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86年前的1月,寒風侵襲,凜冽刺骨。與此同時,我軍的士氣也如這氣溫一樣,跌落到谷底。不少紅軍官兵對革命前途感到悲觀絕望,不知道光明在何方。
當時,中華民族處於內憂外患之際。外部,侵佔東北3年多的日本關東軍,把魔爪進一步伸向華北地區。內部,奉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蔣介石,把數十萬重兵調向大西南,企圖「圍剿」長徵途中的紅軍。
在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下,此時,紅軍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血戰湘江後的悲情,籠罩著這支缺彈少糧、疲憊不堪的遠徵之師。而國民黨大軍早已布下重陣,等待我軍自投羅網。
中國革命道路何去何從?如何逃脫國民黨的包圍圈?迷途中的黨中央和紅軍急盼一盞明燈來指引方向。
02
歷史總是在絕望中生出希望。1935年1月15日,在遵義老城一幢兩層樓房裡,一場關乎我黨我軍生死存亡的會議拉開帷幕。
這場會議整整持續了3天,氛圍異常嚴肅。會議主要討論的主題是「檢閱在反對五次『圍剿』中與西徵中軍事指揮上的經驗與教訓」。
然而博古在作總結報告時,將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歸結為敵強我弱,過多強調客觀原因。這樣的推諉卸責當然得不到大家的認可。一直以來,他和李德等人將共產國際主義的指示奉為尚方寶劍,打仗完全照搬蘇聯紅軍的正規戰戰法,壓根不考慮中國實際,致使原來大好的革命形勢遭到全面破壞。
逃避責任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中國革命的成果需要積極挽救。會上,周恩來、張聞天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紅軍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軍事領導戰略戰術的錯誤,這引發了不少與會者積壓多日的對「左」傾路線的不滿和怨氣。
毛澤東深刻批判了「左」傾教條主義戰略方針上的錯誤,並尖銳地指出李德等人不懂中國革命戰爭的特點,不從中國實際出發,只知道紙上談兵,不考慮戰士要走路,也要吃飯,也要睡覺;也不考慮行軍走的是什麼路,是山地、平原,還是河道,只知道在地圖上一划,限定時間打,這樣當然打不好。
毛澤東的發言高屋建瓴,極富說服力,獲得了多數與會同志的贊同。
可以說,在紅軍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遵義會議猶如一盞明燈,將革命航船及時撥正方向。經過連續三個晚上真理與謬誤的反覆較量,我黨我軍終於衝破了思想藩籬。會議集中解決了黨內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實際領導地位,使革命的火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
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從此扔掉了「洋拐杖」,喊出了「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口號,開始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事實證明,毛澤東的決策是科學正確的。正是中國共產黨有了堅強領導,在思想上回答了方向在哪裡的問題,在行動上回答了道路在哪裡的問題,紅軍從遵義出發後,雖然途中也出現挫折,但審時度勢、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一旦重新回到紅軍,一切都不一樣了。
理論聯繫實際、用兵如神的毛澤東指揮紅軍時而東時而西,時而南時而北,時而進時而退,牽著國民黨軍的鼻子在黔滇之間來回調動,讓對方完全摸不清戰略路線,最終跳出了40萬國民黨軍的包圍圈。自此,兩軍對壘形勢發生變化,紅軍保存了自己的實力,戰局也逐漸明朗起來。
據劉伯承回憶:「遵義會議後,我軍一反以前的情況,好像忽然獲得了新的生命,迂迴曲折,穿插於敵人之間,以為我向東卻又向西,以為我渡江北上卻又遠途回擊,處處主動,生龍活虎,左右敵人。」
03
波瀾壯闊的歷史總會給我們留下寶貴的啟示。正如習主席所說:「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而遵義會議留給我們黨最重要的歷史遺產是:照搬別人的理論寫不出自己的歷史,複製別人的模式開闢不出自己的道路。只有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採取適合我們自己的作戰方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才能贏得戰場上的主動權。
後來,毛主席回憶起這段難忘的艱苦歲月也感慨萬千:「有先生有好處,也有壞處。不要先生,自己讀書,自己寫字,自己想問題。這也是一條真理。我們過去就是由先生抓住手寫字。從一九二一年黨成立到一九三五年,我們就是吃了先生的虧……中國人不懂中國情況,這怎麼行!真正懂得獨立自主是從遵義會議開始的。」
常言道,「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找到適合自己條件的道路,才能實現發展目標。
然而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一些勢力不願意看到我們走自己的路,不願意看到中國強大起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後,唱衰中國的輿論在國際上不絕於耳,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從來沒有中斷過。一些西方國家,總是想方設法對中國進行圍堵,企圖阻滯中國的崛起。
那麼,結果怎樣?現實狠狠打了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的耳光。今天的中國,在世界格局的坐標上不斷位移,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科技創新和重大工程捷報頻傳,基礎設施建設成就顯著,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
要問中國為什麼能?答案無疑是因為我們選擇了屬於自己的正確道路。
正是中國共產黨不泥古、不媚外、不迷信、不教條、獨立自主、上下求索,從而帶領全國人民開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人間正道,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如今,民族復興的航路已經打通,我們腳下的每一步,都是通往勝利的新裡程。相信只要我們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必將書寫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新輝煌。
(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