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利用新方法繪製HIV包膜糖蛋白指紋圖譜

2020-11-25 生物谷

圖片來自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2017年4月2日/

生物谷

BIOON/---HIV病毒是偽裝高手。這種病毒利用多聚糖(glycan)分子作為盾牌躲避免疫系統和阻止抗體攻擊它。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TSRI)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方法來分析HIV的保護性包膜糖蛋白Env上的多聚糖分子。利用這種方法,他們能夠快速地構建出這種糖蛋白上的多聚糖「指紋圖譜(fingerprint)」。這些發現有助開發一種潛在的候選HIV疫苗。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3月28日在線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上,論文標題為「Global site-specific N-glycosylation analysis of HIV envelope glycoprotein」。

論文通信作者、TSRI化學主席、TSRI分子醫學共同主席James Paulson說,「能夠鑑定出HIV糖蛋白Env上的多聚糖指紋圖譜將有助我們開發出一種與之相匹配的HIV疫苗。」

破壞HIV的防禦

利用這種新方法,這些研究人員能夠最終觀察到哪些多聚糖分子組成這種糖蛋白Env和Env是否具有任何漏洞。

這些多聚糖分子覆蓋著HIV用來侵入宿主細胞的糖蛋白Env。人免疫系統想要製造抗體來結合Env和阻止感染,但是這些多聚糖分子阻止免疫細胞觀察到它們的靶標和產生有用的抗體。

在TSRI,幾個研究團隊正在設計HIV疫苗來促進人體產生罕見的能夠繞過這些多聚糖分子的「廣泛中和」抗體。若要做到這一點,這些疫苗需要讓免疫系統認識HIV樣糖蛋白Env,從而告訴免疫系統這種多聚糖盾牌上的漏洞在何處。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方法來找出糖蛋白Env上的多聚糖組成。他們利用酶將Env降解為較小的肽片段。接著,他們利用質譜分析這些肽片段,並且觀察它們屬於三種類型的哪一種:含高甘露糖的多聚糖、複合型多聚糖(它們是更加成熟的多聚糖)和不含有多聚糖的位點。

儘管之前的研究已能夠區分含高甘露糖的多聚糖和複合型多聚糖,但是這項研究是科學家們首次能夠觀察糖蛋白Env上不含有多聚糖的位點數量。事實上,這種新方法已揭示出Env所含有的漏洞並不如很多科學家們之前預測到的那麼多。

這種新方法也會節省時間。之前利用質譜開展的研究需要人們手動分析這些肽片段結果,這一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在這項研究中,通過與TSRI教授John Yates實驗室合作,這些研究人員成功地利用一種計算機算法快速地分析這些結果。

論文第一作者、Paulson實驗室研究員Liwei Cao說,隨著科學家們篩選很多HIV候選疫苗以便找到合適的疫苗來阻止許多種不斷進化的HIV毒株,速度將派得上用場。

這項研究的下一步是分析自然的HIV毒株(而不只是HIV樣候選疫苗)表面上的多聚糖組成和不含多聚糖的位點。Paulson說,「隨後,我們能夠觀察這些指紋圖譜是否匹配。」如果它們確實匹配,那麼這些研究人員將知道他們是否處於開發能夠誘導有用的抗體產生的疫苗的正確道路上。

Paulson解釋道,這種新方法可能也有助抵抗具有類似的糖蛋白盾牌的病毒,比如流感病毒。事實上,這項新研究包括一個編外項目,在這個編外項目中,這些研究人員成功地在一種流感病毒蛋白上測試了他們的方法。(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原始出處:Liwei Cao, Jolene K. Diedrich, Daniel W. Kulp et al. Global site-specific N-glycosylation analysis of HIV envelope glycoprotein. Nature Communications, Published online:28 March 2017, doi:10.1038/ncomms14954

