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二維超導天線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11-26 全國產經平臺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近年來,二維層狀單晶超導材料在國際上成為備受關注的研究重點。相較於傳統非晶態、多晶態超導薄膜,二維層狀單晶超導材料由於其極高的單晶質量,因而能將超導態保持到納米級的原胞層厚度,這使得探測樣品的本徵二維超導的新奇屬性成為可能。儘管二維層狀單晶超導材料擁有豐富的量子現象,其在新功能納米器件方面亦擁有巨大潛在應用價值,但現階段科研人員對二維層狀單晶超導材料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在物理屬性方面,基於二維層狀單晶超導體的新功能器件的研究尚且處於空白狀態。

為了構建基於二維層狀單晶超導體的新功能器件,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量子調控與量子信息」重點專項等科技計劃的支持下,復旦大學的研究團隊製備了高質量的單晶二硒化鈮塊材,並用膠帶機械剝離法成功解離出厚度在1-5nm的高質量二維單晶超導二硒化鈮。有趣的是,通過輸運測量發現,在超導溫度以下,樣品的二倍頻磁阻等溫曲線呈現多峰的反對稱特點。通過進一步對不同電流下的二倍頻磁阻信號分析研究發現,這是由於對稱性破缺造成的可逆電磁手性效應,該效應對應的雙伽瑪值(反映電磁手性效應的強度參數)遠大於傳統非超導體系。

基於這種可逆電磁手性效應,修發賢課題組設計製備了納米尺度超導二硒化鈮天線器件。在超導態下,由於二硒化鈮中的渦旋在外電磁場驅動下獲得了淨速度,器件可以實現對外界施加的電磁波的信號的非互易可逆探測:當對天線器件輻射電磁波時,器件可以穩定的產生直流電壓、電流信號,並持續穩定地對外界輸出能量(做功)。同時,該器件可以實現對小到1微瓦的電磁波信號的探測,器件的探測頻譜寬度可達5MHz-900Mhz。

