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包括酸度調節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著色劑、增味劑、防腐劑、甜味劑、香料等。
常用的食品添加劑有這些:
山梨酸鉀:防腐劑,山梨酸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可參與機體的正常代謝過程,並被同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故山梨酸鉀可看成是食品的成分,按照資料可以認為對人體是無害的。
苯甲酸鈉:防腐劑,苯甲酸進入機體後,大部分在9~15小時內與甘氨酸化合成馬尿酸而從尿中排出,剩餘部分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而解毒。但由於苯甲酸鈉有一定的毒性。目前正逐步被替代。
穀氨酸鈉:增味劑,是為補充、增強、改進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的物質。穀氨酸屬於低毒物質。在一般用量條件下不存在毒性問題。
焦亞硫酸鈉:可作為漂白劑、防腐劑、抗氧化劑。焦亞硫酸鈉可引起人體肝腎傷害,嚴重的會造成急性中毒。
檸檬酸鈉:檸檬酸鈉在食品、飲料工業中用作酸度調節劑、風味劑、穩定劑。檸檬酸鈉無毒性、具有pH調節性能及良好的穩定性。
D-異抗壞血酸鈉:是一種新型生物型食品抗氧、防腐保鮮助色劑。目前D-異抗壞血酸鈉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糧農組織認定為綠色抗氧保鮮劑,美國FDA及加拿大、歐盟先後確認其為安全、有效的食品添加劑。
香精:香精是食品用香精的簡稱,是一種能夠賦予食品香味的混合物。消費者沒有必要擔心過量食用香料、香精會帶來安全問題。食用香精在使用時具有「自我設限」特性,當超過一定量時,其香味會令人難以接受。
甜蜜素:其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一種常用甜味劑,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如果經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標的飲料或其他食品,就會因攝入過量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的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
糖精鈉:是食品工業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劑,且使用歷史最長,但也是最引起爭議的合成甜味劑 。糖精鈉的甜度比蔗糖甜300-500倍,在生物體內不被分解,由腎排出體外。但其毒性不強,起爭議主要在其致癌性。
安賽蜜:是一種甜味劑,類似於糖精,易溶於水,沒有營養,口感好,無熱量,具有在人體內不代謝、不吸收(是中老年人、肥胖病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甜味劑)。甜度約為蔗糖的130倍。安賽蜜為人工合成甜味劑, 經常食用合成甜味劑超標的食品會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如果短時間內大量食用,會引起血小板減少導致急性大出血。
在食品加工時適當地添加某些屬於天然營養範圍的食品營養強化劑,可以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這對防止營養不良和營養缺乏、促進營養平衡、提高人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適當使用食品添加劑,可以明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
食品添加劑或多或少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雖然國家對於食品添加劑的用量作了明確的規定,在規定的範圍內不會對人體產生明顯的危害,但是,如今我們生活的各種食品貌似都使用了添加劑,我們這也吃一點,那也吃一點累計還是有蠻多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少吃一些含添加劑的食品,特別是零食。你怎麼看呢?
(圖片素材部分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