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叢林頂級獵手,能獵殺大幾十倍獵物,雌性為王霸佔所有交配權

2020-12-05 趣聊科學

南美大地,有著世界上目前為止最大的熱帶雨林,這片土地上流淌著世界上第二大河流——亞馬遜河流,這條河流作為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滋養著無數的動物、植物。

河流兩岸叢林密布,這裡的熱帶雨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也被認為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僅2010-2013年間,短短四年時間,科學家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發現了441個新的物種,包括258種植物、84種魚、58種兩棲動物、22種爬蟲、18種鳥和1種哺乳類動物。

叢林裡,到處都暗藏著危險,能在這片雨林中存活的動物,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否則,分分鐘就淪為了捕獵者的食物。藪犬就是其中的一種,別看它們個頭不大,但也是極其兇狠殘忍的。

01遠看似水獺,近看似狐狸,小短腿,外表呆萌

說到犬科動物,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們體型屬於中小型,但戰鬥力絕對是中上等,它們擅長團隊作戰,熟悉的犬科動物包括黑背胡狼、非洲野犬、亞洲豺等,犬科動物下有犬亞科、藪犬亞科和狐亞科,其中藪犬亞科有豺屬、南美胡狼屬、非洲野犬屬和藪犬屬。

由此看來,藪犬與非洲野犬、亞洲豺屬於遠方表親了,在分類學上,藪犬亞科被稱為「偽犬類」或「擬犬類」,因為它們都有一些不同於一般犬科動物的特徵。而藪犬也是目前為止藪犬屬下的唯一一種了,其他都已經滅絕。

其實藪犬還有一個名字叫叢林犬,而且藪犬的尿液具有類似於醋的強烈氣味,當地人給它起了個綽號叫「醋狗」。

藪犬身長只有57-75釐米,高度約20-30釐米,尾巴短小,只有13釐米左右,而體重也僅有5-8公斤,四肢也非常短小,總體來說,屬於小型的動物了,再來看看它們的五官,頭骨較寬,嘴部較短,耳朵是又短又圓,還有一頭圓形的頭蓋骨,簡單總結,就是又長又矮還圓,不過因為毛髮比較蓬鬆,看起來還是非常呆萌可愛的。

如果你在水裡看見它們,你會誤認為是水獺之類的,但靠近一看,面部又有點像狐狸,如果第一次見,沒人告訴你是犬科動物,相信你絕對不會聯想到它們是犬科家族的一員。

藪犬的分布範圍很廣,但知道它們的人並不多,主要是它們比較低調,很少被報導,而且在亞馬遜叢林,臥虎藏龍的地方,相比而言,它們的戰鬥力就沒那麼出色了,不過拎出來放到其他地方,估計能算得上前三了。

它們的棲息地主要集中在巴拿馬,巴西南部,阿根廷東北部,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和厄瓜多等地區的半落葉林、低地森林、季節性淹沒的森林、熱帶稀樹草原和潮溼的稀樹草原中。

人類最早發現藪犬的存在是通過巴西洞穴中的化石記錄,由於非常罕見,並且在此之前從未被目擊到,因此一度認為它們已不存在。

02能遊泳會潛水,團體作戰兇悍無比,人稱「南美平頭哥」

藪犬的鼻子短而圓、耳朵小,其頭部和頸部皮毛為紅色,背部為棕色,腹部則是深棕色;而喉嚨位置可以看到淺色的皮毛(幼崽被黑色皮毛覆蓋)。總體來說,藪犬帶有很多鼬科動物的特徵,看起來還有點像「平頭哥」。

那它們的戰鬥力如何呢?首先來看看硬體。

一是牙齒,這是肉食動物必須要具備的硬性條件,否則找到獵物都沒辦法撕裂,只能看不能吃,豈不是干著急。與犬科動物相比,藪犬比犬類少6枚臼齒,這一點上有點接近於貓科。它們的牙齒適合肉食性的習性,上下顎各有3隻門齒、1隻犬齒、4隻前臼齒及2隻臼齒。它們下裂齒上的下磨牙遠中部是單尖的,可以拉長齒刃的長度。

二是捕獵本領。藪犬會遊泳,會潛水,這是它們與其他犬科動物的區別之一,這點特性在亞馬遜叢林裡是相當重要,畢竟水域比較多嘛!

