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學家趣談科學 | 劉毅:誰說螃蟹都是橫行霸道?

2021-01-09 知識就是力量

五四青年節來啦!《知識就是力量》特別策劃「青年科學家趣談科學」系列內容,我們將從航空航天、生命科學、化學、人工智慧、動植物、物理天文等領域挑選青年科學家,一方面帶領大家認識中國優秀的青年科學家群體,另一方面,這些青年科學家將帶領大家讀科學、知科學、愛科學。

中文博大精深,有不少來源於動物。

比如歇後語「一群螃蟹過街」,

對應的是成語「橫行霸道」。

「橫行霸道」用在螃蟹身在似乎再好不過了,

一方面因為螃蟹是橫著走的,

另一方面也因為許多螃蟹看起來很兇,

是「蠻橫,仗勢做壞事」的化身。

其實,

並非所有的螃蟹都是橫著走的,

長腕和尚蟹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快跟著劉毅博士去看看吧。

劉毅 環境科學博士,曾獲英國最高自然保育獎——惠特萊獎、福特汽車環保獎、SEE·TNC 生態獎等國內外知名環保獎項。現任中國紅樹林保育聯盟理事長兼總幹事、北京市銀杏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福建省綠行者環境保護公益中心副理事長、莆田綠萌濱海溼地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市海滄區綠萌濱海溼地保育中心主任、SEE 創綠家資助顧問、銀杏夥伴、勁草夥伴。自 2001 年至今一直開展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研究和民間保育工作,同時開展潮間帶軟體動物的研究和科普工作。已出版或參與出版圖書《海南紅樹林生態導覽手冊》、《阿水的溼地旅行日誌》、《家在紅樹林》、《回歸珊瑚礁》、《海南東寨港紅樹林軟體動物》、《飛吧小黑皮》(上下冊)等。

長腕和尚蟹

撰文/劉毅

長腕和尚蟹( Mictyris longicarpus )隸屬於和尚蟹科(Mictyridae),個體不大,長得特別萌。它的頭胸甲寬約 1 釐米,呈淡藍色,圓球形,表面較隆起且光滑,形狀神似和尚的光頭,這也是其「和尚蟹」名稱的由來。

長相奇特

與其他螃蟹一樣,它也有四對步足和一對螯足。步足白色且細長,基部有一截紅色,好似穿了8 只襪口一大截紅色的長筒足球襪;螯足白色,不太強壯,並呈現一定弧度的外凸,乍一看還以為是受傷後螯足變畸形了。它長了一對與身形完全不匹配的小眼睛,眼柄短,遠看像一個肉包上灑了兩顆很不起眼的芝麻。

奇特的長相與它的生境密切相關。長腕和尚蟹生活在河口潮間帶沙泥灘上,取食泥沙中的有機質。每當潮水退去,它們便紛紛鑽出來,邊走邊不停地用兩個螯足挖泥沙同時往嘴裡塞,並快速從中過濾出可食用的有機物,而將泥沙吐出,周而復始。它們需要趕在泥沙未完全乾透前的幾個小時抓緊進食,以便迎接下一次漲潮。與大部分螃蟹不同,長腕和尚蟹是直著向前走路的,有時也向斜前方走,且步伐飛快。它們的警惕性頗高,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約 8 米,一旦超過安全距離或有風吹倒動,它們立刻就地鑽洞,一眨眼功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一大片疏鬆的沙土。

三大生存策略

在潮間帶食物網中,長腕和尚蟹扮演的是初級消費者的角色,同時也是許多更高級消費者的食物來源,比如水鳥。在水鳥眼中,長腕和尚蟹是無法抵禦的美食,而為了不被吃光,它們也有自己的生存策略。

第一,量大。長腕和尚蟹以量取勝,在外出覓食時常常組成成千上萬隻的龐大隊伍,猶如沙泥灘上的軍團,弄得鳥兒們眼花繚亂,即便是被吃掉一些,對於種群的繁衍也無大礙;

第二,鑽洞小能手。長腕和尚蟹遇到危險時會就地鑽洞,此時,細長的步足配合著靈活的螯足以順時針方向螺旋向下挖掘,而圓球形的身體加上剛好「貼合身體弧度」的螯足,減小了阻力,完全可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形容,當然,挖洞的深度有限,通常就在表層下 2-3 釐米的位置;

第三,裝死。長腕和尚蟹落單後,在來不及挖洞或者被從洞裡挖出來時,還有最後一個絕招——裝死,它們會將步足和螯足緊貼身體,蜷縮成一個球,一動不動,哪怕被推著滾了好幾圈,也無動於衷。試想,若是一隻鳥用喙將裝死的和尚蟹撥著滾了出去,它還沒動靜,那麼鳥可能覺得自己搞錯了,而直到鳥更換目標前,裝死的和尚蟹一定都在心裡默念:「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美味「沙蟹醬」

