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副炮流還真的可行,副炮直傷數據對比,航媽傷害不比戰列艦低

2021-01-09 空中網戰艦世界

整理了一些有副炮流潛力的戰列艦的直傷能力,很明顯能看出來哪些船副炮流很厲害,哪些船副炮流其實一般。

副炮數據

注釋:

1. DPM如果追求實際意義,應該是以擺角度時可以齊射的炮管數來計算的。不過鑑於目前找不到能直接查詢副炮射角的工具,我這裡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可以直接從模型上觀察的側舷最大同時開火數。可以對應雖然少見、但也不是不存在的橫船激情互擼情形……

2. 德系128mm、150mm副炮享受1/4口徑HE穿深加成

3. 沙恩/俾斯麥/提爾皮茨/菲列特大帝副炮布局不盡相同,側舷開火情況卻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下文會把這四條BB合併在一塊討論直傷

4. 加賀單側5門200mm AP副炮,每分鐘4輪,DPM 90000。由於HE、AP機制不同,表格內未計入該副炮。

瞄準機制

目前的WoWS中,副炮的預瞄點是中段水線,而不是我們裝填HE彈慣常所瞄的甲板、上層、船頭船尾。當然由於散布的問題,還是有一部分炮彈會落在上層建築、甲板。

下面討論上述副炮對不同厚度裝甲造成直傷的能力。

32mm

德戰以外的大部分高級BB,中段船殼的上半部分都會有一塊32mm的裝甲,出雲的甲板也是32mm,十級英戰法戰甚至通體皆為32mm。

我們可以看出,大選帝侯在點了IFHE後,騎臉BB的能力會發生質變。搭載同款128的格奈森瑙也可以在IFHE的作用下變得很暴力。不過格奈不是每場都會見到8、9級BB,騎它們臉的機會就更少了,選擇IFHE並沒有實用性。共和國的9門152,在點了IFHE後……可以快速拆自己……而側舷擁有8門天生享受1/4穿深的150mm副炮的齊柏林,相當於船身兩側各帶了0.9艘科尼斯堡,不需要IFHE就可以對進入副炮射程的絕大多數目標造成直傷。

27mm、25mm裝甲

高級CA船殼,7級及以下BB的船殼。

大選帝侯與格奈森瑙的德意志128,不靠IFHE即可擊穿同級CA的船殼。格奈甚至能直接擊穿同級BB船殼。理論上存在一種遠距離用主炮,近距離用IFHE副炮扭曲針對CA的共和國。相信等十級能打劇情的那一天,這種加點就會出現的……只能在訓練房裡出現的IFHE加賀,同時擁有200mmAP與高投射量HE,騎臉高級CA時DPM堪比大猴,並且這是可以打出核心區的副炮哦。IFHE馬塞諸薩擁有相當於0.6個亞棍的DPM,也可以對騎臉的暴風之子造成一定的困擾。

19mm裝甲

高級DD的船殼與高級BB上層建築的厚度。

這些BB中,一類是可以直接擊穿19mm裝甲的共和國、大選帝侯、格奈森瑙、麻薩諸塞,在應對驅逐騎臉以及與BB進行「不那麼近」的近戰時,副炮是它們不可忽略的武器。

另一類是點了IFHE會有很爆炸DPM的阿爾薩斯與齊柏林。然而4個技能點帶來的收益僅僅是副炮可以擊穿DD和BB的上層建築,似乎得不償失。

副炮流玩法最流行的俾/提姐妹花(順帶沙恩和大帝),其實無論點不點IFHE,直傷製造能力都不突出……它們的副炮玩法之所以會流行起來,可能只是因為船體硬,點數不需全加在生存上,索性加個副炮錦上添花。

16mm及以下的裝甲

高級英巡船殼,壯丁的7級DD船殼,所有高級CA/CL/DD的上層建築。

本次討論的全部副炮都可以對16mm及以下的裝甲造成直傷。最後這張圖沒有什麼實用意義,僅作為展示各家副炮的理論DPM。理論上的最強副炮竟然是IX、X法戰和一艘叫做齊柏林的航母?!然並卵,100mm和105mm口徑副炮更多的作用是從視覺上嚇走對方。不過小口徑副炮射速高,從噴火的角度發展也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jourlisthk

