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你吃食品添加劑了嗎

2021-01-14 杭州日報

  專訪

  安部司 日本人,從事食品添加劑推銷工作20多年,人稱「添加劑活辭典」、「食品添加劑之神」。他不僅熟知各種添加劑的作用和用法,並親眼見證了食品加工生產的「幕後」。

  

  今天我要給各位講一講食品添加劑的問題。講之前,我先給大家做碗排骨湯。請看,我面前的這排瓶子裝了一些白色粉末,我要把這幾十個瓶子裡的粉末都混在一起,然後再把開水倒進去,攪拌一下。好了!排骨湯完成!誰願意嘗一嘗?別害怕呀!就請這位勇敢的男士吧。

  「啊,真的是排骨湯。真的很好喝呀!」

  怎麼樣,這就是你平常吃拉麵的那個湯吧!大家都看到了,我做排骨湯時根本連一根排骨、一滴真正的排骨湯也沒用到,僅僅用了這些瓶子裡裝的白色粉末,而且嘗過的人都覺得味道不錯。這些白色粉末,就是我下面要講的食品添加劑。

  我們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平常吃的食品是怎麼加工成的。你以為骨湯拉麵就是用排骨熬成的湯做的,你以為那些顏色鮮豔的果汁飲料都是用水果榨汁做的,你以為喝咖啡時加的奶精就是用牛奶做的……事實是,你眼睛看到的、嘴巴嘗到的並不是真的,漂亮的顏色、誘人的味道都可以由添加劑變出來。

  

  肉丸就是「丸子狀的添加劑」

  

  我原來是食品添加劑公司的首席推銷員,業績非常突出,經常為各個食品加工廠排憂解難,幫他們用最低的成本做出好賣的產品。比方說,我開發的一種肉丸。一個廠商採購了大量的肉碎,就是從牛骨頭上剔下來的幾乎不能稱之為肉的那部分,黏糊糊的,水分多,根本沒有味道,沒法吃,不能做成肉餡,只能當寵物飼料。可是它非常便宜。我的工作就是把這些不能吃的肉碎變成能吃的東西。

  首先,加進不能下蛋的雞的肉餡,以增加分量。我們知道,養殖的雞有蛋雞,有肉雞。肉雞主要是吃肉的,而蛋雞主要是吃它下的蛋的。蛋雞和肉雞的肉差別就很大,價格也不一樣。而且這裡用的是已經不能再下蛋的雞肉,價格就更便宜了。

  接著,加入大豆蛋白,以做出柔軟的感覺。這種大豆蛋白又稱作「人造肉」,還用來做便宜的漢堡。

  光這樣還不行,因為沒什麼味兒。於是又加了大量的化學調味料。

  為了使口感嫩滑,使用了豬油、加工澱粉;為了便於機器批量生產,使用了黏著劑、乳化劑等;為了使顏色好看,使用了著色劑;為了延長保質期,使用了防腐劑、pH調整劑;為了防治褪色,使用了抗氧化劑。

  這樣,肉丸就做好了。整個過程使用了二三十種添加劑,可以說,它是「丸子狀的添加劑」。產品上市後,立刻受到孩子和媽媽的歡迎。

  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我使用的添加劑都是國家允許的,而且完全遵照國家規定的劑量標準。但存在什麼問題呢?就是國家對添加劑的檢驗結果只是基於單種添加劑的使用情況得出的,如果一次同時攝取若干種添加劑會怎麼樣,「複合攝取」的研究依然是個盲點。

  也就是說,同時攝取很多種添加劑有無危險性、危險性的大小等,只能由將其吃進嘴裡的消費者們來承受。

  我為什麼要站在這裡講這些事?因為,有一天,我親眼見到我的女兒也在樂滋滋地吃我開發的這種肉丸。當我看到她吃的那一刻,我才發現我根本不希望我的孩子吃它們。我是知道添加劑的毒性問題的,可我根本沒從實際出發考慮過,一直忙著用添加劑開發各種食品,那一刻,我才認清我開發的食品,黏糊糊的廢肉和幾十種添加劑做出的肉丸,也是要被我的家人我的孩子吃進嘴裡的。我的心裡充滿了罪惡感。

