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電一周數說 | 一汽豐田84.95億元投建新能源產線/張家口2021年底...

2020-12-05 騰訊網

一周

氫電行業

數說

動態匯總

京城股份計劃2025年供應四型瓶18000隻

3月3日,京城股份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二次修訂稿),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62億元,全部用於四型瓶智能化數控生產線建設項目(5200.00萬元)、氫能產品研發項目(2728.50萬元)和償還控股股東及金融機構債務。股票預案中計劃2020年四型瓶替代量達到1500隻,市佔率100%;到2025年將供應18000隻四型瓶,市場率達到45%。

雄韜股份全資孫公司5000萬元成立兩家氫能合資公司

3月3日,陽煤化工擬與深圳市氫雄重驅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雄韜股份全資孫公司)成立雙陽氫雄運營科技有限公司和氫雄雙陽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公司註冊資金均為5000萬元。雙陽氫雄公司氫雄重驅出資1000萬元,持股比例20%。氫雄雙陽公司氫雄重驅出資4000萬元,持股比例80%。

茂名氫能產業2030年目標產值300億元

3月3日,廣東茂名工業與信息化局發布《茂名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提出2022年氫能產業總產值預計達到30億元,2025年達到100億元,2030年計劃突破300億。

長盈精密10.9億用於金屬板等項目建設

3月4日,長盈精密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29億元,主要投向新興業務。其中上海臨港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一期)項目預計投資總額為10.92億元,擬使用募集資金總額9億元,用於高低壓電連接件、動力電池結構件和氫燃料電池雙極板項目的建設。

一汽豐田投資84.95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工廠

3月,一汽豐田計劃在天津濱海新區生態城建設一個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工廠,總投資84.95億元人民幣,年產能20萬輛,包括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

張家口2021年底建設16座加氫站

3月,張家口發布《張家口氫能保障供應體系一期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方案》規劃建設5個制氫項目(在建2個和規劃建設的3個制氫項目)。一期工程建設共16座加氫站(固定站14座,撬裝站2座),其中10座將於今年底前建成,其餘6座要求於2021年6月底前建設完成。對制氫項目給予5年期的優惠電價;對加氫站,根據加氫能力分別給予400萬(200-500千克/天)和800萬(500千克以上/天)的一次性建設補貼。

張家口185.1億元投資建設4個氫能與燃料電池項目

近日,張家口4個氫能與燃料電池項目被列入《河北省2020年省重點項目計劃》。其中2個是計劃開工項目,另兩個是續建項目,項目合計投資額達185.1億元。4個項目分別為張家口市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風冷型氫燃料電池堆(下花園)(1.1億元)、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燃料電池(10億元)、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燃 料電池(9.0億元)、張家口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 氫)示範(康保、塞北)(165億元)。

2025年嘉定規劃建設15座加氫站

近日,《上海嘉定區加氫站布局與選址專項規劃》公布,至2025年嘉定總計擁有15座加氫站,其中獨立加氫站4座,油氫混合站11座。未來5年裡還將新建3座獨立加氫站,分別是郊野公園加氫站、南翔加氫站和北區加氫站,9座油氫混合站。

現代汽車計劃投建10萬套/年燃料電池系統產線

2月26日,現代汽車計劃在2020年內決定在韓國或海外建設氫燃料電池系統新工廠的選址。新工廠計劃2024年投產,氫燃料電池系統產能10萬套。同時,現代汽車預計2020年6月底完成韓國忠州6萬套燃料電池新工廠建設。到時,現代汽車燃料電池系統產能將達到7.2萬套(現有產能1.2萬套/年)。

大同新研1000臺套/年金屬板電堆產線5月進入自動化生產

2月,大同新研「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項目」列入山西2020年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名單。該項目計劃投資8億元,分兩期建成。一期工程金屬板燃料電池電堆產能為1000臺套/年,2020年5月進入自動化生產;二期工程建成投產後燃料電池電堆產能將達10000臺套/年。

張家口氫能1000kg/d加氫站招標

2月28日,張家口交投氫能的加氫站項目緯三路站進行施工招標,該站規模為1000kg/d,採用長管拖車供氫,供氣壓力20MPa。壓縮機單機排氣壓力45MPa,出口冷卻至30℃。計劃安裝35MPa雙槍單線加氫機,加氫機加氫前須冷卻至-10℃。

中海油佛山1000公斤/天加氫站招標

2月24日,中海油佛山新能源有限公司發布招標公告,擬在佛山市禪城區城北加氣站原有設施基礎上改建成加氫站,建設規模為1000公斤/天,站內主要設置加氫機2臺、儲氫罐3臺、壓縮機橇2套、冷卻機組2套、卸車柱2套、順序控制盤1套、站控系統1套等。

東麗建設產能1000萬件/年膜電極工廠

3月3日,東麗計劃由Greenerity GmbH在德國建造一座新的燃料電池膜電極工廠,產能為1000萬件/年,2021年11月開始運營。

Plug Power2019年營收2.368億美元

3月3日,Plug Power2019年實現營收2.368億美元,同比增長32%;EBITDA為921萬美元。歸屬母公司淨虧損為8551萬美元,同比增長9%。預計2020年營收3億美元,同比增長25%以上;經調整後的EBITDA為2000萬美元,同比增長117%。

