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為什麼要獨立,成為十四世紀歐洲第一個獨立國家?

2021-01-08 慧娟說史

百家原創作者:慧娟說史

歡迎來到百家號慧娟說史。說到葡萄牙,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它是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一個共和制國家,並且之前葡萄牙是西班牙的一部分,後面才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西葡合併之後,葡萄牙保留有自己獨立的政府和議會機構,擁有自己的軍隊,並控制了大量海外殖民地,是西班牙管理之下自治權力最大的地方。加斯帕爾的稅收和軍事改革極大地損害了葡萄牙舊有的權益,他加強中央權力,推行使全國各地卡斯蒂利亞化的行政改革計劃,更引起葡萄牙貴族、議會和政府的恐慌。葡萄牙害怕加斯帕爾的改革使葡萄牙完全成為與卡斯蒂利亞一樣的一個普通行政區域,沒有自己的權利和特性。

加斯帕爾執政使葡萄牙上層因恐慌喪失權力而不滿,下層因反對加重稅賦和徵收「血稅」(徵兵參加與自己利益無關的三十年戰爭)而激烈抗爭。隨著時間的推移,西班牙中央和葡萄牙的矛盾日益激化,波爾圖、聖塔倫和埃武拉。1637年等葡萄牙城市先後發生了武裝起義。西班牙對葡萄牙海外殖民地和商人利益持漠不關心的態度,加深了葡萄牙上層的不滿與憤怒。在巴西,1630-1635年荷蘭人先後佔領了葡萄牙人控制的奧林達和累西腓,那裡葡萄牙人的財富大量被荷蘭人掠奪。

加斯帕爾政府對此事袖手旁觀,不作任何反應,使葡萄牙人感到西班牙不是自己的政府。以布拉幹薩伯爵為首的葡萄牙貴族開始醞釀旨在擺脫西班牙統治的政變。「收割者戰爭」加泰隆尼亞的獨立,極大地鼓舞了葡萄牙人,使他們感到通過武裝鬥爭獲得獨立很有希望。1640年12月1日,葡萄牙貴族在人民群眾反抗鬥爭的推動下宣布獨立,擁戴布拉幹薩伯爵為國王,王號為若昂四世。葡萄牙議會立即表示承認,宣布若昂四世是葡萄牙合法國王。接著,除休達以外,葡萄牙管轄的海外各殖民地也紛紛承認獨立並擁戴若昂四世。

菲利普四世不甘心葡萄牙就此獨立分離,派軍前往葡萄牙鎮壓獨立運動,葡萄牙人在若昂四世領導下奮起反擊,捍衛獨立成果,葡萄牙「王政復古戰爭」爆發。葡萄牙國王領導的抗擊入侵和捍衛獨立的戰爭,得到葡萄牙人民上下一致支持,人民群眾把這一正義的反侵略戰爭親切地稱作「喝彩戰爭」。若昂四世的軍隊在各地群眾的配合下,奮勇抗擊入侵,多次打敗西班牙軍隊,挫敗了西班牙迅速平定「叛亂」的企圖。葡萄牙宣布獨立時,正值三十年戰爭打得如火如荼之際。忽聞葡萄牙獨立,西班牙後院起火,反哈布斯堡各國欣喜若狂,迅速反應,積極為葡萄牙的獨立運動提供支持。

1641年,法國給予葡萄牙外交承認,並答應提供支持和援助。同年,葡萄牙同尼德蘭停戰媾和。1642年,葡萄牙與英國結成聯盟。1661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同葡萄牙公主卡塔利娜結婚,英葡聯盟更加鞏固。1656年若昂四世去世,年僅13歲的阿方索六世繼位,繼續領導葡萄牙爭取獨立的鬥爭。1659年1月葡萄牙軍隊在埃爾瓦大敗西班牙首相路易斯·德阿羅親自率領的軍隊,極大地振奮了葡萄牙人的士氣。