  經過好好的反思,我辭去了食品添加劑推銷員的工作。我要用我幾十年「臺前幕後」的經驗,告訴大家一些食品的真相。

  

  奶精就是「牛奶式植物油」

  

  再說說奶精。很多店裡配咖啡的奶精都是免費的,我經常看到有人臨走時,順手拿好幾個,回家留著慢慢用。

  現在,我就要問問大家:你覺得奶精是用什麼做的?牛奶嗎?奶油嗎?

  你不要看到「奶精」中有「奶」,就想當然地認為它是用奶做。其實,跟前面我做排骨湯一樣,製作奶精的過程中沒有用到一滴牛奶或奶油,它就是在植物油中加水、添加劑混合攪拌,做成的類似牛奶的東西。

  其中的植物油,更具體說是氫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是不健康的成分,它對心臟的損害程度遠遠高於任何一種動物油。含有氫化植物油的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比如餅乾、麵包、西式糕點、巧克力派、沙拉醬、炸薯條、炸雞塊、洋蔥圈、咖啡伴侶、熱巧克力等。但是,反式脂肪酸的名字有很多,一般配料表裡標明「氫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人造黃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麥淇淋」、「起酥油」或「植脂末」等,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大家都知道,普通狀態下,水和油是不能互溶的。這就要用到添加劑了。

  首先,使用乳化劑,它是界面活性劑,可以使油和水混到一起,乳化成像牛奶一樣的白色。

  但還不像牛奶那樣黏稠,所以要用到增稠多糖類使其黏稠。

  然後要用到焦糖色素,把它染成極淡的茶色,看上去就像奶油的顏色。

  為了長時間保存,還要加入pH調整劑。

  另外,再加進具有奶油香味的香料。

  所以,奶精就是用水、油和若干種添加劑做成的「牛奶式植物油」。只要看看奶精的配料表,就一目了然了。

  

  蛋白水解物是天然湯汁嗎

  

  再重複一遍,鹽、化學調味料、蛋白水解物這「三件套」被用在了所有的加工食品裡。

  明太魚子、魚糕、火腿、香腸、鹹菜自不必說,方便麵、軟罐頭食品、冷凍食品、咖喱炒麵、瓶裝食品、罐裝食品、冷凍漢堡、肉丸、各種即食湯汁、粉狀食品、茶泡飯的調味料……當然,也有孩子們喜歡的零食,如脆酥餅乾、粗點心等。

  很難找到不用這三件套的加工食品。就連那些儘量不使用添加劑的良心尚存的製造商,也由於蛋白水解物會提高銷售額,而不願意捨棄它。

  製造商說:「蛋白水解物是天然的調味料。」

  蛋白水解物真的是天然的嗎?

  在家裡用松魚和海帶做湯汁的時候,會產生蛋白水解物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蛋白水解物不是天然的味道——這是我的一貫主張。

  蛋白水解物的味道和化學調味料的味道一樣,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

  但是,一旦味覺被它們麻痺,孩子記住了這種味道,就不會覺得真材料和媽媽做的飯菜的味道好吃。只覺得加了很多化學調味料、蛋白水解物的加工食品好吃。

  這難道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嗎?

  我媽媽討厭方便麵,她說,「吃了之後,嘴裡有一種奇怪的味道,不舒服。舌頭也感覺怪怪的,吃不下去。」

  她那個年代還沒有化學調味料和蛋白水解物,舌頭沒有被這些東西麻痺,所以能覺出味道的怪異。

  媽媽們經常對孩子說:

  「方便麵不能吃。」

  「零食不能吃。」

  但是說歸說,湯料、火鍋調料等都早已含有了相同的味道基礎。罐裝食品、副食品也都一樣,全是以這「三件套」為基礎製成的。

  記住了「三件套」的味道的孩子們,只願意吃方便麵和零食,批評也聽不進去。

  味覺被破壞是恐怖的,毒性問題是恐怖的。同時,我們的飲食文化也遭受著破壞。這才是最恐怖的。

  

