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產生每天的時間不夠用和事情忙不完的深刻感覺?那種說不清道不明,但帶著些許不安和憤懣的情緒實在令人難受。
人們常說,你的一天如何過,你的一生就如何過。細思極恐,你會因此感到害怕嗎?尤其人到中年,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階段,我們每天都必須奮力奔跑,一刻也不敢鬆懈,哪怕生病了也不敢有所耽擱。我們害怕鬆懈就被年輕的「後浪」超越,害怕自己不努力工作就無法維持一家子的生計,害怕不學習就與時代脫軌,信息滯後甚至被淘汰。
這也許就是中年危機感吧!
然而,當你用無盡地消耗身體去換得金錢和更多欲望滿足之後,你會發現你更加浮躁、恐慌、不滿足和亞健康。
如果你曾產生以上的情況,那麼這是一份你不得不讀的書單,學會像貓咪一樣靜下來「舔舐」自己,放空自己,你會重新獲得新生般的力量和內心的平靜。
01
《一生所尋不過愛與自由》
作者:李銀河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定價:49.80元
內容簡介
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愛自己喜歡的人,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這就是我的人生宣言。」這是李銀河也是所有勇敢者的心聲。忙於應酬、交際、工作以至被世俗淹沒的你,是否感到焦慮、迷茫和悲傷?本書讓你回歸內心深處,找到最初那個自信且強大的自己。
《一生所尋不過愛與自由》是李銀河的深沉力作,是一部質樸而真誠的隨筆集。在這本書裡,李銀河摒棄了一個社會學家和文化鬥士的身份,而去省視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內心,直率地表達了她對生命的真實感受和深邃思考。
作者簡介
李銀河,當代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社會學家。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師從於中國社會學奠基人費孝通。曾被《亞洲周刊》評為中國50位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
02
《活著,就得有點滋味兒》
作者:汪曾祺 汪朗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定價:49.8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汪曾祺和汪朗合著的散文集。內容分為三輯,輯一按地域論述美食,講述各地美食的精髓和有趣的見聞。輯二論述口感獨特的美食,借酸甜苦辣鹹說盡人生百味。輯三論述美食文化、淵源,憶苦思甜,追古溯今,啟發美食之外的思考。特別收錄汪曾祺精美書畫作品。精裝四色印刷。汪氏父子隔空對話,娓娓道來生活中的微小卻有趣的故事。
作者簡介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現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京派小說傳人,沈從文的入室弟子。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
汪朗,祖籍江蘇高郵。經濟日報社國際部主任,資深媒體人,美食家,燒一勺子好菜,寫一手好散文。汪曾祺長子,其文頗具家學淵源,但較之「老頭兒」又多一些發散性的東西,於是談吃講古的間隙總咂摸出些微言大義。
03
《半局》
作者:張曉風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定價:48.00元
內容簡介
生活就像一條河流,後浪推前浪,不斷逝去,又不斷湧來。相逢有時,別離有時,懷著一顆歡喜溫柔的心,記掛著人間無處不在的善與美、笑與淚。作者攜一世的情緣、半生的收穫,與讀者一起,在一花一木、一飯一蔬中,參見萬物的多情和柔軟,收穫歲月的豐盈和圓滿。
生命是純淨的火焰,我們活在世上,心中有一輪無形的太陽。要知道,半局不是結局,勝敗未分、輸贏未定,生命之火未熄。半局就意味著還在路上,不管上半局是贏是輸,都要鼓足鬥志,再下一城。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在起起伏伏的命運中,只要生命之火還未熄滅,就要打起精神活下去。
作者簡介
張曉風,筆名曉風、桑科、可叵,194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畢業於臺灣東吳大學,教授國學及文學創作。曉風的散文淡然平和,兼具知性與深情,內在深沉廣闊,富於哲思,兼具濃厚的文化情懷。
04
《世故的盡頭 天真的起點》
