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工具再添超緊湊型系統 CRISPR-CasΦ具有更廣泛靶標識別能力

2020-12-05 環球網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華盛頓7月19日電 (記者劉海英)基因編輯技術日漸成熟,基因編輯的工具箱也在不斷擴充。美國研究人員近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在巨大噬菌體中發現了一種超緊湊型CRISPR-Cas系統,與CRISPR-Cas9和CRISPR-Cas12a相比,其能夠對更廣泛的基因序列設靶,有望成為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箱中的又一個強力工具。

該研究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詹妮弗·杜德納教授領導,新發現的CRISPR-Cas系統被稱為CRISPR-CasΦ。Φ是希臘字母,傳統上被用來表示噬菌體。與細菌和古生菌基因組中的CRISPR-Cas系統不同,CRISPR-CasΦ系統缺乏常見的輔助蛋白,而擁有專屬的、具有獨特生化性質的CasΦ酶,這種酶也是該系統中除CRISPR陣列外的唯一組件。

CasΦ酶異常微小,但卻具備完整的功能,僅通過單個活性位點即可生成成熟的CRISPR RNA(crRNA)並切割外源性DNA。與Cas9系統和Cas12a系統相比,CasΦ系統能對更廣泛的基因序列設靶。而由於CasΦ酶的分子量僅為Cas9和Cas12a的一半,該系統在細胞傳遞方面也擁有優勢。

研究人員測試了CasΦ系統在人和植物細胞中擴展標靶的能力,證明該系統能夠成功用於編輯人類和植物的基因組。

研究人員指出,CRISPR-Cas系統天然存在於許多原核生物中,被廣泛用於基因編輯,但這個源自巨大噬菌體的CRISPR- CasΦ系統,卻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緊湊的CRISPR-Cas系統。這一系統比其他CRISPR-Cas系統具有更廣泛的靶標識別能力,擁有很大潛力,有望成為現有基因編輯工具的一個有力補充。

總編輯圈點

科學家手中的基因編輯工具其實一直在不斷進化。比如,CRISPR系統出現之前,鋅指核酸酶(ZFNs)曾是重要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系統是近年來出現在基因編輯舞臺上的「新秀」,它憑藉簡便、易用、成本較低的優勢迅速風靡全球各地的生物實驗室,成為生物學領域研究人員手中最常見的工具之一。可喜的是,該工具依然在不斷進化完善之中,為科研工作提供強大支持。

