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來源
一天,和實習同學聊天過程中,他問我:「在其他醫院實習的同學說,凝血四項採集前要先扔掉一管血,才可以採集血標本,是這樣的嗎?怎麼咱們科老師採血時沒有這樣操作?」
這個問題可把我問住了,隨後在同仁群內諮詢:「為患者採集凝血標本時,必須要先扔掉一管血,才可以採集嗎?這是為什麼?」
得到的答覆是:
同仁1:不是啊,直接採血就行呀。
同仁2:用蝶翼針採血,是不是因為軟管內有空腔,怕影響凝血管的負壓精確採血量?還有一個可能是,反覆穿刺會有凝血因子在血管穿刺點周圍聚集,影響凝血檢查結果。其實血凝沒有這個必要的。除非對血凝結果有嚴格要求的科室。
筆者單位檢驗科主任:規範上是這樣要求的,但我們沒要求過臨床護士。這樣不用偽管採集的標本,檢測結果可能有偏差。
作為一名在臨床摸爬滾打二十多年的老護士,尤其是在神經內科這樣經常查血凝四項的科室,我及我的同事們從來沒有先採集一管偽管再採凝血四項的。當然凝血標本偶有不合格重新採集的時候,但並不常見,檢驗科也從沒有要求我們先採集偽管再採集凝血四項。
為此,我專門查閱了相關文獻。
一
採集凝血標本時,到底用不用採集偽管?何時需要採集偽管?
到底用不用採集偽管不可一概而論,要分兩種情況來說:
1、使用翼狀軟連針採集:
趙菁、潘柏申主編的《靜脈採血最佳護理實踐》中提到,當使用蝶翼軟連針採血,凝血標本為首管採集時,應先採集一管偽管(圖1);如果凝血標本不是首管採集則不必採集偽管。
齊星倫,楊大幹CLSI GP41《診斷性靜脈血液標本採集》A7和A6版的差異解析中同樣提到,當使用翼狀採血裝置進行凝血標本靜脈採集時,第一管是凝血管時必須先採集一根廢棄管。
2、使用直針採集:不管凝血標本是不是首管則不用採集偽管。
下圖為血凝管上要求的採血方式(圖2)。
二
凝血四項檢測使用軟連針採血時,為何要採集偽管?
凝血四項檢測包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 (TT)和纖維蛋白原(FIB),是臨床上常用的凝血功能初篩的檢測試驗,主要用於凝血障礙性疾病的初步診斷、抗凝藥物的監測以及外科手術前常規凝血功能的評估等。因此對採血管內抗凝劑的濃度、抗凝劑與血標本的比列要求較為嚴格,避免出現凝血或溶血。
使用軟連針採血並且凝血管為首管時,軟連管內的空氣會進入試管,使血凝管中出現無效腔,即真空負壓會減小,這樣會影響抗凝劑與血液標本的比例。
使用了偽管採血後,軟連針的軟管內會充滿血液,這時採集凝血標本,從而減少無效死腔對血液檢測結果的影響。
三
偽管的種類有何要求?
偽管並不是任何採血管都可以,齊星倫,楊大幹CLSI GP41《診斷性靜脈血液標本採集》A7和A6版的差異解析中提到偽管可以使用血培養管、無添加物的血清玻璃管或無促凝劑的塑料血清管。
趙菁、潘柏申主編的《靜脈採血最佳護理實踐》中提到,偽管應該為無添加劑管或血凝管,且無需採滿。不得使用含有促凝劑的血清管,因為這可能會對凝血四項結果造成幹擾。
四
其他項目血標本採集需要使用偽管嗎?
其他項目不需要,因為其他項目的檢測採血量與添加劑的比例沒凝血檢測那麼敏感。
五
知識複習
1、靜脈採血的順序:
根據WHO推薦,採血順序應為血培養瓶無添加劑試管凝血管(藍)學成管(黑)促凝管(紅)血清分離管(黃)肝素鈉管(綠)EDTA管(紫)葡萄糖酵解抑制劑(灰)。
2、何時松止血帶?
靜脈穿刺成功後,首支採血管有血液流入時,鬆開止血帶,且止血帶綁紮時間不得超過1分鐘。如果血管條件不好者,止血帶綁紮時間超過1分鐘時,應鬆開止血帶,等待2分鐘後重新綁紮。
3、不同血培養標本採集時的要求:
血培養標本分厭氧瓶標本和需氧瓶標本。由於厭氧瓶內不能注入空氣,所以當時用注射器採集血標本時,要先注入厭氧瓶內後注入需氧瓶內,使用雙頭採血針時則需要先注入需氧瓶(避免採血針細管內的空氣注入厭氧瓶),後注入厭氧瓶內。
規範要求是我們工作的指南,尊規守法是我們職業的前提,在為了患者的利益及安全,學習我們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齊星倫,楊大幹.CLSI GP41《診斷性靜脈血液標本採集》A7和A6版的差異解析[J].臨床檢驗雜誌,2019,37(3):191-194.
作者:經典小藥片
圖片:作者提供
感謝作者來稿!
如需轉載,請標註「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