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73歲老媽天天吃子女買的保健品​,差點腎衰竭!這東西千萬別亂吃​

2021-01-20 太行日報
「父母年紀大了,總想給爸媽全身都補補。聽說深海魚油軟化血管,維生素D3促進鈣質吸收,每樣都買一點。」


範奶奶(化名)的子女

對母親關愛有加

然而卻沒有想到

自己孝心十足的舉動

竟然差點導致老人腎衰竭!



範奶奶今年73歲,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近幾年雖診斷出了「糖尿病性腎病」和「腎功能不全」, 但由於平時遵醫服藥,注重保養,腎功能的血肌酐水平多維持在200μmol/L以下,病情還算穩定。


然而最近半月,她不知怎地總覺全身乏力,食不知味,還困意綿綿,大便乾結。不僅如此,還出現了尿頻,尿量比平時也多了很多,範奶奶很納悶:自己也沒比之前多喝多少水啊,到底怎麼回事?


範奶奶來到浙江醫院三墩院區腎內科後檢查發現,她的血肌酐升高到了300μmol/L以上,腎小球濾過率僅為13.5ml/min,這意味著她的腎功能比上次檢查時差了很多。如果不能恢復到原有的穩定水平,患者很快將進展到到慢性腎臟病5期,甚至需要透析來維持生命。此外,範奶奶的血鈣也比正常範圍高出很多,達到了3.64mmol/L,而她最近出現的乏力、食慾轉差、大便乾結、易睏倦和尿頻推測很可能與高鈣血症有關。


浙江醫院腎內科醫鄭志貴醫師解釋了醫生們面對範奶奶血鈣檢查結果時吃驚的反應,原來,一般來說,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常常由於合成活性維生素D的不足會導致血鈣比正常人偏低,然而在範奶奶身上卻出現截然相反的情況。


為了搞清患者為何會出現高鈣血症, 醫生們第一時間詢問了她的用藥情況,但那些市面上常見的鈣片範奶奶一一否認服用。到底是什麼導致了患者與慢性腎病病情如此違和的血鈣結果?



看到範奶奶的血鈣值,結合她入院後的各項檢查結果,浙江醫院腎內科主任蔣欣欣副主任醫師推測,患者體內活性維生素D3過高。一般來說,出現活性維生素D3過高有兩種情況,一是人體內自分泌過多,常見於結節病、肺結核、淋巴瘤等患者,還有一種,就是外源性的補充過多。


範奶奶子女

把母親在家裡所有吃過的藥物

都帶到了醫院

「真兇」就這樣富有戲劇性地現身了

原來

範奶奶一直在自行補充活性維生素D3

而且

劑量是推薦劑量的兩倍!


蔣欣欣說,儘管範奶奶沒有直接口服鈣片,但這種活性維生素D3補充過多照樣可以引發高鈣血症。


還好患者察覺到身體異常及時就醫,不然對腎臟功能打擊很大,蔣欣欣推測,範奶奶要是像住院前那樣持續服用活性維生素D3,可能不出兩個月就會快速進展到需要血液透析的程度。


範奶奶的子女則無比懊悔

自己購買保健品出於孝順

竟然差點導致無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多虧了浙江醫院的「偵察兵」們,目前,經過短期處理、對症治療,範奶奶前述不適症狀一掃而空,血鈣降到了正常水平,腎功能也恢復到了之前的狀態,為其進入到終末期腎臟病爭取了更多時間。


升高了的血鈣會作用於腎臟的遠端小管,導致腎臟濃縮功能減退,出現多尿。高血鈣通過小管排洩時還可能增加罹患腎結石的風險,並且可通過直接腎血管收縮引發急性腎損傷。而長期的腎鈣質沉著可引發腎小管萎縮和腎間質纖維化,最終導致腎功能不可逆性損傷。

2. 活性和非活性維生素D3有何區別?腎功能不全了需要補嗎?