相關焦點

  • 「珍藏版」Nat Biotech綜述|CRISPR-Cas系統相關的基因編輯工具
    不同的基因編輯工具各有其適用場景,此外,研究者也正針對各類工具在編輯活性、編輯範圍和編輯特異性中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這讓CRISPR-Cas相關的基因編輯工具更加多樣化,卻也讓工具的合理選擇和針對性優化更具挑戰性。2020年6月22日,來自美國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的David R.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然而HIV並不是個「省油的燈」,它十分狡猾,不斷地改變以偽裝自己,同時它還可以藏匿到細胞質之內,這樣使其對疫苗的抵抗力很強,還會人體的免疫系統喪失功能,這也正是愛滋病如此 致命、難以攻克的原因。在通常情況下,人體不能依靠自身免疫系統抵禦HIV病毒。但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受感染的個體會產生廣泛的中和抗體(bNAbs),用來對抗病毒。
  • CRISPR相關工具網站集錦
       作者:追風    CRISPR系統為代表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發展迅猛,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細胞、動物以及植物的定點編輯。新Cas同源物、Cas9抑制劑(Acr)的開發等成果層出不窮。
  • 「最小」的CRISPR-Cas3系統 可快速準確刪除DNA片段,編輯效率近100%
    然而,主流的Cas9和Cas12a酶在進行大規模刪除的能力方面具有局限性。近日,有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緊湊型級聯CRISPR-Cas3系統,可快速準確對大規模DNA片段進行刪除。該Cas3系統可用來切碎Cas9片段,刪除長段DNA。而且它的精度很高,是少有的高質量大規模編輯工具。
  • 華中農大棉花團隊建立四倍體棉花CRISPR-Cpf1高效基因編輯系統
    CRISPR/Cas系統是目前發現存在於大多數細菌與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種免疫系統,被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禦系統。然而,目前的9系統會產生脫靶效應,導致一些不理想的結果。之後,一種新型的Cas蛋白(Cas12a/Cpf1)的出現擴展了基因編輯所依賴的Cas蛋白的種類,這個新型蛋白與之前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相比,具有編輯過程簡單,分子量小,更特異的PAM序列,剪切位置不同,產生粘性末端及脫靶效率低等優點,因此,由它介導的CRISPR-cas12a系統作為一類新型的基因編輯工具,在植物的基因編輯中廣泛引起人們的關注。
  • CRISPR基因編輯揭開面紗嶄露頭角
    儘管CRISPR陣列與先前報導的系統相似,但它缺少一些已知的cas基因,而含有新的cas基因,其中一個基因編碼是他們預測具有核酸酶活性的大蛋白,即現在所知的Cas9。靶序列的實例包括致癌突變序列或源自感染因子的病毒和細菌序列。CRISPR系統的目標是識別特定的病原體,並通過在染色體的確切位置編輯特定的DNA序列來修復引起疾病的等位基因。
  • 重磅解讀RNA編輯系統CRISPR-Cas13a發展脈絡
    目前,Cas9和Cpf1蛋白作為基因組編輯工具被廣泛應用,克服了傳統基因編輯技術步驟繁瑣、耗時長、效率低等缺點,以其較少的成分、便捷的操作以及較高的效率滿足了大多數領域的基因編輯需求,並有著潛在且巨大的臨床應用價值。然而,目前得到廣泛應用的CRISPR/Cas9系統經常會發生脫靶效應,導致科學家們不想要的結果。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鋅指核酸酶技術和類轉錄激活樣效應因子核酸酶(TALEN)技術,作為第一代基因編輯工具和第二代基因編輯工具、操作更方便的CRISPR/Cas技術橫空出世,CRISPR/Cas技術迅速成為基因編輯時代最耀眼的「明星」。
  • 動物所開發新型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12b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也在一直致力於新的基因編輯系統的建立,尤其是更適合基因治療使用的工具系統。基於這種技術,科學家們可高效、快速、便捷地對感興趣的基因進行編輯,從而在基礎科研、農業和醫學的發展中具有重要應用。  目前CRISPR系統中有兩類效應蛋白家族(Cas9和Cas12a/Cpf1)被成功改造成哺乳動物及其它模式生物的基因組編輯工具,包括首先由Doudna JA、Charpentier E和Zhang F等實驗室在2012年和2013年報導的Cas9系統。
  • 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其中一部分基因編碼的蛋白為核酸酶和解旋酶,這些關聯蛋白(CAS, 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與CRISPR組成了CRISPR/CAS系統。由於CRISPR/Cas技術作為一種最新湧現的基因組編輯工具,能夠完成RNA導向的DNA識別及編輯,為構建更高效的基因定點修飾技術提供了全新的平臺,受到眾多科學家的追捧。
  • CRISPR女神Jennifer再發重量級Reviews:CRISPR-Cas系統引領藥物...
    Jennifer DoudnaCRISPR-Cas系統作為基因組編輯和調節的編程工具,可以在各種細胞中(包括人類細胞)進行遺傳操作。另一個令人興奮的發展是應用具有額外功能的Cas酶,可以直接改變靶鹼基,來實現無模板的精確特異性突變的引入。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方法是各種胞苷脫氨酶與Cas9的融合。2快速生成動物模型(推動新藥動物實驗發展)除了細胞培養應用之外,基因編輯已經極大地改變了產生疾病的動物模型的能力。
  • 基因編輯大牛張鋒新力作!發現第三種CRISPR-Cas系統,顯著降低脫靶...
    2019年1月24日/生物谷BIOON/---來自原核生物CRISPR/Cas系統的酶已被用作可編程的和高度特異性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目前的基因組編輯技術集中在II型CRISPR-Cas系統上,該系統含有單個用於DNA切割的蛋白效應核酸酶。
  • 在藥物靶標篩選中,CRISPR和RNAi誰與爭鋒?
    大量的RNAi研究已證實編碼一種蛋白激酶的基因MELK對癌細胞是必需的。當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著手證實癌細胞對MELK基因的依賴性時,他們並未期待會有什麼意料之外的發現。但是,他們隨後發現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剔除MELK基因並未對癌細胞產生顯著的影響[1]。這就與之前的RNAi研究結果完全相反。
  • CRISPR Cas13
    研究人員可以用它作為研究蛋白功能的工具,在治療上也可以用來去除功能失調的蛋白。2.RNA嚮導的檢測技術SHERLOCK在試管中,cas13還可以用來指示SHERLOCK系統中特定核苷酸序列的存在。在這個過程中,一旦cas13找到了它的目標,它就會迅速切除其他RNA。一個被稱為「報告者」的特定RNA序列也被添加到混合物中。只有當Cas13首先找到目標RNA時,報告者才會被切斷;然後,它會發出一個信號,表明目標序列存在。
  • IDT Alt-R 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
    IDT(Integrated DNA Technologies)作為核酸定製合成領域的知名企業,依託30年來的技術研發,推出了Alt-R系列CRISPR-Cas9基因編輯產品,通過對gRNA序列、Cas9核酸酶優化,對RNP轉染效率、同源重組修復HDR效率的提升,形成了從crRNA設計到CRISPR編輯結果檢測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讓CRISPR-Cas9系統更高效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最新上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的張鋒教授與其同事帶來了一款全新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利用「跳躍基因」,讓DNA片段插入基因組變得更加容易。大腸桿菌中的實驗結果顯示成功率達到80%,遠高於經典CRISPR系統。
  • 基因編輯簡史
    雖然ZFN的出現大大促進了基因組靶向修飾技術, 但是, 由於鋅指基序(motif)同其靶序列的對應性並不特異,對於每一個特定的靶點,往往需要構建龐大的鋅指表達文庫,通過實驗篩選出高效且特異結合靶序列的鋅指蛋白;而且在基因組上找到合適的ZFN靶點也比較困難。而TALE在識別靶點的特異性方面和設計方面都比ZFN更有優勢。
  • 全新檢測基因編輯工具脫靶技術問世 讓基因編輯脫靶無處躲藏
    不過,近日有好消息傳來:中國科學院神經所楊輝實驗室團隊與合作者開發了一套新型脫靶檢測技術,能夠準確、靈敏地檢測到基因編輯方法是否會產生脫靶效應,有望開發出精度更高、安全性更大的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建立行業新標準何謂脫靶?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近年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CRISPR系統將Cas9蛋白和嚮導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鬆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Donor DNA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enome Biology有文章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很快取代使用胚胎幹細胞的基因修飾,看起來小鼠胚胎幹細胞基因修飾技術的終結不可避免。
  • Science | 巨型噬菌體中的新CRISPR系統,有望帶來基因編輯新革命
    2016年,Jennifer Doudna實驗室最先在古細菌中找到了新型的CRISPR-CasX及CRISPR-CasY系統,其擁有更小的體積(CasX:986胺基酸)並具有編輯細菌及人類細胞基因組的能力【1,2】(詳見BioArt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