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家回應「辭職影響登月」:中國航天大方向不受幾個人影響

2021-01-21 澎湃新聞

近日,一篇名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網絡文章引發熱議。據文中公布的一份「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文件,航天研究員張小平此前任職單位——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稱他是相關火箭發動機項目的靈魂人物,其離職甚至「會影響到我國載人登月重大戰略計劃。」

9月27日,張小平離職後前往的新公司——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航天)CEO張昌武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中國的航天事業的整個大方向不會因幾個人而受影響,中國航天領域已有足夠多的積累。

就在「張小平離職影響中國登月事件」引發熱議的同一天,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國內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短噴管推力室在其湖州自主建設的試車臺進行了20秒的短程點火試車並取得成功。

張昌武在湖州現場接受媒體採訪時還稱,藍箭航天只是搭建了一個好的平臺,任何的平臺都會適合或不適合一個人,部分工程師在原科研院所有很多積累,但也許會有一些更多的想法和抱負,藍箭航天就會幫助他們實現,但終究沒有脫離中國航天事業這個大背景。

張小平所離職的單位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下屬的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簡稱六院十一所)。目前,媒體已經證實「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文件系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擬定提交的相關勞動仲裁文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長劉志讓也對《北京青年報》坦承,該文件為了起到挽留張小平的作用,誇大了對其作用和貢獻的表述,張小平的離職不存在影響任務的問題。

上述「誇大了張小平作用」的文件稱,張小平長期在研究所負責低溫發動機總體設計研究及技術把關,離職前任低溫發動機副主任設計師職務。張小平在兩項實現載人月面著陸的關鍵發動機研製過程中擔任「最關鍵技術崗位」,「是這兩型發動機研製的靈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張小平的離職對這四型發動機的方案論證及研製工作均造成極大影響」,「將直接關係到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的方案選擇和研製進度」,「甚至從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我國載人登月重大戰略計劃的論證和策劃工作」。

至於《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一文中稱張小平離職前的待遇「12萬一年」一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了此前曾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其他下屬研究所任職後來同樣入職藍箭航天的一位航天科研人員。他對記者表示,這個數字在業內來說是不準確的,應為該網文編造。

該研究人員還表示,張小平離職一事用「挖」字其實不準確。「我來藍箭其實更多的是基於雙方相互一致的認同。馬斯克建立SpaceX,把原來我們對航天、火箭的一些認識都顛覆掉了。我原來在研究所工作時,看到人家的進展心裡比較焦急,大型國企的體制內研究所經過若干年發展內部其實已經非常非常規範,什麼人做什麼事、技術怎麼研發,有一些碰撞的想法其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實現。我認為我們中國不是沒有馬斯克公司中那樣的工程師,只是這種人的有些想法在原有環境中不那麼容易得到實現。」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院長劉志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提及了相關問題,他表示,相比過去,體制內研究院近年被民營火箭公司挖走的人多一些。研究院會反思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長期研究國企改革問題,他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張小平事件雖有誇張成分,但國有企業高科技人才的流失不是個別現象,而是一個普遍的現狀,其原因是國企對高科技人才和骨幹員工的薪酬激勵存在重大問題。