活性維生素D3是指1,25(OH)2D3,這一類藥物往往不需要經過腎臟的代謝即具有生物活性,因此適合用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但需要嚴格掌握適應症。而非活性的維生素D常以各種軟膠囊和滴劑的形式充斥各類藥店和保健品市場,一般適合於需要升高血鈣同時腎功能正常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活性維生素D還是非活性維生素D的使用都請在醫生指導下,在監測血鈣、血磷的前提下服用。責AI相關業務場景、機器學習雲平臺的搭建,賦能平臺並完成模型構建;

腎功能不好的人無論透析與否,除非血鈣很低或存在嚴重的骨質疏鬆等,否則一般不推薦常規補鈣,而在補的過程中也同樣需要醫療專業人士的指導和相關指標的追蹤監測,否則可能出現像範奶奶那樣腎衰竭加重,無異於「火上澆油」。

相關焦點

  • 73歲老人天天吃子女送來的保健品,險致腎衰竭
    聽說深海魚油軟化血管,維生素D3促進鈣質吸收,每樣都買一點。」範奶奶(化名)的子女對母親關愛有加,然而卻沒有想到,自己孝心十足的舉動,竟然陰差陽錯險些導致老人腎衰竭。腎病快速進展這個指標高得不正常範奶奶今年73歲,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近幾年雖診斷出了「糖尿病性腎病」和「腎功能不全」, 但由於平時遵醫服藥,注重保養,腎功能的血肌酐水平多維持在200μmol/L以下,病情還算穩定。
  • 腎不好這類維生素千萬別亂吃,吃不對太傷腎
    對於這類情況不少腎友首先選擇的就是買一些「保健品」或藥物來吃,覺得反正多吃點沒壞處,有的甚至當零食吃。但就算是缺乏某一類營養元素,補充時也要根據身體的所需來攝入,盲目的亂補反倒會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有一類維生素腎功能不好一定不能亂補,它就是維生素中的「一哥」——維生素C。
  • 95後健康女孩一天吃7種保健品 專家:真沒必要
    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補充劑、維生素補充膠囊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孕婦要補充葉酸」「兒童多吃魚肝油」是很多人對於身體保健的共識。5月27日,家住渝中區萬科錦城的小姚收到了她上個月在一個紐西蘭代購那購買的保健品,一共10瓶各種各樣的保健品,「這些東西我已經吃了一年多了,每個月都要買一批。」
  • 95後健康女孩一天要吃7種保健品 專家:真沒必要
    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補充劑、維生素補充膠囊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孕婦要補充葉酸」「兒童多吃魚肝油」是很多人對於身體保健的共識。  5月27日,家住渝中區萬科錦城的小姚收到了她上個月在一個紐西蘭代購那購買的保健品,一共10瓶各種各樣的保健品,「這些東西我已經吃了一年多了,每個月都要買一批。」
  • 記者自述:為給我在省會買房 55歲母親差點做直銷
    這些帖子有著各種各樣聳人聽聞的標題,比如,「這個千萬別買,難怪絕症越來越多」「晚餐與體重和壽命的關係,幸好今天讀到」等等。有時,連喝水都能講出許多規矩。  但媽媽轉發小分子肽的廣告,還是讓我意外。在我的印象裡,她十多年前便開始上網,在信息爆炸、魚龍混雜的虛擬世界,她並不缺乏辨別能力。  「媽,你不覺得這個小分子肽可能是騙人的嗎?」
  • 專家提醒:老人不要亂吃保健品 試吃贈藥多是陷阱