相關焦點

  • 東阿推出指紋圖譜蛋白測序對照檢測方法
    東阿推出指紋圖譜蛋白測序對照檢測方法 來源:www.bioon.com 2007-01-26 11:57 哪怕是摻入很少量的牛皮、馬皮或其它雜皮,由此製成的假阿膠也能通過蛋白測序被鑑別出來
  • Science | 繪製SARS-CoV-2的S蛋白三聚體糖基化圖譜
    2020年5月4日,英國南安普頓大學Max Crispin團隊在Science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為「Site-specific glycananalysis of the SARS-CoV-2 spike」研究論文,使用位點特異性的質譜方法,在重組SARS-CoV-2
  • 科學家繪製蛋白表達到降解過程圖譜
    近日來自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物理學家們通過新技術捕獲了單個蛋白質分子的末端序列,並直接連續追蹤了這一蛋白分子去摺疊和復摺疊的完整過程,由此繪製出了從表達到降解整個過程中中間體結構和動力學狀態的複雜網絡圖譜
  • 肽質量指紋圖譜PMF蛋白質譜鑑定的算法解析
    肽質量指紋圖譜分析的複雜性肽質量指紋圖譜PMF的分析方法科普│一文讀懂肽質量指紋圖譜分析技術一文中使用了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明肽質量指紋圖譜識別蛋白質的概念在實際情況中,有以下因素會使肽質量指紋圖譜變得複雜。第一,真實的多肽質譜數據並不能如前文的例子那樣完美。儘管大多數配備有反射儀或延遲提取的MALDI-TOF儀器測量m/z值能夠測定在0.005個單位或更小的肽離子,但誤差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在實際樣品的MALDI-TOF光譜中經常會出現大量的信號,而有些信號來自於多個蛋白質。
  • 現代分析技術在中藥指紋圖譜研究中的應用(2)
    6、紫外光譜(uV)指紋圖譜    UV也是常用的分析手段之一。據報導,有人不經分離直接用UV對32種石斛粉末的氯仿液進行了測定,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了綜合分析,獲得了滿意的結果。隨著計算機的應用,利用導數光譜消除樣品中的一些無關吸收,排除原圖譜中的某些幹擾,更加方便快捷。
  • 現代分析技術在中藥指紋圖譜研究中的應用
    中藥指紋圖譜具有整體、宏觀和模糊分析等特點,可以通過對中藥整體特性的描述,採取適當模糊的處理方式,達到整體質量控制的目的。,美國FDA、英國草藥典、印度草藥典、德國藥用植物學會、加拿大藥用植物學會均接受指紋圖譜的質量控制方法,這表明指紋圖譜已成為國際公認的控制中成藥、天然藥物質量的最有效的方法。
  • 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原標題:人類第一個基因組圖譜繪製完成   2000年6月26日,英國首相布萊爾與美國總統柯林頓通過衛星聯合宣布,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基因組圖譜已經繪製完成,與此同時,中、法、日等國科學家也宣布了這一消息,最後的基因圖將於2003年向世人公布。   基因只佔人類DNA的很小一部分,但卻代表著人類基因組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 中藥指紋圖譜相似度評價方法各有千秋
    本報北京訊日前,清華大學藥物研究所研究人員,以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為研究對象,對各種指紋圖譜的相似度評價方法進行了比較。認為其實際應用中,應針對不同的實際問題,採用適合的相似度評價方法,以便更好地用於中藥質量控制。近年來,適合於從整體上分析複雜化學物質組成的穩定性的中藥指紋圖譜已成為國內外廣泛接受的質量評價模式,同時也是中藥質量評價研究領域的前沿課題。獲取能夠反映中藥複雜化學成分特徵的指紋圖譜需要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由於指紋圖譜所反映的體系非常複雜,一般需採用模式識別方法進行研究和處理。
  • 迄今最大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互作圖譜問世
    原標題: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間直接相互作用的圖譜問世   迄今最大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互作圖譜問世   可用於預測與癌症相關的新基因   科技日報多倫多12月1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細胞》雜誌報導,由加拿大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了迄今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編碼蛋白間直接相互作用的圖譜
  • 繪製基因圖譜 意義重大深遠
    成功繪製出腦瘤分布圖譜  近日,在利物浦舉辦的英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癌症(NCRI)會議上,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闡述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發現,研究者發現了一種新型蛋白,該蛋白可以幫助清晰地繪製出腦瘤的邊緣圖譜,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利用磁共振成像進行掃描來進行深度研究。