它們的足部有不發達的蹼腳, 成蜘蛛網狀,開衩很大,是唯一長蹼的犬類,遊泳潛水都是小意思。

還有它們也有犬科動物的共性,那就是喜歡團隊作戰,一隻藪犬的本領可能不大,但是如果是一群的話,那戰鬥力就是呈幾何級數的增長了。它們都是以小群獵食,約有10-12個成員,具有豺狗和非洲獵犬那種集體出獵,長時間追蹤的習性,耐力很強。因此,一旦它們鎖定了獵物,無論獵物是兇悍還是弱小,都很難逃脫藪犬的手掌心。

而且在狩獵過程中分工有序,總是有最有經驗的頭領作為攻擊主力,其它的成員負責驅趕和騷擾獵物 。尤其是它可以潛水來捕捉水中的動物,這在犬科的族系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在獵物選擇上,它們主要獵食無尾刺豚鼠。可以殺死體型較大的獵物。它們的食譜中有嚙齒類動物、各種魚類、小型爬行類、兩棲類以及一些水鳥幾乎是所有能到嘴的肉它們都吃。

有目擊者描述:一天,8隻藪犬群體出動,將目標鎖定為一群水豚,先派出2隻藪犬,目的是吸引充當放哨水豚的注意,目的就是為了讓它發出警告,好讓成年水豚帶幼崽離開,一旦它們離開,就正中藪犬下懷,早已入水的2隻藪犬把成年水豚和小水豚趕到最有經驗的4隻藪犬守候的方向,最終藪犬群輕鬆便拿下一隻小水豚。

還有一次報導:6隻藪犬獵殺一隻200公斤的美洲貘,通過追逐攻擊美洲貘的腿,直到它累倒,再一擁而上,將美洲貘咬死。

可見,藪犬雖然比「平頭哥」要差一點點,但是群體作戰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

03群體首領是女王,佔有絕對的優先權,群體中的其他雌性連發情都要經女王允許

最後一個話題,說到動物怎麼能離開交配繁衍這件大事呢?藪犬也不例外。

藪犬雖然是群體性動物,但是其社會特性與獅子之類的又不一樣,藪犬群體內部的首領是雌性,而且雌性在群體中佔有的是絕對的主導地位,靠自己的力量,維護整個群體的利益和秩序。

一般,一個有10頭藪犬的群體內,只有女王才有生育權,而更令人費解的是,女王為了不讓其他雌性發情,還會選擇或者調整自己的發情期,同時還可以通過分泌化學信息素來控制其他的雌犬,不讓它們發情,聽起來真是非常不可思議。

一隻藪犬一年可以發兩次情,孕期持續65至83天,平均產仔數為4隻,而不繁殖的雌性則協助幼崽的照料,雄性負責找吃的。這種繁殖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的後代的存活率。