相關焦點

  • 不講武德玩遠程?《戰艦世界》肉搏代言人德系戰列艦申請出戰
    各國戰列艦都各有特點,比如美系艦擅長防空和防AP,而日系側重裝備高彈速的大口徑主炮。對比這兩位,德系戰列艦沒那麼優秀的防空,機動也中規中矩,那麼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良好的核心區防護以及在高級艦上安裝的強大的主/副炮了,高級艦擁有《戰艦世界》裡射速最快,口徑最小的主炮。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另外還有20座140毫米副炮用於近戰,這時的「長門」級戰列艦就已經有了後來「大和」級戰列艦的味道,只是由於一戰結束後戰列艦被限制才讓其低調了很多。但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二戰時期太平洋區域的制海權是通過航母爭奪的,兩艘「大和」級戰列艦的戰績都少得可憐,「武藏」號戰列艦在1944年10月24日被擊沉,「大和」號戰列艦也在1945年4月7日被擊沉。
  • 0.7.3版本最大的受益者,航空母艦齊柏林伯爵,一組艦爆教你做船
    生存性方面,如果不看裝甲數值,確實是一番裝甲航母的感覺,夠多的血量,可怕的魚雷防護。就是這個裝甲厚度有點慘澹,畢竟就連8級兩艘銀幣航媽的最厚裝甲都是快200mm的可怕數值。不過呢,如果看到裝甲分布,你就能明白齊柏林裝甲空母的稱號絕不是說說而已。
  • 積木裡的戰列艦:COBI積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評測
    第2分包將前部艦體骨架與艦艏相結合;兩根總計34節塑料環的錨鏈還是如此的讓人費心……第3-第5分包組成的後部艦體完成度比起前部艦體要相對更高,艦尾甲板已經完整成型,水線下的紅色部分能夠看到德國戰列艦傳統的三軸雙舵推進體系。第6分包用於填補前後艦體合攏之後側舷的大塊空缺,整條戰列艦的船型完全顯現。
  • 架空:大艦巨炮的復興,無限續航的大洋壁壘,59型電磁炮戰列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遍布蒼穹的戰鷹給老式戰列艦敲響了喪鐘,老少皆宜的反艦飛彈給臃腫而龐大的戰列艦釘上了棺材板上的最後一顆釘子,攻過於防且艦載武裝適裝性強的時代,動輒數萬噸的戰列艦沒有存在的意義,1991年美國海軍衣阿華號戰列艦退役,曾經稱霸大洋數百年的戰列艦這一艦種類宣告了閉幕。
  • 獨家盤點:二戰十大戰列艦排名[圖](六)
    因此,作為本土主力艦隊核心的黎塞留級戰列艦,它的作戰思想就是在地中海能與義大利主力艦或者英國地中海分艦隊決戰,同時能進行護航、破交和對陸火力支援、壓制任務。基於此,黎塞留級在設計上具有以下特點:具有高航速,但續航力不作過高要求;具有足以對付義大利新型戰列艦的主炮,同時安裝用於攻擊小目標的副炮;具有較強的水平裝甲帶,還要增強對空防護能力。
  • 戰艦世界|戰列艦標準血量單位的定義者-奧匈帝國聯合力量號戰列艦
    本文所有數據基於0.9.10版本。請注意,該艦艇的參數可能在將來發生變化。 本著完成一些積壓工作的想法,我編寫了這篇愚蠢的測評。繼俄克拉荷馬之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大家最喜歡的戰列艦血量單位:聯合力量。這艘戰艦與五級的關係就像那個關於血量的笑話一樣:它們都掩蓋了那些無關緊要的部分。 我一直忘了在它第一次測試時發出關於它回來的警告後,我應該回顧一下這個荒唐的事情。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3)徵戰兩洋
    和日後龐大的中途島攻略部隊相比,南雲艦隊的規模並不大,除了6艘航母外只有「比睿」號和「霧島」號2艘戰列艦、3艘重巡和9艘驅逐艦。偷襲成功的最大砝碼來自於穿越北太平洋風暴帶的東北隱蔽航線,出動2艘金剛型也是為了不拖累整個航空艦隊的速度。
  • 她不是二傻子,圖紙戰列艦阿爾薩斯,法國最先進設計的戰列艦
    此案亦以黎塞留級戰列艦連同其所有變化與修訂為基礎,尤其受到克萊蒙梭及加斯科涅號兩艦的影響,作為這種設計思路最先進的案例。此案以這些戰列艦建造案的一種變化型為基礎,經法國議會於1940年4月15日通過建造。此案因法國戰敗及後續投降而不曾實行。與前身黎塞留級戰列艦大不相同,此案規劃有第三座四聯裝主炮塔置於艦艏,因而尺寸更大,推進系統更強,裝甲更重。
  • 德意志海軍無畏艦的鼻祖——淺談「拿騷」級戰列艦
    其設計方案是沿用以前德國戰列艦使用的280毫米主炮,副炮安裝於炮廓內。之所以採用這種保守思維外,除了德國海軍一貫的保守思維外,還與德國海軍情報部門獲得的英國無畏艦的不實情報有關。「無畏」號下水後,德國不得不將原先的設計全盤推翻。1906年3月,德國議會通過了建造2艘戰列艦的預算,並下令立即開工,月底德國海軍正式下達新式戰列艦的建造命令。