相關焦點

  • 他離職影響中國登月?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深夜回應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蘭州晨報9月27日,一篇題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
  • 影響中國登月?航天工程師離職風波背後的可重複使用火箭計劃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怡然9月27日,針對張小平離職事件,張小平原任職單位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宣傳部對經濟觀察網記者稱暫無信息回應。記者此前曾從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航天」)方面了解到,張小平已任職公司,並預備擔任公司可重複使用火箭項目的重要工作。因可重複使用火箭經濟性強、能和傳統航天在役運載火箭形成補充,類似款為美國SpaceX在研的「猛禽」發動機。藍箭航天正將研發此類火箭作為重要戰略,他們已將該火箭項目取名為「朱雀二號」。而對張小平離職事件,該公司於今日對記者稱:無法回應。
  • 美國計劃重返月球,項目主管壓力太大辭職,外界質疑1969年登月
    1969年美國登月事件的真實性,一直受外界的質疑。5月中旬,再次發生一起讓外界質疑美國登月能力的事件。5月18日,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主管洛韋羅,其向美國宇航局遞交辭職申請。洛韋羅的辭職,與美國2024年登月計劃存在直接聯繫,受中國嫦娥4號登月計劃的刺激,美國航天內部掀起了「重返月球」的風潮。按理來說,已經實現登月的美國,其完全有實力重返月球,但美國宇航局載人航天主管洛韋羅,其卻因為需要承擔太大風險,而選擇辭職,不少人因此對美國載人登月事件表示懷疑,並認為1969年登月事假。
  • 百萬年薪挖走「影響中國登月」的人,這家民營企業什麼來頭?
    近日,一篇題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大意是: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一名科研人員張小平被一家民營企業挖走,而該名科研人員離職前任副主任設計師職務,在我國火箭發動機研製過程中「最關鍵的技術崗位」,他的離職直接關係到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的方案選擇和研製進度,甚至還影響了我國載人登月重大戰略計劃!
  • 張小平離職背後:中國兩大航天集團為何成不了NASA?
    9月27日,一篇題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刷屏。  文章大意為:原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一名副主任設計師張小平此前在該單位不受重視,年薪只有12萬,提出辭職也沒引起領導重視。
  • 一個人離職就可能影響中國登月?航天六院院長稱系「炒作」
    今日,一篇《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刷屏。文章稱,一名研究員、副主任設計師從「航天601所」離職後跳槽到一家民營企業,原來待遇是12萬元一年,現在年薪達百萬。最近單位發公文要他回去,因為其負責最關鍵技術崗位,是發動機研製的靈魂人物,甚至有可能直接影響中國載人登月。
  • 澳衛星站關閉,中國航天受影響多大?專家:即便屬實,影響也有限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路透社21日稱,瑞典空間研究中心澳大利亞分部擁有的衛星站將在合同到期後不再與中方續約,「這將削弱中國在太平洋地區不斷擴大的太空探索和導航能力」。如果真的失去這座衛星站,對中國航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 澳衛星站關閉,中國航天受影響多大?中國專家這樣說
    來源:環球時報澳衛星站關閉,中國航天受影響多大?中國專家:即便報導屬實,影響也比較有限【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路透社21日稱,瑞典空間研究中心澳大利亞分部擁有的衛星站將在合同到期後不再與中方續約,「這將削弱中國在太平洋地區不斷擴大的太空探索和導航能力」。如果真的失去這座衛星站,對中國航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 失去澳大利亞衛星站 中國航天受影響多大?
    路透社21日稱,瑞典空間研究中心澳大利亞分部擁有的衛星站將在合同到期後不再與中方續約,「這將削弱中國在太平洋地區不斷擴大的太空探索和導航能力」。如果真的失去這座衛星站,對中國航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該事件對於中國航天發展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 普通研究員離職影響中國登月?還原真實的航天研究員生存現狀
    今日,一篇《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提到,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研究員張小平離職之後,他參與的整個項目陷入癱瘓,懇請國家將其召回繼續研究項目。同時文中提到了現在國企中存在的很多弊病。
  • 澳衛星站關閉,中國航天受影響多大?中國專家:即便報導屬實,影響也比較有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路透社21日稱,瑞典空間研究中心澳大利亞分部擁有的衛星站將在合同到期後不再與中方續約,「這將削弱中國在太平洋地區不斷擴大的太空探索和導航能力」。如果真的失去這座衛星站,對中國航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中國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即便外媒報導屬實,該事件對於中國航天發展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 工信部回應"整頓翻牆軟體":合法經營不受影響
    近期以來,中國政府對VPN(虛擬專用網絡)的管理成為外界關注焦點。在今日國新辦的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表示,此輪整頓是對無證經營、不符合規範的進行清理,依法依規的企業和個人是不受影響的。
  • 登月之旅:中國航天正走向輝煌(附我登月艇組圖)
    發射場就在上海南匯縣的海邊,發電站用蘆葦席圍上一後蓋了張油布蓬,人員之間沒有神通信設施,連擴音器也沒有,全靠手勢和嗓門大,給液體火箭發動機加注燃料用上了自行車的打氣筒,火箭上天后怎麼跟蹤呢?就是幾個人手裡拿著天線對著天空,看上去像玩遙控飛機。
  • 中國航天一個月發生三次重大事故
    3月16日,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首次長徵七號甲改中型運載火箭飛行任務,但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失敗。除這兩次火箭發射失敗外,中國制的一顆衛星也突然出現問題。3月24日,委內瑞拉一號衛星在太空突然失效。該衛星由中國研發,2008年用長徵-3B運載火箭送入軌道,預計使用壽命為15年。但在2023年到期的前三年,該衛星偏離軌道並停止運行。
  • 嫦娥4號發現超地球兩百倍,為何登月不受影響
    這也是被登月質疑者的一個質疑點之一,為什麼在高輻射環境中,登月太空人沒事? 實際上只是登月時間還不夠長,症狀並沒有在登月任務期間表現出來而已。雖然登月太空人身體素質很好,有NASA提供的醫療服務,登月有厚重的太空衣保護,但他們實際上受的輻射量依然是所有太空人中最高的一批!
  • 嫦娥4號發現超地球兩百倍,為何登月不受影響
    這也是被登月質疑者的一個質疑點之一,為什麼在高輻射環境中,登月太空人沒事?實際上只是登月時間還不夠長,症狀並沒有在登月任務期間表現出來而已。雖然登月太空人身體素質很好,有NASA提供的醫療服務,登月期間有厚重的太空衣保護。但他們實際上受的輻射量依然是所有太空人中最高的一批!
  • 澳衛星站關閉,中國航天受影響多大?專家:比較有限
    路透社21日稱,瑞典空間研究中心澳大利亞分部擁有的衛星站將在合同到期後不再與中方續約,「這將削弱中國在太平洋地區不斷擴大的太空探索和導航能力」。如果真的失去這座衛星站,對中國航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中國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即便外媒報導屬實,該事件對於中國航天發展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 LOL:英文解說貓貓辭職還力挺LPL:LCK就那幾個人,大洗牌無意義
    雖然IG奪冠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星期,但由於這是LPL賽區的首個冠軍,所以對於LPL賽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個冠軍對其他賽區的影響也非常大,因為他們看到了與IG戰隊的差距,所以各個隊伍為了備戰S9賽季,紛紛開始大變動,其中變化最大的就是LCK賽區,近日英文解說貓貓辭職還力挺LPL:LCK
  •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公告:張小平系國家重要涉密人員 離職前需經2年...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宋傑)9月27日,一篇題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在網上廣泛傳播。文章所提離職者名叫張小平,原為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副主任設計師。
  • 「嫦娥之父」回應中國取消載人登月:遲早要搞
    「嫦娥之父」回應中國取消載人登月:遲早要搞   昨日上午,「嫦娥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做客科普講座「珠江科學大講堂」,揭秘中國的月球探測與深空探測情況,透露了嫦娥五號創新的返回方式,並對之前盛傳的「我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這一不實消息做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