戰後,路易斯·德阿羅總結失敗原因時無奈地承認了葡萄牙人上下合一心爭取獨立的事實:「葡萄牙士兵在戰鬥中表現的堅毅勇敢精神,說明他們每一個人都清楚是在為捍衛自己的事業而戰。」1665年比利亞維西奧薩戰役是奠定葡萄牙獨立地位的重要一戰,西班牙軍隊在七個小時之內被打得潰不成軍,4000人喪命,6000人受傷,葡萄牙方面僅傷亡700人。這次戰役使菲利普四世喪失了繼續鎮壓葡萄牙獨立運動的信心,認為葡萄牙的獨立已是無法挽回的事實1665年帶著無法維護西葡統一的遺憾,當政44年的西班牙君主菲利普四世離開了人世。

1668年2月13日,西葡兩國在裡斯本籤訂了《裡斯本條約》,條約規定:西班牙承認葡萄牙獨立,兩國終止敵對狀態,建立永久和平;休達交給西班牙;雙方在戰爭時期所佔對方領土和財產歸還對方;兩國實現通商自由;釋放戰犯;葡萄牙有同任何國家結盟的權利。至此,葡萄牙的獨立地位得到最終確立。

可以說,葡萄牙人民用自己的雙手獲得了獨立,而葡萄牙與西班牙的合併原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交易,葡萄牙只是在為自己的獨立主權鬥爭罷了。當然這場戰爭也離不開法國的幫助。大家覺得小編說的對嗎?

