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英語翻譯中六點英漢差異指導

2020-11-30 新東方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卷的翻譯部分往往是廣大考生薄弱的環節,根據統計,考生的得分大部分都是在3分到5分之間,能考到6分以上,就是很不得了的事情了。那麼考研(微博)翻譯究竟難在哪裡?是結構複雜?生詞太多?缺乏技巧?領域陌生?雖然這些方面都有可能,但是,通過系統的訓練和複習,以上方面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克服。毋庸置疑,翻譯的質量取決於譯者兩種語言(源語言和目的語)的水平。而考研英語要求的是理解和表達較複雜的英語材料的能力,因此難度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有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說英語的人的思維和說漢語的人的思維方式有很大差異,同樣,英語和漢語本身也有很大差異。這往往是初涉翻譯的人的最大的鴻溝。

  下面,萬學海文英語考研輔導專家們就為廣大的2012年考研同學們總結一下英語和漢語的幾個重大的差別,希望同學們多家體會和注意,減少對考研英語翻譯的恐懼心理,從而提高翻譯能力和水平。

  1 英語形合,漢語意合

  2 英語多長句,漢語多短句

  3 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

  4 英語多替代,漢語多重複

  5 英語重省略,漢語重補充

  6 英語重心在前,漢語重心在後

  一、形合和意合

  不同的語言中句子內部或外部連接幾乎都使用句法、詞彙、詞義這三種手段。用前兩種手段連接稱為形合,用後一種手段連接稱為意合。就英語和漢語來說,英語是強調形式上緊密結合,漢語是強調意義上結合緊密。具體來講,英語的句子是通過一整套完整系統的語法結構和連接詞將單詞和詞組組合在一起,強調結構上正確,邏輯上嚴密,思維上嚴謹。而漢語則不然,就是說一個漢語句子的分句與分句之間,或是短語與短語之間,在意思上有聯繫,但很少用關聯詞。使用每一個分句或是短語的意思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句子的。大家在從高中考大學的時候也一定做過語文中有一種題讓我們根據意思來為一篇文言文斷句,那麼斷句的基礎是什麼呢?是不是通過每個文字的意思以及整個文章的意思來斷句的,那麼就是說漢語是通過意義來緊密結合起來的,表面上可以看起來是一些毫不相干的漢子,但是組合在一起卻意義深刻。

  比如我們看下面這個句子。這個句子是美國林肯總統《蓋茨堡演講》結尾的一句。

  We here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ould not die in vain-that this nation, undergod, shall have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world. (參考譯文:我們在此立志誓願,不能讓他們白白死去--要使這個國家在上帝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那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從地球上消失。)

  在本句中,「We here highly resolve......」是整個句子的主句,作者通過「that」引導「that these dead should not die in vain」,「that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new birth of freedom」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not perish from the world.」等三個從句,那麼在最後一個從句之前還用了「and」這個連接詞將幾個從句連接起來。而缺少 「that」, 「and」這幾個連接詞,這個句子在英語中就不能表達現有的意思,而且也是不符合英語的語法的。

  而漢語的意合呢,就是說漢語造句少用或是不用形式連接手段,注重隱性連貫,事理順序,功能意義,以神統形。即漢語句子意連形不連。

  例如,漢語說「他不來,我不走」。這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完全通過意義聯繫起來,兩分句之間不用任何連詞。而如果翻譯成英文則必須用連接詞語,即:I won’t go unless he comes. 或者我們說:I will stay until he comes.

  下面我們舉一個2003年考研的題目來看一下。

  Furthermore,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modify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thussubjecting all other life forms to their own peculiar ideas and fancies.(參考譯文:而且,人來還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從而使所有其他形態的生命服從人類自己獨特的想法和想像。)

  仔細對比這個句子和譯文,我們會發現正如which在漢語中並沒有找到對應的詞。也就是說,如果要看到一個詞翻譯一個詞的話,遇到which我們就會犯難。原因就是英語和漢語的這種差別造成的,英語中需要一個連詞去實現這種邏輯關係,而漢語則通過語義表達。英語和漢語的這個差異要求我們,在拿到考研英語翻譯題的時候,要首先分析整個句子的結構,根據英語原文的語法結構以及連接手段所攜帶的信息,合理地組織漢語語言並且調整語序。儘量避免逐字進行翻譯。