    中秋將至,各式各樣的保健品都盯著老年人加緊促銷。「深海魚油降血脂」、「螺旋藻延緩衰老」、「羊胎素補血養氣」……隨著「花錢買健康」的觀念深入人心,各種保健品被推到人們眼前,特別是老年人對此情有獨鍾。而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潘丹峰則指出,如果身體沒有相應的需求而一股腦亂吃保健品,攝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營養素,就可能出現過量、中毒的情況。例如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A,會出現疲倦不適、嗜睡等中毒表現;長期大量食用維生素D會引起高鈣血症,蛋白質過量攝入,則會增加肝腎負擔。
  • 怕吃藥有副作用,大伯轉吃保健品,每天五六種,結果闖了大禍……
    我不是心疼幾個錢,不肯讓他買,實在是保健品吃太多了,飯也吃不下,關鍵還把藥停了,這下闖禍了。」   賈大伯辯解道:「我以為你是不樂意我花錢。我想藥的副作用那麼大,對身體有損傷的。保健品安全無毒可以放心吃。」賈大伯從包裡拿出兩疊紙,一疊是各種保健品的彩頁宣傳冊,一疊是藥品說明書。
  • 撫州人注意這東西千萬別亂吃!已經有十幾名學生中毒!
    江西學生家長注意了這東西千萬別亂吃有毒!嚴重可致命。12月11日贛州某小學十多名學生誤食了蓖麻籽中毒,學校發現後立即將學生送醫,經過治療目前中毒學生都已經轉危為安。有一個同學在圍牆邊上摘了一大把蓖麻籽,另外一個同學說他在老家吃過這種東西,像奶油味,很好吃。這些學生因此誤食了蓖麻籽。當天誤食蓖麻籽的學生有十幾名,有的吃了半顆,有的吃了好幾顆,11號下午老師發現十多名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嘔吐、腹瀉。
  • 一邊猛禍害不願體檢,一邊又狂買保健品。豈不自相矛盾?
    年輕的夥伴們,可千萬別假裝自己身體沒問題,其實有不少年輕的小夥伴最「不願」「不敢」去體檢,原因就看到體檢報告感到恐懼。這不,某地一位年輕的90後公務員,在單位拿到自己的體檢報告竟沒敢打開。而是回到家,坐在沙發上,在家人的陪伴下才一點一點撕開體檢報告的保密封條。
  • 這三種水果千萬別再給狗狗吃了,否則它們會因此「喪命」的
    這三種水果千萬別再給狗狗吃了,否則它們會因此喪命的現在在家裡飼養寵物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很多人都會選擇貓、狗、倉鼠、金魚、烏龜等等寵物,但最受歡迎的還是養狗狗了。狗這種寵物陪伴了大家上千年的時間,在古代的時候就有人飼養狗,雖然它是很常見的一種寵物,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哪些東西它可以吃,哪些東西是千萬不能吃的。許多人只局限於狗不能吃巧克力,但還有一些水果,狗狗也是不能吃的,大家一定要記住,否則你心愛的狗狗會因此喪命的。第一種就是櫻桃,含有豐富的鐵元素和維生素A,經常食用櫻桃可以美容養顏,能益脾胃,滋養肝腎,澀精止瀉,對於治療貧血也有很好的效果。
  • 冬蟲夏草:男女不同,別亂吃
    冬蟲夏草:男女不同,別亂吃 在擁有悠久中醫歷史的中國人眼中,冬蟲夏草不僅能「補肺、強腎、益精」、理諸虛百損,如配伍使用,更能達到溫良互濟、陰陽同補、五臟並調的極佳滋補效果。
  • 花20萬購保健品當降壓藥吃 老人突發腦梗住院
    80歲的黃躍國婆婆突發腦梗住進了醫院,曾經痴迷保健品的她這才意識到,滿屋的保健品治不了高血壓。經歷此劫後,曾經痴迷購買保健品的她這才意識到「保健品降不了血壓」。說起購買保健品的經歷,老人很後悔。「當時他給我上課,覺得說的還是有點道理。他們請的什麼教授,我們也不知道,有時候還給我檢查下病。」老人介紹,她是2015年去聽的第一節課,賣保健品的人告訴她:吃了保健品後,就不再需要服用降壓藥了。
  • 為了健康,別再亂吃了
