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可維持皮膚幹細胞活性的基因

2020-12-01 生物谷

未來人們也許不再需要面膜和塗抹各種化妝品來保養面部皮膚,在皮膚中的幹細胞可以活躍地產生不同細胞,最終將形成新的身體皮膚和毛髮。另外,這些幹細胞還能自補充,持續保持皮膚和毛髮富有活力。目前,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研究員已確定兩種蛋白質能使皮膚幹細胞承擔持續性皮膚自修復功能。

這項最新研究已發表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它有助於理解如何維持幹細胞,以及這些幹細胞的狀況如何對不同類型的細胞產生作用。哺乳動物細胞生物學和發育實驗室的研究負責人伊萊恩-富克斯(Elaine Fuchs)和該實驗室博士後霍昂-恩古延(Hoang Nguyen)共同完成一項實驗,他們對基因改造後體內缺少TCF3  和TCF4蛋白質的老鼠進行了分析,這兩種蛋白質保存於皮膚幹細胞核內,能夠與DNA結合使基因發生變化,導致幹細胞出現各異性。他們發現如果體內沒有這兩種蛋白質,雖然老鼠所有的皮膚層仍正常發育,但卻無法自更新保養。

恩古延說:「這種表皮幹細胞是一種皮膚幹細胞類型,當它消失時將導致體內失去自維持更新皮膚細胞的能力。」美國貝勒醫學院的教授們指出,我們通過這項研究發現如果老鼠體內長期缺少這兩種蛋白質,其表皮則很難持續保養和更新。同時,我們在皮氏培養皿中觀看到的實驗結果,就如同皮膚移植手術實驗。

TCF蛋白質共有4種類型,存在於身體內許多幹細胞之中。該蛋白質可依據接收自分子環境的信號改變其基因,從而響應一種叫做「β-catenin」的伴侶分子。

富克斯作為霍華德-休斯醫學院的調查員和麗貝卡-萊西菲爾德(Rebecca C.  Lancefield)教授以及恩古延博士後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他們掌握到當「β-catenin」伴侶分子不存在時,TCF3和TCF4蛋白質通過抵擋基因也可在皮膚幹細胞中工作。富克斯說:「在毛囊中,如果β-catenin伴侶分子不存在時,這兩種蛋白質可像幹細胞一樣;但如果β-catenin伴侶分子存在時,毛髮增長處於活性狀態。在皮膚表皮中,TCF3和TCF4蛋白質可通過自身維持性,無須β-catenin伴侶分子便能維持表皮幹細胞。」

恩古延說:「如果TCF蛋白質總是在皮膚中通過β-catenin分子發生作用,那麼無論當β-catenin、TCF3還是TCF4缺失時,人們將總是看到相同的實驗錯誤,但事實上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的。當毛囊依賴於β-catenin、TCF3還是TCF4時,毛囊表皮看上去更多地依靠TCF3和  TCF4蛋白質。」

雖然這項最新研究發現是針對於哺乳動物幹細胞,但也適用於包括蠕蟲在內的其他有機生物。富克斯說:「TCF系列蛋白質具有遠古起源,同時蠕蟲長期被認為具有CTF系列蛋白質,在不依賴β-catenin的狀況下仍具有相應的功能。」這種在哺乳動物皮膚和蠕蟲之間的類似性將開啟研究再生療法的一個新途徑,可以解釋那些頭髮稀少的人群如何再次萌生新的頭髮。

富克斯說:「皮膚幹細胞對於再生醫學研究具有很大的前途,同時有助於我們如何製造混合式幹細胞治療法,進而深入理解基礎性生物學。」(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始出處:

Nature Genetics 41, 1068 - 1075 (2009)  30 August 2009 | doi:10.1038/ng.431

Tcf3 and Tcf4 are essential for long-term homeostasis of skin epithelia

Hoang Nguyen1,3, Bradley J Merrill1,3, Lisa Polak1, Maria Nikolova1, Michael Rendl1,3, Timothy M Shaver2, H Amalia Pasolli1 & Elaine Fuchs1

Single-layered embryonic skin either stratifies to form epidermis or responds to Wnt signaling (stabilized -catenin) to form hair follicles. Postnatally, stem cells continue to differentially use Wnt signaling in long-term tissue homeostasis.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embryonic progenitor cells and postnatal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 coexpress Tcf3 and Tcf4, which can act as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s or repressors. Using loss-of-function studies and transcriptional analyses, we uncovered consequences to the absence of Tcf3 and Tcf4 in skin that only partially overlap with those caused by -catenin deficiency. We established roles for Tcf3 and Tcf4 in long-term maintenance and wound repair of both epidermis and hair follicles, suggesting that Tcf proteins have both Wnt-dependent and Wnt-independent roles in lineage determination.
 
1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Laboratory of Mammalian Cell Biology and Development,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New York, New York, USA.
2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 Stem Cell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Center,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Texas, USA.
3 Present addresses: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 Stem Cell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Center,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Houston, Texas, USA (H.N.);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Genetic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Illinois, USA (B.J.M.); and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and Regenerative Biology & Black Family Stem Cell Institute, 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New York, New York, USA (M.R.).