  二、英語多長句,漢語多短句

  正是因為英語是通過一整套完整的系統的語法結構組合在一起的,那麼一個英語句子只要結構完整,作者通過增加限制成分、修飾語以及補充成分可以使得一個句子變得非常的長。比如在往年的考研英語翻譯題中,最長的一句話竟然達到了58個單詞。而正是因為漢語是強調意義上的完整,那麼一個漢語句子就可以簡短而意義深刻,言簡而意賅。萬學海文英語考研輔導專家們提醒廣大的2012年考生們在翻譯的時候就要一定注意,可以破句重組,化繁雜的英語長句為多個意義緊密相連的漢語短句,而不必拘泥於原文的層次結構。例如:1999年的一道考題。

  Interest in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historians themselves (參考譯文:人們對歷史研究方法產生了興趣,這與其說是因為外部對歷史作為一門學問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戰,還不如說是因為歷史學家內部發生了爭吵。)

  英文原句是個典型的長句,由27個詞組成,中間沒有使用任何標點符號,完全靠語法結構使整個句子的意思化零為整:lessthrough…and more from構成一個複雜的狀語修飾動詞arisen。在中文翻譯中,「產生興趣」這一重要內容通過一個獨立的句子表達,兩個不同的原因則分別由不同的句子表達,整個句子被化整為零「…產生興趣…,這與其說是因為…,還不如說是因為…」

  三、英語多被動,漢語多主動

  英語比較喜歡被動,科技英語或是論文中尤其如此,而我們的考研翻譯中的翻譯題大都是科普知識的文章,那麼被動句就更多了。而漢語又是比較喜歡用主動句的,一般都是我怎麼怎麼樣,他怎麼怎麼樣,你怎麼怎麼樣。那麼知道了這麼一個特點的話,我們在拿到一個英譯漢翻譯題的時候,如果這個句子是被動句,我們就要有意識的在漢語譯文中調整為主動形式。

  例如:Darwinwas convinced that the loss of these tastes was not only a loss of happiness,but might possibly be injurious to the intellect, and more probably to themoral character. (參考譯文:達爾文確信,沒有了這些愛好不只是少了樂趣,而且還可能會有損於一個人的思維年能力,更有可能導致一個人道德品質的下降。)

  wasconvinced 這裡被翻譯成了確信,類似的這種很多已經演變成固定翻譯方法,如果有人翻譯成達爾文被說服或被確信之類的,那可就真要貽笑大方了。再看2002年真題:

  Thebehavioral sciences have been slow to change partly because the explanatoryitems often seem to be directly observed and partly because other kinds ofexplanations have been hard to find. (參考譯文:行為科學之所以發展緩慢,部分原因是用來解釋行為的依據似乎往往是直接觀察到的,部分原因是其他的解釋方式一直難以找到。)

