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宋傑)9月27日,一篇題為《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在網上廣泛傳播。文章所提離職者名叫張小平,原為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副主任設計師。文章稱,張小平離職跳槽去了一家名為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藍箭)後,被該研究所以紅頭文件方式「喊話」:張小平離職直接影響中國登月工程,故要求張小平返回研究所。
張小平離職影響中國登月?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同日在官網發布《張小平離職事件情況說明》,其中提到張小平在今年3月辭職,但因系國家重要涉密人員,據相關法律法規,離職前需經過2年的脫密期,但張小平仍然自行離所,對保守國家秘密和單位技術秘密帶來較大隱患。
此外,就網上熱帖內容,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回應稱:鑑於以上情況,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向西安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張小平繼續履行聘用合同,按脫密期管理規定回所脫密。根據律師意見,向仲裁庭提交了《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材料,該材料後經張小平個人朋友圈發布後擴散,引起了較高關注和誤讀,產生不良影響。
據官網資料顯示,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是我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研究、設計單位,隸屬於航天科技集團推進技術研究院。目前,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承擔著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軌姿控發動機、新一代運載大推力液氧/煤油高壓補燃發動機,以及吸氣式動力系統等液體航天動力的研究、設計任務。擁有「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等多個重點實驗中心,是陝西省特種泵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陝西省特種密封工程中心。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利用先進成熟的航天技術,積極拓展對外業務,其火箭發動機技術、特種閥門、特種密封、非標試驗系統及計量測試技術全方位服務於航天、航空、船舶、核工業等國防單位。同時,積極開拓民用產品市場,為節能環保、石油化工、機械製造及冶金能源等領域研製開發了熱能工程、特種泵閥、特種密封、非標成套設備等系列產品,用戶遍及全國各地。擁有全資子公司西安航天源動力工程有限公司、控股公司西安航天遠徵流體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及參股公司陝西航天動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343)。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官網截圖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公告原文如下:
近日,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原副主任設計師張小平離職事件引發社會較大範圍關注。為回應公眾關切,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張小平個人基本情況
張小平1994年入職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員資格,2015年3月起擔任低溫推進劑發動機型號副主任設計師,從事液氧煤油高壓補燃和液氧甲烷發動機系統設計,參與了多項低溫發動機項目論證。
二、張小平脫密期內離職情況
2018年3月,張小平向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提出辭職申請。出於愛惜人才考慮,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與張小平進行了多次溝通和挽留,但其離職意向堅決,並在單位未批准的情況下自行離所。
由於張小平為國家重要涉密人員,根據保密法和單位相關規定,離職前必須在所內非密崗位進行脫密,脫密期為2年。為此,2018年4月,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與張小平進行談話,向其解讀離職流程及脫密期管理規定,告知其須遵守國家保密規定,回單位履行脫密義務。但張小平仍然自行離所,對保守國家秘密和單位技術秘密帶來了較大隱患。
三、《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材料相關說明
鑑於以上情況,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向西安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張小平繼續履行聘用合同,按脫密期管理規定回所脫密。
2018年9月17日,根據律師意見,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承辦人向仲裁庭提交了《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材料。承辦人因急於達到讓其回所脫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辭失當,誇大了張小平在所參與研製項目中的地位和作用。該材料經張小平個人朋友圈發布後,擴散到網絡上,引起了較高的關注度和一些誤解、誤讀,產生了不良影響。今後,我們將加強內部管理,在工作中更加嚴格、嚴謹,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感謝大家對我們的關注和支持!
2018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