到2025年佛吉亞將為現代供應10000個儲氫瓶

2月,法國佛吉亞2021年到2025年計劃為現代汽車提供10000個儲氫瓶。現代計劃到2025年在瑞士銷售1600輛燃料電池卡車,預計2020年將交付給瑞士50輛H2 XCIENT車,H2 XCIENT搭載兩個並聯的95 kW電堆燃料電池系統,七個高壓氫氣罐,可存儲近35千克氫氣。

尼古拉擬以超33億美元估值借殼登錄納斯達克

3月3日,尼古拉(Nikola Corporation)計劃通過買殼的方式,收購VectoIQ Acquisition Corp.的殼公司,登陸納斯達克,合併後的備考企業價值超33億美元。

通用和本田合作投資8500萬美元建設燃料電池系統生產線

2月,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將合作投資8500萬美元合作成立燃料電池系統合資企業(Fuel Cell System Manufacturing)。合資企業新工廠將位於密西根州,預計2020年開始大規模生產燃料電池系統。

殼牌將建設10GW風電制氫項目

2月,殼牌和Gasunie近日公布了被稱為歐洲最大的荷蘭綠色氫氣項目的計劃,該項目由北海高達10GW的海上風能提供動力,合作夥伴希望在2027年之前從項目中獲得第一批氫氣。

