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本文來自公眾號Bio生物世界,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在現代社會,由於生活壓力、光汙染、噪聲等因素,失眠現象越來越普遍。眾所周知,機體通過生物鐘來掌控自身節律,而長期失眠將嚴重擾亂人體的生物鐘現象,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和肝臟相關疾病等等。
睡眠,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生理現象。在人的一生中,睡眠佔了近1/3的時間,睡眠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與否有密切關係,由此可見,睡眠對每一個人都是極其重要的。並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睡眠質量甚至決定著生活質量。
然而,人類為什麼需要睡眠?睡眠的意義又是什麼?人類對這些問題仍知之甚少。
2020年5月,美國麻省總醫院(MGH)神經技術和神經恢復中心的研究人員在 Cell 子刊 Cell Reports 雜誌上發表了題為:Replay of Learned Neural Firing Sequences during Rest in Human Motor Cortex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通過在兩名參與者的大腦皮質內植入的微電極陣列,檢測證實在睡眠時,人類的大腦還在忙於組織新的記憶的過程中,並重現清醒時的經歷。
人的睡眠周期可以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最重要的是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有研究表明慢波睡眠有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和體力的恢復,而快波睡眠則有利於鞏固學習和記憶。
科學家們此前曾在動物身上觀察到,在睡眠期間,大腦會回放清醒時的神經活動模式,也被稱為「離線回放」,這被認為是記憶鞏固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最近的記憶在神經表徵中獲得了更多的持久性。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兩名參與者玩一個序列複製遊戲,類似於上世紀80年代的熱門遊戲《Simon》,該遊戲有四個彩色面板,按不同的順序點亮,供玩家重複。但是,參與者並沒有移動手臂,而是想像用他們的手把光標一個接一個地移動到不同的目標上,以最快的速度按正確的順序擊中正確的顏色。
在遊戲前,研究人員在兩名參與者的大腦皮質內植入微電極陣列,以此記錄他們大腦中大量單個神經元的峰值活動。這一微電極陣列是由美國BrainGate學術研究聯盟開發的,同時也是第一個允許在人類大腦中進行如此詳細的神經記錄的電極陣列。因此,這項研究也是史無前例的。
令人驚訝的是,研究小組在遊戲期間和遊戲後休息期間均觀察到了相同的神經元放電模式。換句話說,這就好像參與者在睡眠期間仍在玩《Simon》遊戲——在神經元水平上重複玩同樣的模式。
對此,此文章的第一作者Jarosiewicz說道:「這是第一個直接證據,證明在人類中,我們在學習之後的休息中大腦仍在回放,這可能有助於鞏固那些記憶。我們在動物身上研究了幾十年的所有與回放相關的記憶鞏固機制,實際上可能也適用於人類。」
更重要的是,這一研究成果也為那些想要了解回放鞏固記憶的潛在機制的研究人員,提供了更多的問題和未來的研究課題。儘管科學家們還不能完全明白學習和記憶是如何鞏固的,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一定能認知睡眠與記憶之間的具體聯繫,洞悉背後的真相。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0.10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