以上圖片素材來自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二戰前,偌大的非洲只有3個獨立國家,其中一國還只是名義上獨立
    目前,非洲共有6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有54個獨立國家。然而,非洲是世界上最後一個實現政治獨立的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只有衣索比亞、賴比瑞亞、埃及3個獨立的國家,而且埃及還只是名義上的獨立。其他非洲國家的領土都遭到了列強瓜分,資源長期受到掠奪。直到「非洲獨立年(1960年)」後,非洲才基本脫離列強統治,結束殖民時代。
  • 巴西從葡萄牙獨立,為什麼建立的是「帝國」?
    獨立後的巴西為什麼選擇了和其他南美國家不同的制度呢?▲豐塞卡一、葡萄牙王室逃離本土自西班牙的哥倫布船隊到達美洲大陸之後,歐洲人就開始瓜分美洲大陸的狂潮。其中,葡萄牙佔領了亞馬遜平原、巴西高原以及東南部沿海,西班牙的勢力範圍則包括葡屬領地外的廣大地區。
  • 納米比亞為什麼要從南非獨立出去?
    到60至80年代,大多數非洲國家脫離了歐洲宗主國的統治,成立了50個獨立國家。1990年3月21日,非洲迎來了第51個,也是20世紀非洲最後一個獲得民族獨立的國家—納米比亞。納米比亞為什麼又要脫離南非獨立呢?▲曾經的南非聯邦地圖,包含南非本土和納米比亞一、殖民者帶來的分離西方殖民者沒有到達之前,包括納米比亞和南非在內的廣大非洲南部地區的居民以遷徙的班圖人等黑人為主,他們彼此之間雖然有衝突,但總體上相安無事。
  • 世界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17世紀成為海洋霸主,如今仍是發達國家
    但是如果問到世界歷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是哪一個,或許很多人都答不上來,或許很多人想當然以為是英國,但事實上這個國家不是英國,而是17世紀就成為海洋霸主,如今仍是發達國家的荷蘭。荷蘭獨立戰爭荷蘭獨立戰爭的爆發時間是16世紀中,這時候所有歐洲國家還是處於封建朝代的統治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八十七:歐洲大陸以外羅馬天主教3
    基督教之八十七:歐洲大陸以外羅馬天主教3 c.菲律賓的羅馬天主教 菲律賓長期以來一直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它也成為羅馬天主教在亞洲傳教最成功的國家,到19世紀大多數菲律賓人至少都是名義上的天主教徒
  • 非洲此國有一飛地,歷史長達百年比上海還大,如今卻死活要獨立
    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德左、索馬利蘭等不服中央統治想要鬧獨立的地區,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咱們就再來聊聊一個正在鬧獨立的海外地區。▲德左共和國街頭要說目前世界為什麼會有兩百多個國家或者地區,其原因主要在於一些大國解體和部分地區獨立,比如蘇聯解體時,就一分為十五,瞬間多出了十餘個獨立國家;南斯拉夫聯盟解體時,也是一分為五,這就又多了幾個國家。
  • 印尼的亞齊特區,為什麼有獨立傾向?
    為此,印尼和亞齊曾進行多達半個世紀的鬥爭。2005年,亞齊當地政府宣布結束對抗,放棄獨立。2006年,印尼國會通過《亞齊自治法》,賦予亞齊更多自治權,並成立特別行政區,成為了這個世俗化國家裡,唯一實行伊斯蘭法的地區。
  • 歐洲史:18世紀歐洲的權力均勢
    這些國家之間發生衝突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不過,所有衝突都是為了阻止某個國家支配整個歐洲,無論是英國、法國抑或西班牙,這也解釋了邊緣地帶國家同盟的變化。在歐洲之外,戰爭具有巨大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就是英國作為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大國的崛起,這一結果幾乎無人能夠預料。畢竟,大不列顛王國直到1707年《聯合法案》的頒布才出現,而70年後,美國獨立戰爭也使英國在領土和聲望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 打響獨立第一槍,得州議員要提公投獨立法案,想脫離美國獨自建國
    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廣播公司(ABC)報導,讓德克薩斯州民眾公投決定是否要脫離美國的努力,得到了至少一位州議員的支持。得州弗雷德裡克斯堡眾議員比德曼(Kyle Biedermann)說,他計劃提交一項法案,要求就是否脫離美國進行全州公投。
  • 你要知道關於葡萄牙的20件小事
    五百年多前,葡萄牙人建造了很多葡式大帆船,進行了一場浩大的海上大發現,到達了非洲、亞洲、美洲的很多地方,並且成為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海上大帝國。所以葡萄牙的國旗和國徽中心一臺金色的渾天儀,這是一種古老的航行儀器,因為葡萄牙的歷史可是和海上航行分不開的。
  • 誤打誤撞成就的傳奇:葡萄牙在西非的航海探險
