收集整理了一些簡單機械的知識和原理模型,希望能幫助一些新加入樂高行業的老師們,家長們也可以看看用樂高可以學到些什麼
  • 樂高簡單機械的齒輪部分怎麼玩?
    大家好,這個部分是基礎原理部分,機械入門部分,樂高官方給機械結構劃分了四個部分:齒輪,輪軸,槓桿,滑輪。這次,我們從「齒輪」講起。內容取自樂高官方簡單機械套裝原理模型,教學材料。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做出酷炫炸天的機器人還得先把基礎原理學會。許多家長問我,樂高學校的教學材料為什麼和外面買的那些玩具不一樣,這可不就是廢話嗎?樂高的教學材料是科技件,用來搭建機器人,可非玩具樂高可比,只能搭個模型房子,不然學啥子科學知識呢!
  • 樂高EV3機械爪合集
    這周給大家帶來的是EV3的機械爪合集,5種不同結構類型的機械爪來自五十川老師的作品,可以應用於各種比賽或者任務場景中,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一期的視頻。            2019年的今天我們發現身邊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是越來越多了,然而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已經出現了指南車,在我國三國時期諸葛亮製作的木牛流馬都是屬於機器人的鼻祖。
  • 好強大的仿生機器魚!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智能環保又實用!
    仿生機器魚的配置及性能配合機身內搭載的4k廣角運動鏡頭和穩定系統,讓體驗者不錯過每一個美好畫面。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水面上通過手機與機器人相連接,實時直播水下畫面,控制機身行駛路線。如果在水中遇到障礙物怎麼辦?機身上的紅外定位感應器可以保證讓水下攝影機器人在水中自由穿梭的同時,自動躲避障礙物,讓它真正擁有了魚的特性。
  • 樂高簡單機械的槓桿部分怎麼玩?
    大家好,這個部分是基礎原理部分,機械入門部分,樂高官方給機械結構劃分了四個部分:齒輪,輪軸,槓桿,滑輪。上次,我們說完了輪軸;這次,我們來說第三部分—「槓桿」。內容取自樂高官方簡單機械套裝原理模型,教學材料。槓桿:槓桿通常指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支點轉動的杆。關於槓桿,主要是距離和力的關係。
  • 人造「血」可驅動機器魚遊動
    英國《自然》雜誌19日發表了一項工程學最新突破:美國團隊研製出一種液壓液組成的人工合成血管(人造循環)系統,可以通過機械傳動和電力驅動的方式為軟體機器人提供動力。在對該系統的測試中,一個軟體的機器獅子魚能夠逆流遊動,拍動胸鰭。  科學家們對機器人動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與平衡進行過深入研究。
  • 深港高校聯合研發出世界上50米遊得最快的仿生機器魚
    鄧蘇 攝中新網深圳3月2日電(鄭小紅 鄧蘇)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2日向此間媒體透露,該校工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教授王崢課題組與香港大學合作開發的仿生機器魚VAYU Fish(簡稱「VAYU」),近日以26.79秒的成績創造了「機器魚50米最快遊泳」世界紀錄,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 樂高簡單機械的滑輪部分怎麼玩?
    大家好,這個部分是基礎原理部分,機械入門部分,樂高官方給機械結構劃分了四個部分:齒輪,輪軸,槓桿,滑輪。內容取自樂高官方簡單機械套裝原理模型,教學材料。滑輪:滑輪通常指帶纏繞皮帶或繩子用的凹邊的輪。連接滑輪的皮帶可能會「滑移」,這意味著作用力沒能得到有效利用。當滑輪皮帶太松或者滑輪尺寸不同時,這種情況就會發生。
  • 製造機器魚:科學家模擬魚類運動機制
    從實用性和美觀的角度,製造一條能遊泳的機器魚是個不錯的主意;而且,它很可能將幫助我們在外星球的海洋中尋找外星生命。近日,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物理工程師團隊展示了一項測定和模擬魚類遊泳的新技術,他們的研究內容發表在《混沌》(Chaos)雜誌上(《混沌》是一本頂尖數學期刊,刊登非線性動力學和非線性物理學上具有重要原創性的論文)。研究揭示,魚類的遊泳比我們原本想像的複雜得多。論文共同作者、哈佛大學動物運動專家馬提亞·加佐拉(Mattia Gazzola)說:「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運動方式。
  • 合成血管系統問世 人造「血」可驅動機器魚遊動
    合成血管系統問世 人造「血」可驅動機器魚遊動 2019-06-2004:54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合成血管系統問世,為軟體機器人供能  人造「血」可驅動機器魚遊動
  • 工學院謝廣明課題組在仿箱魨機器魚仿魚類側線感知研究方面取得新...
    側線系統是大多數魚類和兩棲動物類重要的感知器官,主要由一系列分布在魚體周圍的機械感受器——神經丘組成。這些神經丘包括分布在魚體表面的表面神經丘和分布在骨狀管壁內或鱗片形成的側線管道內的管道神經丘兩類。利用側線系統,魚類可以有效地感知周圍水環境中的水動力學變化信息,並在魚類的趨流、避障、捕食定位、集群等行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 合成血管系統問世,人造「血」可驅動機器魚遊動
    英國《自然》雜誌19日發表了一項工程學最新突破:美國團隊研製出一種液壓液組成的人工合成血管(人造循環)系統,可以通過機械傳動和電力驅動的方式為軟體機器人提供動力。在對該系統的測試中,一個軟體的機器獅子魚能夠逆流遊動,拍動胸鰭。科學家們對機器人動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與平衡進行過深入研究。
  • 西班牙殘疾少年用樂高玩具自造機械假肢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7日報導,西班牙一名19歲少年阿圭勒具有先天缺陷,缺失右前臂,但他從9歲就開始用樂高玩具為自己製作機械手臂,目前他已經製作了四款,並且每一款都較前一款有更好的靈活性。他的夢想是在大學畢業後為有需要的人設計價格低廉的假肢。
  • 南科大研發出遊泳最快的仿生機器魚,破了金氏世界紀錄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工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教授王崢課題組與香港大學合作開發的仿生機器魚VAYU Fish(下簡稱「VAYU」),以26.79秒的成績創造了「機器魚50米最快遊泳」世界紀錄,並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
  • 浙大造軟體機器魚 遊出「菲爾普斯速度」
    浙江大學實驗室裡的一條「魚」4月5日出現在著名大眾科學雜誌《新科學家》上。
  • 首條海洋仿生機器魚2843個零件組成
    2.寶石般的機器魚寶石般的機器魚(圖片提供:Adrian Dennis, AFP/Getty Images )  照片於2005年10月7日在倫敦水族館拍攝,一名兒童正在饒有興趣地觀看一條好似寶石般的機器魚。不久之後,5條類似的機器魚將被部署到西班牙海岸,執行搜尋水中汙染物的巡邏任務。
  • 樂高零件認識清單【收藏】
    對於剛入行機器人教育的外行的老師來說,機械方面的專業知識可能是每個老師的短板,我特意找了一下樂高的一下零件,供每個新入行的老師學習,下面的零件清單是樂高裡面的零件
  • 太湖檢測有了機器魚(環保科技)(圖)
    機器魚和魚類和諧共處  機器魚,其實是一個微形的魚形機器人。它有著尖尖的黃色頭部,光溜溜的黑亮身體,背部有魚鰭,甚至還有擺動自如的尾巴。如果不是工作時身後拖著一個船形的浮標,工作中的機器魚儼然就是一條生活在水中的大魚。  據參與研製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梁建宏博士介紹,機器魚在水中的前行方式採用的就是魚類的推進方式,也就是完全利用尾鰭的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