  果汁飲料「無果汁」

  

  我曾經為幼兒園裡的孩子表演製作「無果汁」的果汁飲料。

  檸檬飲料是這樣做的。

  首先把黃4號溶於水,就變成了很漂亮的檸檬色。接著,再加入酸味劑——維生素C和檸檬酸。然後,注入一成多的果葡糖漿。這樣,就變成了酸甜味。

  另外,要加進檸檬香料,那才是檸檬汁。

  最後加入纖維素粉末。纖維素是由「鋸屑」做成的添加劑。通過混濁的顏色,營造出真果汁的那種感覺。

  做甜瓜味飲料的話,甜瓜是綠色的,那麼,先在水裡加入藍1號著色劑,把水染成純藍色。然後加入黃4號著色劑,水就變成了純綠色。這兩種顏色都是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

  做橙汁飲料的話,用到的橙色是把蟲子碾碎後提取出來的。

  我把「調」好的飲料倒進杯子,問大家「要喝嗎」,孩子們都面面相覷。

  然而大家平常喝的飲料就是用這種方法做出來的。

  以前,飲料裡加的是砂糖,但砂糖的甜味太重了,孩子們不喜歡。所以現在換成了果葡糖漿。它的甜味很清爽,孩子們都喜歡。

  但果葡糖漿存在著讓人恐懼的地方。那就是熱量過量攝取的問題。

  果葡糖漿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是人體最基本的能量源,身體弱的時候最需要,我們生病時打的點滴裡就有葡萄糖等營養成分。

  但是,點滴裡的葡萄糖濃度不足0.5%。而剛才介紹的粉末製成的「無果汁」果汁,500毫升裡含有的果葡糖漿就超過60毫升。也就是說,大家平常喝的500毫升的飲料裡,10%以上都是糖汁(糖分)。如果轉換成固體粉末,含有的葡萄糖超過25克,果糖超過20克,盛在盤子裡會滿滿的。

  而且,喝了富含果葡糖漿的飲料之後,人不會覺得飽,仍然和沒喝飲料之前一樣想吃東西。

  一瓶(500毫升)飲料裡,含有相當於50克砂糖所含的熱量,也就是200千卡(半袋薯片所含的量)。可是,人喝了之後卻覺得跟沒喝一樣!顯然就會引發熱量的過量攝取。

  已經有科學實驗證明,經常飲用清涼飲料,可能促進糖尿病的發生。美國的一項追蹤研究報告表明,如果每個孩子平均每天喝一罐碳酸飲料,體重超重的可能性就會增加60%。

  近年來,肥胖以及患有糖尿病的中小學生人數明顯增多,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很多我們喜歡的食品的味道,其實是添加劑的味兒。食品加工的信息沒有被公開,大部分人天真地相信「一流廠家生產的東西沒問題」、「大型超市銷售的東西不會有錯」,我們的舌頭正在被食品添加劑破壞著還不自知,這真是很可悲。