  • [模型新品]:美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為美國海軍「衣阿華」級戰列艦中的第三艘。該艦服役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為二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地點而聲名大震。  這艘1944年6月l1日服役的戰列艦最初裝有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149門各種口徑的副炮和高炮,還載有3架水上飛機。
  • 日本為何要造「大和」艦?《阿基米德大戰》的答案絕對超出想像!
    散會後航母派諸位到料亭喝酒解悶,席間山本發現戰艦派存在虛報造價的問題,於是想從重新計算造價入手揭穿對手,從而讓航母建造計劃能夠通過,但藤岡認為能在兩周內算出造價的人根本不存在,結果被瞬間打臉。
  • 此艦曾為遠東第一巨艦!意義堪比航母,後被日本搶走!
    當年包括印度在內的世界各國紛紛淪為西方殖民地的時候,只有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還保持著完整性。作為一個海洋國家,海軍是必須具備的。當年中國曾一度擁有綜合實力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儘管後來排名落後,但實力依舊不俗。
  • 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無畏艦)
    本文是德國戰列艦系列的第二篇:關於德國無畏艦建造情況一覽。前一篇為北海困獸——德國戰列艦一覽(前無畏艦)。全文共2707字,配圖8張,閱讀用時約6分鐘。1906年英國下水第一艘無畏艦後,德國也開始建造自己的無畏艦,採用全裝重型火炮,在一戰前先後建成無畏艦拿騷級4艘,赫爾戈蘭級4艘,愷撒級5艘,國王級4艘。
  • 戰爭巨獸之殤,走向末路的大艦巨炮,是誰埋葬了戰列艦
    當這些大艦巨炮的信徒悲哀的發現由於地球曲度的影響,戰列艦的消亡已經無法避免,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電磁炮與雷射炮也無法掀起戰列艦家族復興的號角,所以這些人將他們的目光轉向了太空,高呼著無遮無攔的宇宙空間,將會是戰列艦夢寐以求的戰場。但是是什麼淘汰了戰列艦?是航母麼?也許,但不全是。如何擊沉一艘戰列艦?
  • 擁有射程1000海裡火炮,戰列艦就能復活,真相併非如此
    不知不覺中,戰列艦這種軍艦退出歷史舞臺已經有近30年時間。戰列艦最後一次出場是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安裝戰斧飛彈的衣阿華戰列艦成為戰列艦的絕唱。不過雖然戰列艦已經被棄用接近30年,但美國軍方始終沒有放棄重新激活它。讓戰列艦復活成為美軍方的執念。
  • 戰艦世界:關於提子,齊柏林,奧丁導航人機副炮流的總結
    平時時間不多,又缺銀幣的人。 先說結論:副炮人機導航可以賺錢,一天20小時算,提子大概400萬銀幣,齊柏林大概600萬銀幣,全局2艘船分別在4500到7000不等,艦長經驗18到25萬不等。奧丁國服沒有,沒試過(副炮最低擊穿32)。
  • 世界上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於1944年建造的第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舷號:BB-63),也是美國海軍第三艘以密蘇裡州為名的軍艦。該艦為美國最後一艘建造完成,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曾經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和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
  •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和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的對空性能比較
    俾斯麥級戰列艦一、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英國建造的一級戰列艦,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建造的最後一級戰列艦 ,是典型的條約型戰列艦,共建造艦5艘:喬治五世國王號、威爾斯親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