一周數說每個雙休持續更新

相關焦點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國內,億華通作為氫電產業第一股,2020年8月10日登陸科創板,上市首日股價上漲144.12%,收盤價187.12元,2020年12月31日,億華通收盤價272.3元,總市值192億元,同比上市首日上漲45.5%。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國內,億華通作為氫電產業第一股,2020年8月10日登陸科創板,上市首日股價上漲144.12%,收盤價187.12元,2020年12月31日,億華通收盤價272.3元,總市值192億元,同比上市首日上漲45.5%。
  • [公告]一汽夏利:擬出售所持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部分股權項目...
    其中比亞迪「秦」和 E6供不應求,每月上牌數達到千輛。寶馬、特斯拉等國際主流品牌也紛紛把電動車導入國內。整車行業都在響應國家號召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規劃。2014年新能源汽車利好政策密集出臺,激發了普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動力。
  • 高工產研&未勢能源聯合發布《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
    2020年11月25日,高工氫電2020年會在深圳召開,本屆論壇為期3天,共分6大專場。年會的亮點之一,是高工氫電、未勢能源聯合發布了《2020年中國氫電產業發展藍皮書》。當前,全球能源低碳化和動力電氣化發展勢不可擋,我國作為能源消耗與汽車產銷大國,在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具備獨特的發展模式。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氫能產業推廣進度略有停滯,下半年迅速恢復,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以獎代補方針和十城千輛示範建設大大推進了示範區域的發展。
  • 豐田國產氫能源車,落戶一汽,還要給冬奧會用
    但「特立獨行」的豐田卻認為氫能源才是「未來的清潔環保能源」,投入了20餘年的研發,並在2014年量產了首款氫能源車Mirai,目前已到推出了第二代車型。網上車市從一汽豐田了解到,一汽豐田將引入氫能源技術,並率先量產代號為97*B的車型,作為2022年冬奧會用車。
  • 2021年尤為關鍵,一汽豐田許下了哪些新年願望?
    以TNGA架構撬動品牌、產品升級的一汽豐田,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收穫頗豐。在頻頻跑贏大盤,實現逆勢高增長的背景之下,一汽豐田最新公布的產量數據再次讓其2020年的業績表現衝上了巔峰。截至12月28日,一汽豐田2020年產量突破77萬輛,這也是一汽豐田創下的新紀錄。
  • 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齊頭並進 2020年豐田表現依舊亮眼
    豐田作為最具有代表性的日系品牌之一,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銷量飄紅,其中一汽豐田全年銷量為80萬臺,同比增長9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年初的預定目標;廣汽豐田表現也不錯,全年銷量為76.5萬臺,緊隨一汽豐田之後。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加起來,總銷量突破驚人的156.5萬臺。
  • 產量刷新歷史紀錄之後,一汽豐田怎樣實現「二次創業」新突破
    2021年是一汽豐田整合完成的啟航之年,更是一汽豐田的"二次創業"和突破之年。站在一汽豐田2020年創下的新高度之上,下一階段的驚喜也將紛至... 2021年是一汽豐田整合完成的啟航之年,更是一汽豐田的"二次創業"和突破之年。
  • 未來能源氫電發展勢頭正勁
    01氫能首入《能源法》氫能被稱為21世紀的理想能源,有助於解決國家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4月1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徵求意見稿)。氫能首次被列入我國的能源體系,並且排在風能和太陽能之前,而此前氫還是被按照「危險化學品」來管理的。
  • 四款新車亮相廣州車展,解析一汽豐田的新階段布局
    不過,汽車界也有很多企業居安思危,憑藉提前的布局平穩過冬,甚至跑贏大盤,一汽豐田就是其中代表。一汽豐田為汽車行業做了一個好示範,幾年前他們就已大幅開展TNGA架構和新車導入。而已經在一汽豐田產品上應用15年的油電混合動力技術,也繼續保持著更新迭代。
  • 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差距到底多大,老司機,保守說10臺亞洲龍
    很多人在買車的時候,會想到大眾、寶馬、本田和豐田這樣有名的汽車,說起豐田,很多人都在煩惱想買那個,有兩種不同的豐田,一個是廣汽豐田,一個是一汽豐田,無論是廣汽豐田還是一汽豐田,大家都在和豐田合作,技術上沒有什麼特別的差別,但是,我在煩惱買車的時候應該買哪個,哪個豐田好?
  • 一汽豐田的二次創業和華為的熵減之道
    但一汽豐田前十一個月卻領先大盤16個百分點,同比增長8%,實現銷售71.5萬臺,市佔率穩步提升,完成全年77萬臺的銷量目標毫無懸念。持續穩定增長的典範11月,一汽豐田銷量達8.3萬輛,同比增長18%。新旗艦AVALON亞洲龍11月銷售1.3萬輛,其中雙擎版同比增長95%,創下單月新紀錄。
  • TNGA架構「爆款」屢出,一汽豐田的制勝之道是什麼?
    而數次跑贏大盤的一汽豐田,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在過去的10個月中,儘管也同樣經歷了發展近乎停滯時刻,但一汽豐田的恢復能力可以說是相當突出,在3月份就達到了近4萬臺的月銷量水平,4月起更是連續5個月銷量突破7萬臺。今年1-11月,一汽豐田累計銷量達71.5萬輛,跑贏大盤17個百分點;市場份額佔比4.4%,比去年同期提升0.5%。
  • 溫暖每一個你 一汽豐田年終關愛活動
    出於認可,大家選擇與一汽豐田牽手,在這個大家庭裡,我們彼此熱愛,共同成長;我們的客戶善良、智慧、熱情,都是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這樣的形象不僅與一汽豐田的追求高度統一,也讓一汽豐田的社會認知更加正向,充滿力量。而通過自身健康發展,以實際行動回饋客戶、滿足客戶,亦是一汽豐田的首要之事。
  • 一汽豐田二次創業:如何做最懂中國用戶的品牌?
    800萬用戶的選擇和信賴,讓一汽豐田面對新變局,底氣十足。在品牌整體銷量維持強勢的前提下,一汽豐田對於電動化的進攻也在穩健加速中。一汽豐田的電動化並不是說說而已,廣州車展上,其就位消費者帶來榮放雙擎E+、奕澤雙擎兩款全新的電動化產品。
  • TNGA架構+新能源布局,解讀一汽豐田銷量高開的秘訣
    其實,一汽豐田今年的銷售狀況可以說比二十多攝氏度的廣州更「熱」——今年1至10月,一汽豐田累計銷量達到63.4萬臺(10月份的銷量更達到6.6萬輛),佔了年度目標的83%,同比逆勢增長6%,跑贏大盤16個百分點之多。這些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後,究竟隱藏著一汽豐田怎樣的動作?
  • 一汽豐田二次創業:如何做最懂中國用戶的品牌?_易車網
    800萬用戶的選擇和信賴,讓一汽豐田面對新變局,底氣十足。在品牌整體銷量維持強勢的前提下,一汽豐田對於電動化的進攻也在穩健加速中。一汽豐田的電動化並不是說說而已,廣州車展上,其就位消費者帶來榮放雙擎E+、奕澤雙擎兩款全新的電動化產品。
  • 一汽豐田「傲瀾」或成2020年汽車界最大烏龍事件:銷量被車名拖累
    2020年11月在廣州琶洲會展中心舉辦的車展,一汽豐田早先在各大網際網路平臺上宣傳已久的「傲瀾」(英文名:ALLION)終於亮相,露出了它的真實面目,這個車根據官方給出的消息,全新一汽豐田傲瀾將在2021年4月份正式上市。
  • 可再生能源中,2021年光伏達33.84億
    光伏行業一周動態:2020.11.16-11.22,北京市有關部門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支持光伏發電系統推廣應用。《通知》要求,重點在工商業、基礎設施、公共機構等領域鼓勵實施陽光園區、陽光商業、陽光基礎設施和陽光公共機構等六大陽光工程。
  • 品牌受信賴 產品受歡迎 一汽豐田多次榮獲「年度獎項」
    2020年的時間轉瞬即逝,眼看剩餘已不足30天,就連距離傳統的新春佳節還有70餘天之久,相信已有不少人心思開始活絡盤算著該如果慶祝2021年的新春佳節,慶祝自己在2020年「活了下來」,也在計劃著2021年如何讓「自己活得更好」,而如果說有哪個行業也是這樣,那汽車行業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