  • 川芎高效液相指紋圖譜的建立
    方法:色譜柱為Zorbax SB - C18 ,柱溫為25 ℃,流速為1.0ml /min ,檢測波長為323nm ,以甲醇和0.1 %冰醋酸水溶液進行梯度洗脫,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對川芎藥材指紋圖譜的影響;進行等度洗脫,考察川芎藥材在不同波長下的指紋圖譜。結果:採用超聲提取法進行梯度洗脫效果較好。結論:本方法可用於建立川芎藥材的指紋圖譜,且簡便、可靠、重現性好。
  • Cell子刊:利用開創性的iPALM技術揭示HIV病毒的Gag蛋白晶格發生...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創了一種在室溫下對病毒樣顆粒進行實時成像的方法,其解析度令人印象深刻。這種方法揭示了構成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結構成分的蛋白晶格是動態變化的。由Gag和GagPol蛋白組成的擴散晶格(diffusing lattice),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完全靜態的,因此這一新的發現有助開發潛在的新療法。
  • JMC | 利用計算機視覺方法研究蛋白口袋的新方法ProCare
    使用BO1設置的最優參數集,但使用FPFH-colored-icp方法對粗糙RANSAC比對進行細化,證實了研究者的初始假設,即對應的AUC(ROC AUC = 0.83;CI =[0.81;0.86])低於上述報導。利用直方圖編碼、形狀和藥效特性對方法進行改進。
  • 吳茱萸水溶性成分指紋圖譜研究
    結論本實驗首次建立了中藥吳茱芙中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紋圖譜,為吳茱芡藥材的真偽鑑別提供了科學依據。關鍵詞:吳茱萸;水溶性成分;指紋圖譜;綠原酸    由於受產地、氣候和生態環境等的影響,中藥材中主要成分差異較大,僅針對其中某一個成分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並不能有效地控制中藥材或中成藥的質量。,指紋圖譜已成為國際公認的控制中成藥和天然藥物質量的有效手段。
  • 研究繪製透明細胞腎細胞癌的蛋白基因組圖譜
    研究繪製透明細胞腎細胞癌的蛋白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 15:08:46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Hui Zhang、Daniel W.
  • 知母藥材高效液相指紋圖譜研究
    確定了8批不同產地知母藥材甲醇提取部分6個共有峰,各產地藥材指紋圖譜與對照指紋圖譜相似度良好(> 0.9) ,可以用來作定性研究。方法準確可靠,為提高知母藥材質量控制標準提供參考。知母的植物資源分布很廣,不同產地知母中芒果苷和新芒果苷含量差異較大,造成了藥材質量的不規範,品質各異。為了避免知母藥材質量差異影響到其進一步的開發利用,需要建立起一套能嚴格控制藥材內在質量的技術手段。中藥指紋圖譜是近些年迅速發展起來的中藥質量控制模式,相對於以前用單個或少數主要成分作為指標來控制中藥材質量的方法,中藥指紋圖譜能較為全面的反映藥材的內在質量,具有系統性、整體性和穩定性等特點。
  • 不同產地佛手指紋圖譜及模式識別研究
    不同產地佛手指紋圖譜及模式識別研究 吳春蓉1,2,3,黎珊珊1,2,3,肖雪1,2**,樸勝華1,2**,郭姣1,2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產地佛手指紋圖譜,利用模式識別方法比較不同產地佛手的差異。
  • 白芍HPLC指紋圖譜相似度的分析
    本實驗通過用RP-HPLC方法建立白芍的指紋圖譜,並將聚類分析和相似度分析的數據分析技術應用於白芍的指紋圖譜,考察了白芍藥材與產地及炮製之間的數據關係為全面控制白芍的質量提供了方法    1 儀器與試藥    日本島津公司LC一LOAD液相色譜儀,SPD一10A檢測器,C一R6A數據理機1甲醇、乙睛為色譜純,雙蒸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 全新腦圖譜: 繪製人腦精準「地圖」
    影像數據技術讓繪圖更精準樊令仲說,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突破傳統腦圖譜繪製瓶頸,提出了「利用腦結構和功能連接信息」繪製腦網絡組圖譜的思想。這具體指利用多模態活體腦磁共振成像,其中彌散張量成像可以定量測量腦內神經纖維束的走行;另外利用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可以定量計算兩兩腦區之間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功能上的耦合程度,即功能連接信息。彌散是指分子的隨機不規則運動,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活動,是體內物質轉運方式之一。彌散張量成像(DTI)是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特殊形式,描述大腦結構的新方法。
  • 生物質譜技術為筆 繪製植物分子圖譜
    他們採用生化和高通量分析方法繪製了擬南芥30種組織的轉錄組、蛋白質組和磷酸化蛋白質組的定量圖譜,初步回答了植物所有基因中有多少能編碼蛋白,它們在植物的什麼位置進行表達,大約數量以及其被磷酸化的程度等問題。擬南芥是植物生物學和遺傳學領域的模式植物,相當於生物學中的小白鼠和果蠅。對擬南芥的研究成果可以擴展到其他有花植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