該項工作填補了世界上基於二維單晶超導體器件研究的空白,對於新型二維單晶超導體的實際器件應用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研究工作表明,二維層狀單晶超導體對射頻甚至更高頻段的電磁波的能量採集、探測和識別等過程是一個非常好的器件實現平臺。特別是,這種納米尺度的超導天線器件,可以工作在極低溫條件下,在未來超導量子計算電路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修發賢課題組在二維超導天線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修發賢在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11月6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基於二硒化鈮的超導非互易天線》(Nonreciprocal Superconducting NbSe2 Antenna)為題在線發表於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11,5634(2020))。
  • 填補世界級研究空白,復旦大學在二維超導天線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修發賢在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近年來,二維層狀單晶超導材料在國際上成為備受關注的研究重點。相較於傳統非晶態、多晶態超導薄膜,二維層狀單晶超導材料由於其極高的單晶質量,因而能將超導態保持到納米級的原胞層厚度,這使得探測樣品的本徵二維超導的新奇屬性成為可能,同時也為人們理解和調控低維超導態、超導量子相變等提供了新的研究平臺。
  • 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打開APP 二維層狀超導體二硒化鈮的非互易天線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微波射頻網 發表於 2020-12-02 14:06:30
  • 中科大超導研究團隊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科大超導研究團隊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物理系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實驗室陳仙輝、吳濤等人組成的超導研究團隊近日在鐵基高溫超導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科學網—我國新型二維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本報北京8月24日訊(記者丁佳)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任文才研究組在大尺寸高質量二維過渡族金屬碳化物晶體的製備與物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 進展| 過渡金屬硫化物中伊辛超導電性研究取得新進展
    二維層狀過渡金屬硫化物MX2(M代表Mo,Nb,W;X代表S,Se,Te)中的強自旋-軌道耦合作用與結構的多樣性賦予這類材料許多新奇的物理性質,如在少數層1Td相的WTe2中觀測到量子自旋霍爾效應,在少數層2H相的MoS2與NbSe2中觀測到伊辛超導電性等。這些發現使得MX2材料成為當前凝聚態物理學和材料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點。
  •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半導體量子電晶體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我校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在半導體門控量子點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 二維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新進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合肥11月7日電(記者常河)中國科技大學陳仙輝院士與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課題組合作,在揭示高溫超導機理方面取得新進展。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
  • 應用型超導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2013年09月12日 06:10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分享到:   將超導材料應用於電力傳輸系統,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學家們一個夢想。
  • 我國科學家通過實驗證明二維單層銅基超導體具有高溫超導特性
    迄今合成的數十種銅基超導體的超導臨界溫度雖各不相同,但都具有相似的層狀原子結構,如果將這些層狀銅基超導體減薄至二維極限,是否仍具有相同的高溫超導特性?  日前,我國科學家首次通過實驗證明了二維極限下的單層銅基超導體具有和塊體銅基超導體相同的超導特性。結合輸運和掃描隧道顯微學及譜學數據,團隊最終發現二維極限下的單層Bi-2212已具備高溫超導所需的一切因素。這一結論為高溫超導的二維理論模型,和既有高溫超導塊體材料表面研究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實驗基礎。
  • 我國量子科技前沿研究有何新進展
    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一大批原創性成果我國科學家在量子科技若干領域處於國際引領位置,特別是基礎研究領域,近年來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謝心澄院士介紹他的團隊研究「拓撲半金屬中的三維量子霍爾效應」:「我們研究了外爾半金屬中的三維量子霍爾效應,並闡明了邊緣態的完整圖像。
  • 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超導配對機理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BCS超導理論對金屬或合金等傳統超導體的超導機理給出了完美的解釋。對BCS超導理論決定性的實驗驗證,特別是揭示傳統超導體中電子配對是通過交換聲子作為媒介而實現,則來自於隧道能譜實驗對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的確定。超導配對關聯譜函數提供了指認導致電子配對的相互作用或媒介的關鍵指紋特徵,其實驗確定成為理解超導機理的關鍵。
  •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激子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激子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5-08-1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在二維材料激子效應的理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 進展 | 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異質結的新奇物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結合大數據挖掘和高通量計算,他們從二維材料資料庫中搜索到一個具有類似模型結構的二維材料家族,即具有p4mm二維空間群的過渡金屬硫族和滷族化合物MX,
  • 我國科學家在低溫合成氨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人民網大連9月1日電 近日,大連化物所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籌)陳萍研究員、郭建平博士在催化合成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組創新性的提出了「雙活性中心」催化劑設計策略,並由此開發出了一系列過渡金屬與氫化鋰組成的複合催化劑體系,實現了氨的低溫催化合成。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期發表在《自然-化學》期刊上。
  •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中國科大在量子輸運、量子等離激元研究領域取得重要新進展 近期,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國際功能材料量子設計中心與中科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曾長淦教授研究組在低維量子輸運領域取得系列新進展
  • 物理科學學院在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特性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網訊 物理科學學院潘淑娣副教授日前與美國堪薩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趙輝教授的團隊合作,在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特性領域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並在國際著名SCI期刊《2D Materials》上發表學術論文「Ultrafast charge transfer between MoTe2 and MoS2
  • 進展|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N11組潘金波副研究員、張豔芳博士、杜世萱研究員與天普大學嚴琪閩教授等人合作,在二維層狀材料及異質結的新奇物性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我國高溫超導材料與技術的實際應用取得重要突破
    我國高溫超導材料與技術的實際應用取得重要突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5日 02:01 來源: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記者張曉松)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科研項目「高溫超導三分量磁測技術研究」成果日前通過專家評審。
  • 物理所在二維原子晶體異質結的構築及物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石墨烯,作為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經典代表,由於其獨特的電子和物理性質,自2004年從其母體石墨中剝離以來,短短幾年間成為舉世矚目的研究熱點,引發了世界範圍內對新型二維晶體材料的探索和研究熱潮。把不同物理性質的二維晶體材料疊加,極有可能產生一些新的材料結構和物理性質,例如,在石墨烯-氮化硼異質疊層結構中,觀測到了新的物理性質,證實了40多年前的理論預測(霍夫施塔特蝴蝶(Hofstadter’s butterfly)——描述電子在磁場中運動狀況的絕妙分型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