04結語

據IUCN估計,野外藪犬總數量約有15000隻,它們的生存威脅並不是來自天敵,而是棲息地的喪失、人類活動及狗所攜帶的疾病讓它們種群數量在減少。

相關焦點

  • 南美發現稀有、鮮為人知的犬,擅長遊泳潛水,可捕殺大20倍的獵物
    藪犬的鼻子短而圓、耳朵小,其頭部和頸部皮毛為紅色,背部為棕色,腹部則是深棕色;而喉嚨位置可以看到淺色的皮毛(幼崽被黑色皮毛覆蓋)。ps:藪犬帶有很多鼬科動物的特徵,看起來還有點像『平頭哥』,又有點像狐狸和水獺的混合體。在所有犬科動物中,藪犬是最擅長遊泳和潛水。
  • 南美發現稀有、鮮為人知的犬,擅長遊泳潛水,可捕殺大20倍的獵物!
    主要是藪犬的足部進化出蜘蛛網狀、開衩的蹼(也是唯一長蹼的犬科動物),使其可在水中「如魚得水」並在水中追捕獵物,可以說它的遊泳能力比大部分水生動物還要好,因此又被人稱為「水狗」。 高度肉食性動物,能捕殺比自己重20倍的獵物!
  • 男人為什麼普遍比女人高,動物為什麼大多雄性比雌性大?
    不僅人類,大到老虎大象,小到老鼠兔子,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大而強壯。這種現象是怎麼形成的呢?哺乳動物的性二型現象與自然選擇中的性選擇有關,雄性作為在有性生殖中主動、強勢的一方,會競爭與雌性的交配權,優勝者才有機會和雌性交配。一隻強壯的雄性可以霸佔多隻雌性,從而留下更多後代,更好地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而弱小的雄性則可能根本得不到交配機會。
  • 叢林法則之下,獵殺自有章法《十三獵殺》概念海報狂獵上線
    與之前所發布的海報相比,新版海報以狼、蜘蛛、變色龍為元素,寓意更深,視覺衝擊力更強,讓人第一眼便能感知全局的神秘和緊張感。黑夜裡,一雙犀利的雙眸注視著前行的獵物,就好比男主孤身一人置身於茫茫叢林中,只有時刻保持警惕,在黑暗中觀察著敵人再伺機行動一般。他是孤獨的,他的處境是絕望的,只有通過不斷的搏殺,才能有一線生機。海報中狼的眼神和狀態與男主的眼神動作契合,仿佛他就是那隻正等待獵物的狼,下一秒,敵人就將被他獵殺!
  • 美洲金貓遭60歲大爺獵殺,像西貒與豪豬這樣難纏獵物,它都能拿下
    據福克斯新聞臺報導,前不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位60歲大爺非法獵殺了一隻美洲金貓。而就在今年年初,美國科羅拉多州一名30多歲男子慢跑時,活活掐死攻擊他的一隻美洲金貓。此外,28歲的美國女子在科羅拉多州獵殺了一隻美洲金貓。
  • 澳洲頂級猛獸食人魔龍古巨蜥,能無性繁殖,如何被非洲移民滅絕?
    袋獅子其食譜廣泛,澳洲大陸上的所有動物都可獵食,主要生存於叢林或者深草之中,善於伏擊和短距離快速突襲,與其近親科摩多龍一樣,嘴中含有大量細菌可以致獵物於死地,但更多的時候,其一口便可以咬住獵物。,常常被巨大的雄性獵殺,所以相互之間經常避免接觸,由此,雌性古巨蜥居然進化出了最神奇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
  • 獻禮八一 叢林動作電影《十三獵殺》上映
    8月2日,叢林動作電影《十三獵殺》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為影迷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動作視覺盛宴。實力懸殊的生死較量主打叢林獵殺類型的電影在國內影界並不多見,獵殺這種驚險刺激的題材更是讓觀眾充滿期待。片中雖然敵我雙方實力懸殊,但男主利用茂密的森林掩護自己,將敵人視為一個個獵物,觀察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在這種令人窒息的獵殺氛圍下,全片始終讓觀眾帶著一種壓抑不安、緊張的情緒推進。叢林陰影中的獵殺者貫穿整片的敵我追獵與逃亡,可以用自然界的生物來完美暗喻,這也是影視劇常用的手法。
  • 花豹經常獵殺小獅子,怪不得總是被獅群圍困在樹上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是最頂級的貓科獵食者,能威脅成年獅子的動物不多,只是很多小獅子卻一樣受到威脅重重,有來自雄獅的獵殺,也有來自其它貓科的偷襲——比如花豹!花豹也是一種大型貓科獵食者,花豹一定不是雄獅的對手,但能和雌獅打成平手,特別花豹是更聰明的獵食者,一找到機會,就偷襲小獅子,這也有利於減少以後的競爭者!獅子是群居動物,一般時候,雌獅群出去狩獵,都還留有一部分成年雌獅守護小獅子,但有些小獅子貪玩,容易遠離獅群,而叢林草叢中經常埋伏著貓科無情獵食者——花豹!
  • 商家與消費者:誰是獵物,誰又是獵手?
    我們通常總會認為,賣家要比買家精,對商家們來說,通常他們自認為是「獵手」,而消費者就是他們要捕獲的「獵物」。在現在這個信息高度對稱、各類資訊高度發達的網際網路時代,賣家往往還不如買家所擁有的信息量大。而且產品銷售價格越高,買家就越會尋找並擁有更豐富、更細緻的信息,更具比較價值的信息。
  • 這不是科幻故事,確實有鯊魚進化,成淺灘頂級獵手
