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覺得自己是廢物?看看這份調查吧

2020-12-05 淺峰university1

在大學生的網絡聊天中,常常見到「我是廢物」類型的表情包。本來想發幾個相關的表情包,但由於某些限制,不能很好地編輯到文章中。

鑑於時間、能力所限,廢物心理情況調查以網絡問卷形式向三所高校學生發出,分別是985高校、普通一本、普通二本。共收到有效問卷176份,無男女、專業、年級之分。問卷設7個問題,兩道單選,5道多選,其中3、4、5、6題需要一定條件才能觸發。

在「感覺自己在大學期間是在混日子嗎?」題目中,肯定和否定的回答大約各佔一半。

只有四分之一的學生選擇「從來沒有」,選擇「偶爾有」的學生佔到了半數以上。這說明即使是自我感覺並非在混日子的學生,也有至少一半產生過自己是廢物的心理。為何如此?「混日子」是對自己總體狀態的評價,關乎到上進心,學習的積極性。「廢物心理」不僅有總體狀態評價,還涉及到學習效果,自身能力的評估。一部分人學習可能很努力,但效果卻可能不盡人意。

第3題「感覺自己是廢物的原因有哪些」是多選題,觸發條件是在第2題中選擇「偶爾有」「時常有」「我就是個廢物」其中之一。通過選項的選擇人數,也很容易看出廢物心理的獨特性。選擇人數最多的「和優秀的學生比較」「現實與自我期望值的落差」實際上都暗含著一種積極的心態:希望自己更優秀。真正頹廢的人不會在意別人的優秀,對自己期望值也不會很高。

分析選項,「沉迷於娛樂活動」最能體現廢物特點,選擇的人數卻僅高於「其它」;「感覺自己什麼都沒有學」和「完全沒有學習的動力」十分相似,但其實前者出於對自己學習結果的描述,後者出於對自己學習狀態的評價;在涉及到高中與大學對比的選項上,選擇的比例並不高,並不符合很多學生高中還行,一到大學就墮落的說法,很多學生可能就是一以貫之的狀態;在其它選項中,一位學生表述了「和優秀的學生比較」相似的內容,另一位學生則提到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對未來迷茫。從總體看,有132位學生填寫了本題,產生了437個選項總數,平均每個人選擇了3.3個選項。說明廢物心理的產生,並非單一原因的作用,而是多個因素的複合。

前四個選項分別涉及到比賽、成績、專業知識、特長,選擇的人數相差不大,總體表達了一個意思:相較於別人,自己不夠好。前文提到,這暗含了一種積極的心態,想要自己變得更優秀。但也有消極的一面:過於在意別人的優秀,以至於產生自己是廢物的心理,表明了不自信的心理狀態。生活中充滿了比較,高中時期單純是成績的比拼,大學時涉及的面就更廣。適當的對比,可以給予自己前進的動力,但因為對比產生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就是廢物的想法,會有害於自身的發展。

「能逃的課就逃了」選擇比例達到46.51%,大學生對待課程的態度並不夠積極。這齣於多方面原因,自身學習態度的問題;大學確實存在不少水課;大學的自由度較高。「有一些任務作業直接找代寫」選擇的比例並不高,但這個現象確實存在,也應當警惕。「課也聽了,作業卻不會」選擇的比例最高,這大多數應該涉及到理工科的學生。我自己本身也聽過不少理工科的學生吐槽課程太難,壓力太大,期末擔心掛科。相對來說,人文社科的課程很少有聽不懂的現象,主要是態度和用心方面的問題。在「其它」選項中,還是集中在課程和作業上,還有兩個提到「就是感覺自己水」這種非常主觀的回答。

令人驚訝的是,「沒人管」成為選擇人數最多的答案。很多大學生還處於中學時嚴格管理才能自我發展的狀態,或者說被應試教育培育成「機器」,需要老師家長的時刻敦促才能前進。前兩個選項實際上是高校為大學生留出了自我的發展空間,但一部分大學生不知道如何利用,反而用來刷劇、打遊戲。在「其它」選項中,「懶」和「不自律」被提及的最多。

中國大學的嚴進寬出現象一直廣為詬病,近年來不斷被提及,但並沒有太多實質上的改變。另一方面,大學的自由度相對較高,為學生的發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間,但因此造成一部分學生自覺性不高,大學混了四年。「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是中國社會不可迴避的現狀。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對自己的未來很迷茫,不知道將來能做什麼工作,保研成績不夠,考研又不想再經歷一年「高三」,本科出來競爭力又不行。在對自己未來沒有信心,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一部分學生就會產生自己什麼都做不了,就是個廢物的想法。

