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雌性琵琶魚與其寄生雄性琵琶魚交配的畫面首次被拍到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研究人員首次在深海捕獲到雌性琵琶魚與其寄生雄性琵琶魚交配的畫面。
-
「蛟龍號」首次拍到大量深海奇異生物-蛟龍,首次,拍攝,深海,奇異...
當地時間8月9日7時(北京時間8月10日凌晨1時),「蛟龍」號在我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詳細勘查區,開展了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第31航次)第二航段首次應用下潛。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王春生隨「蛟龍」號下潛至最大深度5268米,成為我國第一位在大洋乘坐「蛟龍」號下潛的科學家。
-
科學家在深海拍到地球上最醜的魚:身長一米五,魚鰭可當腳爬行
圖:研究人員拍攝到的舍弗琵琶魚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0日報導,一群科學家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旅行,他們拍攝到了一種罕見的深海魚類,這種魚可以將魚鰭當作腳一樣來行走。圖:研究人員拍攝到的舍弗琵琶魚這種長而扁平的生物被稱為舍弗琵琶魚,可以長到5英尺(約1.52米)長,重量可達110
-
「無頭雞怪」首次在南極洲深海被發現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22日消息,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首次在南大洋海域拍攝到珍稀深海生物
-
湖南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中新網永州12月7日電 (唐小晴 趙小兵 李嚴軍)地處湖南寧遠縣的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
-
科學家發現極其罕見的深海琵琶魚 目前世界上只有6條
海南賽區報名開始啦 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據國外媒體報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一種罕見的琵琶魚名為「Chaunacops coloratus(C. coloratus)」,直到2002年才有首次正式記載。這種琵琶魚最早的描述是在1891年,當時科學家們在中美洲哥斯大黎加附近的科科斯洋脊附近採集到一個死亡的魚類樣本,但自那之後科學家們便再也沒有發現過存活的該種魚類個體。
-
印尼深海發現奇異新物種 四足琵琶魚海底悠閒漫步
北京時間8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個科學研究小組近期利用聲吶繪圖系統和遠程遙控器械等尖端技術對印度尼西亞北部海域進行了為期3周的深海科考探測。在科考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拍攝了大量震撼人心的精彩照片。照片顯示,該海域海底生活著許多奇異的深海動物,如「四足」琵琶魚等。 在一張照片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長相怪異的魚類。
-
長江源頭高清全景影像首次發布 首次拍攝到青藏高原特有珍稀哺乳動物
央視網消息: 位於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脈的格拉丹東雪山是長江正源的發源地,近日,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可可西裡)園區管委會發布了最新視頻影像,這也是他們首次全程採用4K解析度影像記錄到長江源此外,工作人員還首次在該區域拍攝到了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藏狐等眾多青藏高原特有珍稀哺乳動物
-
方舟生存進化琵琶魚公布 天然活體光源
方舟生存進化琵琶魚圖鑑 常用名:琵琶魚(Angler) 物種名:Melanocetus Anglerpescum 時間:白堊紀早期——全新世 食性:肉食性 性情:對小型魚類富有攻擊性,其他情況尤為膽小 馴化:可 騎乘:可
-
日本首次拍攝大王烏賊 「深海巨怪」現真容(圖)
日本拍攝小組首次拍攝到活體大王烏賊 中新網1月8日電據外媒報導,大王烏賊是烏賊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傳說中的深海巨怪。近日,日本NHK電視臺和美國探索頻道首次拍攝到了大王烏賊在深海中遊動的景象。
-
方舟生存進化琵琶魚Angler 猙獰的天然活體光源
方舟生存進化琵琶魚圖鑑 常用名:琵琶魚(Angler) 物種名:Melanocetus Anglerpescum 琵琶魚頭部的光杆非常有趣 野性 可能是因為島嶼環境進化而成,抑或另一種大型生物雜交所致,這裡的琵琶魚是我目前所知最為龐大的。
-
北京女孩在菲律賓拍攝到罕見深海章魚
近日,北京女孩王天虹在菲律賓阿尼洛拍攝到一條七腕章魚幼體,引起業界關注。七腕章魚學名異夫蛸,是船蛸總科同時也是八腕目裡最大的成員。七腕章魚與其他章魚一樣,也擁有八條腕,但雄章魚的交接腕是在右眼下捲起的,而且有厚厚的凝膠狀組織,仿佛只有七條腕一樣。
-
地球上即將消失的物種 深海琵琶魚 全球僅存有6條
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一種罕見的琵琶魚名為「Chaunacops coloratus(C. coloratus)」
-
這些深海生物長這樣,琵琶魚:深海暗無天日,隨便長長就好了
對於這種動物科學家知道得還不多,因為到目前為止人們從沒見過野生的活體,我們所了解到的東西都來自衝到海灘上的巨魷屍體,更多的是來自漁民拖網中的屍體。它們是食肉動物,根據對它們胃中食物的研究,它們應該不是挑剔的食客,幾乎什麼都往肚子裡塞。
-
深海山脈發現神奇物種:黑色魔鬼魚刺尖帶毒(圖)
據英國媒體報導,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和最大的生物圈,同時也是人類研究最少的領域。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下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1.「黑色魔鬼魚」:琵琶魚。
-
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圖)
原標題:中國首次在野外拍到6隻珍稀動物駝鹿影像(組圖) 圖為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到的駝鹿影像內蒙古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提供 攝 針對網媒報導「內蒙古大興安嶺拍到6隻駝鹿野外影像為國內首次」的相關訊息,1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楊琨對記者證實稱該事件「情況屬實」。 楊琨介紹說,這組圖片拍攝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是該自然保護區利用紅外相機,意外捕捉到的影像數據信息。
-
深海神奇新物種:水螅水母魚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12月3日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可持續生態系統和最大的生物圈,同時也是人類研究最少的領域。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下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1.
-
水下機器人拍攝深海生物之美:螃蟹與鮟鱇魚
水下機器人拍攝深海生物之美:螃蟹與鮟鱇魚 2016-08-15 13
-
深海終極偽裝者:科學家解謎超黑魚黑色秘密
一些生活在深海的魚也深諳這點。日前,一組研究人員正在揭開深藏於比黑色還黑的魚的秘密。據了解,這種魚已經進化出了特殊的皮膚特徵,這能幫助它們躲避利用生物發光來捕獵的捕食者。杜克大學生物學博士生Alexander Davis等研究人員於周四在《Current Bi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這種超黑魚的研究。
-
深海山脈發現神奇新物種:琵琶魚刺尖帶毒
目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科學家們正在海底山脈進行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下是科學家們發現的新奇海底物種。 1. 「黑色魔鬼魚」:琵琶魚 在海面下1000米,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黑色魔鬼魚」:琵琶魚。體色從褐綠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體表還具有雜色斑點。琵琶魚身體扁平,頭很大,背鰭和胸鰭發達,還有一條馬鞭一樣的長尾。尾根與魚身銜接處長有一排鋒利的刺,刺尖可產生毒液。從魚體的背面俯視,很像一把琵琶,故稱「琵琶魚」。 琵琶魚是底棲性的魚類,喜歡砂礫的底質。琵琶魚以各種小型魚類或幼魚為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