相關焦點

  • Nature Genetics:研究者首次繪製調節成人幹細胞生長基因圖譜
    他們繪製了一個幹細胞基因和它的蛋白產品Laxetin,並且在此工作基礎上,進行了鑑定基因自身的調查研究。這是至今為止首次對幹細胞基因進行的完全研究。    這一特殊基因由於能調節體內特別是骨髓內成人幹細胞的數目而顯得尤為重要。
  • 《Nature》皮膚新生-幹細胞功不可沒
    皮膚組織,覆蓋全身表面,抵禦外界刺激物,對機體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作為人體的第一層保護器官,皮膚可以有效的抵禦外力損傷維持其完整性。皮膚在應對拉伸力的反應是擴張,在皮膚中植入拉伸裝置可以促進皮膚組織擴張,這項特殊反應被用於整形手術或修復出生缺陷。皮膚中的幹細胞是如何感知和傳遞拉伸,從而形成性的組織?
  • 研究鑑別幹細胞生物學調控基因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其中有三個基因編碼的蛋白與已知在哺乳動物中參與調控胚胎幹細胞的蛋白極其相似。這些幹細胞生物學的新見解或將推動實現幹細胞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相關研究論文在線發表在3月2日的《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雜誌上。
  • 幹細胞與皮膚衰老和再生
    而在皮膚衰老過程中,主要是DNA所累積的受損及蛋白質損害造成不穩定性,另一個是內源性幹細胞群的耗盡,此群幹細胞有助於維持細胞組織穩定和損傷組織的修復。多項研究也證實衰老與幹細胞完整性密切相關,因此許多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的目標就是研究這群細胞來逆轉衰老及其伴隨的功能影響。
  • Nature:幹細胞關鍵蛋白Nanog作用新解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生命科學學院,幹細胞研究院,劍橋大學威爾卡姆幹細胞研究信託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Stem Cell Research)等處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維持胚胎幹細胞多潛能(pluripotency)和促進分化的必要因子:Nanog蛋白實際上也許並沒有這麼重要,這一幹細胞調控因子的作用轉變給幹細胞研究領域提出了新的觀點
  • Cell:癌基因控制幹細胞活性 - 幹細胞&iPS專區 - 生物谷
    研究者指出,MYC同樣在胚胎幹細胞中也處於活性狀態,為了闡明該基因在胚胎幹細胞中的角色,研究者對MYC選擇性失活小鼠機體的胚胎幹細胞進行了相關研究,結果發現胚胎的MYC剔除的幹細胞會強烈降低在細胞分裂、生長及細胞代謝中多種基因活性的表達,然而休眠的細胞依然會維持活性而且同幹細胞一樣保持同一性,這些休眠的幹細胞可以持續產生幹細胞因子來促進幹細胞分化形成機體中超過200多種類型的細胞。
  • 蜂王漿的蛋白組分可維持小鼠胚幹細胞多能性|論文
    圖1:Royalactin能夠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不過,這些保守的細胞信號通路尚未被弄清。 圖2:Royalactin在小鼠胚胎幹細胞中驅動基態狀多能性狀態。圖源:Wan等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Kevin Wang和同事發現,Royalactin能在其它胚胎幹細胞維持因子不存在的情況下,激活體外培養的小鼠胚胎幹細胞的多能性基因網絡,並維持這些細胞。加入Royalactin培養的細胞被注射入小鼠囊胚後,胚胎仍能產生可活的小鼠,這些細胞也可以融入小鼠的生殖細胞。
  • Nature:神經元如何維持它們的細胞身份?答案在Myt1l蛋白
    2017年4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神經元極力地抑制與非神經元細胞(皮膚細胞、心臟細胞、肺細胞、軟骨細胞和肝細胞)類型相關的基因表達來維持它們的細胞身份。
  • 「基因剪刀」讓皮膚細胞「變身」幹細胞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 美國科學家用「基因剪刀」編輯實驗鼠細胞的基因組,成功使皮膚細胞轉變成幹細胞,為培育誘導多能幹細胞開闢了新路。  誘導多能幹細胞是對成熟細胞「重編程」得到的,像胚胎幹細胞一樣具備分化成多種細胞的潛力,可用於修復受損的組織和器官。
  • 這個關於植物幹細胞明星基因的故事「火了」!!
    他們首次揭示了WUS、STM、CLV3三個關鍵因子之間精細的相互作用模式,解析了WUS和STM介導幹細胞形成和維持調控途徑的交叉和協同,為進一步分析植物莖端分生組織幹細胞活性的調控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植物幹細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並能不斷產生各種分化細胞的原始細胞,主要位於根尖和莖尖的分生組織以及形成層,幾乎所有的植物細胞都來源於幹細胞。
  • Nature:幹細胞形成近乎完整皮膚結構,長出毛髮
    多能幹細胞生成含人類毛囊的皮膚針對皮膚組織工程的研究始於1975年。從那時起,科學家就開始將表皮和真皮細胞分離出來,在體外培養,用於皮膚移植等治療中。但是,想要讓人造皮膚具備正常皮膚所包含的毛囊、汗腺等等附屬結構,始終是一大難點。