  這裡的bedirectly observed 翻譯的時候就可以省略翻譯的被動。就和「水可以直接喝」是一個道理。

相關焦點

  • 考研英語翻譯必備知識:英漢語言的主要差異
    第三節  英漢語言的主要差異正如第一節所述,就基本的句型結構(簡單句)或句子主幹(主語、謂語和賓語)而言,英語和漢語基本上是相同的,可以相互直譯或順譯,這是兩者可以互譯的基礎。所以,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譯技巧之外,要做好英譯漢的翻譯工作或順利通過考試,還必須要通過大量的親身實踐,通過對英漢兩種語言的比較研究,掌握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及其處理方法,進一步加強自身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和對漢語的駕馭能力,從而提高翻譯的綜合能力。對於考研翻譯來說,接觸過的考生都知道,它的五句話基本上都是複雜的長句,不但句子較長,而且句式複雜。
  • 釐清英漢差異,翻譯遊刃有餘
    每一位考生都會有這樣的體會:一個英語句子,似乎已經理解其意思了,但動手譯成漢語時,卻不知如何表達,或者漢語譯文充滿了「英語腔」。出現這種情況,就是由英漢思維表達上的差別造成的。翻譯的過程不僅是語言形式的轉換,還是處理英漢差異進行思維轉換的過程,這就要求在漢譯表達時,要進行英漢語序調整。下面通過真題講解如何處理常見的英漢差異,並提出相應的翻譯技巧,如:定語從句的翻譯,被動語態的翻譯,轉換動詞等。
  • 2010年考研英語翻譯特別集訓系列(一)
    所以,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翻譯技巧之外,要做好英譯漢的翻譯工作或順利通過考試,還必須要通過大量的親身實踐,通過對英漢兩種語言的比較研究,掌握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及其處理方法,進一步加強自身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和對漢語的駕馭能力,從而提高翻譯的綜合能力。  對於考研翻譯來說,接觸過的考生都知道,它的五句話基本上都是複雜的長句,不但句子較長,而且句式複雜。
  • 2022考研: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經驗備考指導
    2019年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考研專業課高分經驗分享我是18年12月參加的川外英語語言文學考研初試,其中專業課:611 基礎英語 135分、811 英語翻譯與寫作130分,二外法語73分,政治73分。
  • 2022年北京工商大學357英語翻譯基礎考研真題和答案——才聰考研
    《英語翻譯基礎》考試指導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研究生入學考試總共有四門考試科目:《政治理論》,總分100分;《翻譯碩士英語》,總分100分;《英語翻譯基礎》總分150分;《漢語寫作和百科知識》,總分150分。《英語翻譯基礎》是全日制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基礎課考試科目,重點考察考生的英漢互譯專業技能和潛質。
  • 2010年考研大綱解析:英語翻譯部分難度逐漸加大
    --根據《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考試大綱解析》(2010年版)根據《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考試大綱解析》(2010年版)援引自考研英語大綱的內容,與2009年考研英語大綱相比,2010年考研英語大綱中對於英譯漢部分沒有做任何實質上的調整,依舊將其作為閱讀理解中的Part C部分出現,還是測試考生的英文閱讀理解能力和漢語表達能力
  • 2020年考研注意了!英語翻譯碩士準備當中,這樣準備更保險!
    總體上來講,2019年的考研人數較2018年的238萬多出了整整52萬,增幅21%,據大數據分析預估,2020年研究生報名人數應該在330—350萬之間,可謂壓力重重。資源是有限的,這必然就要競爭,擇優錄取,所以從現在就開始好好準備功課這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重中之重。
  • 2019年考研英語學習:順序法英語長句翻譯
    地域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和語法也有非常大的差異,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漢語經常會用比較簡短的語句表達一個很複雜的意思,甚至是四字成語,而英語則不同,如果要表達一個很複雜的解釋,那必然會用到很長的語句,在英譯漢時要注意英漢差異,我們可以採用以下翻譯方法,當英語長句的內容的敘述層次與漢語基本一致時,可以按照英語原文的順序翻譯成漢語。
  • 找準英漢差異,給出地道翻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英語和漢語屬於兩種語言體系,有顯著的差異,英漢對比研究對日常翻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英漢語言的十大差異,包括:綜合語vs分析語、剛性vs柔性、形合vs意合、繁複vs簡短、物稱vs人稱、被動vs主動、靜態vs動態、抽象vs具體、間接vs直接、替換vs重複,本文著重介紹了其中綜合語vs分析語、剛性VS柔性、物稱vs人稱和被動vs主動這四項英漢差異。1. 綜合語vs分析語英文屬綜合-分析語(運用形態變化來表達語法關係),而中文為典型的分析語。