最後,對產生廢物心理的原因進行總結。主觀方面,學習積極性、自律性、自我期望值是主要原因。在學習積極性方面,一部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不高,甚至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在自律上,很多學生無法平衡自己的學習和娛樂時間,在管理寬鬆時很容易自我放逐。在自我期望值方面,理想的自己與現實總是存在差距,而優秀的學生會進一步打擊自己的自信心,產生焦慮與自我否定。客觀方面,大學自由度、人才競爭是主要原因。自由度是一所好大學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一部分學生反而不知所措。人才競爭激烈使一部分學生感到壓力,自嘲廢物更像是一種無奈與心理緩解。

相關焦點

  • 當覺得自己是廢物的時候
    感覺自己幹啥啥不行,躺在床上都浪費地方,吃食物都浪費糧食,不想上班,不想活著,陷入了一種自卑和掙扎的心理之中。活著很累,活著也沒有太大的意思。我應該消失在這個世界裡。曾經認為自己是廢物的時候,我或許還想一想自己怎麼改變自己;如今變成一個真正的廢物了,茶不思飯不想,一天天的神神叨叨,過著混吃等死的日子。曾經獨一無二的自己,現在已經分文不值。有人說,歲月會給我一切。房貸、車貸、信用卡、生活費……自己不起早貪黑,誰會給咱們呢?
  • 大學生戀愛調查:性取向成為「亮點」,異性戀高達77%、泛性戀1%
    學生們上了大學之後,最關注的除了自己的學業之外,就是感情問題了。那麼,大學生的感情生活是怎麼樣的呢? 相信很多人都是會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我們用一份權威性的調查,來看一下大學生們的感情問題吧。
  • 2014年中國大學生群體手遊市場調查報告
    而大學生作為最具潛力的消費群體,其對手機遊戲的了解和需求對手機遊戲未來的發展趨勢具有重大影響。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大學生用戶群體的對於手遊的一些相關調查:一、大學生群體每天大概有多少時間花在手機上  四、大學生群體覺得會影響選擇手機遊戲的因素  我們可以了解到人們主要通過同學朋友介紹和網絡來接觸手機遊戲,幾乎沒有調查者通過傳統的方式
  • 調查報告:大學生法律意識社會調查報告
    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世紀高級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於是我對汕頭大學留校過年的50名外地大學(非本科法學專業)進行了調查。  一、 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汕大未返鄉過年的50名非法學本科專業的外地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 誰動了大學生錢袋子——一份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
    上周,在浙江工商大學公管學院的一個座談會上,一位同學針對目前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做了如上描述。  現在大學生的生活消費究竟到了一個怎樣的層次?據浙江工商大學對全校學生做的一次調查顯示:75%以上的學生每月日常消費在1000元左右,部分爬上了2000元,超過普通白領消費水平。  大學生是如何支配這筆費用的?
  • 考研生:今天沒敢走進考場,覺得自己是個「廢物」!
    今天凌晨七點左右,筆者收到他發過來的私信,表示自己不準備走進考場了。至於原因,他說了很多。基本上就是沒有做充分的準備,對自己沒有信心,預感自己要失敗,所以就放棄了。在做這個決定之前,小林也糾結了較長一段時間。期間他幾次給自己打氣,表示會鼓足勇氣走進考場,無論成敗,至少給自己一個完美的結局。
  • 一場線上線下的綠色保衛戰 大學生低碳行為調查
    近日,中青校媒聯合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就各高校、職院大學生使用螞蟻森林公益應用的情況形成了數據報告。這份深度數據報告就螞蟻森林的使用場景、高校公益林澆水量、排行榜等方面,透視出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及整體氛圍。數據報告顯示,大學生是螞蟻森林的忠實用戶和主力軍,主要通過形式多樣的低碳行為獲取綠色能量。
  • 我是北大培養的廢物?
    「我是1997年從北大畢業的,我告訴大家,那年,我們系畢業了110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99%都是廢物。我認識的很多北大校友現在都混得慘不忍睹……這些人不僅丟掉了人文精神,而且生計也成問題。」    這是一個名叫《我是北大培養的廢物?》的帖子。最近一段時間,這個帖子成為「一塌糊塗BBS」最熱門的帖子。
  • 大學生生活費多少?有濟南女生一月花了4000!咋花的
    最近,一微博大V對濟南大學生生活費做了個小調查,最低的都1500!甚至,有女生第一個月花在宿舍裝修和日常用品上的錢就4000!天吶,感覺自己生活在一個假濟南。首先,咱先看看網友們啥生活標準吧。@日落省體:在讀 800,我打球完還能喝喝飲料啥的,還有富餘...
  • 陝西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女性佔比超99%,多為娛樂消費
    陝西大學生「校園貸」調查:女性佔比超99%,多為娛樂消費 「校園貸」雖然為大學生帶來了便利,卻也帶來不少危害,西安某高校學生就曾因無力償還「校園貸」而自縊身亡。
  • 本周人物:我們的調查報告