    歐洲國家雖然在裝備與組織上仍然佔著巨大的優勢,但是以武力圍剿爭取獨立的遊擊隊卻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法西斯統治下的葡萄牙,維護殖民地最為堅定,建造發現者紀念碑,追溯海外殖民漫長的歷史,為的是喚醒擁有帝國的榮耀感,給當局的政策鼓勁。
  • 拉丁美洲獨立後反而打亂?究竟為何?與美國相比,究竟差在哪?
    18世紀到19世紀初拉丁美洲爆發了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民族解放運動,共有17個獨立國家,形成今拉美的政治格局。但在此後的100多年裡,雖然擁有豐富資源的拉丁美洲經濟條件優越,但是實際的經濟發展卻遠遠落後於處於同一區域鄰近的美國,為何獨立後的拉美各國在經濟上沒有美國那樣大發展呢?首先在政治上考迪羅主義限制了經濟的發展,雖然獨立以後拉丁美洲,獲得了政治自由,但是在經濟上依然保留半封建的大地產制,政治上也建立了地主資產階級的聯合政權,成為軍事獨裁統治制度。
  • 18世紀時,歐洲列強都在忙啥?為什麼放任普魯士強勢崛起?
    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雄厚的經濟基礎,從18世紀開始,普魯士強勢崛起,成為了歐洲大國之一,進而又倚靠「鐵血政策」統一了德意志,使得歐洲老牌帝國英法等國對這個新興的國家惴惴不安。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向把均勢奉為圭臬,同時又十分忌憚普魯士的歐洲列強,都在忙些什麼,為什麼放任普魯士強勢崛起呢?普魯士周邊確實強國林立。東面有波蘭、俄國,且波蘭始終覬覦著東普魯士。
  • 胡椒代替貨幣:歐洲十五世紀金銀大饑荒
    胡椒代替貨幣:歐洲十五世紀金銀大饑荒沒答了有些地方的錢商說,無論他們出多高的價,已經買不到鑄幣所需要的金銀了。14世紀中葉,歐洲爆發黑死病,3000萬人死亡;至15世紀,經濟人口開始恢復,莊園主開始要求以貨幣地租取代勞役地租;這些因素使貨幣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另外,歐洲與阿拉伯商人進行的香料和奢侈品貿易,進一步加劇了金銀饑荒;在伊比利亞半島,市面上的黃金基本消失。
  • 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歐洲錯綜複雜的王位繼承戰爭
    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歐洲曾經多次發生王位繼承戰爭,這是當時歐洲強國之間政治與軍事的激烈衝突,它們是改變疆土範圍、力量對比與政治格局的重要途徑。三十年戰爭後果嚴重:奧地利失去歐陸霸權,德意志繼續分裂,法蘭西從此左右歐洲局勢。法國的這種優勢一直維持到18世紀初。18世紀前半期,先後發生了西班牙、波蘭和奧地利三國的王位繼承戰爭。當時歐洲的國際關係充分展現了它的複雜性。
  • 大航海時代的葡萄牙
    葡萄牙與地理大發現15世紀上半葉,英國和法國尚鏖戰於百年戰爭,葡萄牙人在恩裡克王子組織下探索大西洋非洲海岸,相繼發現並佔領了亞速爾、維德角等群島。他領導葡萄牙海外探險四十五年(1415-1460年),擁有最優秀的探險家和航海家,建立起世界一流船隊,控制了西非3500公里海岸線,為葡萄牙成為第一個全球性帝國奠定基礎。1460年以後,葡萄牙王室以更大規模的資源投入海外探險和殖民活動,他們不滿足於西非沿海,而向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拓展。
  • 歐洲多國遭遇罕見高溫天氣 葡萄牙100人被熱死
    各地熱覽   英國   西斯羅機場   36.7℃   英國氣象局說,倫敦希思羅機場1日氣溫達到36.7℃,是19世紀有氣象記錄以來7月最熱的一天。英國民眾打趣道,如今不用遠赴非洲撒哈拉沙漠就可以體驗到那種酷熱,可算節省了路費。
  • 歐洲最低工資排行:葡萄牙覆蓋比例位列前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怡蓁】法國《歐洲時報》5月10日報導稱,葡萄牙在近日公布的歐洲最低工資覆蓋比例排行中脫穎而出。在經歷了國家最低工資標準下降期後,經過計劃調整,本屆政府已使國家最低工資標準提高了約5%。葡萄牙現已成為最低工資覆蓋比例較高的歐洲國家之一。
  • 葡萄牙以及荷蘭,是如何侵佔我國澳門和臺灣?
    十六世紀時,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對海外進行海盜式的掠奪,地大物博的中國成為他們掠奪的重要目標。最先來到東方的殖民主義者是葡萄牙,當時明朝稱它為「佛朗機」,這是阿拉伯人對葡萄牙的稱謂。
  • 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
    事實上,英國的機制紡紗產品不但摧垮了印度的傳統手紡紗業,也解體了中國從黃道婆開始起源的手紡紗業,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其紡織品與機器出口到全世界。 為什麼工業革命會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從經濟史角度看,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題目,以前大家問的最多的是,工業革命為什麼發生在英國而不是荷蘭?因為荷蘭至少在英國之前是當時歐洲最發達的經濟體,英國工業革命前的很多制度都是從荷蘭借鑑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