    為了健康,別再亂吃了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超市的魚丸有魚肉嗎?為啥那麼Q彈還便宜?為了健康,別再亂吃了!』 對愛吃魚的人來說,魚丸是不錯的選擇,營養豐富,也沒有刺,就算孩子和老人也能放心吃,不過要是真正的魚丸才行。菜市場和超市賣的也有魚丸,口感Q彈,味道鮮美,價格還很便宜,但我要告訴你,你買的可能是假魚丸。
  • 葡萄皮上有這東西千萬別買,買了也別吃!裡面可能全是蟲子…
    葡萄誰都吃過,但是您見過有小凸起的葡萄嗎?北京的楊老先生就買到了,這些葡萄就像是渾身長滿了刺。但是專家看過後卻說,這樣的葡萄千萬別吃!這樣的葡萄還能吃嗎?「直接攝入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性。」王進忠教授告訴記者,「它會造成噁心、嘔吐等症狀。」所以,別買有「刺」狀凸起的葡萄啦!
  • 8種傷腎食物排行榜,不想腎衰竭,腎友千萬別碰
    肉類篇1、紅肉少吃點研究表明大量吃動物肉,特別是紅肉類肉食,慢性腎臟病發病率增加,還會加重腎衰竭。紅肉類主要是家畜類肉的瘦肉部分,比如豬瘦肉、羊瘦肉、牛瘦肉等等。3、動物內臟很多人喜歡吃動物的肝、肺、脾、心臟等部位,吃起感覺非常香,尤其燒烤的時候常吃。但這些動物內臟含油脂、膽固醇高不說,嘌呤也非常高,對腎臟恢復十分不利。
  • 退休醫生竟也痴迷保健品 花幾十萬購買還說吃不完當飯吃
    家住浙江省江山市的丁阿婆就是各類保健品的忠實用戶。為了購買這些保健品,丁阿婆不但把每月的退休金花在保健品上,甚至連一輩子攢下的存款也都投了進去。  丁阿婆 孫女:「存了幾十萬塊錢好像可能都買保健品用掉了,她基本上應該沒什麼積蓄了。」  連續幾年的時間裡,丁阿婆一直在購買這些保健品,無論子女怎麼勸阻,都無法阻止丁阿婆對保健品的鐘情。
  • 反保健品鬥士黃秀蘭,曾被騙買40萬保健品,她卻說不怪推銷員
    近兩年,這名滿頭白髮的浙江大學退休心理學教授經媒體報導後,成為家喻戶曉的「反保健品鬥士」。推銷員開始躲著她,曾經親切叫喚「阿姨」、「奶奶」、「老師」的經理們,一個個不見蹤影。 而在這之前近10年間,黃秀蘭購買保健品的金額超過40萬元。最瘋狂時,她會同時吃6種被吹得天花亂墜的藥物,床底下放置幾十個大大小小的瓶罐。
  • ...花光廿多萬積蓄買"保健品"-薛阿婆 保健品 推銷員 存摺 膠囊...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退休的高中英語教師,被保健品推銷員忽悠,幾年下來,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我高級職稱,每月退休金5800元,全扔在保健品上了,可以說現在『身無分文』。」昨天下午,89歲的薛阿婆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本報。薛阿婆說,買來的保健品一沒正規收據,二沒發票,如今回想起來,「上了大當了」!
  • 又是這類菜,千萬別吃了!
    又是這類菜,千萬別吃了!造成這一悲劇的元兇,正是變質的隔頓菜中出現的革蘭氏陰性桿菌,誘發了兇險的「腸源性膿毒血症」。母親剛去世三天,兒子也陷入休克記者了解到,事情發生在6月底,當時的天氣已經比較熱了。61歲的魏依伯平時都在家裡幹農活,和80歲的老母親一起住在簡陋的村屋裡。
  • 魚油和魚肝油真的不能亂吃
    作者:寶寶知道 源總有人問我說「我快要生寶寶了,買哪款魚肝油比較好啊?」、「我爸年紀大了,買什麼魚油好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魚肝油就成了新生兒必需品,魚油變作了中老年保健品佳選,但是這些認知都是錯的!魚油和魚肝油真的不能亂吃,吃多了容易出事情,更不用說那些壓根沒有分清楚、把兩種東西吃混了的狀況。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