    劉攀的悲劇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震動……這份名為《不再可愛的米老鼠--迪士尼代工廠勞工調查報告》是由7名大學生撰寫。他們分別來自江西、南昌和濟南的三所大學。平時就關心社會問題、一直關注農民工生活,這次又因為一個17歲少年的死亡而痛心。他們決定,利用暑假,前往東莞的五家迪士尼代工廠調查。
  • 趕緊看看這份指南
    1、危險廢物: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物質。   2、第Ⅱ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   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汙染控制標準》方法確定的第Ⅱ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緊急收集裝置、車間的臨時儲存和處理等活動都可能造成土壤汙染,其中汙水處理區和固體廢物堆放點通常是企業土壤汙染排查的重點區域。
  • 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中國質量萬裡行消費維權系列報告之大學生消費維權狀況調查報告    目前,中國在校大學生人數已超過1700萬,位居世界第一。作為時尚品、電子、影像、培訓和文化體育等產品和服務的主要消費群體,大學生具有強大的消費潛力,在他們中間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因而大學生消費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
  • 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族大學生語言狀況調查
    ①  該語言政策推行後,哈薩克斯坦大學生們的語言使用狀況如何,哈薩克語、俄語和英語的語言能力如何,學生們對待不同語言的態度如何,這些問題都值得進一步調查研究。筆者對哈薩克斯坦大學生的語言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限於篇幅,本文主要分析論述哈薩克斯坦主體民族(哈薩克族)大學生的語言狀況,對非主體民族大學生的語言狀況另闢文論述。
  • 大學生就業歧視現狀調查報告出爐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對目前大學生就業歧視的現實狀況作一個真實的、基本的、全面的了解,以便為反歧視,促進就業機會平等的政策和法律制定和實施,完善和保護大學生的就業平等權利提供客觀依據。另外,僅有1.47%的大學生被訪者承認自己是某些傳染病病原的攜帶者,而98.53%的被訪者認為自己健康狀況良好;樣本中殘障者10人,佔0.61%的比例,非殘障者的比例為99.39%;另外有3.14%的大學生被訪者身具除傳染病原和殘疾以外其他影響找工作的病因。
  •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支出不斷上漲 需求日益多元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支出不斷上漲 需求日益多元 原標題:   日前,有調查顯示,在校大學生2016年每月平均開銷為1212元,三成以上學生認為生活費不夠花,引發網友熱議。
  • 90後大學生求職觀調查:「鐵飯碗」思想悄變
    一項「職業之最」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公務員是網民眼中最熱門的崗位,農民工則被視為最辛苦的職業。  公務員為何受到畢業生青睞?甚至成為求職的首選?中新網記者隨機採訪了部分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工作穩定、福利好」成為多數人的選項,其中尤其以女生居多。  今年畢業的朱麗(化名)說,因為是女生,家裡人非常希望她能夠進入機關單位工作。
  • 王者榮耀調查虛影怎麼完成 一起來看看吧
    王者榮耀調查虛影怎麼完成 一起來看看吧時間:2020-11-05 06:30   來源:格雷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者榮耀調查虛影怎麼完成 一起來看看吧 王者榮耀調查虛影怎麼完成?
  • 進大學學生會,競選班委,拿獎學金:為什麼還感覺自己是個廢物
    自己慢慢梳理了一下情節,是啊,拿獎學金對自己未來真的有幫助嗎?並不是獎學金本身無用,而是這獎學金真的有含金量嗎?朋友反覆詢問自己。別人侃侃而談,自己像個傻子一樣,理科生連傅立葉變換都沒聽過,大學生畢業即破產,是正常的。當學長分享完後,臺下鴉雀無聲……當我對朋友轉達了學長的看法時,朋友認真思考了一下,貌似自己的經歷也很相似。擔任學生會副主席、班長。
  •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專科組總決賽圓滿落幕
    7月25-26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統計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商業統計學會共同主辦,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正大杯」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專科組總決賽暨第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市場調查分析大賽大陸地區選拔賽在線上隆重舉行。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組委會主任、中國商業統計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勇進致開幕辭。