學會了上述三招,長腕和尚蟹的生存概率大幅提升,但再怎麼聰明,也鬥不過人類。在廣西北海,有一道特色美食「沙蟹醬」,就是用長腕和尚蟹製成的。

在和尚蟹成熟的季節,人們選擇夜間退潮時戴著頭燈、拿著掃把和畚鬥到海邊「掃」螃蟹。夜間退潮時大量的長腕和尚蟹鑽出來覓食,密密麻麻布滿了潮間帶分布區,而它們在夜晚對光線敏感,頭燈的強光照射會使其短暫失明,從而行動遲緩,此時,人們只要拿著掃把順著地面往畚鬥裡掃,沒掃幾下就裝滿一畚鬥,一個晚上收穫二十斤完全沒問題。抓到的和尚蟹經過清洗、去沙去雜質、舂碎、醃製,就成為美味的「沙蟹醬」。

因此,對於長得萌、直著走、勤打洞、愛裝死的長腕和尚蟹,「橫行霸道」這個成語完全不適用。

相關焦點

  • 戲說螃蟹家族史話
    石斑魚、鸚嘴魚、蘇眉魚、刺尾魚、小丑魚和清潔魚;海星、海膽、海參、海兔它們圍繞在周圍靜靜地傾聽,都聽入迷了。「我就奇了怪了,大海裡的精靈要麼遊泳,要麼爬行,可都是腦瓜朝前移動。」哆囉滿腹疑惑地說,「你們螃蟹為啥非要搞花樣兒,橫著走路?難道是在踐行橫行霸道的誓言嗎?」納罕豎起木棒眼睛,反駁道:「切!
  • 科學故事:寄居蟹為什麼搶佔人家的房子?吐了白沫的螃蟹沒死?
    他鑽岀來千恩萬謝地謝了謝海螺,然後問這房子是誰的,為什麼沒人住。海螺含著淚花說:「這是我爺爺的,他年老去世,留下了這間房子,我也用不上,看你可憐,這房子就給你住吧。」海螺又是一番感謝。住在這房子裡可真舒服呀,再也不怕那些壞傢伙找自己的麻煩了,寄居蟹樂壞了。可誰知,隨著自己一天天長大,這房子住不下了,他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房子,焦躁不安起來。
  • 為什麼螃蟹效應屢屢出現?
    身子還軟,要被別的螃蟹吃去的。這並非空害怕,他實在親眼見過。他慌慌張張的走。旁邊的螃蟹問他說,「老兄,你何以這般慌?」他說,「我要蛻殼了。」「就在這裡蛻不很好麼?我還要幫你呢。」「那可太怕人了。」「你不怕窟穴裡的別的東西,卻怕我們同種麼?」
  • 當然是「橫行霸道」的螃蟹啊
    說起九月的美食,我首先想到的便是螃蟹。螃蟹,甲殼類動物,大多數生活在海裡,有部分棲於淡水或陸地。它和大部分動物不一樣,別人是肉包著骨頭,他是骨頭包著肉,堅硬的外殼便是他的外骨骼。目前螃蟹種類大約有4700種,我國約800種。螃蟹營養豐富,含有豐富優質的蛋白質,優質蛋白質中還含有胺基酸,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E,精氨酸等營養物質。
  • 胃裡長牙齒、祖先「四不像」……沒看錯,我說的是螃蟹
    在傳統習慣中,螃蟹的存在似乎只是為了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雖然近些年市場上陸續出現了一些寵物蟹,但恐怕我們對這些的小傢伙總體的印象依舊只停留在「橫行霸道」、母蟹吃黃這些最基本的層面上。 除了經常成為餐桌上的「主角」,螃蟹身上還有著太多鮮為人知的秘密。來看看你是不是都知道。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螃蟹
    有意思的是,連公母螃蟹都有不一樣的叫法,雄蟹是蜋螘(láng yǐ),雌蟹稱作博帶。可見古人對蟹是非常偏愛了。說螃蟹有毒當然有點危言聳聽,但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大自然生物萬千,螃蟹有幾隻腳其實是不能下定論的,「六跪二螯」的說法可能只是荀子發現的大多數,湖蟹、河蟹、毛腳蟹、青蟹、海蟹、大石蟹等等,畢竟這麼多種類的螃蟹,誰知道還有哪些物種尚未被探明的呢。 作為熱愛美食的民族,我們在追尋美食的路上從未認輸。
  • 秋風起蟹腳肥,愛吃螃蟹不會挑?教你挑螃蟹的小訣竅,肉肥鮮美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肥」,入秋後又到了螃蟹「橫行霸道」的季節。也是吃螃蟹的好時節,前幾天在樓下小飯館吃飯,還聽到隔壁大媽說剛買了梭子蟹。說起來螃蟹,也不知道是誰第一個發現了螃蟹的美味,魯迅曾經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 為什麼螃蟹都要用繩子綁著賣?煮螃蟹的時候要把繩子去掉嗎
    螃蟹有著堅硬的外殼,還長得兇神惡煞,多虧了第一個挑戰吃它的勇士,人類才能發現這種美味。任它橫行霸道,還不是成為了人們的盤中美食。一隻螃蟹去掉了殼等不能吃的部分,剩下的肉實在太少,而且吃起來也挺費勁的。但是這些因素都阻擋不了人們對它的熱愛之情。
  • 起底新冠疫苗生物工藝鏈條:專訪賽多利斯劉毅
    日前,賽多利斯生物工藝事業部中國負責人劉毅接受了第一財經的採訪,就如何以創新驅動生物工藝「降本增效」及支持生物製藥領域的革新等方面做了交流。「劉毅認為:」化繁為簡的本質是以一流的產品和技術來簡化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工作,加速全球生命科學與生物製藥領域的發展。
  • 螃蟹的鮮,年糕來吸收,賣的是螃蟹價格,傻B做法,不要騙我哦