作者:余光中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定價:48.00元
內容簡介
退縮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埋頭修煉、負重前行,才會看到希望的曙光的真理。
世界喧囂吵鬧,房價、醫療、生育、上學、求職、養老、環境、稅收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你只能會世故,學會處處圓滑,爭取所有人的認可,你不累嗎?你還知道你是誰嗎?你是你自己。然而,寶貴的天真早已被庸俗的世故絞殺,我們的初心黯淡無光。在生命裡從容漫步、在時光中暢快漂泊的余光中回來了,智慧的詩人帶領我們與偉大的靈魂對話,喚醒我們日益模糊的自我。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2017),當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批評家、翻譯家,祖籍福建,生於江蘇南京。因孺慕母鄉常州,神遊古典,亦自命江南人。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將之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
文學影響力既深且遠,遍及華人世界,被譽為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之一。
05
《細雨下點碎落花聲》
作者:宗白華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定價:45.00元
內容簡介
美學問題首先是人生問題,美學是一種人生觀。在宗白華引領我們於日常生活或藝術領域探究美的過程中,我們也仿佛看到了自身更完善的人格,那是我們心中更理想的自己。
本書是美學大師宗白華饋贈給現代人的禮物,是其論人生、論藝術、論美學的精要,作品著重探討了生活的應有之義,以及如何使我們的生活儘量地豐富、優美、愉快、有價值。
在宗白華看來,我們必須將美學納入我們的生活,美學即是一種健康積極的人生觀。為了達到這種目的,就必須增加我們對自然與社會的觀察、了解、記憶等能力,同時更要主動改觀我們內在的思想、情緒、意志等品質。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形成一種藝術的人格,這遠比我們想像的必要,也遠比我們想像的容易。在追求效率、著眼於功利的現代社會,這部作品能切實幫助人們尋回內心流失的詩意、純真與美。
作者簡介
宗白華(1897年—1986年),原名宗之櫆,字伯華。著名哲學家、美學家、詩人。曾長期任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史教授,我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和開拓者,兼備中國古典文化底蘊和西方美學修養。他是把中國體驗美學推向了極致的新道家代表人物,被認為是中國學者中將中西方美學融會貫通第一人。宗白華與朱光潛並稱中國美學雙峰。
06
《萬物有情》
作者:李漢榮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定價:49.80元
內容簡介
本書從李漢榮上千篇文章中精選62篇經典散文,處處圍繞一個「情」字這一主題:人之有情,讓人覺得人間值得;動物有情,可以為友師;植物有情,以滋養天地;器物有情,以懷念歲月;自然有情,以澆灌我們的心靈;歷史人文有情,以激蕩我們情思。
面對有情的日子、有情的種種,在這個喧囂而浮躁的世界,讓我們回到原始生命的田野,與山川大地、草木生靈共棲息。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對生命的敬畏,活得更輕靈而豐盛。
作者簡介
李漢榮,詩人、散文家,漢中市文聯副主席,漢中市作協主席。創詩歌、散文、小說3000多篇,作品入選100多部選集。多篇散文、詩歌入選全國及山東、上海等地中小學語文教科書。
曾獲百花文學 獎· 散文獎、中國報人散文獎、冰心文學獎等獎項。其作品長於想像,靈氣飛揚,文筆生動活潑,富於詩意和哲思。他靈動的筆觸,為我們寫盡萬物之美,訴盡萬物之情,揭示了生命的真諦。
人生可以不用走那麼快,不管快或慢,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重要的是你能在每件經歷中儘可能參悟出更多的「真諦」。允許自己偶爾的鬆懈和疲倦,讓自己走慢一點、穩一點,等一等自己的飽經風霜卻來不及被愛豐盈的靈魂。
愛家人,愛朋友,要首先愛自己。要記住,我們為了什麼而奔跑,也要明白我們為了什麼而停下。人生有限,願我們都活出內心的自我。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