  • 幹細胞新用途:細胞因子在皮膚修復領域的新應用
    隨著幹細胞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新一代的技術,如外體和細胞因子。其中,細胞因子具有調節細胞生長和免疫應答的功能,在皮膚修復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同的細胞因子成員發揮不同的調節功能。EGF&40;EGF&41;EGF能同時控制多種細胞的分裂、增殖和生長,促進上皮細胞和幹細胞的趨化性,促進基質合成和沉積,抑制衰老基因的表達,延緩皮膚衰老。Bfgf-40、Bfgf-41、Bfgf是一種強有力的細胞增殖和分化誘導劑,能促進彈性纖維和膠原的合成,調節成纖維細胞的生長發育,降低黑色素和有色細胞的含量。
  • 科學網—基因調控可讓小鼠單倍體幹細胞不「脫單」
    ,可減少小鼠單倍體胚胎幹細胞在日常培養和分化過程中的二倍化現象。然而,只有一套染色體的單倍體細胞,沒有基因『備份』,我們對任意基因的更改,都會直接帶來表型的改變。這對於我們探索生命現象、破解基因密碼十分有利。」帥領表示。因此,單倍體細胞被稱為「基因篩選利器」。 近十年來,包括小鼠、大鼠、猴、人在內的多個物種的單倍體幹細胞相繼問世,引起了遺傳學篩選和藥物靶點分析等領域的廣泛關注。
  • Nature:ES 和 iPS細胞中基因表達的比較
    專題:Nature系列iPS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在多大程度上相當於胚胎幹細胞(ES細胞)是一個並沒有惟一答案的問題一些研究報告稱,與ES細胞相比,數百個基因在iPS細胞中異常表達,而iPS細胞能夠通過四倍體胚胎互補生成全為iPS細胞的小鼠來滿足關於發育潛力的最為嚴格的測試之一。為了用最少量的涉及因子來回答這一問題,Stadtfeld等人對在遺傳上相同的小鼠ES 和 iPS細胞中的基因表達進行了比較。
  • Nat biotech:誘導多功能幹細胞分化潛力可比擬胚胎幹細胞
    從成年人體內誘導幹細胞(俗稱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 細胞)可以避免倫理的爭議,但此種細胞的有效性受到科學家們的懷疑。一項新的研究指出,有兩類幹細胞具有相同的活性,並且其有效性可以消除對IPS局限性的顧慮。胚胎幹細胞在體內能夠分化成任何一類細胞,但是卻不能長期的保持幹細胞形態,否則會損壞胚胎。
  • Nature中文摘要|22 October 2015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6/n7574/full/nature14666.html研究對500餘名患者進行基因組學研究以拓展驅動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發生的所知突變數量,並且鑑定出了新型的非編碼區頻發突變,其中包括PAX5的增強子區域和NOTCH1的3』非翻譯區,這些突變導致剪接異常,提高了NOTCH1蛋白的穩定性和活性
  • Nat Commun:科學家成功將皮膚細胞重編程為多潛能幹細胞
    2018年7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我們的體內含有多種類型的細胞,每一種細胞都扮演著不同的類型的角色,2012年諾貝爾獲獎者—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通過研究將成體皮膚細胞成功轉化成了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這一過程稱之為重編程作用。
  • 研究發現幹細胞譜系自我維持新機制
    細胞命運決定是發育生物學的基本問題。植物中細胞命運雖然靈活性較高,但也高度依賴於細胞譜系:即細胞經歷過的狀態決定當前狀態和未來發育潛能。研究組前期工作發現,葉腋處一直維持未徹底分化的幹細胞團,是側生分生組織的前體細胞。這個幹細胞譜系持續表達分生組織標誌基因STM。這個幹細胞譜系如何維持?該研究從正向遺傳篩選突變體入手,經過一系列的分子遺傳學分析,發現STM基因的自激活是維持幹細胞譜系的關鍵。焦雨鈴研究組通過大量篩選突變體,得到一個側芽起始具有明顯缺陷的突變體,其葉腋處無法維持正常STM表達,葉腋處細胞逐步分化。
  • 清華深圳研究生院吳耀炯教授團隊發文揭示皮膚幹細胞修復再生關鍵...
    清華深圳研究生院吳耀炯教授團隊發文揭示皮膚幹細胞修復再生關鍵作用清華新聞網4月25日電 日前,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TBSI)精準醫療與健康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生命與健康學部吳耀炯教授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題為「巨噬細胞通過AKT/β-catenin
  • Nature communication:E3連接酶抑制ERK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乾性
    2015年6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緬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一種E3泛素連接酶在維持小鼠胚胎幹細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