  • 英語四六級、考研必備工具——名人牛津高階彩屏詞典D3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大學生最緊張忙碌的時候,一面要準備期終考試,一面還要準備英語四、六級考試,很多大四學生還要備戰2012年研究生考試。掐指算來,距12月17日的全國四、六級統一考試還剩不到2個月時間,距明年1月的研究生考試也只剩3個月時間。在這關鍵的衝刺階段,效率就是分數,學英語更是如此,一款好的英語學習工具必不可少。
  • 淺談考研英語長難句翻譯中的中英思維差異
    原標題:淺談考研英語長難句翻譯中的中英思維差異 萬學海文 萬學海文英語教研中心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幫助大家解決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經常遇到一個問題:中文思路和英文思維的差異。
  • 2017考研:英語翻譯怎麼破?
    從歷年考試來看,翻譯題是考研英語各題型中得分率較低的一道題。大多數考生在做考研英語翻譯題時,感覺最明顯的問題是:理解英語不容易,表達成漢語不輕鬆。因此,如何理解和如何表達,就成了英語基礎知識比較匱乏的考生的嚴重問題了。下面,筆者根據歷年真題翻譯呈現出的特點和規律,為廣大2017屆考生梳理考研英語翻譯的重要考點以及相應的應對策略。
  • 考研翻譯中應該注意的英漢五大區別
    要麼在翻譯處空白,什麼也不寫,要麼胡言亂語胡說八道胡說一通,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樣的一種感覺呢?  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是考研翻譯題本身的特點,06年版的考研大綱明確規定,考研翻譯部分主要考察考生「準確理解概念或是結構比較複雜的英語文字的材料的能力,要求譯文準確,完整,通順。」
  • 英語專業考研,MTI翻譯碩士如何備戰?
    昨天,說了英語專業考研選專業和學校的一些小建議,簡單來說,英語專業考研,選專業注意:(1)學碩:語言學、文學、教育、文化等,不考數學,但要考二外,學制3年,偏理論研究(2)專碩:翻碩、學科教學(英語),翻譯碩士MTI,考研不考二外,但幾所特殊的學校複試要考二外(北外、外交學院等),偏實踐,學制2或者2.5年,(但往往有高翻院的高校,翻碩學費很貴,
  • 淺談考研英語翻譯技巧 題型介紹
    剛看到這個句子時,很多考生可能馬上會翻譯成:「英語語言在交流中的作用不能被過高估計。」但是,根據上下文來理解,這個翻譯是不對的。事實上,這個英語句子本身就有歧義,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理解方式,這時,考生要根據上下文的提示,認識到這個句子應當是講英語的重要性,必須翻譯成:「英語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怎麼高估也不過分。」所以,翻譯不能扭曲原意,這是考研翻譯的基本標準。
  • 2018年考研英語翻譯中的八種技巧
    在複習考研英語翻譯過程中,許多同學不明白最基本的技巧,以至於翻譯出來的句子慘不忍睹。其實這並不怪大家,俗話說:術業有專攻。非英語專業的同學不懂翻譯的基礎知識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從應考的角度來說,我們為了在考試中比別人佔一點先機,還是要懂得最基礎的翻譯方法。
  • 複習攻略:解讀考研英語翻譯技巧與方法
    剛看到這個句子時,很多考生可能馬上會翻譯成:「英語語言在交流中的作用不能被過高估計。」但是,根據上下文來理解,這個翻譯是不對的。事實上,這個英語句子本身就有歧義,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理解方式,這時,考生要根據上下文的提示,認識到這個句子應當是講英語的重要性,必須翻譯成:「英語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怎麼高估也不過分。」所以,翻譯不能扭曲原意,這是考研翻譯的基本標準。
  • 洩題2012:國家考試不止考研英語失守
    「啟航考研」只是主動暴露的「裸體衝鋒者」,暗處的洩題鏈條一直延伸至各類考試命題組與各級考試中心。「石破天驚!啟航不負眾望,政治和英語再次命中考題100%!」2012年1月7日下午兩點過,研究生考試英語科目剛剛開考,在一個名為「啟航考研」的QQ群裡,慶祝開始了。
  • 2019年考研英語:翻譯折10分如何全得?知行翻譯給出3點建議
    距離2019年全國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簡稱「考研」)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所謂「考研」就是指教育主管部門和招生機構為選拔研究生而組織的相關考試的總稱,由國家考試主管部門和招生單位組織的初試和複試組成,其中思想政治理論,外國語,大學數學等公共科目由全國統一命題,專業主要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
  • 2021年考研英語一翻譯真題及答案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考研作文>正文2021年考研英語一翻譯真題及答案 2020-12-26 17:07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