相關焦點

  • 被蒙冤這麼多年,你真的了解食品添加劑嗎?
    比如點豆腐用的滷水,炸油條用的明礬和小蘇打,都是食品添加劑。它們早就已經成為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總之,正確地使用食品添加劑給我們帶來了「長期儲存、外表美觀、味道鮮美、成本下降」等好處,而關於所有添加劑的安全性問題,我們都要記住一點,那就是「劑量決定危害」。也就是說歸根結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而和使用的品種數量沒有必然聯繫。
  • 食品添加劑致癌?
    那麼,我們在美味的食物中加入添加劑,是不是畫蛇添足呢? (圖片來源:某食品包裝) 食品添加劑: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根據我國衛生法(1995年)的規定,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 這些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有毒嗎?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包括酸度調節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著色劑、增味劑、防腐劑、甜味劑、香料等。
  • 這幾類食品添加劑 別再給孩子吃了
    >這幾類食品添加劑 別再給孩子吃了2019-07-03 14:46:5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各種化學食品添加劑,人工合成色素、甜味劑等等,娃總吃這些對健康可不利啊。但是很多媽咪都不懂看配料表,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食品添加劑這件事兒。  ▎食品添加劑,對孩子有什麼危害?  美國兒科學會(AAP)發布的一項聲明提醒,一些食品添加劑會干擾兒童的荷爾蒙,影響生長和發育,有些還可能增加兒童肥胖的風險。
  • 關於食品添加劑,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只要聽到「食品添加劑」,不少人肯定會下意識默默皺眉,快要達到「談添加劑色變」的程度。也會下意識地看看自己手中拿著的預包裝食品,數一數包裝袋上,到底有幾種添加劑。那麼,食品添加劑真的有那麼可怕嗎?食品添加劑是什麼?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 你真的誤解了這些食品添加劑
    根據我國食品衛生法的規定,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 。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不要看到這些數量就被嚇到,因為許多食品添加劑對我們的身體沒有什麼影響,甚至有些食品添加劑是對健康非常有益的!那麼常見的對我們身體有益的食品添加劑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帶你盤點一下,哪些添加劑被我們誤解了!
  • 正視食品添加劑:「沙子」薯片但吃無妨
    筆者相信這只是句衝動的玩笑話,要是真在薯片裡吃到沙子,消費者投訴生產廠商還來不及呢,想必沒有一家企業願意幹在產品裡加沙子這種傻事。再說了,地殼的主要成分中也有二氧化矽,若按照那個人的思路,吃薯片還等於啃地殼呢。  其實,二氧化矽是一種國際上通用的食品添加劑。翻看奶粉、調味料、可可粉、蛋白粉等食品的配料表,往往可以馬上找到它的身影。
  • 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
    目前,中國商品分類中的食品添加劑種類共有35類,包括增味劑、消泡劑、膨鬆劑、著色劑、防腐劑等,含添加劑的食品達萬種以上。其中,《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和衛生部公告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分為23類,共2400多種,制定了國家或行業質量標準的有364種。
  • 食品中有礦物油是怎麼回事?還能吃嗎?
    還能吃嗎? 今天就帶你來認識一下礦物油 礦物油是什麼? 食品中為什麼會有礦物油? 把石油和食品聯繫在一起,在很多人看來是無法接受的。然而,礦物油本身就在生物界和環境中廣泛存在,人群礦物油暴露的來源非常多。礦物油在食品中出現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1.食品添加劑或食品加工助劑。
  • 人工合成甜味劑用途的食品添加劑有9種,安全性靠譜嗎?
    不管是哪一種低糖食品,要達到降低食物熱量的目的,都用得著一類特殊食品添加劑「代糖甜味劑」。目前,我國允許使用的代糖甜味劑(甜味添加劑)共有20種,其中,9種為人工合成甜味劑,甜度最高可達蔗糖(白糖)的2萬倍。面對這麼多的代糖甜味劑特別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甜味劑,廣大消費者不禁要問:吃進含有甜味劑的代糖食品,身體的安全健康有保障嗎?
  • 食品添加劑就是安全的?5種食品添加劑,與癌症有著密切的關係