    人們肯定認為是大白鯊,確實,大白鯊確實是為數不多的海中生物鏈頂端生物,除了海中的虎鯨,確實現有生物能獵殺大白鯊。但是你們可曾想過,有一天鯊魚如果進化上岸的話,會有多麼可怕?這個科研團隊開展了一項歷時十二年的科研活動後得出結論:在澳洲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周邊沿海的許多鯊魚,已經進化用鰭作為腳,在潮水退去後爬上岸來,捕食獵物。
  • 直擊全世界最恐怖的3大「食人猛獸」,一共吃掉了1000多人
    而在金氏世界紀錄中就有記載,一些猛獸常常潛伏在村子附近,靠吃人為生,而其中有3大食人獸吃人數量最多。一隻名叫「查姆帕瓦特」的雌性孟加拉虎生活在尼珀爾茂密的叢林裡。也許是當地的野生動物不能滿足這隻孟加拉虎的胃口,它開始以捕捉當地人為食。幾年內,「查姆帕瓦特」瘋狂吃掉了當地200多人。
  • 長得像水獺的犬科動物,比平頭哥還兇猛,能捕食大20倍的獵物
    但是下面要說的這個犬科中的「奇葩」卻是異常兇猛,而且幾乎是同體型戰鬥無敵,甚至還會捕食比自己大20倍的獵物,這就是南美特有的犬科動物—藪犬。藪犬的外形似乎和犬科不搭邊,看起來長得卻像是水獺,一副萌萌的樣子,似乎人畜無害,可以抱在懷裡撫摸。而從這個角度來看又像是一頭小熊,可以說怎麼看都跟犬科不沾邊。
  • 鳥類的交配權為什麼在雌性手中?科學家:因為它們漂亮
    有完全不用呼吸的鮭魚立克次氏體,有能在太空生存一周的水熊蟲,也有科學的發現者人類。在動物界中,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雄性長得光鮮亮麗,而雌性就相對的不這麼出眾,但在人類世界中卻恰恰相反,這是為什麼呢?對於人類,「漂亮」這個詞,一直以來都是用在女性身上,如果用在男性身上就稍微有些別捏。所有物種的性狀不是無緣無故形成的,性狀有基因決定,然後通過自然選擇篩選留下。
  • 南美有種犬科動物,雖不能與豺狼匹敵,但亦是一方兇悍霸主
    雌性藪犬有權利選擇雄犬交配,通常來說對象也都是最強壯的雄性首領,從而達到少生優育的目的。當然,很多人會有疑問,如果一群當中只有一隻雌性能夠發情的話,那麼產生的後代也太少了吧?為了彌補這個缺點,它們發展出了全年可交配的機制,妊娠期為65-83天,幼崽4個星期左右便能斷奶,這就意味著多數情況下,藪犬一年可不止一胎。
  • 蜈蚣能有多剽悍?真的猛士,敢於獵殺飛行的蝙蝠!
    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魯巨人蜈蚣(Scolopendra gigantea)是全世界最大的蜈蚣,大的個體體長能達到30釐米。這種蜈蚣也叫亞馬遜巨人蜈蚣或是秘魯巨型黃足蜈蚣,它們擁有深褐色的軀體以及黃色的步足。這種蜈蚣的成體一共有21到23個體節,不算頭部,其軀體的第一節稱作顎肢節,其附肢特化成了獵殺工具——顎肢,蜈蚣們就是靠它向獵物體內注射毒液。
  • 1911年因獵殺而滅絕的——紐芬蘭白狼
    棲息於森林,荒山上,屬於夜行性動物,主要以當地馴鹿為食,也捕食其它食草型、嚙齒類動物。 紐芬蘭白狼自身具有很多的優勢,無疑是一個優秀的獵手。耳朵直立且尖,聽覺靈敏、眼睛大而明亮,視覺敏銳,嗅覺也特別發達,可以聞到幾公裡的氣味,並且紐芬蘭白狼四肢矯健,速度快,耐力持久,可以長距離追殺獵物幾十公裡,此外,爪子鋒利,牙齒尖銳都是優勢。
  • 電影《十三獵殺》先導預告上線 窒息叢林即將揭開迷霧!
    張弛有度這也是《十三獵殺》首次曝光視頻形式的官方內容,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由於此前官方對影片內容的保密,不明晰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設定,讓本片備受影迷期待。為何選址叢林?身份神秘的女主角(湯嬿飾演)又是什麼來頭?這場無人知曉的叢林獵殺意義為何?而先導預告中男主角(谷尚蔚飾演)被敵人無情蹂躪,多次瀕臨戰死,預示著本片的獵殺之旅絕非一帆風順,每一位敵人都需要全力以赴!
  • 黑足貓緣何能成為貓科動物裡的「殺手之王」?
    黑足貓外形比較矮胖,頭部與身體的比例比較大,有「大頭」的既視感,身上的毛髮柔軟濃密,顏色從淺黃色到黃褐色,上面有黑色的條紋及斑點分布,由於腳底肉墊顏色為黑色,且上面長有黑色的長毛,因此得名。老虎捕獵在大型貓科動物裡面,獵豹是最高超的獵手,2012年,一些研究機構針對塞倫蓋蒂草原上的獵豹進行了一項研究,共記錄了獵豹的192次獵殺,有114次成功了,表明獵豹的狩獵成功率能達到58%,不過其中有10%的概率會被獅子
  • 叢林動作電影新巔峰,《十三獵殺》向經典致敬
    影片《十三獵殺》是由北京萬唯影業全力打造的重量級動作IP項目,劇本改編自國內軍事小說大神驃騎的同名小說。李斌執導,谷尚蔚、湯嬿、澀谷天馬等人主演。《十三獵殺》定位國內少見的叢林動作題材電影,講述了主角高浪在叢林中背水一戰,獵殺敵人的血性故事。全片在動作戲上有著多處看點,從飛躍瀑布、到沼澤潛殺,再到叢林陷阱,暗殺及動作元素不僅豐富且極具創意。
  • 老鷹真的能夠獵殺狼和狐狸嗎?為什麼?
    這是因為它們能夠捕獵比自己大的獵物,有人說:連狼、狐狸這種兇猛的食肉動物都不在話下。那麼,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並不是所有的鷹都能抓狐狸和狼鷹是隼形目鷹科下所有鳥類的總稱,像我們常說的美洲禿鷲(美洲鷲科)、遊隼(隼科)都是不是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