    螃蟹的鮮,年糕來吸收,賣的是螃蟹價格,傻B做法,不要騙我哦。老闆你過來,包證不打你,為啥螃蟹底下藏著這麼多年糕,我可是付買螃蟹的價格呀!你當我傻B嗎?原來螃蟹鮮美滋味全被年糕吸走,年糕口味趕上螃蟹。煮熟的橫行霸道,乖乖抱著年糕不放,因為鮮美全在裡頭,不報警,都當我是空心大蘿蔔。這時路過一隻招潮蟹趕緊過來替大哥助陣。
  • 趣談生活中的光學現象——市十八中小開展「科學家進校園」活動
    趣談生活中的光學現象——市十八中小開展「科學家進校園」活動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19-08-29     來源:東區教育和體育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趣談科學 |王迪雅:重金屬「錳」如虎?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錳中毒?
    五四青年節來啦!《知識就是力量》特別策劃「青年科學家趣談科學」系列內容,我們將從航空航天、生命科學、化學、人工智慧、動植物、物理天文等領域挑選青年科學家,一方面帶領大家認識中國優秀的青年科學家群體,另一方面,這些青年科學家將帶領大家讀科學、知科學、愛科學。
  • 給50位青年科學家一人發300萬,這事靠譜
    這是「科學探索獎」成立後的第二次頒獎,2018年,騰訊基金會宣布將陸續投入10億元注入「獎金池」;2019年,首批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獎金將分5年到帳。也就說,加上今年的50位,100位青年科學家將共同分享3億元獎金。騰訊方面表示,頒獎對象的範圍也頗為寬泛: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全職工作,年齡45周歲及以下。
  • 「家」門口玩轉科學,科學家「走進」學生社區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請說出三位曾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及對應的獎項名稱」、「你知道我國河口海岸學的奠基人是誰嗎?」橋面上整齊排列的科學家事跡展板,各攤位精心設計的科技生活互動體驗,本屆社區文化節受到閔行區科普項目資助,以「科技報國,追光未來」為主題,將科學精神融入學生社區,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師大學子科創新活力。
  • 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 獲2020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2019年,陳擎教授作為中國青年科學家代表,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當時,該論壇邀請65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菲爾茲獎、麥克阿瑟天才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參加,100多位中國兩院院士、世界優秀青年科學家共同出席、深度對話。
  • 聽頂尖青年科學家說:他們的收穫,他們的感動,他們的期許
    圖|WLF獨家「這是一個很棒的會議,我們每個人都沉浸其中。」以色列理工學院生物學院副教授梅塔爾·蘭道(Meytal Landau)說。在3天會期中,組委會一共組織了跨越11個時區的15場青年論壇、5場博士論壇,主題涵蓋生物醫學、智能材料、清潔能源、綠色化學、化學合成、天文物理、物理、腦科學、公共衛生與經濟等,逾百位青年科學家參與。
  • 你知道螃蟹為什麼要橫著走嗎?
    「橫行霸道」幾乎是螃蟹的代名詞,但實際上,這是冤枉了它們——螃蟹橫行純屬迫不得已,這是由螃蟹身體結構決定的。 螃蟹十隻腳都生長在身體兩側。
  • 螃蟹全都是橫著走的?有一種螃蟹偏偏要直著走,而且數量還很多
    螃蟹全都是橫著走的?有一種螃蟹偏偏要直著走,而且數量還很多我們常用螃蟹來比喻一個橫行霸道的人,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螃蟹都是橫著走的,所以人要是也是在行為上非常蠻橫,就像螃蟹走路一樣,這個比喻還是非常恰當的。但是,是不是自然界中的所有螃蟹都是橫著走的呢?
  • 世界上最大的螃蟹,被稱為「殺人蟹」,卻敗給吃貨?西瓜視頻揭秘
    雖然我們無法親眼見到它,但是我們可以跟隨西瓜視頻創作人家瑞大兄弟一起來看一看,這只在海裡橫行霸道的"螃蟹"具體長什麼樣子,然後身臨其境般的品味這隻螃蟹的味道。它的蟹身將近有一個籃球那麼大,巨大無比的體型再加上猶如方天畫戟般長過半米的蟹腿,已經能夠使它輕鬆地在海洋裡橫行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