    大多數人對於食品添加劑比較熟悉,隨著食品行業的發展,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也越來越多。有了食品添加劑的參與,食品也變得色香味俱全。即使是不起眼的食品,在食品添加劑的作用下,也會搖身一變,讓您看了也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 添加劑零食坑娃太深,別給寶寶吃
    很多家長為了圖個省時方便,會給孩子買零食吃。但是你造嗎?很多孩子喜歡吃的零食,添加劑爆棚,長期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發育有害。接下來就給大家一一細數這些添加劑零食,寶媽們要趕緊躲坑!【所含添加劑】穀氨酸鈉、焦糖色、檸檬酸、特丁基對苯二酚等。【危害】兒童吃貨方便麵容易導致上火,導致胃腸功能失調,且容易攝入檸檬酸過量,可能導致低鈣血症。-02-火腿腸火腿腸也是老少皆愛吃的一種加工肉類食品,肉質細膩、鮮嫩爽口,做零食烹飪菜餚都美味。但是,火腿腸也是一種垃圾食品,裡面含有多種添加劑。
  • 中國人吃的食品添加劑太多?吃多了有哪些危害,告訴你真相
    故此,食品添加劑應運而生,它極大的阻礙了微生物的繁衍,來使得我們的食物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新鮮」,供給我們食用。但食品添加劑卻並非十全十美,它也對我們人體的健康有一定的副作用,對我們人體有著不容小覷的危害。1. 影響人的新陳代謝食品添加劑種類繁多,但是大多含有一種共性:酸性物質。
  • 一包方便麵含25種添加劑 在各類食品中排第一
    營養師提醒最好每月只吃一次11日,央視網發出的一條微博引發網友關注。該微博在其他新聞網站轉發時,被起了個極為「驚悚」的標題:《別吃方便麵,有毒》,微博中稱「方便麵、乳飲料、薯片、冰激凌、餅乾等食品所含的添加劑最多。一包方便麵最多可有25種食品添加劑!」
  • 揭秘美食的背後 黑心商家亂用食品添加劑
    吹彈可破的蝦仁、鮮嫩多汁的牛肉、「上乘食材熬製」的高湯……當你大快朵頤之時,能想到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少是靠各類添加劑「調」出來的嗎?記者近日走訪發現,五花八門的添加劑成為眾多餐館調味攬客的利器。不少美食的背後都存在濫用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等問題,有損消費者健康。還有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工業原料。
  • 海口部分小學周邊「五毛食品」泛濫 添加劑嚴重超標
    他們買的多為5毛錢一包的小食品,吃得津津有味。這些「五毛食品」外包裝多標有「QS」認證,有廠名、廠址、聯繫電話等信息,看似「合格」的「五毛食品」到底安全嗎?南國都市報記者連日來走訪調查,發現這些「五毛食品」的批發價只要2毛多,部分「QS」認證在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網根本查不到,廠家電話也打不通,其中一些「五毛食品」竟加入多達13種食品添加劑。
  • 冰淇淋陷食品添加劑傳聞 冰淇淋:我不是恐怖分子
    6月4日,隨著某機構發布一則「食品添加劑查詢軟體」上線的新聞,「冰淇淋是個移動的食品添加劑倉庫,吃多了會導致健康問題」成為各大媒體熱炒的話題。冰淇淋裡的添加劑真的有這麼恐怖嗎?本報「食事求是」記者進行了調查。  求證一 添加劑都是有毒物?
  • 食品添加劑的危害及解決之道
    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似乎在瞬間就把人們豐盛的餐桌變成一片「毒海」,各種看似色香味俱佳的食物,其實都是「人工製造」,讓人觸目驚心,怨聲載道,「綠色食品」似乎成為了一句口號,而「吃得放心、吃出健康」的願景,也只是個幻想而已。但生活的腳步卻不會因此而停歇,雖然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各種食品添加劑被不良商販利用,但目前市場上依然有97%加工食品是含有添加劑的。
  • 食品添加劑調查:一塊麵包裡近40種添加劑(圖)
    只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那些賞心悅目、香氣怡人、爽口滑嫩的佳餚並非出自純天然,它們都額外地添加了許多的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加工食品種類,換句話說,每個人,只要吃了加工食品,就在一定程度上攝入了形形色色的添加劑。  不知有沒有人算過這樣的一筆帳,一天中,我們會攝入多少種添加劑呢?
  • 從禁用明礬開始嚴管食品添加劑
    膨化食品中,不再允許使用任何含鋁食品添加劑。(相關報導見A12版)   食品添加劑的濫用,在我國食品安全事件中無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事實證明,很多食品添加劑根本就沒有必要添加,比如之前曝光的大米添加劑,毫無必要卻被國家標準允許添加;還有很多食品添加劑可以有更好的替代品,不至於對人體產生潛在危害,比如這次被禁用的明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